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5节

  沈念卖力气地讲了一个多时辰,环环相扣,没有一丝停顿,这是内书堂其他教习没有做过,甚至无法做到的。

  小宦官们想往上爬,最大的倚仗就是知识。

  “呼!”

  沈念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他讲得非常舒坦。

  在后世,他这种“娓娓道来、寻因问果,肢体动作与表情丰富”的讲法算不得稀有。

  但在“死记硬背,填鸭学习,棍棒教育”的当下,连万历小皇帝都要“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官随即进讲”的学习氛围下。

  他这种讲法。

  让小宦官们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巨大愉悦感。

  沈念从这些小宦官的眼神里便能看出,他们对自己的讲课方式,甚是喜欢。

  只要沈念坚持下去。

  这些宫内的“小嘴巴”必会言沈念讲课之能,传到小皇帝耳中是迟早的事情。

  沈念有自信。

  论讲课技巧,特别是针对十六岁以下的学生,放眼整个大明朝,也就张居正这位两代帝王之师能和他掰一掰手腕,可能还掰不过他。

  ……

  注:“皇上在东宫讲读《大学》《尚书》,今各于每日接叙讲学,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官随即进讲。”出处为张居正《日讲仪注》。

第4章 官场PUA ,上吏欺下官

  三日后,清晨。

  沈念再次来到内书堂,今日他将讲《尚书·商书·盘庚》。

  一进门。

  小宦官们便齐刷刷朝着沈念磕头。

  “参见沈教习!”

  沈念淡淡一笑,来到讲台处,赫然发现桌上竟摆放了两盘点心。

  一盘银锭酥,一盘甘露饼。

  这两种点心皆为宫廷糕点,一看便是出自尚膳监膳夫之手。

  与此同时。

  一名学子端起一盏茶捧到沈念面前。

  “沈教习,您喝茶!”

  沈念接过茶盏,放在鼻尖轻轻一嗅,不由得惊呼:“阳羡的紫笋茶!”

  尚膳监的糕点,阳羡的名茶,皆是在宫外很难买到的东西。

  朝廷显然不会为他这种低级别的官员准备。

  沈念望了下方一眼,顿时了然。

  他喝下一口茶,又吃了一块银锭酥,环顾四周,笑着道:“吃了你们的,喝了你们的,接下来,该本教习卖力气了!”

  “以后不许如此破费!”

  “今日,我们讲《尚书·商书·盘庚》,依吾旧例,带你们走进商王盘庚的世界,令其义自见!”

  听到此话,小宦官们都将脑袋挺得高高的。

  他们生怕沈念三日前只是兴之所至,故而凑钱“孝敬”,而今听沈念将照旧讲课,不由得都兴奋起来。

  “盘庚,何人也?迁都之商王,殷人之祖……”

  沈念双手背后,走在小宦官们中间,各种典故、名言,信手拈来。

  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依旧丰富。

  他沉浸在讲课的愉悦中。

  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学堂后面,不知何时多了三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宦官。

  他们不是学子,而是司礼监的太监。

  一个多时辰后,课闭。

  沈念在一众小宦官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了内书堂。

  ……

  近黄昏。

  沈念回到了翰林院检讨厅。

  待他将案上剩余的几份文书整理完毕,几乎便到放衙时间了。

  当下的他,甚不爱加班。

  就在这时。

  翰林院孔目官俞大恩,抱着一摞文书大步走了过来。

  “砰!砰!”

  俞大恩分别来到刘克正和沈念面前,将文书分成两摞,放在二人的案头。

  “刘检讨、沈检讨,今晚恐怕要辛苦一下二位了!这是修撰厅的大人们整理的六曹章奏,需要检查并誊录一份,明日一早便急着要,耽误不得!”

  刘克正眉头微皱,看向俞大恩。

  “俞孔目,呢(这)……呢(这)……咁(这么)多章奏,今晚若熬夜做完,明日唧(的)差事恐怕就完不成了,您看能唔(否)推迟到明日晏昼(中午)?”

  “这恐怕不行!”俞大恩微微摇头。

  “可……可……呢(这)……呢(这)实在太多了啊!”

  俞大恩瞅了一眼刘克正桌上的《洪武正韵》,笑着道:“刘检讨,你若将学官话的劲头用到检阅章奏上,子时前保准儿能完成!”

  唰!

  听到此话,刘克正骤然站起身来。

  面色阴沉。

  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学官话。

  “俞大恩,你莫以为我哝(不)知,你是故意将公事拖到放衙之时,意在索贿,我……我没钱!即使有,我一文钱也唔(不)会给你!你一个无品级的小吏竟敢欺官,真系(是)无法无天!”

  此话一出。

  王祖嫡、赵用贤、刘楚先几乎同时看向刘克正,沈念更是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他说这话没错。

  俞大恩今年已不下五次,在临近放衙时交接公务了,且针对的都是刘克正和沈念。

  其目的,就是为了索贿。

  大明官员的俸禄非常低,胥吏更是大多只有补贴银。

  他们的主要收入便是索贿而得的常例钱。

  检讨厅的五人,刚入翰林院时,都给过俞大恩常例钱。

  此乃官场不成文的规矩。

  在大明,上吏欺负下官,变相索贿,那是常有之事。

  俞大恩为翰林院的学士、侍读、侍讲们做事较多。

  在检讨厅,他自认是上吏。

  外加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这些辅臣也都给过俞大恩好处,故而他嚣张至极。

  虽不敢明要。

  但谁若不给,就会用各种手段暗示。

  之所以针对沈念与刘克正。

  乃是二人今年没给俞大恩好处,且二人最有可能被外放。

  刘克正不给,是因没钱。

  沈念则是在被评为“半士”后,心灰意冷,不愿给。

  此类索贿之事,属于那种“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的类别。

  索贿之名,俞大恩自然不会承认。

  “我……我索贿?”

  “刘检讨,你若不愿做,我立即向修撰大人们禀报就是,你何故诬我索贿?”

  “我念你来自番禺,非常不易,本想让你多做一些事情,在上官面前露露脸,以便高升,没想到你竟如此诋毁我!”

  “罢了!罢了!以后我再也不向你刘检讨派遣差事,让其他大人亲自来请便是!”

  俞大恩一脸委屈,眼眶发红,眼看泪水就要掉下来了。

  不知者,还以为他受了天大的冤屈。

  其实,在座的检讨都知道,做此等公事不算考绩。

  干的好,无功;干的差,背锅。

  随即。

  俞大恩看向沈念,道:“沈检讨,你能完成吗?”

  俞大恩欲从沈念身上找回一些面子。

  沈念眼珠一转。

  刘克正这类好脾气都被激怒,他若应下来,那以后还不被欺负死啊!

首节 上一节 5/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