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73节
所以,见赵俣给口,李琳赶紧趴在赵俣身上,满眼渴望地求赵俣:“官家可否带臣妾去校场视察神机左军及神机右军?”
自从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到了开封校场,李琳就一直在用千里镜观察这两支她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建成的新军。
李琳看出来了很多问题,她跟童贯详细地说过,童贯也照着跟宗泽等人说过,可不知道为什么,有几个错误,始终都没能改过来。
李琳想亲自去校场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可李琳是皇妃,没有赵俣带着她,她哪都去不了。
因此,李琳才竭尽全力地讨好赵俣,想让赵俣带她去看看心心念念地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
赵俣也想去看看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这两支他最期待的军队到底练得怎么样了。
再说,李琳这个高傲的大姐大都做出这么大牺牲了,赵俣要是还不给她点甜头,她以后还能这么卖力了吗?
关键,李琳要是真能帮赵俣把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练成强军,受益的不还是赵俣吗?
所以,赵俣也没废话,当即就让李琳伺候自己穿衣服,又让她换上宦官的衣服……
……
赵俣一行离开封校场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嘈杂的训练声便传入赵俣耳中。
赵俣对李琳说:“气势不错啊。”
谁想,李琳却眉头紧锁地摇摇头,好像不赞成赵俣的看法。
就在赵俣想问李琳,听出来什么了之际,已经收到通知的童贯、宗泽、张叔夜、王禀、何灌连忙前来接驾。
童贯就不多说了,赵俣还是莘王的时候,他就跟着赵俣混了,等到赵俣登基,他自然跟着水涨船高,早就成了赵俣的心腹大宦官之一,目前担任内殿直都知一职。
宗泽出身寒门,家有“耕读传家”传统,自幼随兄劳动,农闲时在长辈教导下读书识字。
十几岁时,宗家迁至廿三里镇,宗泽目睹赵宋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入侵,萌生救国救民的抱负。
不到二十岁,宗泽外出游学十余年,追求治国之道,后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成长为博学广识、文武兼备的青年。
元祐六年,三十三岁的宗泽才应省试,通过后,进入殿试。他殿试时力陈时弊、批评朝廷,因言辞太直被置于“末科”,获“赐同进士出身”,由此步入仕途。
当上官以后,宗泽的政绩一直很凸出。
但因为出身不高,出道又很晚,快四十岁了,宗泽也只不过才升到了知县一级。
关键,如果没有赵俣,宗泽就得一直在知县这一级混,始终升不上去,年近六旬时才能升为登州通判。后来还因事被贬,遂上表引退。
直到靖康元年,金军再次南侵,宗泽才能临危受命,在磁州击退来犯的金军,声震河朔。
如今,赵俣登基不久,就将宗泽火速提拔到自己身边听用。
虽然在级别上,赵俣并没有给宗泽提高多少。
但谁不知道,只要在皇帝身边,不仅地位高、权柄重,机会也多,宗泽很快就会混成重臣的?
事实上,赵俣已经准备用宗泽建立警察系统解决赵宋王朝的冗军问题了。
不过,目前还不是动手的时候,再说,宗泽现在的资历也不够。
这赵俣才让宗泽跟着练军,回头再让他去前线刷刷军功和威望,回来就给他加重担。
跟宗泽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张叔夜。
张叔夜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长大后以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
兰州地处宋朝边境,依靠黄河天堑自固,每年黄河结冰时,都要处于戒备状态,以防羌人入侵,士卒几个月不离武器。
张叔夜说:“此非善策也。不据险要之地以守,反使敌逼于黄河,我军危矣。”
有个叫天都的地方,介于五路之间,羌人侵犯内地,一定先到那里集中,然后商议侵犯的方向。
张叔夜巡视那里的地形后,谋划攻取之策,最后成功夺取该地,朝廷在此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城池,从此兰州再没有羌人之患。
赵俣便以此为借口,把张叔夜调到自己身边听用。
像宗泽、张叔夜这样的官员,赵俣手上还有一些,刘韐、张孝纯、赵开、张悫、许几等等。
这些人才,赵俣有的放在自己身边锻炼,有合适的岗位也会放出去锻炼。
总之,赵俣本着重用但又不能揠苗助长的原则,让这些人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又人尽其用。
至于王禀和何灌,不用多说,都是开封出身、能死战的名将,正是赵俣想要的能率领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的名将。
有这几个人为赵俣练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赵俣觉得这两支新军是有可能为自己横扫一切敌人的。
赵俣让童贯等人平身后,直截了当地说:“走,去看看朕的新军。”
言毕,赵俣就率先进入校场。
应该是知道赵俣来了,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的将士演练得格外卖力。
可是,虽然赵俣是外行,但他毕竟参加过军训,所以还是能看出来,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好像有点外强中干的意思,但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他就看不出来了。
赵俣扭头问李琳:“原因何在?”
李琳说:“并未认真训练队列,便匆匆演练战阵,才如此进退无序,不堪一击。”
李琳这毫不留情的评价,让宗泽等人的脸上不太好看。
他们不是不想练那枯燥的队列,可问题是,这都快要打仗了,只练站立、走步什么的,能有什么用?自然是要将这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也就是直接练战阵了,至于站与走,就算要练,也得等有时间时再练啊。
还有,他们不知道,这个长得跟兔爷似的小宦官是谁,竟然这么大的口气。
不想,接下来,李琳便如数家珍一般说出,宗泽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让宗泽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李琳来。
为了让宗泽等人重视她的指导,李琳开始指出她亲自设计的阵地战战术、伏击战战术、攻城战战术、反骑兵战术的要领……
李琳所说的,跟童贯教给他们的新军战法一模一样,这宗泽等人哪还能不知道,这个小宦官年纪虽然不大,但肯定有真东西。
宗泽等人心中感慨,‘到底是陛下身边之人,真非常人也!’
接着,李琳就直指要害地指出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真正厉害的地方:“此二军若想堪用,必须令行禁止,诸兵种间,当紧密协同,以保战术施行顺遂无碍,不然必不堪一击……”
宗泽等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哪能不知道,赵俣带李琳过来,就是来指导他们的?
他们赶紧虚心听讲,又将自己的疑问说出来,让李琳帮他们解答。
等到双方建立了初步的信任过后,李琳才给宗泽他们讲了讲他们最关心的战术问题:
“辽军素以骑兵称雄,然我神机营之反骑兵战术,恰可制其机动性与冲击力。先布虎蹲炮为环形防御之阵,神臂弓手居于阵中,轰天雷投掷兵散于阵外。待辽骑冲锋而来,先以神臂弓远射,挫其锋芒,减其冲击之势。及辽骑渐近,投轰天雷,惊敌战马,乱其阵形。继而以虎蹲炮之火力,配合己方骑兵反冲锋,必可大破辽骑……”
在赵俣看来,此时的李琳,才是真正的李琳,她的眼里全都是光,那是从事自己真正热衷的事,才有的光芒。
‘仿佛你生来就属于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而非深宫高墙内的皇妃。’
赵俣都为李琳感到惋惜:“可惜,你穿不逢时,不然……”
好吧,抛开那些未被证实过的传说不谈,赵俣真不知道,有哪个女人,能在属于男人的战场上留下她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朝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吗?好像再就没有其她人了吧?
‘或许战场就不该属于女人,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好战琳的统兵梦,多半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梦……’
……
第101章 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可真低
…
‘今天也就是我乔装打扮成了宦官的样子,要不然,他们肯定不会听我说这些吧?’
‘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可真低,男人就算把那串东西割掉,地位也远比女人高。’
就在李琳在那感慨,甚至是沮丧不已之际,赵俣轻轻地搂了搂李琳的肩膀,以示安慰。
看了一眼身边的赵俣,李琳心中一动,‘虽然已经有不少女人怀上了赵俣的孩子,可要是她们生的全都是女儿,唯独我能给赵俣生出儿子呢?我不能轻言放弃……’
……
转天早朝,辽国新派来的使臣求见。
辽国这次派来的使臣是萧奉先和李处温。
萧奉先是北府宰相萧继先的五世孙,历史上的他,因妹妹萧贵哥受天祚帝耶律延禧宠爱,官至枢密使,封兰陵郡王。
女真反辽,其弟萧嗣先讨伐女真兵败,萧奉先怕弟弟被杀,谎奏朝廷赦免败军之将,致辽军士气低落,郡县失陷。
随着辽朝面临危机,人心都归于素有贤名的晋王耶律敖卢斡(文妃萧瑟瑟所生),萧奉先因此担心自己的外甥秦王耶律定(元妃萧贵哥所生)当不了太子,便诬陷耶律余睹(萧瑟瑟的妹夫)勾结驸马萧昱阴谋扶立耶律敖卢斡,导致萧昱及萧瑟瑟等人被杀。身在军中的耶律余睹听说后恐惧,便率千余骑投奔金朝。
此事不仅导致耶律延禧的声誉一落千丈,在之后的战争中,耶律余睹更是成为反辽先锋。
后来,耶律余睹追杀耶律延禧,萧奉先又向耶律延禧进谗言,说:余睹也是皇室,怎么可能真心反辽,他只不过是想扶立晋王,陛下只要处死晋王,余睹就不会再来追杀陛下了。
耶律延禧信以为真,便赐死了耶律敖卢斡。
辽人一看他们的希望彻底没了,而耶律延禧这个大昏君却活得好好的,顿时就感觉辽国没希望了,纷纷投降金国。
毫不夸张地说,萧奉先就是辽国最大的奸臣,也是辽国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李处温虽然在《辽史》中记载,他是一个大贪官,一心阿谀奉承萧奉先,但在《宋史》和汉人的相关典籍上记载,他曾谋划过献燕京城,还差一点就成功了,结果最后功败垂成,全家被杀,所以,于赵宋王朝来说,他是一个有功之人,而且,在北辽时期,他做到了宰相一职,也是一个有用之人。
得知这两个人前来出使,而且宋辽两国之间的问题也不能再这么一直拖延下去了,赵俣便决定见萧奉先和李处温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赵俣还特意让李彦和杨戬分别派人去联系李处温,看看能不能收买他,让他充当细作。
赵俣是在崇政殿接见的萧奉先和李处温。
上殿后,萧奉先和李处温跪地奏道:“外臣拜见大宋皇帝陛下。外臣等来时,我家皇帝让外臣传语陛下,我大辽与大宋于白沟河一带国界不明,专遣使人来此禀议。”
说完,萧奉先便将辽国的国书呈上。
赵俣听言,微微一笑:“难得在贵国西北诸族反叛之际,贵国皇帝还敢跟朕重新划分国界,勇气可嘉。”
赵俣此言一出,萧奉先和李处温心中就是一紧!
辽国对西北阻卜、敌烈、乌古等游牧部族长期实行高压统治,要求其纳贡、服兵役,并通过设置西北路招讨司、驻军镇州等方式强化控制。
这几个部族对辽国的经济剥削和军事征调积怨已久。
加上西北诸部这些年又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辽廷虽进行赈济,但官员层层盘剥,导致物资未达底层民众,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几年前,辽军金吾将军吐古斯又误击阻卜磨古斯属部,造成重大伤亡,成为叛乱的直接导火索。磨古斯随后杀死吐古斯,联合乌古札、达里底、拔思母等部起兵反辽。
这些年,辽国西北地区的叛乱一直没消停过,双方一直在拉锯战。
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几乎已经耗尽辽国国库,辽国西北边疆长期动荡,也削弱了辽国对漠北的控制力。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场叛乱,消耗了辽国大量的军力和财力,才为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这些事张纯早就告诉赵俣了。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