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30节

  “此等隐疾,非漕工独有,非官差役籍类,如织工、矿工、窑工、锻工、漆工、绣工、、石工、木工、马夫、更夫、盐工、造船工等,皆受剥削之苦。”

  “恤一业不如恤百业,一条鞭法后,差役皆转雇佣,不如明令条例,定百业受惠之条令!”

  “官府雇佣,应立契约文书,明载工期、工银、医药、免劳役细则,病而给医药,亡而出棺,不至于使得良民沦为贱仆。”

  “各行各业,皆应有细则。如:待矿工,深矿须通风,以保障安全;待纺织女工,须给哺乳之假,以减溺亡女婴之例;雇童工须年满十二岁,雇老迈者应予以特殊关照,月休一日,实应带薪休假。”

  “官营行当,如此关怀,则民间商人必效仿从之,长此以往,则天下百业,皆将兴焉!“

  ……

  简单来说,这道《恤民养生总策》,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运河之上漕工怨声滔天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天下各行各业底层百姓所遭遇的不公。

  所有被朝廷雇佣或参与徭役的百姓,都应享受该行业应有的一些待遇。

  他们的月钱,他们的假期,他们的婚配时间,他们除劳务外的人身自由,都应被正确对待。

  朝廷如此做,民间私营行业的掌柜东家们也将会慢慢效仿。

  这才不是以人为畜,才是朝廷以民为贵的表现。

  这就是沈念想出的专为大明底层百姓争取权益的策略。

  在他心里,这就是大明版的劳动法。

  唯有使得百姓感到尊重,他们才能回馈朝廷,才能看到希望,有更加充沛的干劲。

  官员们听到这道奏疏后,都是一愣。

  他们没想到在自己正绞尽脑汁思索如何优待漕运劳力时,殷正茂与沈念竟将关怀放在了各行各业的底层百姓身上。

  这样一对比。

  他们的格局一下子就狭隘了。

  如同一方站在自家院子里看大明,一方站在云端看大明。

  这时,一名科道官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策看似很好,其实乃空中楼阁,根本值不得推敲。”

  “天下漕运劳工便有百万人,朝廷抚恤他们已是耗时耗钱耗力,而今涉及各行各业,恐怕有千万人之巨。假期、雇佣费、夏冬补助等,皆需银钱!”

  “此举消耗甚多,朝廷根本无力承担,依照此策施行,国库耗钱增多,效率则会降低,长此以往,国库将会被掏空。臣以为,此非良策!”

  这位科道官正是那日晒太阳官员中的其中一员。

  这时。

  以户科给事中王蔚为首的十余名晒太阳官员,认真思索了一番后,陆续站出,高呼道:“臣附议!”

  他们如此积极,乃是为给自己找回面子,且他们笃定此策过于耗钱,绝对不可能施行。

  紧接着,殷正茂站了出来。

  他与沈念早就预料到有人会用这样的理由反驳。

  “陛下,臣以为抚恤百业之钱,完全值得花,且朝廷有能力出这笔钱!”

  “自嘉靖七年到隆庆五年,太仓库银年年亏损,入不敷出(如图)

  ,而施行新政后,太仓库银年年攀升,今年,京师仓库所存之粮可供京营各卫官军六年之用。”

  “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变,因为整顿吏治的考成法,因为清丈田亩、赋役合一,折算为白银征收的一条鞭法,因为我们对边镇钱粮的严管,因为我朝的农商并重之策……”

  “而这些改变,没有各行各业的百姓,如何能够完成?”

  “接下来,只要新政继续,朝廷便有抚恤百业黎庶之财!”

  “当我们告知天下百姓,施行此策乃是因新政的成功,因新政,朝廷才有能力抚恤百姓,试问天下百姓能不感谢朝廷,能不支持新政吗?”

  “他们的反哺,将会使得我们的新政能够更有效率的完成,另外还能引导民间各行各业之间的良好风气,此等互惠互利之法,为何不能施行?”

  “盛世的标志,不是朝廷有钱,而是朝廷与天下百姓皆有钱,这不就是在追求让天下人都填饱肚子的理想吗?”

  殷正茂缓了缓,说出了一句源自沈念,使得他震撼许久的话语。

  “新政之法的要义,应是一边对官员考成,一边对百姓抚恤,如此,盛世可期也!”

  这句话直白来讲就是——

  “朝廷对官员狠一些,对百姓好一些,盛世就能到来。”

  殷正茂的一番话令文武百官都认真思索下来。

  这道《恤民养生总策》,就好比要对各行各业的百姓进行投资,当下朝廷有这个资本,而能够确定得到的是民心,是新政策略更有效率的实施,是国库的日渐丰盈,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官员们都不傻,都明白:只要朝廷能承担这笔抚恤费用,大明之民心将空前凝聚,日后很多地方上的官民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这绝对是利新政、兴大明的良策!

  约十息后。

  小万历环顾下方,特意看了王蔚等晒过太阳的十余名官员,然后道:“众卿,可还有异议?”

  在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三大阁臣拱手的那一刻。

  官员们齐齐拱手,然后道:“臣无异议!”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张居正,道:“元辅,具体的细则就需内阁拟定而后执行了,愈快愈好!”

  “臣遵命!”张居正拱手道。

  随即,小万历看了一眼殷正茂与沈念,道:“殷阁老,沈侍读!”

  二人连忙出列,走到文武百官中间,然后低头拱手道:“臣在。”

  “殷阁老擅自杀害有罪官员,实为大过,理应革去阁臣之职,沈侍读知其犯错而不劝,理应降职,然朕念你们献策有功,准备轻惩。”

  “朕决定,暂罢内阁阁臣殷正茂入阁参预机务之权,然不去其东阁大学士之职,日后若表现优秀,可恢复其阁臣之权,若仍继续犯错,朕不但要免其东阁大学士之职,还要对其严惩严罚!”

  “至于翰林侍讲沈念,罚其六个月俸禄,以儆效尤。”

  “臣认罚!”殷正茂与沈念同时拱手。

  “众卿可有异议?”小万历高声问道。

  群臣继续拱手,道:“臣无异议!”

  有些官员可谓是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四个字,他们知有异议也无用,谁让二人能想出此等良策,将新政之事都串联了起来。

  稍倾,常朝散去。

  户科给事中王蔚等十余名上次晒太阳晒到脱皮昏厥,这次又站错队的官员,依旧选择站在皇极门下晒太阳。

  他们若不自惩,可能过几日就会因某种莫须有的理由被外放。

第163章 张首辅请假未遂!小万历:朝不可一日无先生

  七月十三日,近黄昏。

  放衙之后。

  沈念换上一身崭新的丝绸长衫,认真整理一番仪容后,坐上在外等候多时的马车朝张居正的府邸奔去。

  当朝首辅宴请,他的穿着自然不能过于随意。

  不多时。

  殷正茂与沈念几乎同时来到张居正的府邸。

  在府内管家的引领下,二人进大门,过前厅,来到内宅花园。

  此花园,绿植茂盛,有阁楼、有亭台、有水池,有戏楼,面积堪比沈念在麻绳胡同租赁的那套一进院。

  张居正素来不喜举办私宴。

  能被他邀请到这里的人,寥寥无几。

  据沈念所知,除了当朝阁臣,也就李成梁与戚继光在回京述职时,来过这里。

  此刻。

  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三人已在花厅就坐。

  殷正茂与沈念连忙上前拱手行礼。

  五人闲聊片刻后,纷纷入席。

  若是一般的年轻官员与四大阁臣坐在一起,早就吓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甚至不时起身拱手才敢开口说话。

  但沈念与这四人太熟,打过的交道太多了!

  外加张居正是沈念参加科考时的座师(即主考官),吕调阳是沈念入馆任庶吉士时的总教习,马自强是沈念在翰林院的主官,殷正茂当下更是与沈念同患难的忘年之友。

  沈念不卑不亢,该说说该笑笑,没有丝毫违和地融入到了四大阁老的聊天氛围中。

  片刻后。

  饭菜上桌,极为丰盛。

  前菜有鲈鱼烩、糟鹅掌、蜜汁莲藕等。

  热菜有烧鹅、沔阳三蒸、荔枝腰子、蟹粉豆腐、香菇菜心、黄芪炖乌鸡等。

  糕点有定胜糕、核桃酪、杏仁酥等。

  酒水则是小万历赏给张居正的西域进贡葡萄酒。

  餐具则是金银餐具外加景德镇官窑瓷器。

  这些都是小万历赏赐的,其它三位阁臣的家中也有这种物件。

  当下之大明。

  宴饮皆追求奢靡,这一桌饭菜几乎算得上是士大夫宴饮的标准菜。

  民间盛传:

  张居正最喜吃杀数百只鸡取舌烩制的鸡舌羹,日常餐饮皆是燕窝鱼翅,鹿茸人参。

  其实全是对权贵的想像,并非实情。

  当然。

  类似蒸熊掌、枸杞炖鹿鞭之类的奢侈饮食,还是有官员常吃的。

首节 上一节 230/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