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320节

  ……

  九月初十。

  工部尚书李幼孜呈递奏疏,希望朝廷为天下匠户减负。

  对一部分拥有可解放生产力的发明或技术的匠人,免除匠役,在不脱籍的情况下,准许他们的儿子参加科举。

  如此。

  相当于让一部分匠人拥有了与士农工商四民同等的权力。

  此举将迅速提高匠人的地位,也使得更多匠人为此而贡献出更多的发明与技术。

  小万历当即表态,应允了这番请求,并令工部拟定新的匠户条例,为他们减负增酬。

  这使得京师的匠户们甚是兴奋。

  一旦他们的后代能参与科举,他们的日子便有了盼头,即使考不上,也能用知识改造一些粗糙的发明,使之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朝廷这样表态,其实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朝廷永远不会亏待对百姓有裨益的人。

  ……

  九月十五日,第一届匠人展会圆满结束。

  工部足足留了七十多名有能力的匠人,以“月钱三两,衣食住行全管”的代价,让他们在工部为吏,专心于发明创造。

  若有重大贡献,还能特例擢升,变成官身。

  要知当下底层百姓的月收入,大多都在一两到二两之间,而每个月一个五口之家耗粮约1.5石,即0.75两。

  这些匠人平常的月收入,大多也在一两到二两之间。

  月钱三两虽不算很多。

  但是“衣食住行全管”六个字,相当于月钱五两。

  这些匠人都是顾家的老实人,在衣食住行全管的情况下,一年之间,他们大概率能存35两(年收入总计36两)。

  他们的孩子可以参加科举后,他们就更不愿乱花钱了。

  这些人受够了白眼,心里非常清楚,但凡家里能出个秀才,那都是祖坟冒青烟,县乡的地主皂吏都不敢再欺负他们。

  ……

  九月二十日,午后。

  一身素衣的张居正回到了京师。

  其坐着马车,直奔皇宫,在午门前换上官服,然后进入文华殿。

  不多时。

  连同冯保在内的太监宦官全都在文华殿外待命,殿内只剩下小万历与张居正。

  大约半个时辰后。

  内阁三大阁老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人被召,也进入了文华殿。

  殿内,无宦官宫女陪护,更无起居注官。

  此事大概率由马自强任起居注官记录,然后单独封存,沈念等起居注官无查看之权。

  但日后编撰实录时,定然会让当值史官打开看一看。

  直到黄昏,四大阁臣方从文华殿内走出。

  四人皆是眼眶泛红,显然在文华殿大哭了一场。

  之后。

  张居正四人先回到内阁,稍坐之后,一起来到了票拟司。

  沈念等十八名票拟检详官提前得到消息,全都汇聚在票拟司。

  票拟司实为张居正的平替,如今张居正归来,票拟司大概率要被撤销了。

  票拟司前厅。

  四大阁老站于最前方,申时行、王锡爵、沈念等十八名票拟检详官分列两侧。

  张居正看向众人,看了许久后,轻捋长须,说道:“诸位,辛苦了!”

  能让张居正道一声辛苦,已是不可多得的荣耀。

  张居正说完后,看向沈念,朝其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不仅是对沈念这些日子处理政务的认可,而且还蕴含着对沈念的感谢。

  沈念连忙躬身拱手。

  这一刻。

  他感觉大明朝堂那股百官拧成一股绳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的腰间突然有了支撑,浑身上下都充满干劲,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就是张居正的个人魅力。

  张居正与其他三名阁老在票拟司待了片刻,关心了沈念等人最近的情况后,便离开了。

  沈念知晓,明日常朝,必将有大事发生,内阁肯定是要动一动了。

  ……

  这日黄昏,放衙之后。

  各衙官员无一人准时放衙,全都在衙门忙碌。

  有人是真忙碌,有人是假装忙碌,但却都不敢走。

  沈念因日讲教案需要调整被申时行拉住,晚放衙了近一个时辰,然而他仍是今日放衙回家的第一人。

  这就是张居正在朝堂的影响力。

第221章 内阁大换血!沈念擢升五连跳

  九月二十一日,清晨,皇极门下,常朝朝会。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其中,内阁首辅张居正身穿小万历御赐的绯色坐蟒袍,腰系玉带,头戴展翅乌纱帽,站于最前方。

  张居正已在家丁忧十个月。

  接下来的十七个月(丁忧期),他只会在私人场所穿着素衣,其余场景,皆穿官袍。

  此乃小万历特许。

  百官行礼结束后,通政使司当值官站了出来。

  其念诵了两篇今早才呈递上来的奏疏。

  一篇是内阁阁臣吕调阳的致仕奏疏,一篇是内阁阁臣马自强的致仕奏疏。

  二人皆以“年迈体弱、身体有疾”之理由,恳请告老还乡。

  小万历坐在御座之上,看向张居正,说出了那句他曾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元辅以为如何?”

  张居正大步出列,拱手道:“禀陛下,吕阁老与马阁老自入阁以来,夙夜在公,忠勤可嘉,做事老成练达,实为国之柱石,然当下体力衰减,有心而无力,实在不宜强留,臣以为可恩赏还乡,令二位颐养天年。”

  小万历环顾下方,问道:“众卿可有异议?”

  百官皆知,吕调阳与马自强致仕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全部拱手高呼:臣无异议!

  “准!”小万历非常干脆地说道。

  曾经君臣那种常用的“三辞三让”礼数,小万历是不喜的。

  再说,这两年吕调阳呈递的致仕奏疏没有五十道也有三十道了,无须再假意挽留。

  “谢陛下恩准!”吕调阳与马自强跪地长呼。

  二人都非贪恋权位之人,外加身体确实有疾,体力难以胜任,此时致仕,对他们而言乃是一种解脱。

  小万历缓了缓,看向百官说道:“二位阁老致仕之后,阁臣之职、礼部尚书之职,都应拟新,朕与元辅、殷阁老、吏部王尚书商讨一番,过几日再定!”

  群臣皆拱手。

  诸如内阁阁臣与六部堂官这样的重臣,都是皇帝钦定,无须走常规考成流程。

  小万历缓了缓,继续说道:“另外,待新任阁臣履职之后,朕欲打算裁撤票拟司,众卿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群臣皆拱手。

  票拟司本就是个纯粹的差遣衙门,非正职,无俸禄,成立之时乃是为内阁减负。

  如今,张居正归来,票拟司便没有再存在的必要。

  其实,小万历有些想留票拟司存在。

  因为票拟司能为他多提供一种选择,还能提高皇权。

  但他需考虑张居正的心情。

  外加张居正在朝,票拟司的发言权将会降到非常低,甚至会影响行政效率,不如裁撤。

  原票拟司检详官若对内阁票拟有异议,完全可以上奏言明。

  沈念对此一点异议都没有。

  在他眼里,此举算得上减负,但有些检详官则为失去票拟之权而感到可惜。

  ……

  翌日,小万历连下两道御旨。

  其一,准许吕调阳以少傅之职致仕,赏赐白金一百两、紵丝四表里、新钞三千贯、大红织金胸背斗牛衣一件,岁给廪隶、赐驰驿还乡。

  其二,准许马自强以太子太保之职致仕,赏赐与吕调阳近乎相同。

  二人谢恩后,不日便将启程返乡。

  而此刻。

首节 上一节 320/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