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430节

  有些时候要强,有些时候也要用一些手段。

  这宋濂,我看最近表现还是不错。

  可以适当的在他身上做一些事情了。

  再看看宋濂今后会是什么表现。

  是逐渐的醒悟,逐渐的明白咱这边的良苦用心。

  还是一直因循守旧下去,无可救药。

  宋老头人还不错,要是能争取的话,还是要尽量争取一下。”

  “孩儿拜谢父皇。”

  朱标又岂能不明,自己父皇对良苦用心?

  父皇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景濂先生是自己的老师。

  自己这次,又亲自下令,解决了吴伯宗。

  父皇想要在这事情上,通过宋瓒入国子学教学的事,来进行一定的消除影响,来顾自己这个太子的面子。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

  “咱爷儿俩,不必这般客套。”

  随后朱元璋又说了三人,都是有官职在身的。

  其中有一个,已经做到了六品官。

  “父皇,这……只让他们去当个助教,和那些不久之前,还在国子学上学的助教平起平坐。

  他们心里面,只怕也不会太乐意吧?”

  六品官身,突然间就来到国子学,去当一个连个品级都没有的助教。

  这事放在他们身上,他们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朱元璋闻言笑道:“他们有啥不满意的?

  咱这个皇帝,都准备在接下来担任国子学的祭酒了。

  一个六品官,去当国子学助教,还能委屈了他不成?”

第185章 朱元璋把群臣整麻了

  “父皇你要去当国子祭酒?”

  太子朱标显得分外惊讶。

  这是一个,他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而且父皇也从没有说过。

  怎么现在,突然间就说要去当国子祭酒了?

  父皇去当国子祭酒,自然而然那些被选去当国子助教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正如父皇所言那般,他这个皇帝都跑去当国子祭酒了,那么剩下的人,还能说些什么?

  位置再高,又能高过父皇吗?

  真能委屈了他们不成?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这事儿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对。

  自己父皇,一个皇帝,怎么就能去做国子学的祭酒呢?

  “对,标儿,这里祭酒咱来做很合适。

  以往科举,所取的那些进士,不都是天子门生吗?

  咱现在去当祭酒,那国子学的这些学生,也都是天子门生。”

  当一个校长爽不爽?

  当然很爽!

  特别是当那种名校的校长。

  尤其是在如今,还多少讲究一些,天地君亲师的背景之下,当校长,尤其还是国子学这种自己准备着力进行发展,为国选材的校长,那就更好了。

  更爽了。

  毕竟,这算是后人的智慧。

  某个搞运输的大队长,对此很有话说。

  既然是后人智慧,那么现在朱元璋自然可以拿来用一用。

  国子学的祭酒,他是当定了。

  当国子学的祭酒,对于他而言,自然是受益无穷。

  除了能够进一步的拉进国子学里面的众学子,和他这个皇帝之间的关系,今后让这些学子们,能更好的效忠皇帝之外。

  也能通过和学生们的一些接触,更好的施加他的影响。

  让这些学子们,更好的朝着他所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这几千学子,可不是普通人。

  今后,大多数都是要走向全国各地,去当官的。

  这就是大明的优秀杰出青年,大明今后的中坚力量。

  治国就是治官,治国就是治吏。

  官员培养好,今后在做很多的事情上,都会事半功倍。

  对于众多从元朝是过来的官吏,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然是厌恶到了极致。

  不再对他们抱有太大的希望。

  他如今的想法就是,动用严刑酷法,来震慑他们。

  让他们尽量的少作妖,少搞一些贪污腐败残民之举。

  先凑合着用着,让他们先帮自己暂时稳住局面。

  后面通过国子学,培养大量合格的官员补充上去。

  以新换旧。

  慢慢的来让大明吏治清明,变得生机勃勃,奋发向上。

  那众多从元朝过来的官吏,在元朝那等官场里,不知道打了多少滚儿。

  早就已经被腌制入味了。

  想要让里面的很多人变得不同,很难。

  还是今后逐步的,将里面的那些渣滓,给替换掉比较好。

  这样一股力量可谓是至关重要,关乎大局。

  关乎着大明的未来。

  还是让他这个皇帝,来多进行熏陶熏陶比较好。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让自己家老三历练之后,后面成为国子祭酒的。

  但是,经过仔细的盘算权衡之后,他觉得还是自己这个皇帝亲自担任国子学祭酒的好。

  朱标听了自己家父皇的话,眨了眨眼。

  父皇所说的这些,他能够理解。

  可是皇帝当国子学祭酒这件事,终究是有些过于出人意料。

  简直可以说是开了先例了。

  不过,再想想自己爹,好像已经没少开创先例了。

  那现在,再来这么一出,也并非不可以。

  “那…宋祭酒接下来要怎么办?

  父皇准备把他安排到什么位置上?从国子学给调走吗?”

  朱元璋摇摇头:“宋讷人不错。

  虽然过于古板严苛,可有些时候,也就是需要他这样的人,才能正风气。

  乱世当用重典,矫枉必须过正。

  宋讷的一些办法,还是很可以的。

  不然,国子学不会在他接手之后,这么快就有成色。

  当然,在各处的细节等上面,也同样有着一些失误和瑕疵。

  从而会被人利用等等。

  他这样的一个人,咱不可能让他离开国子学的。

  国子学还需要宋讷这种铁面无私之人来镇场子。

  咱这个祭酒,只是挂名的祭酒。

  不可能天天守着国子学,只能是在大方向上等一些事情上,去进行一定的引领。

  不时抽出一些时间,来到国子学那里去露露面,和学子们培养培养感情。

  具体的事务这些,还得宋讷在那边去做。”

  把宋讷从国子学弄出去是不可能的。

  不论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宋讷都已经用事实来证明了他的本领。

  上辈子国子学便是宋讷去世之后,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被人给搞垮了。

  不得已之下,只得再次和重开科举。

  开启了那些人的狂欢。

  那些人,在自己精力还行时,又有被自己停了科举,不再取士的教训在,倒也规规矩矩,没敢弄什么幺蛾子。

首节 上一节 430/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