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60节
回去的路上,孟相的身影总是在赵俣的脑中挥之不去。
赵俣觉得,这可不是一件好事。自己又不缺女人,实在没必要在这种事上栽跟头。
回到后宫后,赵俣有心叫叶诗韵前来侍寝,让她穿白天那套旗袍过来,或者穿道袍也行,可赵俣又不想这么屈服在叶诗韵的勾引下。
于是,赵俣随便找了两个既漂亮身材又好的宫女,彻底把自己的火给泄了。
进入贤者时刻,什么叶诗韵,什么孟相,统统滚开。
‘朕有这么多女人,还能被你们支配?’
等李师师和赵元奴找过来时,正好听到赵俣跟那两个幸运的宫女在谈论人生。
李师师和赵元奴赶紧回去将此事禀报给了张纯和叶诗韵。
得知,不只上午那两个女官偷吃了她创造的红利,如今又有两个宫女分享到了她创造出的红利,她们肯定把今天的赵俣给榨干了,她一点都捞不到,叶诗韵后悔不已,她不无懊恼地说:“都怨我,要是那时看出来赵俣在强撑,加把劲就把他给拿下了。”
接着,叶诗韵又埋怨起李琳来:“也怨琳姐,要是她早给我点暗示,告诉我,赵俣已经被我迷住了,我能让赵俣逃了吗?”
张纯也惋惜不已:“这次让赵俣逃了,下次再想推倒他,可就难了。”
叶诗韵很赞同张纯的推测:“没错,下次这招可能就不管用了。而且,我觉得琳姐猜得对,赵俣现在就是在跟咱俩较劲,便宜普通女官、宫女,也不让咱俩得逞。”
旋即,叶诗韵一发狠:“我这小暴脾气,真给我逼急眼了,我真逆推了他,到时候,他愿意去哪告去哪告,一切后果,我都担着!”
张纯冷静地分析:“一锤子买卖干不得,这种事,还是得他心甘情愿才行,不然咱们得不偿失。”
“想什么办法?让娇娇帮咱们发明丝袜,还是帮咱们发明瑜伽裤?总不能跟赵俣玩制服诱惑吧?咱们要是装扮成空姐、护士、老师,也得他能看懂才行啊。”叶诗韵说。
受叶诗韵这么一启发,张纯想到了一个主意:“要不然,咱们装尼姑吧,当初武则天就是用尼姑套装拿下的李治。”
“用剃头吗,不用的话,我就同意。”叶诗韵说。
“真尼姑肯定得剃头,可咱们只是装尼姑,没必要做这么大牺牲。”张纯说。
“那行。”叶诗韵同意了。
“说干就干,明天我就去找裴穗,让她想办法给咱们搞一套尼姑的衣服。”张纯说。
“怎么是一套?”叶诗韵问。
“咱们不是说好了,让你先上吗?”张纯说。
“那个……如果是明天才找尼姑的衣服,我可能不太行。”叶诗韵说。
“怎么了?”张纯问。
“我亲戚快来了,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叶诗韵很无奈地说。
想了想,叶诗韵主动说道:“要不,我让你先上?”
张纯一翻白眼:“你猜猜我为什么让你先上?”
……
不提张纯和叶诗韵终于可以消停几天了,只说当新党人士得知,赵俣亲自去将孟相接回皇宫,还让孟相住进了高滔滔的故居庆寿宫之后,顿时就警惕起来。
蔡卞、曾布、蔡京在
一见面,蔡卞就问章惇:“陛下该不会要倒向元佑党人罢?”
“莫慌。”章惇很沉稳地说:“我收到消息,韩忠彦和许将昨日上午去拜见了太后,昨日下午太后便将陛下请过去用膳,而今日陛下便去将孟皇后复位又接回宫,这里面肯定少不了旧党的运作、太后的逼迫,陛下多半只是迫于形势,行权宜之计。”
说到这里,章惇很有自信地说:“陛下必非反复之人,又深知我大宋形势,断不可能倒向元佑党人。”
蔡京附和章惇道:“我与陛下详谈过,敢以人头担保,陛下变法之心,不在神宗、哲宗两位先帝之下。”
见章惇和蔡京这么确认,蔡卞和曾布才心下一松。
蔡卞说:“既然陛下如此坚定,明日之事,定不会有变,我等当借此机会,重创元佑党人,不可教他等再行元祐更化之事。”
……
同一时间,众多旧党人士正在为孟相复为元佑皇后一事进行庆祝。
在很多旧党人士看来,孟相重新成为皇后,还住进了高滔滔的故居,是他们取得的巨大政治胜利。这很可能是向太后成为高滔滔,率领他们再行元祐更化,干掉新党,废除新法的一个重要政治信号。
不过,旧党中的有识之士,像韩忠彦、苏轼,并不这么看。
在他们看来,向太后没有选择垂帘听政,而是让赵俣来主持朝政,那就说明她不想当高滔滔,接下来赵宋王朝所走的方向,多半是要以赵俣的意志为主。
而赵俣现在虽然还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但赵俣绝对是对赵宋王朝的问题看得最清楚的人之一,他肯定知道,不变法、不改革,赵宋王朝就没有未来,就难以继存。
所以,指望再来一次元祐更化,是不可能的。
关键,韩忠彦和苏轼都跟向太后聊过,他们知道,向太后更倾向走中间路线,也就是调和新旧两党之间的矛盾,使大家齐心协力为赵宋王朝找出一条出路。
换而言之,改革已经是必然之势,问题已经从改不改,变成了到底怎么改?
至于孟相被恢复皇后之位,到底是一个什么政治信号,现在还不好说。
还有就是,明天早朝,清算司马光等旧党一事,到底会不会发生?
‘一边为孟皇后平反,一边又要清算司马光等人,陛下到底想干甚么?’
……
第88章 耶稣也留不住他们,朕说的!
…
晨光熹微,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宣德楼前,鼓角齐鸣,宣告着早朝的到来。
赵俣身着龙袍,头戴冕旒,步伐沉稳地走向御座。
朝堂上,文武百官早已整齐排列,文东武西,身着朝服,头戴乌纱,手持笏板,神色恭敬。
待赵俣入座,众人齐呼“万岁”,声音响彻大殿,气势恢宏。
礼毕,宰相章惇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地启奏:“陛下登基十余日,诸方已初定,只剩繁杂政务,亟需梳理。”
随后,章惇便条理清晰地汇报着近期的民生、税收诸事。
赵俣微微颔首,目光专注地倾听,时而提问,时而回答,应对得沉稳而从容。
轮到其他宰执和大臣奏事时,也是如此。
让一众宰执和大臣感到舒心和放心的是,赵俣很会抓大放小,敢于放权给他们,也会做决断。
同时,赵俣仿佛对什么事都了解,至少是知道一二,一众宰执和大臣根本就骗不了他,甚至很多赵俣知道的东西宰执和大臣竟然不知道,这使得宰执和大臣在跟赵俣进言时全都是小心翼翼的。
在用人上,赵俣不看新党还是旧党,他选用的全都是有能力的,那些平时不好好做事,一心搞斗争的,或者张嘴就是假大空的,赵俣也会听他们说什么,但听完就让他们下去了,给他们一种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的感觉,让他们的慷慨之言说了个寂寞。
很多大臣都看出来了,赵俣是一个务实的皇帝,那些只会动嘴的大臣,注定了路越走越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与期待。
大臣们深知,赵俣虽然年轻,却很不简单。他心思深沉,目光如炬,对待朝政的态度,既非一味严苛,亦非盲目宽仁,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准与睿智。
等紧要的政务商议的差不多了,御史中丞黄履上前,拜道:“陛下,司马光等割地取悦西夏,却一无所得,实属卖国,今西夏联合辽国耀兵于边庭,逼迫我大宋,实属彼辈遗祸,臣恳请陛下,重审司马光等卖国一案,以正朝纲,免使百姓蒙羞,国家受损。”
言罢,黄履伏地叩首,一脸决绝。
接着,殿中侍御史陈次升出列,大谈哲宗一朝从司马光担任宰相时开始就存在的严重贪腐问题,并一口气报出来了五十几名贪官,请求赵俣主持反腐倡廉,以正大宋官场风气。
赵俣原本还以为章惇等人会随便派个御史出来引爆此事,没想到他们派出来的竟然是黄履和陈次升。
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谏官。前者是新党核心人物,以弹劾旧党著称,政治立场鲜明;后者更是三朝御史(历经宋神宗、宋哲宗以及赵俣这一朝),以刚直敢言闻名,史书称其“三居言责,建议不苟合”。
新党一上来,就派出来了两员大将,明显是势在必得。
旧党一方见此,纷纷跳出来为司马光等人辩解,言司马光等人是君子忠臣,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赵宋王朝,请赵俣明察秋毫。
接着,双方就大吵了起来,相互抨击。
跟前几次上朝时,赵俣一直坐山观虎斗不同。
这次,双方的争吵刚升级到骂战,赵俣就叫停道:“好了,可有贪墨,一查便知。”
也不等旧党官员再辩解,赵俣就点了蔡卞之名,让蔡卞来彻查此事。
赵俣选了新党核心成员蔡卞来办这个案子,已经表明了赵俣的态度。
这让之前还在为赵俣给孟相恢复后位担心不已的新党成员长出了一口气,有些甚至转为兴奋起来,而让以为他们的时代到来了的旧党成员,心不禁提了起来,担心这是针对他们的新一轮清算。
早朝结束,章惇和蔡卞来垂拱殿面见赵俣,商量具体事宜。
赵俣拿出张纯给他出的主意,也就是用历史上雍正反腐的办法掩盖砸储蓄罐一事。
赵俣提出,应该成立专门审计财政的机构“会考府”,直接对自己负责,由蔡卞主持彻查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亏空。通过严格审核账目,追查官员贪污行为,打破地方官官相护的腐败网络。
也就是,从此各地方缴纳税收或者报销开支、各个部门动用钱财和报销经费都要通过会考府会,即稽查核实。
这一道一道的程序走下来,不论是职位多高的官员,都做不了手脚。
上面的官员没办法通过职位之便获利,那下面的官员也不可能通过打点就把自己之前赖下的大窟窿补上。
接着,赵俣又用上了张纯给自己出的第二招(实际上是雍正的第二招),新官查旧官。
赵宋王朝不是冗官吗?不是大多数官员都没有实职吗?
赵俣让章惇保举一个品德高洁的人担任吏部尚书,与新党温和派干练官员李清臣、“老实人”苏轼一块对没有实职的官员进行重新考核,从中筛选可用人才。
等这些人才筛选出来,让蔡卞亲自带着这些人下去查贪腐,只要查到了,这些人就立即代替那些贪官的岗位。
当然,为了避免这些官员为了当官而诬告诬陷,要严格执行诬告陷害反坐。
官官相护早就成了官场的顽疾,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会帮前任补窟窿,然后自己又留下一大笔亏空,让下一任官员接着补,这就导致了贪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窟窿的地方越来越多,窟窿也越来越大。
但如果后任是来查前任的账的,自然不会为前任打掩护,因为那样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所以,在雍正这招之下,贪官就无所遁形了,只能低头认罪接受处罚,而且新上任的后任不会再给他们补窟窿,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再为前任背锅,于是就连他们的前任,甚至前任的前任有贪污挪用,都逃不掉最终的惩罚。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这个时代交通并不发达,朝廷派下去查案的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到达地方,在这期间内,那些贪官有可能会听到风声,然后想办法补救。
如何补救?那就是去向当地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借钱来补足亏空。
一般来说,当地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和官府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已经形成了利益链,对于官员的求借,他们定然不会拒绝。
而如果当地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能够顺利帮官员度过难关,那日后定会得到更多的补偿。
对此,朝廷可以直接下旨,不论是谁借钱给官府,都直接充公,简而言之就是让你有借无回。
你别怪朝廷心黑,既然你想投资官员,那就要有血本无归的觉悟。
而且,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