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112节
熙河路经略安抚司目前是最重要的一块边地,甚至比泾原路和鄜延路还重要,而且这里也将是未来宋夏交战的主战场,再者,这里多民族混居,文化种类繁密,一般人很难治理好这里。
于是,赵俣和章惇商量了一番,觉得还是得让能文能武、心黑手毒、拥有宰相之才的吕恵卿去坐镇,才稳妥。
章惇将吕恵卿找来,跟吕恵卿说,他和赵俣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间灭掉西夏,希望吕恵卿能去熙河路主持大局,获取这个注定能载入史册的大功,并承诺,等灭掉西夏之后,就调他回来继续担任宰执。
吕恵卿今年六十八了,真是不年轻了。好在,赵俣和张纯知道他寿命长,再活十年不成问题。
老实说,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赵俣肯定不能让吕恵卿再去边疆吃苦。
这么说吧,虽然因之前吕惠卿是依靠王安石的信任一路走到副宰相之位,而王安石离任后他却又极力打击王安石,甚至拿出和王安石的私信来诋毁王安石,王安石退处金陵后,也深悔错信了吕惠卿。所以后来无论是章惇、曾布、蔡京中的谁当政,都会因为厌恶害怕其品性而不敢引其入朝,但在只看能力不看人品的赵俣看来,吕恵卿真是不错,比赵宋王朝的绝大多数大臣强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赵俣,先是把吕惠卿调来担任宰执,又同意让吕恵卿去掌管最为重要的熙河路的原因。
至少,在赵俣看来,吕恵卿肯定比历史上掌管熙河路的童贯靠谱。鉴于童贯在历史上的表现,他不是不可以用,但绝对不能把宝全都押在他身上。
吕恵卿能感受到赵俣对他的器重,他也愿意将西夏给收复回来。
所以,吕恵卿一点都没争争讲讲,就领命了。
随后,赵俣封吕恵卿为少傅,开府仪同三司,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厚升为正四品节度观察留后,担任陇右都护,童贯、王赡、种朴、高永年等将皆得升赏,在吕恵卿手下听命行事……
……
建中二年正月十三日,向太后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临终之前,向太后希望赵俣能将范仲淹的第三子、宰相范纯仁之弟、保守派大臣范纯礼调来担任宰执,还希望赵俣能善待可怜的孟相。
赵俣一一应允。
向太后死后,赵俣加封向太后的兄弟向宗良、向宗回,使二人皆位开府仪同三司,封郡王,而自向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这是非常之殊荣。
赵俣还履行了自己当年的承诺,将向太后宫里的人全都收编了。
同时,赵俣又纳了两名向氏女进后宫,以保向家荣华富贵。
做完这一切,赵俣也算是报答了向太后帮自己拿到了皇位。
一个月后,辽道宗耶律洪基驾崩。
一个时代落幕了。
很快,天祚帝耶律延禧登基。
至此,宋、辽、西夏全都完成了君主换代。
赵俣君臣也在此时正式定下了收复西夏的战略战策。
为此,赵俣决定更改年号。
最终,在张纯的建议下,赵俣改年号为“洪武”,寓意“洪大的武功”,彰显了他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一个新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
第137章 汝妻女吾养之,汝勿虑也
…
赵俣将年号改为“洪武”,其实是遭到了很多旧党大臣的反对和劝谏的。他们真的很担心赵俣穷兵黩武。
可在此事上,赵俣根本就不听任何人的劝谏,而是很强硬地非使用这个标志着他要对外发动战争的年号不可。
赵俣之所以这么坚持,那是因为赵俣很清楚,古往今来,解决财政问题,只有五种办法:
一、生产力突破性发展,比如爆发工业革命;
二、外部有大规模的财政输入,比如晚清时期清政府向列强借的各种贷款;
三、开战,对外抢劫,比如一战、二战;
四、改革,放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血,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各次变法改革,像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国外的罗斯福新政等等;
五、搜刮,进一步搜刮老百姓,比如加税、通货膨胀、改稻为桑等等。
这五条中,哪有一条是,君明臣贤,恨不得把皇宫都卖了、从上到下全都节衣缩食?
退一步说,就算赵俣愿意过这样的生活,那些跟赵俣混的人也不可能人人都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些道德高尚的人。
所以,旧党愚昧无知的想法,根本就走不通。
赵俣的选择是,五条路全都走。
但走的进度和走的程度不同。
第一条路,赵俣早已经开始走了。
事实上,麻晓娇他们早就开始着手蒸汽机、电磁、焦炭炼铁法等方面的研发了。
只是,这些方面的进展还很有限,远达不到开启工业革命的程度。
第二条路,是赵俣目前唯一还没有尝试的方法。但张纯已经给赵俣想了一招,那就是攻打战五渣、又富有金银铜的日本,从那里大量掠夺钱财回来拯救赵宋王朝。
可现在的问题是,日本好打是好打,但赵宋王朝目前的海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还是差了点意思,要是碰到一场所谓的“神风”,有可能就得像历史上的蒙古人攻打日本时以失败告终,要是有蒸汽轮船和更先进的航海技术,应该能稳妥不少。
另外,赵俣现在还没有跨海攻打日本的威望。
这要是赵俣冒然向日本发动战争,赢了还好,万一输了,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此事不急,等到赵俣消灭西夏,攒足了威望,再冲日本动手也来得及。
至于第三条路、第四条路、第五条路,别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赵俣都已经在走了。
而且,这三条路,目前走得都还算顺利……
……
李琳的住处。
张纯、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这四个孕妇围坐在桌旁,等着袁倾城给她们准备大餐。
刚到这里的叶诗韵,问袁倾城:“咱们今天吃什么菜系?”
袁倾城答:“东北菜。”
叶诗韵一怔:“不是,东北菜有什么好吃的,八大菜系里都没有东北菜。”
不等袁倾城回答,一旁的张纯,就是一翻白眼:
“拜托!不懂,就不要乱说。”
“八大菜系里之所以没有东北菜,那是因为在上一世,东北菜里比较有名的菜,其真正的食材,大的会武术,小的会法术,不大不小受法律保护,所以咱们没机会吃到正宗的东北菜而已。”
“如今有机会了,当然要尝尝这些菜凭什么能进入满汉全席。”
叶诗韵听完,说道:“不用说了,肯定是你让赵俣帮你弄来的这些食材,找倾城帮你做这顿正宗的东北菜?”
“我哪会干这么败坏自己名声的蠢事?这些食材是辽使献给赵俣的,说全是他们家新皇帝耶律延禧亲自射杀的,这表面上是耶律延禧请赵俣吃点正宗的野味,实际上则是耶律延禧向赵俣展示他的武力。”张纯说。
麻晓娇有些懵懵懂懂:“这能展示武力吗?”
“契丹族是马上民族,擅长骑马射击,耶律延禧能射杀这些东北虎、黑熊等猛兽,肯定能展示出他个人的武力,不过,问题是,皇帝又不用亲自上战场射击敌人,拥有再高的个人武力,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实际意义并不大。”张纯说。
“辽人不明白这个道理?”麻晓娇不解。
“可能真不明白。历史上,宋朝派去辽国的使臣,要是箭技高超,确实会被辽人高看一眼,奉为座上宾,金人也是一样,这也许是游牧民族的共性。所以,耶律延禧才用这种方式来彰显他自己的武力,这也符合耶律延禧的人设。”张纯说。
“这位辽国的末代皇帝人到底怎么样?”李琳问。
“在荒淫无道方面,完全遗传了他祖父耶律洪基,甚至比耶律洪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还沉迷于一项特殊的爱好不能自拔,这个爱好就是他现在引以为傲的打猎,《辽史天祚皇帝本纪》中记录耶律延禧最多的文字就是“猎”字,猎于金山,猎于夹山,猎于这州,猎于那州,一年四季他不干别的,都是在打猎,他就是一个超级野生动物杀手。”张纯说。
“这跟历史上的赵佶有一拼,一个文,一个武,两个大昏君。”麻晓娇说。
张纯想说,‘历史上的赵佶没那么简单,远不是耶律延禧这个纯昏君可以比的。’
可原来的历史结果就是,赵佶一手促成了靖康之耻。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蔡京,还是童贯,亦或是别的什么人,包括比赵佶蠢一百倍都不止、亲手葬送了北宋王朝的赵桓,都无法帮赵佶背这口锅。
再加上,现如今赵佶当上皇帝是一种绝不可能再出现的假设,这舞台已经是赵俣和她们的了,再说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张纯也就没帮赵佶说话,随便麻晓娇他们这些不懂历史的人看低赵佶。
“耶律延禧不仅昏庸无道,还重用奸佞。”
“比如一个叫“萧胡笃”的,就跟耶律延禧讲打猎的好处,能强筋健体,能训练军队,能培养意志,一通煽呼。主打的就是,你耶律延禧爱听什么我就跟你说什么。耶律延禧听了,非常高兴,到哪儿都带着萧胡笃,认为萧胡笃就是忠臣,他就喜欢用这样的忠臣,这使得辽国内部奸臣当道,乌烟瘴气,国力空虚。”
“而内忧还只是辽国的麻烦之一,辽国还有更要命的外患。”
“这个外患不只咱们大宋,还有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女真人。”
“其实,说起此事,也跟耶律延禧喜欢打猎有关。”
“女真人生活的地方出产一种鹰隼类的猛禽,名叫海东青。海东青是喜欢打猎的人最喜欢的宠物,所以海东青在辽国是非常好的贡品,女真人必须得给辽国贵族进贡海东青。”
“你们想想看,耶律延禧这么喜欢打猎,对海东青得有多痴迷?”
“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耶律延禧登基以后,一再派遣使节到女真人住的地方索要海东青。”
“这些使节,腰佩银牌,被称为银牌天使。他们到了女真人生活的地方贱买贵卖,甚至强买强卖,明抢豪夺。不但如此,他们所到之处,还会要求女真人提供女子陪宿。”
“一开始女真人派下户之女去陪睡,但是这些女孩,可能姿色容貌、言谈举止不合银牌天使的心意,所以他们就要求女真贵族家的女孩甚至是有夫之妇去陪宿。”
“这被女真人视为奇耻大辱。”
“史书上记载,女真人骁勇善战,骑马上下崖壁如飞,过江渡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靖康之耻时期,六如给事李邺说女真人,人如龙,马如虎,登城如猿,入水如獭。”
“这样一个勇猛骁悍的民族,是不可能永远受人侮辱的。”
“所以,这些年,女真人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给辽国致命一击。”
说到这里,张纯总结性说道:“辽国传到耶律延禧这一朝,基本上就算是完了,区别只在于,到底是由谁来灭亡辽国。”
李琳听完,啧啧称奇:“面对这样的辽国,赵佶不仅没能从辽国手上收复燕云十六州,还能搞出来靖康之耻,也真是没谁了!”
张纯也不无感慨:“历史上的赵佶,其实拿到的是一副天牌,可是却被他给打臭了,要是他能像赵俣现在这样,一边改革,一边灭夏,立志用三五年时间把西夏给收复了,而不是穷奢极欲将蔡京变法改革赚到的钱拿去挥霍,怎么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顿了顿,张纯接着说:“收复西夏以后,休养生息几年,等女真人崛起时,再和女真人南北夹击,必能完成大一统,接着封锁长城,一边打经济战,一边驱狼逐虎,最终派强军兵出草原,肯定能一统两原,成为千古一帝。”
“这么一看,只要赵俣不走错路,最差也能成为大一统的皇帝。”叶诗韵说。
不想,李琳却犹嫌不够,她说:“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干嘛不学铁木真,将亚非欧全都打下来,甚至可以将全世界都打下来,对了,咱们可以让赵俣大力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派人下西洋,再派人去找新大陆,没道理将这些可以改变人类进程的巨大成就拱手让给西方人。”
甚至就连麻晓娇都附和道:“北宋的造船水平不比明朝差多少,应该也能造出宝船来,有了宝船,就足够下西洋了,更何况,我还在研发蒸汽机,若是让我研发成功了,将宝船改造成蒸汽轮船,发现新大陆肯定不成问题。”
李琳说:“我可以给那些冒险家画一副世界地图,虽然不是特别精准,但也应该能让去寻找新大陆的冒险家少走不少弯路……”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