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62节

  “老奴遵命!”冯保带着武清伯朝着慈宁宫快步奔去。

  ……

  半个时辰后。

  李太后、武清伯、冯保三人回到了文华殿。

  “母后!”

  小万历站起身,朝着李太后恭敬地喊道。

  稍顷。

  李太后与武清伯分别左右落座,小万历则坐于御座之上。

  李太后率先开口道:“陛下,武清伯老了,糊涂了,做事不知好坏轻重,他自己都不知竟犯下此等天大的罪过!”

  “此罪太重,武清伯承担不了,我刚才与冯保商量过,将此事的主罪落在那名绸布商人邵方与监察此事的数名宦官头上吧!”

  “但武清伯也不可不惩,为了平息众怒,将他的爵位与一切恩赏都剥夺吧!”

  听到要剥夺爵位。

  武清伯一脸不可置信地站起身,但被李太后瞪了一眼后,又立即坐了下去。

  小万历微微皱眉。

  李太后所言,是典型的“犯大过,定小罪,然重惩”的处理方式。

  但她低估了此事的严重性。

  低估了武清伯在百官心中的厌恶程度。

  低估了此事对大明九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外加李太后说此话时带着一股命令的口吻,让小万历感觉有些不舒服。

  当下的小万历。

  早已不对李太后唯命是从,特别是涉及朝政之事。

  他看出了李太后的狭隘、自私、短见,心有皇家而无天下。

  “母后,朕可以这样处理,但恐怕文武百官不会同意,戍守九边的六十万将士不会同意!”

  “怎么?陛下还打算杀掉武清伯不成?”

  “孩儿不敢,孩儿以为至少应剥夺李家所有人的荣衔,罚银二十万两,外加施以廷杖,令子代受,如此,才有可能令百官满意!”

  这已是小万历想到的最轻惩罚。

  “不行!”李太后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冯保见二人马上就要吵起来,连忙道:“陛下,太后,老奴刚刚想出一计,没准儿可以一试。”

  ……

  就在李太后、小万历、冯保三人在文华殿商量对策之时。

  沈念收到了殷正茂命人寄过来一封书信。

  上面详细记述了武清伯贪墨冬衣银的经过,二十万两银贪墨十五万两,已是铁证如山。

  “此举俨然是在砍大明江山的根啊,国事大于天,这一次,武清伯必须死!”沈念攥着拳头,无比愤怒地说道。

第183章 砍头阁老殷正茂:大明律杀不了的,我的刀来杀!

  十一月二十二日,巳初。

  天色阴沉,寒风刺骨。

  东华门南三所书斋的房檐上,积雪未消,且挂着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凌。

  沈念为潞王讲学结束,便急匆匆奔向票拟司。

  今日午时,小万历将在武英殿设宴款待戚继光。

  三大阁老、申时行、沈念五人作陪,到时定然会聊起“黑心棉”之事。

  沈念需提前完成今日的票拟任务。

  沈念离开南三所书斋不到片刻,潞王朱翊镠便从屋内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开始敲打屋檐上的冰凌。

  自打沈念成为他的讲学官后,潞王上课老实了许多,但少年心性,私下里仍没少做顽劣之事。

  但大家对他的期待都不高,用李太后的话来讲:日后不招惹是非即可。

  整个禁中,过得最开心、最自由的便是他。

  ……

  片刻后。

  沈念刚回票拟司,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为首吵架的二人。

  正是申时行与王锡爵这对同年的状元与榜眼。

  “申时行!你首鼠两端,瞻前顾后,根本没有资格担任票拟检详官!”

  “王锡爵!你做事鲁莽,不顾大局,难为监生表率,根本不配担任国子监祭酒!”

  ……

  二人正吵着,见沈念走了进来,瞬间便停了下来。

  “子珩,快来看看这份奏疏,若是你来票拟,该如何拟?”申时行将一份奏疏递到沈念手中。

  一旁的翰林修撰赵志牟、翰林侍读陈经邦也都走了过来。

  今日乃是他们五人在票拟司轮值。

  沈念见众检详官都面色严肃,打开奏疏一看,不由得愣住了。

  此奏疏。

  正是戚继光亲撰的关于“黑心棉冻死守边士兵”的奏疏。

  小万历命人将其送到票拟司,自然也会送往内阁,送到这两个地方,意味着京城其它衙门很快就会知晓此事。

  沈念陷入沉思中。

  小万历选择将此奏疏公示,显然已将此事调查清楚,且有了解决之法。

  申时行与王锡爵将两张票拟递给了沈念。

  一张写着:“拟曰:即刻令户部补足冬衣,命厂卫彻查贪墨之事,严惩主谋者。”

  署名:申时行,附议:赵志牟。

  一张写着:“拟曰:即刻令户部补足冬衣,命三法司彻查贪墨之事,严惩主谋者。”

  署名:王锡爵,附议:陈经邦。

  两张票拟看似只有一词之差,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厂卫办案,是行使皇权。

  小万历、李太后、冯保三人都能暗箱操作,决定结果。

  三法司办案,是行使大明律。

  也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但受内阁制约,群臣监督。

  申时行做事偏向中庸。

  他不希望此事闹大,故而建议令厂卫调查,免得再发生李太后与小万历绝食之事。

  王锡爵性格刚烈。

  他认为武清伯屡教不改,厂卫调查必会徇私,故而想让三法司调查。

  票拟司之所以将每日的轮岗检详官设定为五人。

  是因一人票拟,外加至少两人附议,才能将票拟呈递到禁中。

  少于三人意见一致,则票拟无效。

  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乃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

  虽说多数不一定是对的,但大概率是对的,且还有内阁的票拟在,给小万历提供两个选择就足够了。

  接下来。

  沈念若支持申时行,只需在其票拟附议处署名,署名后,王锡爵署名、陈经邦附议的票拟便算作废。

  小万历若驳回此票拟。

  王锡爵与陈经邦才能再次呈递奏疏,但还需一人附议,即至少两人附议,票拟才算有效。

  当下,沈念的意见非常重要。

  沈念想了想,率先说道:“此贪墨案涉及武清伯,陛下与太后理应避嫌,故而厂卫不可去查。”

  听到此话,王锡爵与陈经邦的脸上露出笑容。

  沈念接着道:“不过,我觉得此票拟还可以写得再具体一些!”

  说罢。

  沈念从一旁桌子上拿出一个崭新的票拟纸条。

  然后提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拟曰:即刻令户部补足冬衣,命三法司彻查贪墨之事,依大明律,主谋者绞刑!”

  “啊?”

  王锡爵、申时行、陈经邦、赵志牟四人看到沈念的后半句话,不由得都傻眼了。

  此票拟,小万历若批复:如拟。

  那将意味着,此事若是武清伯主谋,应将其判处绞刑。

  “绞刑?子珩,你是不是疯了,陛下看到此票拟定然会暴怒的!”申时行道。

首节 上一节 262/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