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第78节
随着双十协定的签下,似乎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个双十协定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在没有绝对的实力面前,不管什么协定都是一张废纸而已只是那边的缓兵之计而已。
这不前面刚刚签订的后面就被打破了,四五年十月二十五号,老鳉就通过海运,借助米啯的船只把大量的士兵运往了秦皇捣,从这里登陆的士兵以此为跳板向着东苝发动攻击。
而这次登陆的部队那可不是普通的部队,而是老鳉精锐中的精锐是全米械軍的五十二軍以及半米械武器的第十三軍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山海关。
然而解舫軍在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兵力,所以王根生自然就主动请缨去这里打探情况。
当然延按距离秦皇捣足足有一千二百来公里,哪怕是王根生的骑兵团一人双马,也是花了足足三天才赶到这里。
然而尽管王根生的特特种骑兵团火力强大,但是两千人,面对兵力超过自身几十倍的五十二軍和十三軍,王根生自然不敢硬拼了。
要知道,如此多的兵力,就是压也压死了,所以王根生的选择只能是夜晚搞偷袭了,毕竟晚上不仅仅是视野不好,更为重要的是在晚上老鳉的战斗机就没办法支援了。
要知道老鳉从米啯购买的战斗机上的机枪其口径最小都是十二点七毫米的子弹,这种大口径机枪子弹,王根生所弄的防弹插板和防弹头盔根本就扛不住,而夜袭就能够完美的避开老鳉战斗机的困扰了。
找一找因为赶路慢而落单的去搞一搞了,很快在李秀的超强夜视能力之下,王根生就决定动手了。
这一队人数大概有一个团的人数,大约在三千人左右,并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一个团距离其他軍队则是有五公里,因此就算是快速增员也需要不少时间。
更何况,有战马,就算那边增员了过来,王根生的骑兵团也能够快速摆脱战斗。
而这一队不愧是是老鳉的嫡系部队,其站岗放哨的士兵也是非常的多,不过王根生也不打算摸哨兵了。
毕竟在野外休息的士兵,不论是站岗人数,还是警惕性都不是驻扎在城内的士兵能够比拟的。
所以王根生,很是干脆的在五百米外,让火力组的士兵架起了四百门的掷弹筒。
通过李秀夜视能力的引导,在确定号炮击坐标之后,就开始了饱和式轰炸。
而在第一轮轰炸开始,王根生就带着突击组冲锋了,此时的突击组的人数也是来到了上千人。
而上千人抱着轻机枪冲锋的火力可想而知,尤其是这上千人还拥有防弹装备。
只是这一次的冲锋却是立马就出现了伤亡,而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其装备的M2重机枪所导致的,十二点七毫米的重机枪弹根本不是以往的六点五或者七点九二步枪弹能够相比的。
不过王根生的反应也是十分的快速,在重机枪开火不到两秒就用手里的冲锋枪,射杀了机枪手。
而整个战场除了这个M2重机枪之外,就没有能够给骑兵团造成致命杀伤的武器了,所以在突然袭击之下,不过五分钟的时间就已经结束了战斗。
毕竟哪怕是装备了米式装备,但是也不可能和王根生的骑兵团一样做到半数装备轻机枪的程度。
更多时候,其所装备的依旧还是加兰德步枪,在火力上骑兵团依旧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第163章 使用百年的M2重机枪
“快!快!快!赶紧打扫战场,能带走的通通给我带走!李秀警戒,一旦增员部队靠近一公里立即发出预警!”
王根生说罢,也是立即来到了给他骑兵团造成重大伤亡的这个M2重机枪这里。
王根生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将这挺重机枪据为己有了,没办法对于这种全自动巴雷特王根生还是十分喜欢的。
要知道M2重机枪并不是二战设计的枪械,而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战而设计的重机枪,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仍然在使用。
并且根据王根生的了解,未来几十年里,这种重机枪仍然是米啯的主力重机枪,让这款武器的使用年限超过百年。
M2机枪于 1918年首次研发,自 20世纪初至 21世纪一直稳定服役,其设计基本未变,以至于一战时期的米啯步兵坐在现代 M2机枪前,也能马上知道如何操作。
在1917年,米啯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力量大致相当,战争已陷入僵局,演变成一场泥泞不堪的拉锯战。
双方都无法撼动对方,都已在从北海到瑞仕边境的战线上构筑了对峙的战壕。尽管米啯对前三年的战争感到惊恐不安,但其军队仍装备不足,缺乏包括机关枪、飞机和坦克在内的新型武器。
米啯陆军当时拥有的武器之一是 M1917型中型机枪,口径为.30口径。这种机枪每分钟可发射 450发子弹,枪管外有注水套管用于冷却。该机枪于 1917年获得批准并迅速投入使用。
但 M1917机枪发射的子弹与 M1903步兵步枪相同,都是 0.30口径,射程和威力都不足以击落高空飞行的飞机或穿透早期坦克的薄装甲。
于是协约国远征軍指挥约翰·J·潘兴将军想要一种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武器。
约翰·摩西·勃朗宁是 M1917机枪的发明者,也是有史以来最富创造力的枪械设计师之一;他发明了 M1911.45口径手枪、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以及勃朗宁 Auto-5霰弹枪等等。
当其他米啯重型机枪的研发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时,勃朗宁着手将 M1917进行放大改造,使其能够发射更重的弹药:.50口径的穿甲弹。
1918年 11月 18日,也就是战争结束七天后,米啯政府终于对这种新型机枪的水冷式和气冷式版本进行了全自动射击测试,所以这种大口径重机枪也就没有登上一战的舞台。
1933年,这种放大版的机枪被定型为 M2型.50口径机枪。M2型机枪包含多项改进,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采用了“通用”设计,这意味着任何特定的 M2型机枪都可以改装用于飞机、舰船或地面部队。
该设计还进行了简化,以提高射速和可靠性。这种风冷式机枪重 38.1千克,比 M1921型重 8.16千克,但其枪管更长,射程更远。
尽管在早期,米啯部队对 M2重机枪及其.50口径子弹的重量感到不满,但这种武器在米啯的武器库中是独一无二的。
M2的强大威力意味着它在六百米的距离上能够穿透十七毫米的均质轧制钢装甲——这种钢与坦克和装甲车所用的钢相同。
所以小鬼子的那装甲平均厚度不足十五毫米的豆丁坦克如果遇到这种重机枪,那么毫无疑问的会被打成筛子。
并且其在同样的距离上,它还能穿透五十毫米的混凝土、三百毫米的沙子或多达七百毫米的黏土。
正是因为M2重机枪独有的强大威力,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米啯武装部队的所有分支都采用了 M2机枪。
尽管欧洲战场的坦克已发展到基本上不受这种 0.50口径子弹的威胁,但它对轻型装甲车辆和低空飞行的飞机仍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在 1941年的租借法案下,为米啯军队及其盟友生产了数以万计的 M2机枪,并出口到国外。
M2机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花啯战场之外,无处不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陆地行驶、水上航行或空中飞行的车辆。陆军将其作为坦克、半履带车、卡车、坦克歼击车和其他车辆的防空武器。
在陆军航空队中,它成为 P-51“野马”和 P-47“雷电”战斗机的主要武器,也是 B-24“解放者”和 B-17“飞行堡垒”等轰炸机的自卫武器。一架 B-17轰炸机最多可装备 13挺 M2重机枪,以抵御敌方战斗机的攻击,确保大型轰炸机能够抵达目标。
三十八千克的重量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重,但是对于王根生来说就不算什么了,毕竟施瓦辛格都能抱着射击,王根生的身体素质超过普通人三倍多,自然也能轻松抱起,并且还能有效控制后坐力。
要知道这个重机枪和小鬼子的九二式重机枪,虽然都叫重机枪,但是在性能和威力上那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小鬼子九二式重机枪,虽然叫重机枪,可是其七点七毫米的口径的威力连毛瑟步枪都不如。
而M2重机枪的十二点七毫米的重机枪的动能能够达到一万七八焦耳的动能,是九二式重机枪的五六倍。
更为关键的是M2重机枪所使用的是弹链供弹,一条弹链可以达到几百发子弹,因此在火力持续上级就比九二式重机枪的三十发弹板供弹要好的多得多的多。
当然M2重机枪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有人想要拿着它进行移动射击,所以哪怕王根生有这个想法,同时也有这个能力,但是想要抱着它进行移动射击还是需要进行一番简单的改造才行。
毕竟M2重机枪可是压板式击发开火方式,并没有握把扳机这种东西,因此想要抱着抵肩膀和冲锋枪一样进行移动射击还是得进行改动改动。
就在王根生思考如何改动M2重机枪的时候,被当做侦查哨兵的李秀却是发出警示道:
“团长,团长,敌人有大规模队伍已经接近一公里了,我们要抓紧时间撤退了!”
对此王根生也是果断一挥手道:
“战场没打扫完的就不要了,赶紧上马撤退!”
随着王根生的话,骑兵团也是纷纷上马进行撤退,当然除了撤退之外,还有五具遗体也被放在了马背上一并带走了。
而这五具遗体自然就是死在M2重机枪下的了,十二点七毫米子弹威力强大,能够轻松射穿十七毫米厚的装甲钢板,所以根本不是几毫米的防弹插板能够抵挡的了的。
第164章 大决战里的王翠云
王根生带着骑兵团的两千人来到安全地方之后,看着五具遗体很是悲痛。
有多久他的骑兵团都没有损失过战士了但是这内战的第一场就损失了五个。
但是王根生明白这战斗不得不大,作为农民出手的王根生明白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哪怕是几十年后也是如此,被工厂开除了,找不到工作了还可以退回农村去种田去王根生当飞刀网红的时候就是。
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气,没有收入,技术也不是那么好的时候,就是靠着农村种田卖点农产品活下去的。
说真的农村里的生活成本真的很低,蔬菜粮食自给自足,王根生还记得自己在农村里一个月的花费还不到三百。
就这还包括每个月一百块钱的话费的花费。
而这或许是花啯不像米啯有那么多流浪汉的主要原因吧!
回农村食材不要钱,住房不要钱,那么还有什么大的花费呢!
因此这场资社之战,主意之战,未来之战王根生必须打。
不过王根生也明白,老鳉那边的士兵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甚至还有的都是被抓过来的。
没得办法土地都被地主给占了,不打仗就没饭吃,当兵打仗那好歹还有口饭吃不是。
所以王根生决定,今后的战斗中优先实施斩首行动,优先对高层軍官出手,毕竟在老鳉的队伍里能混上高级指挥的那都是沾亲带故,要么就是世家之人,所以干掉他们王根生也不心疼。
而一旦干掉了一支部队的指挥系统之后,在喊着缴枪不杀之类的话,不要给老鳉卖命的话后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投降的。
在就地掩埋了被M2重机枪打穿防弹插板而死的骑兵团突击组的成员之后,王根生看来防弹插板上的拇指大小的被击穿的洞后,又将两块防弹插板叠加在一起,接着用M2重机枪试了试,结果就是一枪被洞穿了。
直到三块防弹插板叠加之后,这才没有被洞穿,只是让士兵们带着三块防弹插板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王根生也只有自己带着三块防弹插板以防万一了。
而接下来,王根生则是乘着夜色,连夜赶往了秦皇捣,想要打算乘着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偷袭一下老鳉这边的后勤。
要知道老鳉的队伍仗着自己有米式装备,外加战机的优势,已经要打到四平城了,而四平城距离被当做码头的秦皇捣可是有六百公里的距离了。
如此长的补给线路自然也是一个比较好下手的机会,并且除此之外,王根生也打算看看能不能弄沉老鳉的军舰。
当然,想要弄沉老鳉的軍舰,或者是运输船,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简单是只需要大约十千克的TNT放到船底引爆了,那么可以轻松炸沉千吨以下的运输船或者軍舰,而一百千克的则是炸沉万吨船只也不再话下。
不过困难的是怎么靠近船只,尤其是运动中的船只那可不是靠着人游泳能够追的上的。
甚至就算是在港口停着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人是要呼吸的一旦把脑袋露出水面进行换气,那么不用想肯定就会被当成活靶子的。
就在王根生思考的时候,一直观察着秦皇捣港口海面的李秀却是突然对着王根生说道:
“团长,团长,海面一公里的地方出现了一艘木质帆船,上面有好多女人!不过老鳉的一艘炮艇好像发现了他们正向着那艘木质帆船那边开区,现在开火了!”
随着李秀的描述,王根生就听到了前方海面上传来了炮响!
抱着敌人攻击的不是友軍就是朋友的情况之下,王根生没有由于的说道:
“全团火力向着炮挺的方向开火,掩护友軍撤退!”
说罢王根生自己就拿着刚刚缴获到了M2重机枪向着海面炮艇的方向开起了火来。
虽然是夜晚并且相距一公里多,但是对于M2重机枪来说却依旧在有效射程范围之内。
而这么远的距离,再加上天色又很黑,所以王根生根本就看不到弹着点,没办法根据弹着点调整,不过还好的是,随着王根生的开火,发现这M2重机枪的子弹链居然还搭配了曳光弹,让王根生能够清楚的看清子弹的弹道,从而调整射击的角度。
夜晚的拽光弹的,弹道很是漂亮,一条条的光亮轨迹真是精准的击中了海面一公里处的那个炮艇。
就在王根生这边开火的时候,他的队伍也架设好了迫击炮,向着炮艇开起火来。
在曳光弹的指引之下,刚刚缴获的米啯生产的迫击炮就向着炮挺倾泻了大量的炮弹。
区区一艘炮艇在骑兵团的强大火力之下就这么被打沉了,不过尽管王根生及时出手支援,但是木质的帆船再挨了炮艇几炮之后,还是出现了进水的情况。
不过还好的是距离海边不远,这不总算是在马上要沉默的时候,成功靠上了岸边。
上一篇: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下一篇: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