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44节

  与此同时。

  一大堆没有经过票拟的奏疏也从内阁搬到了文华殿内的御案上。

  “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下令立即彻查民间所传的尧东商行之事,民间盛传,我们几人可能是尧东商行的靠山,纯属胡说八道,臣希望查明此事后,重惩这些无端造谣的人!”张居正高声说道。

  御座之上,小万历顿时笑了。

  “元辅,朕知你们不是尧东商行的靠山,也知沈侍讲没有对尧东商行提供过任何帮助,不过,尧东商行并非没有靠山,没有靠山,此商行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听到此话。

  张居正等人都是一愣,然后抬头看向小万历。

  小万历笑着道:“尧东商行的靠山是朕!”

  “你们可还记得,今年上元节,有两名江南商人手持诉状状告当时北城兵马指挥副使马毅勒索受贿并称有人操控皇家选秀,之后,北城巡城御史谢振将此事推给了顺天府,在顺天府审查之时,此事的幕后操控者御用监宦官于秀跳了出来……”

  张居正等人都点了点头。

  他们知晓此事,正是因这两个江南商人,一众操控皇家选秀之事的官吏宦官才被揪了出来。

  他们虽未曾见过这两名商人,但都下意识认为这两名江南商人是锦衣卫的线人。

  “那两名江南商人便是沈侍讲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易,他们为了帮朕做事,上元夜住在监牢之中,还差点儿遭到毒打,但事成之后,不要任何奖赏!”

  “朕甚是感动,得知他们前往北方做生意后,便命锦衣卫暗中保护他们,之后,朕得知他们做的事情后,甚是感动!”

  “他们不是官身,但比我朝大多数五品以上要员对朝廷的贡献,对新政的付出,对百姓的恩惠都要大!”小万历骤然提高了声音。

  张居正等人听到此话,心中大为震颤。

  此话,可谓是小万历对两名商人最高的评价。

  小万历说话间。

  一旁的冯保将这八个月来锦衣卫对尧东商行所做事情的记录文书递给了张居正等人。

  张居正五人看过后,都有些傻眼。

  尧东商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大钱,不是为了打造巨商家族,而是为振兴北方商贸,降低在北方施行一条鞭法的弊端。

  众所周知。

  南方商贸繁荣,北方商贸较弱,而很多官员称一条鞭法适应于南方而不适应于北方,便是因北方商贸流通较弱,银钱交易较少。

  振兴北方商贸,一直是张居正想要做的事情。

  没想到尧东商行已经开始实践,并且做得有声有色。

  仅凭这个经营目的,尧东商行就要强于大明八成以上的商贸家族。

  接下来。

  他们看到了尧东家族提出的利润共享,让利于民。

  即东家掌柜占总盈利的一成,其余全部平摊到商铺伙计之上,将伙计当作朋友,当作家人。

  他们看到了尧东商行对无数小商人的扶持。

  即平价售货,减少中转,刺激市场供给,将小商人、农户、草市、墟市等连接起来。

  他们看到了比《恤民养工令》更加温暖的关怀。

  即为商行伙计提供养老钱,给予底层工人足够的带薪婚假、省亲假,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学堂与学徒之处。

  ……

  申时行看完后,又惊又喜。

  他没想到沈念的父亲与岳父竟能做出如此伟大的事情。

  依照尧东商行这种发展模式,二人几乎是年年无利,但却能将整个北方的商贸盘活繁荣起来。

  此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经商之道。

  当下根本没有商人会这样做。

  若非此事是锦衣卫调查出来且有这么多细节,众人根本不可能相信。

  四大阁臣脸上的表情,也是既惊诧又倾佩。

  他们做梦都想拥有这样的家人。

  若张四维、王崇古的家族能这样做事,二人没准儿已经是首辅与次辅了。

  小万历干咳一声。

  “这样为朝廷着想,为万民着想的商人,朕能不支持吗?如果我大明商人都能有此等觉悟,大明何愁不富,何愁不强?”

  殷正茂拱手道:“陛下,这些文书足以为沈家正名,天下商人皆应向尧东商行学习!”

  小万历缓了缓道:“朕不打算立即为沈侍讲正名,朕准备再等上三日。”

  嗯?

  四大阁臣与申时行都面带疑惑地看向小万历。

  小万历面色认真地说道:“近年来,我朝官员言事,喜捕风捉影、小题大做、颠倒黑白者甚多,朕准备借由此事整顿一番。”

  “官员们因尧东商行的东家是沈侍讲的父亲与岳父,而怀疑沈侍讲是伪君子,朕不责怪,但一些官员故意将此事朝着四位阁老的身上引,故意添油加醋,称背后有更大的靠山,甚至危言耸听,称一旦尧东商行做大,沈侍讲便是当朝名副其实的小阁老等等!”

  “这些谣言,朕甚不喜,朕想看一看一些官员到底还能编造出什么样的谣言,朕要他们长一长记性,要他们在上奏前想一想,到底是为国直言还是诬陷同僚!”

  “元辅,您觉得朕这样做可以吗?”小万历看向张居正,非常希望得到他的认可。

  张居正想了想,道:“陛下,臣以为此举甚好,自百家议政之后,一些官员言不过脑,确实该好好整治一番了!”

  “那就这样做了!”小万历非常兴奋。

  这一刻,四大阁臣都不由得生出一种感觉。

  小万历此举,非常像沈念的风格,总能在一些事情上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

  这股聪明劲,只要用在正途上,张居正等人都是非常喜欢的。

  毕竟,一个皇帝过于忠厚乖巧并不是好事。

  像隆庆皇帝,表面憨厚,内里闷骚,若不是高拱张居正等人撑着朝堂,营造出隆庆中兴的气象,隆庆皇帝短暂的帝王生涯简直就是一事无成。

  就在这时。

  一名小宦官将沈念的《自辩疏》呈递了上来。

  大明官员被科道言官弹劾后,依照惯例,本人必须撰写《自辩疏》解释。

  解释之后。

  可能继续上衙,可能停职在家,也可能被押送到诏狱。

  这三种方式,沈念都已经历过。

  小万历看罢沈念的《自辩疏》后,不由得乐了。

  “不愧是沈侍讲,他称对尧东商行之事一无所知,但清者自清,笃定其父与岳父无违大明法令,在朝中没有任何靠山,可任由朝廷细查!”

  张居正等人都不由得笑了。

  没有理由自证清白,说话还这么傲气,也只有沈念了。

  小万历想了想,道:“暂令沈侍讲回家休息三日吧,三日后朕还其清白,让那些污蔑他的人去他家排队道歉!”

  小万历令沈念回家,并非担心沈念承受不了官员们的攻击,而是怕沈念一怒之下,将所有攻击他的官员臭骂一顿,影响小万历筛选出那些喜污蔑喜颠倒黑白的官员。

  ……

  半个时辰后。

  小万历宣布命厂卫调查尧东商行之事,并令官员们莫跟民间之风,上奏言说一些无凭无据的内容。

  可惜,大多数官员并未停止上奏。

  有官员得知沈念停职在家后,立即上奏称沈念之罪行应立即关入诏狱。

  一些官员,对真相根本不在乎。

  他们就喜欢踩在比他们强许多之人身上的感觉,如此,他们就觉得自己比沈念更厉害。

  ……

  近黄昏,沈念坐马车即将抵达麻绳胡同。

  他发现胡同口竟站着一大群百姓。

  因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将沈宅完全保护起来,故而他们只能站在胡同外。

  他们见到沈念回家,不由得纷纷高喊起来。

  “大明第一伪君子沈念!”

  “尧东商行之害,远甚张王两族之害!”

  “人前高义,人后苟且,你不配为帝王之师!”

  “伪君子沈念,今日老朽豁出命也要骂你一顿!”

  ……

  沈念打开车窗,面色平静地望了这些人一眼,然后在一众锦衣卫的开道下,朝着沈宅行去。

  这些闹事之人。

  有为收集民间小报素材的撰写者,有为博取直名引人关注的不得志书生,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纯粹看热闹的路人……

  沈念根本不在乎。

  这年头,只要做官,没有不被骂的,他静等真相即可。

第173章 反转!小万历:让小丑皆浮出水面

  九月十六日,沈念停职待家的第二日。

  因民间小报爆出的细节甚多。

  且朝廷已确定尧东商行的东家就是沈念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易。

  官场民间对他的批判愈加激烈。

首节 上一节 244/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