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142节

  外加其子与大明的史官相比,确实是太差劲了!

  更关键的是,沈念为了他们能回朝鲜不被惩罚,还替他们找补,尽量将评语写的好一些。

  而他们却恩将仇报。

  无端干预大明朝政,构陷大明史官。

  这两个罪名若传到朝鲜国内,他们的国王能扒了他们三人的皮。

  噗通!

  崔盖国突然跪在了马自强的面前。

  崔允赫与崔允俊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也跪了下去。

  “马……马学士、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听这两个小畜生之言,冤枉了沈编修,沈编修为我们着想,我们却如此冤枉他,我们不是人,不是人,恳请马学士一定不要将此文书呈递御前,不然……不然我崔家就完了……彻底完了……”

  崔盖国的眼泪鼻涕,眨眼间便都落了下来。

  崔允赫与崔允俊都将额头贴在地上,身体一个劲地颤抖。

  他们怕了!

  此事可大可小,全看马自强的决定。

  马自强缓了缓,听了他们近一盏茶的认罪声,然后拿起那份“沈念的七宗罪”文书。

  撕拉!撕拉!撕拉!

  马自强将其撕了个粉碎,然后道:“此事就算了,老夫依旧会按照沈编修的建议汇禀,崔参判,你应该知晓如何撰写谢恩奏疏吧!”

  “我知道,我知道,多谢马学士,多谢马学士!”崔盖国无比感激地说道。

  马自强并不讨厌朝鲜国。

  只是讨厌崔盖国这种总是将“汉唐文化窃为自国之有”的人。

  他笃定。

  经此教训,崔盖国父子三人肯定不会再来大明京师了。

  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也并没有将三人整死的打算,此事可到此结束。

  ……

  两日后,朝鲜国使团离京。

  崔允赫与崔允俊趴在马车里,不停惨叫着,他们的屁股被打的红肿,根本无法起身。

  接下来的路上,他们大概率还要挨揍。

  这几日的经历,就像一场噩梦,他们甚至已觉得自己不适合担任一名史官。

  ……

  此事对马自强与沈念而言,就是十月份里发生的一件极小极小的乐子事儿。

  仅此而已。

  经由此事,二人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一些。

  若翰林侍讲学士申时行成长的慢一些或意外犯错,没准儿马自强这个翰林学士的位置,传给的便是沈念。

第109章 先臣后妻,小万历选皇后的标准

  十月十五日。

  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吕调阳三年考满。

  小万历赏赐其羊一只、酒十瓶、钞二千贯,加太子太傅,给予应得诰命,荫一子为中书舍人。

  可谓恩赏有加。

  当日午后。

  吕调阳便上奏推辞,表示自己“才德不足,虚庸无补”,拒受太子太傅之荣衔。

  此非真正的拒绝,而是“三辞三让”的朝堂惯例。

  官员至少需要推辞两次,才能在“圣意难违”的情况下接受,并呈递感恩奏疏。

  若直接受衔,将会遭到科道言官的弹劾。

  与此同时。

  十月十六日,少师兼太子太师的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九年考满。

  小万历的恩赏更加大方。

  首先,特进左柱国,升太傅,所有兼官照旧,赐宴礼部,荫一子为尚宝司丞。

  然后,小万历又赐银二百两,坐蟒、蟒衣各一件,紵(纻)丝四表里,茶饭五桌,羊三只,酒三十瓶,钞五千贯,外加禄米一百石。

  张居正当即呈递奏疏推辞,拒接“太傅”之荣衔。

  当官员们听到小万历加封张居正为“太傅”后,都甚是惊讶。

  此乃违反大明常例的一个加封。

  太傅,正一品衔,乃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次席。

  地位仅次于太师。

  三公多为高官致仕后追封,在职时位列三公,可谓一名士大夫官员的最高荣耀。

  放在百家议政之前。

  必然会有官员上奏称:上对张居正皇恩过重。

  但经历过小万历护张居正后,即使小万历直接加封张居正为太师,赠上柱国,恐怕都不会有官员胆敢提出异议。

  ……

  接下来的几日。

  大明朝经常发生的“皇帝再三任命,臣子疯狂推辞”的拉扯场景,在小万历与两位阁老的身上上演着。

  此事可是苦了当值记录起居注的沈念。

  因此事与皇帝密切相关,且能彰显儒家“君子不居功”的美德与大明官场礼制。

  故而沈念这几日的起居注,明显变长了许多。(起居注内吕调阳推辞奏疏如图)

  ……

  十月二十五日,天气晴冷。

  文华殿,日讲。

  小万历坐在桌前正在批阅奏疏,沈念以起居注官站于一旁。

  这时,小万历微微皱眉,看向沈念。

  “沈编修,吕阁老已呈递谢恩奏疏,同意担任太子太傅,元辅……元辅为何又要推辞?这已经是第三道推辞奏疏了!”

  说罢,小万历将奏疏递给了沈念。(起居注内张居正推辞奏疏如图)

  沈念仔细一看,想了想,拱手道:“陛下,张阁老已说的非常明白了!”

  “此恩衔太重,外加为非分之恩、逾格之赏,日后易滥,当下不能受,臣建议陛下同意张阁老所请。”

  “朕也是为了新政更好地开展,元辅不会不明白朕的心意吧?”

  沈念微微摇头。

  “陛下,阁老不受,也是为了新政。”

  “一些官员反对的其实不是新政,而是阁老,陛下在议政台上已表达了对阁老柄国的态度,而今再加恩,反而会使得一些人将对阁老的不满转移到新政之策上,待新政大成,再授阁老之三公荣衔,或许会更好!”

  沈念读懂了张居正的想法。

  他若二辞,或是假辞,但三辞,必然是真辞。

  小万历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既然元辅执意不受,那朕就同意他的辞让。”

  说罢。

  小万历在奏疏上写道:朕特准元辅辞免太傅,伯禄,成卿忠志,用立臣极。其余常典,悉宜勉承,以见君臣相体之义,慎勿又辞……”

  片刻后。

  小万历看向一旁的当值太监张廷,道:“去为朕倒上一杯茶来。”

  “是!”张廷快步退了下去。

  御案上,杯盏中,茶尚满,且并未凉。

  小万历让张廷去倒茶,暗含之意是:让他离开一盏茶的功夫。

  后者心领神会。

  这时,小万历从奏疏中抽出一份文书,递给了沈念。

  “沈编修,你先看完,然后为朕拿出一个主意!”

  “臣遵命!”沈念接过文书。

  沈念本以为是小万历难以解决的政事,哪曾想打开一看,此文书竟是两宫太后未加章印的诰谕。

  诰谕所言之事是:为小万历选后。

  “皇帝年及婚期,宜选贤淑,以为之配,特令礼部榜谕在京顺天等八府,及南京、淮安、徐州……带下官员民庶善良之家……择其父母行止端慎,家法严整,女子年十四、十五,容貌端庄,德性纯美……有司以礼令其父母亲送赴京……”

  沈念看完后,不由得面带疑惑。

  “为陛下选后,乃后宫之事,不知陛下要臣拿什么主意?”

  小万历看向沈念。

  “两位母后选皇后,定然是选她们喜欢的,她们喜欢的,朕大概率不会喜欢,朕想要亲自做主选后,不知沈编修可有良策?”

  沈念面带无奈,小万历俨然已将他当成身边的张子房了。

  遇事不决,便问沈子珩。

  沈念想了想,问道:“陛下,不知您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皇后?”

首节 上一节 142/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