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51节

  “学生沈念参见老师,老师请节哀!”沈念朝着张居正重重拱手。

  他注意到,不过数日,张居正的两鬓处便增加了许多白发,神色甚是萎靡。

  张居正知晓沈念的来意,当即便率先开口道:“子珩,你是准备劝老夫丁忧还是夺情?”

  沈念说道:“先丁忧,后夺情。”

  张居正微微摇头。

  “当下,朝堂官员们都骂我是未曾丁忧一日,何谈夺情起复!陛下之所以不愿丁忧一日,乃是心中明白,只要我丁忧,日后再想夺情,令我提前回朝,难度就大了!”

  丁忧就意味着辞去首辅之位,然后立即就会有官员补上首辅之位。

  “如果阁老丁忧后,朝廷的首辅之位一直为您留着呢?”沈念反问道。

  “留着?不可能!丁忧意味着去职,而内阁首辅不可或缺,即使令吕阁老担任,也不会空缺!老夫担心的是,依照吕阁老的精力,恐怕最多干半个月,身体就吃不消了!”

  “马阁老也是如此,而殷阁老脾气暴躁,又刚被惩罚,若补上的是徐公或张四维,恐怕……恐怕老夫丁忧归来,一切都全变了!”

  沈念不再卖关子。

  当即将他撰写的解局之策呈递到张居正面前。

  张居正拿起文书,认真看了起来。

  他看完后,面带惊讶,喃喃道:“新设票拟司?真的可行?”

  “只要陛下与您同意,便可施行!”沈念一脸笃定地说道。

  沈念这道解局之策,其实并不复杂。

  当下反对声过大。

  沈念建议张居正先回家丁忧,安葬父亲,而朝廷为了新政稳固,为了表达对张居正这些年来的贡献,决定保留其首辅之职,等他归来就任。

  如此,此事的问题就变成了:朝堂不可一日无首辅。

  然后沈念便出了一条计策:新设一个由皇帝直管,名为“票拟司”的临时衙门。

  此衙门设多名临时差遣。

  其名为:票拟检详官(检详,查考之意,亦是掌朝廷机要文字的官职)。

  票拟检详官的人选由内阁推荐,小万历遴选,在六部与多个重要衙门中挑选,人数控制在十余人。

  票拟检详官,皆拥有票拟之权,与内阁票拟平行操作。

  即每日的奏疏,誊录相同的两份,一份交由内阁票拟,一份交由票拟检详官票拟。

  之后,统一由小万历进行抉择批红,待张居正归来之日,便将此临时衙门废弃。

  往昔,小万历修改票拟被视作对阁臣的不满。

  但当下小万历修改驳斥票拟,将被视作正常操作,因为小万历就是票拟司最大的票拟官。

  简单来讲——

  就是令票拟司代替内阁首辅的一部分事务,为内阁减负的同时,也是为小万历亲政提前做准备。

  另外。

  也让一部分经常攻击内阁阁臣的官员知晓票拟的难度有多大。

  这就相当于小万历暂时失去了张居正这位统筹所有事务的“秘书长”,但却拥有了一群“秘书侍从官”。

  如此。

  不但解决了张居正丁忧返乡朝政将乱的隐患,也使得保留张居正首辅之位有了充实的理由,即新政改革,不可动摇。

  有些隐藏之意,沈念没有写,但张居正心里清楚。

  此策看似要等张居正二十七个月,实则票拟司这个草台班子,根本不可能替代张居正的作用。

  票拟,那是通过阅览无数奏疏,通过对大明各种事务的统筹了解后,才拥有的能力。

  当下让沈念入内阁票拟,沈念都觉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其他人。

  故而,沈念觉得,待到年初,便可寻理由使得张居正夺情回朝。

  到那时,百官都能看出张居正的重要性,并且小万历的底气也能更硬一些,反观官员们反对的理由则会弱一些。

  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张居正知晓沈念的这番布局,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尽早归来。

  这一刻。

  向来坚强的张居正,眼眶泛红,逐渐湿润。

  此时。

  正是他最难受、最脆弱的时候,他需要关怀,但无数人却都在朝他捅刀子。

  唯有沈念,给他送来了温暖,让所有人都有台阶可下。

  “有此策,吾心安,吾愿意丁忧返乡!”张居正说道。

  随后。

  沈念为张居正磨墨,后者开始撰写丁忧请辞奏疏,并恳请小万历轻惩跪在午门前的官员们。

  这一刻,文华殿内。

  小万历也看罢了沈念撰写的解局之策,申时行根据沈念的意思偏向“利于陛下亲政”方向解释。

  小万历听后,甚是高兴。

  待设立票拟司后,看似是票拟检详官分了内阁之权,其实是小万历分了内阁之权。

  且因有诸多票拟检详官的存在,他不会太过劳累。

  在他眼里,沈念此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票拟检详官的设置。

  若没有此官职差遣,让小万历亲自批阅奏疏,行使内阁首辅之责,他累死也干不完。

  如此一来。

  待明年年初,他便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再次夺情起复,使得张居正归来。

  到那时。

  反对夺情的官员们已知张居正的价值,在朝廷需要他的情况下,谁再阻拦,那就是找死。

  小万历就在准备应下的时候,扭脸看了一眼冯保。

  冯保立即会意,朝着小万历点了点头。

  他非常乐意看到内阁之权被削弱。

  他也希望将首辅之位一直留给张居正。

  因为一旦更换首辅,内廷有可能大变,而他的位置也极有可能不牢固。

  这一刻,骑虎难下的小万历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他也不想当暴君,无奈这些官员逼得太狠了!

  片刻后。

  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大阁臣全被召入文华殿。

  小万历总要问一问这三人的想法。

  三人看过此解局之策后,纷纷表示赞同,设立票拟司,便没有人能挤进内阁了。

  他们只需求稳,等待张居正归来即可。

  半个时辰后。

  距离午时已不足两刻钟。

  小万历收到了张居正恳请丁忧返乡并为午门外官员求情的奏疏。

  小万历看罢后,让众人都看了一遍。

  申时行看完后,立即站出来说道:“陛下,此难已解,臣恳请轻惩午门外待廷杖的十二人,他们或许是被人利用,但对朝廷实乃一片公心啊!”

  “臣附议!”

  “臣附议!”

  ……

  吕调阳、马自强等人皆出列拱手。

  小万历想了想,道:“因元辅求情,朕可不将他们发配极边充军,可保留官职,但廷杖不能免,不然日后,他们还有无数乱七八糟的招式针对朕,统统杖责四十吧!”

  “轻一些!”小万历扭脸看向冯保。

  吕调阳等人听到“轻一些”后,不由得长呼一口气,有着三个字在,这十二人便性命无忧。

  ……

  此刻,距离午时已不足一刻钟。

  午门前,拥挤着甚多围观者。

  吴中行等十二名官员跪在地上,一个个脊梁挺得笔直,一个个都是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他们已经做好了被杖毙的心理准备。

  就在这时。

  一名小宦官快步走了过来。

  “传陛下口谕,元辅心善,再次呈递丁忧返乡奏疏,且不忘为尔等求情,充军之刑可免,一人杖责四十!”

  这一刻,吴中行等人都有些懵。

  吴中行与一旁的赵用贤看向彼此,眼神似乎在说:是不是我们赢了?张阁老要返乡丁忧了?

  旋即。

  这十二人都笃定:是皇帝妥协了,是张居正妥协了!

  顿时,十二人再次将腰板挺得直直的,并直视四周的围观者。

  这一刻,他们皆感觉自己是大明的英雄,力挽狂澜,解决了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件。

首节 上一节 251/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