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147节
这份名单是在表达科举的不公。
是讽刺明年会试,朝廷定然会为两大阁臣的儿子徇私,张四维必定会优先录取山西举子。
墙壁之上,足足有十余份名录,一模一样,非刻印,而是手书。
“这……这……这到底是谁写的,太有勇气了,他……他是不要命了吧!”有举子喃喃说道。
依照《大明律》。
伪造朝廷公文,轻则杖一百,流三千里,重则处以斩刑。
虽然这份名单一看就是伪造的,但涉及讥议朝廷科举不公,若被抓住,大概率就是斩刑。
就在这时。
街道上巡逻的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围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墙壁上的《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后,当即将其全都揭了下来,然后问询周围举子,谁是张贴者。
众举子皆不知。
片刻后。
五城兵马司的人离开后,众举人们看了看墙面,又看了看彼此,互相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
意味着不出半日他们便要将这份《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传遍京师的街头巷尾。
举子们都是聪明人,皆知晓此登科录上的情况极有可能成真。
任意一个因仗势而高中进士的举子,都有可能挤掉他们的进士名额。
他们自然想着将此事闹大,让朝廷不敢如此做。
……
近黄昏。
这份《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已传到了京师的各个衙门。
自然而然,也传到了沈念的手中。
沈念看后。
第一个念头是:伪造此登科录者俨然就是不想活了。
此乃死罪。
第二个念头是:此人伪造此登科录,并非无中生有,不出意外,张居正之子张嗣修与吕调阳之子吕兴周,定然能中进士,且张嗣修真有可能是一甲。
张居正根本就无须暗中示意。
小万历若知张嗣修不是一甲,定然会在殿试中让他变成一甲,甚至是状元。
因为在小万历眼里,此举是对张居正功绩的认可。
另外,张四维若为主考官,肯定会对张嗣修和吕兴周徇私,因为海瑞正在调查他,他急需以此让张居正与吕调阳欠他一个人情。
至于山西举子将会被优先录取,也是大概率事件。
此刻的沈念,突然觉得此“假登科录”的出现,并非是坏事,没准儿能使得明年的科举更加公正。
同时。
他很好奇舍命伪造这份榜单的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今年的举人?
他又不想此人被抓住。
在京师各个衙门官员都在讨论此事时,民间的街头巷尾都议论疯了。
书生们都知晓此事涉及自身仕途,故而将此“假登科录”四处传播,并呼吁科举必须公正。
他们深知,造成的舆论越大,朝廷才会越重视。
与此同时。
还有举子与山西的举子当街吵起来。
这些举子都是人精,知晓动手的代价太大,故而都是:只动口来不动手。
但他们的吵架声,大半条街都能听得到。
五城兵马司的兵卒见一群举人吵架,也只能劝说,而不敢将他们直接扣押。
因为这些人可能在明年摇身一变,一句话就能让他们这些兵卒入大狱。
……
内阁值房内。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三大阁臣,看过那份伪造的《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全都黑了脸。
此登科录看似只是个名单,实则将他们三人全都讽了,全都骂了。
这比官员弹劾他们,还令他们恼怒。
张居正与吕调阳当即命他们的儿子居家不出,以防说错了话,或与一些愤青书生吵起来。
尤其是张四维,他几乎笃定自己就是主考官,他打的主意就是让张嗣修与吕兴周的名次靠前一些。
如今出了这样一份假名录,他就难办了。
甚至为了避嫌,可能还要委屈一些山西籍的考生。
……
很快,锦衣卫们出动了。
他们在文庙、国子监附近的集贤街、极乐寺胡同、方家胡同等地方,四处寻找目击证人,并让周围的书生们挨个比对字迹。
当下,寻找伪造名录者的唯一线索就是书信上的字迹。
可惜,忙了一天,对照了数百个举人的字迹,依然是一无所获。
凶手没抓到,然而此事却是彻底闹大了!
都察院的御史们纷纷上奏,称科举乃是朝廷长治久安之基,请求朝廷重视此事,尽快给书生士子们一个交待,不然将会引发民怨。
不但影响年后的会试,使得一些愤青书生以此理由抨击朝廷,还会造成天下读书人与朝廷离心离德,导致吏治败坏,动摇国本。
一些御史甚至称:唐代牛李党争始于科场恩怨,宋代秦桧操控科举令其养子秦熺成为榜眼,都是亡国之兆。
在他们眼里,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情,大明就要完了。
第113章 题壁诗,绝笔信,吾以吾命换清明
腊月初五。
那份伪造的《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造成的舆论越来越大,使得朝廷不得不重视起来。
礼部经由小万历与内阁批准。
在贡院、国子监、顺天府衙、承天门外等地的公告处张贴告示。
宣告本届乡试完全遵循洪武十七年颁布的《科举成式》,明年春三月的会试也将遵循此成式进行,当下并未出现任何不公之处,禁止民间百姓造谣传谣。
然书生士子们并未因这一纸告示而停止讨论。
有人称,有举人已贿赂过可能成为会试考官的官员。
有人称,待朝廷确定考官人选,立马就会有人送重礼,使得考官鬻题。
还有人称,当下的锁院制已失效,一些考官可通过飞鸽传书或挖地道漏题,此种方式在江南地区已有人尝试过。
……
处处都是质疑朝廷的声音。
此“假登科录”甚至已传到南京,使得南京的举子们也都议论起来。
这也怨不得举子们质疑,当下的风气确实有些不堪。
但凡手中有钱、家中有关系者,都会私下走动,不图一定能榜上有名,但图不落人后。
别人有的人情世故,自己也必须有。
与此同时。
小万历向锦衣卫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务必在五日之内抓到伪造登科录者。
唯有抓到此人,将其严惩,才能将此事平息下去。
……
腊月初七,清晨。
北镇抚司内。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北镇抚司指挥使曹威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回踱步,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几乎是一夜未眠。
前方墙壁上,悬挂着数张从文庙墙壁上揭下来的假《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
若这份假登科录是通过刻书作坊印制出来的,哪怕是个黑作坊,他也能顺藤摸瓜,找到造假者。
但而今仅凭字迹,无异于大海捞针。
此造假者写的一手圆转遒丽的楷书,能看出其下大功夫临摹过赵孟睢�
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线索。
昨日。
曹威已让国子监的学正、教谕们帮忙,对照了今年即将参加会试的举人字迹,但一无所获。
对方若不是明年春应考的举子,那就更难找了。
就在这时。
一名锦衣卫快步跑了过来,道:“指挥使,有书生在天圣寺影壁上发现了那名造假者的题诗!”
说罢,他将一张纸条呈递给曹威。
曹威看过后,瞪眼道:“反了!真是反了!抓到此人,本官定要将他大卸八块,去天圣寺!”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