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199节

  原来是为了更好地搜集罪证。

  接下来,朝廷会搜查出什么罪证,他完全没谱儿。

  此奏疏所言是真是假,有无依据,王崇古的心里如明镜一般。

  但绝对不能承认。

  因为海瑞总结推断出的结果太可怕,完全是要毁掉张、王两大家族,毁掉他与张四维的仕途。

  这时。

  吕调阳看向王崇古:“王部堂,这里也没外人,老夫便开门见山来讲了。”

  “待此奏疏上的罪名被查实,张、王两大家族必然血流成河,甚至关满整个山西的监狱。为边境稳定,为山西百姓免遭牵连,张阁老与老夫商讨出了两条对策,你考虑考虑。”

  随即。

  吕调阳便将张居正所提的“去官留商”与“留官去商”两个选择交到了王崇古的手里。

  王崇古面色阴沉。

  选择去官留商。

  张、王两大家族将失去靠山,虽然当下有替罪羊顶着,朝廷不会让山西血流成河,但两大家族走向没落是迟早的事情。

  选择留官去商。

  即他们将要亲手毁掉自己兴盛起的家族,能暂保自己,但张、王两家将在一年内走向覆灭,许多族人都会遭到重惩。

  张居正与吕调阳更倾向于留官去商,即直接毁掉张、王两大家族。

  他如此倾向。

  是因王崇古与张四维对朝廷还有用,二人都在京师任职,便掀不起什么风浪。

  张四维虽然是阁臣。

  但只要张居正身体好,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阁臣之位都有可能是张居正的。

  张四维只能如小万历所言,永远都是“入阁随元辅做事”的那个人。

  至于王崇古,已接近致仕的边缘,不去山西,权力只会越来越小。

  王崇古想了想,抬起头。

  “二位阁老,没必要做这么绝吧!张、王两大家族,是犯了一些错,但只是一些族人的错,将他们重惩不就行了?”

  此刻的王崇古,还期望着重惩两大家族推出来的背锅人即可。

  张居正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涉及摇撼大明江山者,一律重惩,绝不姑息一人!”

  顿时,王崇古有些急了。

  “二位阁老,大明之山西,犹人之束带,带断则衣解。如今,毁掉张、王两家,就是毁掉山西的商贸,毁掉山西的百姓,甚至毁掉边境的和平!”

  张居正轻捋胡须,质问道:“山西被毁,朝廷可重建,然大明被毁,谁来重建?”

  此刻,王崇古已无言以对。

  目前。

  张、王两家到底有没有造反之心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让朝廷相信张、王两家对大明很重要,且没有任何造反之心。

  “我要见陛下!”王崇古缓了缓说道。

  他期望通过说服小万历,来获得朝廷对张、王两家的轻惩。

  此刻,张居正已知晓王崇古不可能妥协。

  他点了点头,道:“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向陛下呈递奏疏,然后等待陛下召见,若你难以说服陛下,而又不同意我给的选择,那我只好将此奏疏公之于众了,到那时,山西若有乱,我将让你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王崇古没有说话,心中却道:我赌你为了大明江山,不敢闹得鱼死网破!

  片刻后,王崇古离开了内阁值房。

  吕调阳看向张居正,说道:“稍后,我去凤磐家一趟吧!”

  张居正点了点头。

  王崇古离开内阁后,虽不会与张四维见面,但必然会将刚才之事告知张四维。

  二人,同气连枝,必然会商量对策。

  故而,当下已不用再瞒着张四维。

  接下来,这对甥舅大概率是要与张居正对着干了,甚至不死不休。

  ……

  入夜,顺天府会同馆。

  王崇古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他已命亲随将此事告知张四维。

  接下来。

  他们面临的将是张、王两大家族最大的困境。

  “这定然是张居正的主意,张居正是想毁掉我与张四维,当下唯一的机会就是取得陛下支持,而让陛下支持,就必须让他知晓毁掉张、王两大家族的危害!”

  “山西不能没有我张王两家,朝堂不能没有我王崇古与张四维!”王崇古喃喃道。

  与此同时,吕调阳劝说张四维无果。

  张四维一心想要向上爬,容不得仕途有瑕疵,容不得家族倒下。

  他一口咬定海瑞是诽谤,完全不承认张家那些足以被砍头的大罪过,且扬言要弹劾海瑞诽谤。

  ……

  翌日一大早。

  王崇古与张四维的申辩奏疏便传到了小万历手中。

  一人尽言张王两大家族对山西、对大明的重要性;一人诉苦,称海瑞为博直名,诬告诽谤,希望朝廷为他们主持公道。

  二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在赌朝廷不敢重惩他们,不敢重惩张、王两大家族。

  当下的大明,禁不住山西大乱、边境大乱带来的伤害。

  小万历看罢奏疏后,直接选择留中不发。

  这其实已表明了态度。

  宁愿两败俱伤,也要将此毒瘤铲除。

  接下来。

  待朝廷将海瑞这份奏疏公布,此事便再无挽回时机。

  就看海瑞的罪证够不够硬,以及张四维与王崇古如何开脱辩解了。

第145章 甥舅合谋!一个清君侧,一个当首辅

  四月十一日,近黄昏。

  王崇古与张四维知晓他们的辩驳奏疏皆被留中后,便确定小万历、张居正、吕调阳三人的想法已达成一致,是铁了心要铲除张、王两家。

  在二人眼里,张居正给出的“去官留商”与“去商留官”两种选择,不过就是为他们家族制定了两种不同的死法而已,他们必须站出来反抗。

  与此同时。

  张居正已命人传话,如果二人一直不做出选择,他便将在四月十三日的常朝之上,公布海瑞的奏疏《官商蠧国疏》。

  此奏疏一旦公示朝野。

  接下来张、王两大家族卖官鬻爵、侵占军饷良田、勒索藩属贡物、盗卖勘合官文,特别是与外虏私下交易粮铁的事情都会被揭露出来。

  到时。

  不但张、王两大家族会走向覆灭,王崇古与张四维官位难保,也是板上钉钉之事。

  当然。

  王崇古与张四维也有倚仗。

  他们倚仗着自己在朝堂上的巨大影响力,倚仗着张、王两大家族在山西的影响力。

  若二人被治罪,张、王两大家族必然会拼命反抗。

  到那时,山西的商贸与边境互市都将遭到巨大破坏。

  除引发民乱外,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战事。

  山西无数靠着张、王两大家族生活的百姓、兵卒、读书人,都有可能进行反抗。

  这也是张居正主张与他们私下和解的核心原因。

  将二人直接投入诏狱问罪容易。

  但令山西稳定,边境稳定,底层百姓不受无妄之灾,就困难了!

  当下的大明,因新政才刚刚有了一些起色。

  一场朝堂地震,足以让新政停滞,足以让大明江山陷入倾覆之危。

  ……

  免职在家的张四维并未闲着。

  在得知小万历将奏疏留中且不愿召见他后,他立即写了一封信,命人交给尚寝局负责坤宁宫寝事的女官江月江司设(尚寝局职位)。

  江司设是张四维安插在后宫的一枚棋子,且是随时做好赴死准备的棋子。

  非紧要之事,张四维根本不会启用她。

  张四维在信中称:小万历、张居正、吕调阳三人受海瑞奏疏蛊惑,欲将张、王两大家族置于死地。他呈递奏疏辩解,然小万历留中不发,让其有冤难申,故而他只能逾越礼制,恳请李太后向小万历说情,单独召见他一次,听其解释,不然山西将大乱,朝堂将大乱,大明江山危矣。

  张四维的言辞非常恳切。

  他知晓李太后对政事的了解一般,故而并未细言海瑞的奏疏内容。

  一方面强调小万历拒见他是受人蛊惑、闭目塞听的表现,恳请李太后劝小万历虚心纳谏;另一方面极言此事将会造成朝堂震动,山西大乱,甚至引发战事。

  依照他对李太后的了解,后者见到这封信后,定会甚是紧张,然后立即寻小万历问个明白。

  在大明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家都将皇帝保护得甚是周全,而拱卫京师的山西,是绝对不能出事的。

首节 上一节 199/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