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42节
近黄昏。
武清伯李伟被锦衣卫送回了家中。
对这个六十八岁的老头,李太后除了能令冯保训斥他一番,别无它法。
当日晚。
司礼监文书房太监孙得胜在诏狱服毒自尽。
这毒,乃是冯保给的。
内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是一名宦官乃是为了主君而死,一定会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
至于三法司那数名篡改卷宗的官吏和杀害徐三娘的人,则是被判处死刑,且将直接被加入今年秋斩之刑的死囚名单上。
……
翌日。
官员们秉持着“禁中之丑不可外扬”的态度,皆没有再讨论此事。
民间也鲜有讨论之声。
毕竟,此事涉及小万历的名声,皇帝若遭遇百姓非议,则大明江山必将不稳。
与此同时。
很多官员都开始暗中留意武清伯的动静。
小万历已承诺不会让类似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如果武清伯再有违背法令的事情被爆出,官员们必然会让小万历大义灭亲。
……
就在这时。
张居正病了,无奈告假三日。
这个病乃是近几年来一直困扰他的病症:痔。
所谓痔,即痔疮。
乃是因素积湿热、过食炙煿、或久坐而血脉不行,七情而过伤生冷,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
痔久成漏,脓水不止,气血日衰。
张居正被折磨得四肢无力,寸步难移。
往昔他犯病时。
仍会坚持在床上处理公文,命人念诵,他口述解决。
但这次,他痛苦得已说不出话来。
这可吓坏了小万历,连忙命御医前往诊治。
御医称,张居正乃是过劳所致,劝诫他日后万万不可过度熬夜批阅文书。
前日张居正跪了半天,然后晚上熬夜批阅文书。
翌日又为了平息一些官员的愤怒,与多名官员谈话,忙碌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人也忙去其府内看望。
一些科道言官甚至称:此乃武清伯之事将张居正气伤所致。
这让小万历更加难受。
当即命冯保传达他的关怀口谕,并送去了一马车的奖赏。
……
沈念知晓此事后。
当即向他父亲沈尧山写信,询问李时珍的下落。
当下的李时珍为编新本草,正云游天下,无人知其去处。
但其不时与沈念的父亲有书信往来。
虽然李时珍不太喜张居正,但沈念相信,为了大明万民,李时珍还是愿意出手相救的。
……
两日后,张居正提前销假,回到内阁。
处理公务依旧如往昔般高效。
即使是厌恶他专权霸道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当朝之官员,无人比他更勤勉,无人比他更重视当下之新政。
第171章 沈念塌房?大明第一伪君子沈子珩?
九月十三日,秋风起,天渐凉。
京师街道胡同两侧的槐树、榆树、椿树等纷纷开始落叶。
一些书生已将簿衫换成圆领袍,将日常闲聊之地由茶棚换成茶馆,还有人在马车里已铺上了软垫。
而底层百姓。
在夏衣之上再套一层薄衣,就算穿秋衣了。
这几日。
小万历的日子过得尤为不舒服。
所有日讲官上课,手中都拿着《皇明祖训》与《大明律》,先讲半个时辰这两本书中的内容,然后才讲解其它。
李太后在崇佛修寺之事上也收敛许多,将精力全放在筹备小万历的大婚上。
与此同时。
内阁将司礼监安插在六部的一些线人转到了某些不太重要的岗位。
用张居正的话来讲:六部由六科监察即可,无须厂卫介入。
此举令许多官员拍手叫好。
六科监察讲规矩,厂卫抓人无来由,大家皆苦厂卫久矣。
……
九月十四日,近午时。
沈念日讲完毕,从文华殿回到了翰林院。
他刚坐下没多久,便有文吏告知,掌翰林院事的翰林侍读学士申时行要见他。
当即。
沈念快步来到申时行的学士值房。
申时行见到沈念经常都是笑容满面,但这次的脸色却甚是严肃。
这让沈念不由得有些意外。
“子珩,把门关上!”
沈念面带疑惑地关上房门,站在申时行的对面。
“子珩,接下来,你认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不可隐瞒,不可谎报,明白吗?”
沈念见申时行认真且严肃,当即点了点头。
“你可知尧东商行?”
“尧东商行?不知!”沈念摇了摇头。
“那你可知沈尧山与顾东易这两个商人?”
沈念一愣。
“这是我父亲和岳父,尧东商行是他们的?”
“尧东”二字明显是从沈尧山与顾东易这两个名字上各取一字。
“你真不知尧东商行?不知他们已不在江南而在北方做生意?”
沈念解释道:“他们在北方做生意,我是知晓的,我与他们经常有书信联系,但我父亲与岳父从来都不与我聊生意上的事情,故而我不知尧东商行,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申时行从书桌上拿出一张民间小报,道:“你先看一看这个!”
沈念接过小报。
一眼就看到上面有一行非常醒目的大字:大明北境商贸巨蠹尧东商行发迹状。
这篇文章详细论述了尧东商行在北方的发展历程。
“三月二十五日,尧东商行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设铺,东家为江南商人沈尧山与顾东易。”
“四月十八日,尧东商行在大同府开设三家商行,以高薪高酬招人,伙计达二百人。”
“五月十五日,太原府两家从事货物运送买卖、规模两倍于尧东商行的本地商行,被尧东商行挤兑倒闭。”
……
“六月二十三日,陕西承宣布政司凤翔府知府许佑高调表彰尧东商行,并与其签订了运送两年军粮的契约书。”
“尧东商行不断扩张设立分铺,截至八月底已成为跨越北境九边、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四大行省,运送各类货物的最大商行,下辖小商铺达数百家!”
……
这些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尧东商行的与众不同。
别人不能做的生意,尧东商行能做;别人不敢招惹的地方商贾,尧东商行敢惹。
尧东商行所在之处,州府县乡官员都会相帮。
最后。
此篇文章揭露了尧东商行有此能力的根本原因。
“尧东商行大东家沈尧山,乃翰林侍讲沈念之父;尧东商行二东家顾东易乃翰林侍讲沈念之岳父。”
文章称:沈念口诵仁义,行若盗跖,意图令自家取代张、王两族,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商,其言行不一,实乃大明第一伪君子。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