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第74节
“这一个连的战马不多能换,不过这战马换轻机枪,那可就不是和步枪一样了啊!二十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的事我可不同意,最少得三匹换一挺轻机枪。”
只是对于王根生的这个价码孔捷当即就不乐意了,当即就道:
“嘿!我说你这是在狮子大开口啊!三匹战马就想换一挺轻机枪,你咋不去抢呢!”
王根生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当即就说道:
“这怎么叫抢呢!你看看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当初老李可是用五挺歪把子轻机枪才把孙德胜换过去的。
我这三匹马换一个挺轻机枪,这叫过分,哪里过分了啊!”
丁伟听到王根生的这番话后当即就道:
“这能一样吗!孙德胜那是人才,要是没孙德胜,老李的骑兵连能弄的起来,还有如果我猜的不错,你的骑兵技术应该也是学自孙德胜吧!
再说了你以为老李给我五挺歪把子是真的用来换孙德胜的啊!那是他在还人情,万家镇有伪军骑兵营的消息可是我告诉李云龙的,要不是这个消息他李云龙能知道万家镇驻扎了一个伪军骑兵营!”
王根生听到这话当即就摆摆手道:
“行!行!你说的有理,就算三匹战马换不到一挺轻机枪,那也不能和步枪一样二十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吧!”
丁伟自然也明白王根生不可能接受二十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的。
所以最终想了想这才伸出一只手道:
“五匹,五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这,这总不过分吧!”
王根生听到丁伟居然愿意用五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要知道王根生的心理接受价位那可是十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的。
现在丁伟居然愿意用五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所以王根生立马就答应道:
“好成交,那就说定了五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
丁伟看到王根生答应的这么干脆自然明白这是明白这算是他开价码开的高了。
但是这五匹战马换一挺轻机枪的价码可是他丁伟自己说的,自然也就没有反悔的道理了。
总不能出尔反尔吧!所以这个哑巴亏丁伟也只能自己咽下去了。
第154章 酿酒大师
王根生看着丁伟不太好看的祣脸色,也明白这波是丁伟亏了。
所以王根生当即就笑着道:
“这样,这便宜我也不白占你的,你二十挺轻机枪换一百匹战马后我再额外送你二十匹战马,另外我这里还有十四挺九二式重机枪也全给你,和你换十挺轻机枪,这样你也不算吃亏了!”
丁伟听到这话,原本脸上不好看的笑容也消失了,当即立马笑道:
“看来王团长很会做生意啊!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中午就在这吃吧吃吧尝尝我们新一团的自酿酒,这可是我的家传酿酒秘方酿出来的。”
或许是觉得王根生挺大方的吧,所以中午的时候,丁伟给王根生开了小灶,弄了红烧肉以及烧鸡等菜来给王根生当下酒菜。
不得不说,王根生喝了丁伟自酿的酒后发现这酒味道还真不错,虽然也是用地瓜酿出来的地瓜烧。
但是和王根生在李云龙那里喝的地瓜烧相比就有明显的区别了,李云龙那里的地瓜烧喝起来有种微微苦涩的感觉。
但是丁伟自家酿的地瓜烧就不一样了,不仅仅没有苦涩感,并且还有一种微甜的感觉。
当然丁伟现在也只敢拿地瓜来酿酒了,没办法,正常的粮食,比如小麦之类的谷物和地瓜不同。
小麦之类的谷物在晒干之后能够保存保存五到六年都可以食用,但是地瓜就不同了。
虽然地瓜产量大,种植还简单,甚至不需要太过精心打理就能长得很好。
可是同样这东西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耐存放,哪怕是保存的再好也就只能坚持八九个月,就这还需要挖专门存放地瓜的地窖才行。
当然地瓜窖的样式也五花八门,有直直往地下挖的,也有横着往地面打进去的,深度一般都有四米多!里面还隔成好几个仓室,就像一个个小房间。
而且放地瓜的时候有讲究,要码得整整齐齐,码个两三层,每层还得撒上一些干土。
不仅仅如此,那些有伤的、有病虫害的地瓜那可绝对不能放进去,必须挑出来,只能留下那些好地瓜。
这是保存地瓜的第一要务,保存好地瓜,这一点太重要!因为地瓜里面含有不少水分,它们也会像人一样“呼吸”,一“呼吸”就会产生水汽。这些水汽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被困在密封的箱子里出不去,地瓜的外皮就会变得潮乎乎的,用不了多久就会烂掉。
所以在保存地瓜之前,一定要仔仔细细地把坏地瓜挑出来,只留下那些完好无损的地瓜,这样才能让它们长久保存。
接下来就是保持干燥这个要点,这里面有两个小窍门。第一个窍门就是地瓜本身得是干燥的,不能带着一身水汽就往仓库里放。
地瓜存地窖之前,先把地瓜放在通风的地方晾一会,就像让地瓜们在外面吹吹风、散散热,或者干脆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把表面的水分都蒸发掉,然后再把它们送进地窖。
要是地瓜身上带着水分就存起来,没几天就会坏得一塌糊涂。除此之外,就是千万别让地瓜直接接触地面,不管是地窖还是室内,地面都是大湿气源。
地瓜要是直接躺在地上,和地面接触的地方就会回潮,然后开启腐烂模式,而且还会像传染病一样,一个烂了就会连累周围的,最后整堆地瓜都跟着遭殃。
最后一点,保存地瓜的地方一定要通风!
要知道,地瓜是会呼吸然后产生水汽,如果不通风,这些水汽就出不去。因此就算地瓜存储在地窖里面,也不会把地窖封死,而是会留几个通风口,让空气能自由进出。
并且在把地瓜放进地窖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在把地瓜放进地窖之前,要先把地窖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地瓜们准备一个全新的环境。
然后在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干沙或者干草,这就相当于给地瓜们铺了一层温暖的地毯。接下来,把精心挑选好的地瓜放进地窖,摆放方式还是按照老规矩,码个两三层,每层洒点干土。
地窖口可不能完全封死,要用一块木板或者草帘子盖住,留个缝隙让空气能自由进出,给地窖开个小窗户。
冬天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地窖里的温度,不能让温度太低。如果当地冬天特别冷,则是需要随时观察温度,要是温度太低,就给地窖加个保温层,比如在窖口多盖点干草或者旧棉被。
地瓜堆放的时候,要留出走道,方便通风和检查。而且要定期检查地瓜的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地瓜,要马上处理,不然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引发大灾难,让整堆地瓜都跟着倒霉。
正是因为地瓜的保存要比谷物粮食难的多,因此尽管产量大,是一般谷物的四五倍以上,但是依然无法取代粮食。
因此就算是丁伟把地瓜拿来酿酒也不会被上面追责。
“怎样,这味道不错吧!比上次在独立团喝的地瓜烧味道要好吧!要是觉得不错,就带回去给你们骑兵团里的弟兄们尝尝!咱也不多要五十斤地瓜烧酒换一匹马,这价钱合适吧!”
王根生听到孔捷的话,顿时拿着酒碗的手都抖了一下,开玩笑,五十斤地瓜烧就想换一匹战马,这是在做梦呢!
所以王根生当即就把酒碗往桌子上一放道:
“这事丁大团长想都不要想了,我可不想骑兵团喝的醉醺醺的骑马,到时候把马骑到沟里去了!”
丁伟听到王根生这么说也就不再提这事了,随后王根生生怕丁伟再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所以也就顾不得品尝丁伟弄的美食,就重重离开了新一团。
不过这一次王根生也从丁伟这里换到了五十挺轻机枪,加上从李云龙和孔捷那里换到的,就有一百三十挺轻机枪了。
这一下子就让王根生的骑兵团的轻机枪拥有量达到了近七百挺的程度。
这样的火力夸赞程度,别说小鬼子了就是以后的米軍也没有这种程度。
只是一想到后来的援朝之战王根生就有些头疼,毕竟以现在的实力哪怕是战术逆天,想要对付米軍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没有办法,在援朝之战的时候,这边那就几乎没有一丁点的制空权,尤其是初期的时候更是如此。
第155章 游泳训练
当然就算王根生担忧也没有用,以现在的实力而言根本就没办法短时间提升工业基础,然后制造大量的战机来。
所以在援朝战争的时候,自愿軍的打法基本上都是以夜战为主,利用夜色的掩护发动突袭。
当然援朝战争发生在五零年,现在还是四四年呢!距离五零年还有六年的时间,王根生现在就担心也是多余的,眼下扩充兵员,训练出更多精锐的特战士兵,才是正事。
而随着小鬼子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八路的根据地越来越大,所以王根生这边的招兵工作也是越来越容易了。
哪怕王根生已经提高了要求,就比如,在力气上,王根生的要求可是最少能够硬拉得动三百斤也就一百五十千克的重量。
这样的水平哪怕是在几十年后也是仅次于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了,至少绝大部分的普通人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至于专业的硬拉运动员的水平那可是两百公斤起步,其中人类硬拉的记录则是五百零六公斤,也就是一千零一二斤,这样的重量放到古代,那就是力拉千斤的地步了。
而拥有这样力量的人披上一身重甲,再带上一把重兵器,到了战场,尤其是三国时代,那就妥妥的一员虎将了。
毕竟能够硬拉千斤的人,其使用个百八十斤的重兵器自然就能做到举重若轻的地步了,而八百十斤的重兵器到了冷兵器的战场,基本上那就是碰着即伤,砸中即死了。
当然王根生现在虽然拥有了三倍的身体素质,但是奈何还是没有打破穿越前的硬拉世界记录。
因为王根生现在的硬拉力量也就是四百五十千克,也就是九百斤,连一千斤还没有到。
尽管如此,力量增大也是有好处的,至少,王根生可以穿着八十斤重的全身防弹甲那是毫无压力,甚至就连手里的轻机枪连射的时候,也可以丝毫不在乎轻机枪的后坐力。
毕竟力量和体重都摆在那里,两百多斤的体重再加上八十斤重的全身防弹甲能够轻松应付六点五毫米子弹射击时的后坐力。
当然也就苦了王根生的战马了,随着王根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其体重也是随着增加,防弹甲再加上自身的重量,近三百斤的重量也是让马儿有些吃力了。
当然现在整个骑兵团除了王根生的力量最大之外,在力量上第二的就是段鹏了,他的硬拉成绩也是很不错,达到了六百斤的成绩。
而这样的成绩自然是因为段鹏从小就练武打熬自己的身体,这才能让段鹏达到六百斤的硬拉成绩了。
只是和段鹏有所不同的是,如果不出意外,六百斤就是段鹏的极限了,毕竟段鹏现在也已经二十多岁了,身体已经发育完成了,但是王根生不同因为有金手指的缘故,所以王根生的身体力量方面那可是没有极限的。
由于这次并不是老兵,虽然身体素质很不错,但是都是新兵,对此王根生也只能从最最基础的队列开始训练。
在队列训练的差不多之后,王根生这才开始让新兵们训练骑马,训练投掷,以及训练特战作战的科目,比如攀爬等训练项目。
随着这些都训练完成之后,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半年了,不过随着夏天的到来,王根生则是给特战骑兵团增加了一个训练科目,那就是游泳。
没错,就是游泳,王根生可不希望自家的特战骑兵团连游泳都不会。
当然骑兵团的战马也被带过去见见水了,尽管北方地区缺少水,但是找一找还是能够找到可以游泳的小湖的。
不过和绝大多数的北方人都是旱鸭子不一样,尽管这些战马都是在北方地区,但是人家天生就会游泳,因此根本就不用担心被淹死。
但是人就不一样了,大部分都是因为生活在少水的北方,因此自然就不像南方那样,大多数人都会游泳。
这不就连段鹏也是一个旱鸭子,至于王根生为何要让特战骑兵团学会游泳,这自然是为了增加特战骑兵团的活动范围和奔袭率了。
要知道整个花啯则是被两条河流分为了三个部分,而这两条河就是长江和黄河了,而除了这两条河还有很多的支流。
众多的支流虽然让花啯的土地更加肥沃了,但是同样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通过性变差了很多,就比如接下来的统一之战,大部队可是要渡过长江南下的,而王根生的特战骑兵团要是能做到不依靠船只就能渡江,那么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只是让王根生没有想到的是,游泳的训练却是难倒了不少人,这些旱鸭子,大部分都学了一个多月这才学会踩水,学会水里开枪。
当然这里要值得注意的,水里开枪,并不是指在水下开枪,而是水上开枪,也就是通过踩水把人的上半身,包括胳膊都露在水面上,然后在水面上进行瞄准射击。
并不是那种使用水下枪械在水下进行射击,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带着枪械进行游泳之后,要及时的对枪械进行保养,擦干枪械上的水,防止枪械生锈。
而到了四四年的下半年的时候,在所有的基础科目都训练完成之后,王根生则是带着新兵们进行实战演练了。
不过这一次的实战演练并不是很顺利,因为这次王根生并没有出面,而是让几个飞刀学的比较好的战士们来练手。
只是很可惜,在练的时候,用飞刀扎靶子什么的都扎的挺不错的,二十米远的靶子能够轻松的命中红心,但是扎小鬼子的时候就撂挑子了。
尽管看着明明已经扎中眉心了一击爆头了,但是奈何只是侃侃扎穿颅骨,并没有造成深层伤害,这主要还是怪其力道不够,要知道王根生用飞刀扎小鬼子的时候,那都是二十公分的飞刀能扎进去十多公分。
但是这一次这位只是扎进去不到五公分,所以并没有起到一击毙命的效果,让小鬼子有了开枪示警的机会。
上一篇: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下一篇: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