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21节

  “臣附议!”

  “臣附议!”

  吕调阳与马自强也立即表态,安慰小万历。

  四个老头都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

  当下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压抑小万历,不然导致皇帝无后,他们的罪过就大了!

  小万历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然后突然扭脸看向沈念。

  沈念不由得一愣,然后瞬间明了。

  小万历是担心起居注上会不会将他写成好色之君。

  沈念眼珠一转,高声道:“臣亦认可张阁老刚才所言,今陛下已成人矣,此事无伤大雅!”

  此事,对十五岁的小万历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沈念自然不会上纲上线去写一些好色之类的话语。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

  吕调阳又道:“陛下,这个张鲸有些过于聪明了,陛下不宜将其常留在身边。”

  一旁,张居正三人也都点了点头。

  他们一眼就看出,徐康今日掉进了张鲸设计的陷阱中。

  徐康勒索张鲸,众人已从冯保口中知晓。

  张鲸本可以提前将此事汇禀给冯保,但却故意将此事闹大。

  他的目的就是引得冯保与徐康被惩,而将他的功劳与对小万历的忠诚之心放大。

  这种人私心太重,不可重用。

  ……

  午后,司礼监,前庭。

  五十多名小宦官都围在庭院内。

  中间的条凳上趴着两个五花大绑的宦官,一个是徐康,一个是张鲸,全都被塞住了嘴巴。

  二人的对面坐着司礼监权势最高的两个太监,冯保与张宏。

  冯保瞪眼道:“司礼监有司礼监的规矩,每个人都应知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以为自己是舍命上谏的言官,整个内廷只有你一个对陛下忠诚的宦官,真是个大蠢货!”

  “还有你!”冯保看向张鲸。

  “不过刚刚受宠而已,便想着利用此事将我推下去,你以为将我拉下去,你就能掌印?你以为自己的那点小伎俩,别人看不出来,你以为四大阁老不知徐康掉进了你的圈套,在宫内,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活不久!”

  ……

  冯保将二人痛骂一顿后,道:“一个杖毙,一个打到半死!”

  杖毙的自然是徐康,而打个半死的则是张鲸。

  ……

  近黄昏,临近放衙之时。

  沈念在起居注簿上写道:“六月二十五日,上御文华殿讲读,司礼监宦官徐康称上窥先帝五彩春宫瓷盘之事,未记录于《内起居注》,后查实有载,帝窥春宫属实,辅臣张居正称:今陛下已成人矣,此事无伤大雅。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人附议。

第157章 酷暑炎夏!漕河通州段劳力暴动

  六月底。

  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与秉笔太监张宏的授意下,内廷二十四衙门开展了一场自查自纠行动。

  冯保与张宏要求宦官们互相揭发举报。

  但凡有泄露皇室隐私、倒卖禁中物品、收受官员贿赂、利用宫中职权做买卖等一系列触犯皇家利益与大明法令的宦官,一律严惩不贷。

  数日之间,便有数百名宦官被惩。

  此举,乃是冯保的一场自救行为。

  宦官如帝王之手臂。

  其地位高低,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一旦被小万历厌恶,那距离他倒台便不远了。

  文官失势,还可还乡养老,有门生故旧照顾,晚年一般过得不会太差。

  但如冯保这般。

  若因犯错被逐出宫,被他连累的一些“干儿子”,就能让冯保吃尽苦头。

  在禁中这个大染缸里,有情有义的宦官如凤毛麟角。

  很多宦官眼里只有权势与金银,在他们畸形的人生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通过踩别人一脚来获得快感。

  ……

  七月初五,近午时,天气甚是炎热。

  京师官衙内,皆置有冰鉴。

  一些不够资格被朝廷赐冰的衙门,官吏们纷纷自费购冰消暑。

  近日来。

  小万历多次赐京师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及日讲官块冰与枇杷果。

  枇杷果乃是江浙生产的贡品,有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功效。

  京师内的酒楼茶肆、街头摊贩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冷饮子。

  购买者甚多。

  许多在露天搬运扛抬重物的劳工们,在午时(11:00-12:59)、未时(13:00-14:59)都选择在树荫、木棚等阴凉处下休息。

  这个时间段。

  莫说干活,就是站在太阳下片刻,也会被晒得大汗淋漓、头晕眼花,甚至有暴毙的可能。

  ……

  这一刻。

  文华殿,御案前,左右各置两个冰鉴。

  沈念站于小万历右侧,距离其中一个冰鉴只有不到五尺的距离。

  浑身上下,甚是凉爽。

  张居正站在下侧,正与小万历言说今年漕粮的征收情况。

  就在这时。

  一名小宦官手拿一份奏疏,快速朝殿内走来。

  非紧要之事,他是不敢打断小万历与张居正议政的。

  张居正当即停下来,看向那名宦官。

  小宦官双手将奏疏托起,作呈递状,然后道:“陛下,通政使司当值官孟栋收到通州知州汪义的急奏,其称北运河河段通州马头集渡口出现漕河劳力暴动,有多名漕运官员被挟持!”

  “什么?”小万历瞬间站起身来。

  一旁的冯保连忙将奏疏接过,然后呈递到小万历面前。

  小万历翻开奏疏,认真看了起来,那名小宦官则迅速退出了殿外。

  此刻。

  张居正与沈念的脸上也露出一抹不安的表情。

  通州,隶属北直隶顺天府,通州马头集渡口距离京师还不到六十里。

  当下,正是漕河运粮繁忙之时。

  京师漕运,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其中,北运河指的是天津至通州那一段,过完通州,便是最后一段的通惠河,即通州到北京的运河。

  因通惠河水量较少。

  漕运大船多在通州渡口停靠,然后将漕粮和其它贡品,通过小船或陆运送进京城。

  通州,亦置有粮仓,乃是漕运河陆转运的衔接中心,位置非常重要。

  有人称:通州之储,京师之命也。

  通州之漕运,关系着京师内所有人的衣食住行,一日都不能停。

  小万历看过奏疏后,面色阴沉,命冯保将奏疏递给了张居正。

  沈念从小万历的表情来看,此次暴动应该非常严重。

  张居正一目十行,很快就将奏疏浏览了一遍,然后直接将其递给了冯保。

  冯保看后,又将其递给了沈念。

  此乃当下小万历批阅奏疏时的习惯,张居正、冯保、沈念三人是最能给他拿主意的人。

  有要事犹豫不决时,他都会征求三人的意见。

  沈念看完奏疏,不由得面露惊诧。

  通州知州汪义上奏称——

  因近来天气过于炎热,外加马头集渡口劳役过重,中暑死去了十余名劳力。

  通州州判兼通州段管河州判丁元植向众漕运河官提议减少搬运任务,但众漕运河官早已定下任务额,对其直接否定,且训斥了他一番。

  随后,丁元植鼓动数千名漕河劳力(漕河上民夫与漕军)进行罢工,而后将负责通州漕运的四大主官,户部坐粮厅郎中段树堂、工部通惠河郎中彭久山、通州段巡漕御史秦成、通州仓场太监高锦全部抓到漕船之上。

  丁元植告知赶赴渡口的通州知州汪义。

  令朝廷派遣阁臣前往马头集渡口与其谈判,不然他除了会杀掉一众漕运河官,还会将渡口三十艘装有漕粮的大船全部烧毁。

  简单来说:

  通州漕河官丁元植将通州其它监管漕运河道的官员全绑了,然后要朝廷派个阁臣与其谈判。

  无论丁元植有何理由,都已是死罪。

首节 上一节 221/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