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56节

  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往昔一同谋划天下大事的时光.

  只是这一次,话题从江山社稷,变成了儿女情长与柴米油盐。

  转眼已经相识数年,都成家了。

  ……

  建安元年,三月。

  本应在建安二年二月称帝的袁术,

  却因鹰扬卫的谍子们在暗中散播的童谣、谣言,以及精心制造的假祥瑞,而自以为天命所归。

  他不顾麾下谋士杨弘、阎象的苦苦劝阻,在寿春悍然称帝,建号仲氏。

  一时间,朝野震动,天下哗然。

  袁术称帝后,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大肆设置公卿百官,甚至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典。

  其行为,堪称疯狂。

  彼时,诸侯之间虽然相互攻伐,对朝廷的诏命阳奉阴违,但表面上还是维持着尊奉汉帝朝廷的体面。

  此前下邳的阙宣称帝,在世人看来不过就像是小孩过家家,闹着玩儿罢了,转瞬即被遗忘。

  然而,袁术出自“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

  加上他自身的强大实力,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

  虽然如今大汉风雨飘摇,可四百年正统,天下人心大多都还向着汉室。

  袁术这么一称帝,瞬间便变成为了天下诸侯的众矢之的。

  原本,袁术已在扬州站稳脚跟,对江东和荆州虎视眈眈,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可这一称帝,无疑是自毁长城,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称帝之后,袁术不仅吸引了各路诸侯的目光与敌意,就连正在攻略江东的孙策,也以袁术僭越称帝为借口,果断与之决裂,彻底脱离了袁术的掌控。

  孙策此举,不仅是为自己的独立发展找到了正当理由,更是顺应了天下人心对汉室尚存的尊崇,为日后建立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

  袁术称帝的消息传至许县,天子刘协气得差点晕厥。

  想当初,天子最希望前来迎奉自己的,便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

  毕竟他们出身名门,实力雄厚,若能辅佐汉室,或许能借助他们的名望,让朝廷快速聚拢人才,让大汉江山重现生机。

  可如今,袁术竟公然称帝,妄图取代汉室,这让天子怎能不怒?

  天子震怒之下,立即下诏,命司徒曹操率兵讨伐袁术。

  在这关乎汉室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朝廷百官与曹操一系的官员,罕见地拧成了一股绳,纷纷表示支持天子的决策。

  曹操明面上令泰山郡守诸葛玄整军备战,但曹操内部的人都知道,这不过只是做个样子给天子刘协看。

  在征得天子同意后,曹操便以天子之名,分别给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徐州吕布、刘备,以及荆州刘表下诏,责令他们即刻起兵,共同讨伐反贼袁术。

  然而,除了原徐州刺史刘备有所动作外,其他诸侯却都只是口头答应得痛快,实际上却按兵不动,稳如老狗。

  他们各怀鬼胎,都在权衡利弊,不愿轻易卷入这场可能损耗自身实力的战争。

  小沛衙署内,气氛有些凝重。

  关羽眉头紧锁,在刘备身边忧心忡忡地说道:“大哥,这袁术,打不得啊!”

  张飞也在一旁附和道:“大哥,二哥所言极是,这哪里是什么天子诏书,分明是那曹操的……”

  刘备脸色一沉,不等张飞说完,便厉声喝止:“三弟,慎言!”

  张飞被这一喝,心中虽有愤懑,却也只能化作一声长叹:“大哥你……唉!”

  刘备见两位兄弟满心纠结,无奈苦笑道:“二位贤弟,大哥岂会不知这是曹操的阴谋?

  曹操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欲借天子之手,挑起我等与袁术的争斗,他好坐收渔利。”

  张飞忍不住问道:“大哥您既已知晓,为何还要入此圈套?”

  刘备长叹一声,缓缓而言:“某常以汉室后裔自居,若连皇命都不尊,日后何以立身于天下?”

  见关羽、张飞陷入沉思,刘备接着道:“欲收复人心,我等便需做出表率。此番讨伐袁术,虽有风险,然机遇并存!”

  顿了顿,刘备目光坚定,继续说道:“若此番能成功击败袁术,不仅能向天下表明我刘备对汉室的忠诚,还能在徐州重新树立威望,打压吕布的气焰。

  他日再向朝廷陈明实情,请求朝廷出兵支援,重夺徐州亦非无望。”

  关羽与张飞对视一眼,眼中皆涌起钦佩之色,齐声说道:“大哥,我等兄弟唯您马首是瞻!”

第185章 出征宛城,曹彦动起了“小心思”

  司徒府中,气氛三分凝重七分热烈。

  曹操麾下的文武官员齐聚一堂,就连夏侯惇、夏侯渊、鲍信等镇守各个郡国的将领都已到场。

  新近加入曹操阵营的张辽、徐晃等武将,更是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他们渴望在曹操面前一展身手,证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拼一个前程似锦。

  而曹家的年轻后辈曹昂、曹休、曹安民,也都憋着股劲儿,期盼着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事中崭露头角,为曹家后辈争光。

  曹彦站在曹操下首第一位,赵云、夏侯兰、陈到等人则站在武将队列中,神色颇为淡定。

  他们之前在迎天子的行动中已经大放异彩,风头出尽。这一次,曹操应该会把立功的机会留给其他人,他们也就不主动去凑这个热闹了。

  若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曹军大军出动,部队刚抵达淯水之时,张绣便会率众投降。这场所谓的战事或许根本不会出现交锋,便会以和平的方式结束。

  随后,曹操因为睡了张绣的婶婶,激怒了张绣,导致其突然反叛。

  麻痹大意的曹操,被张绣杀得一败涂地,不仅自己狼狈逃窜,还痛失得力战将典韦。更惨痛的是,他还失去了自己的大儿子曹昂,就连侄子曹安民也未能幸免,让曹家元气大伤。

  这就是老曹著名的“一炮害三贤”的故事。

  想到这儿,曹彦回忆起了典韦的词条替换任务,

  【任务:血怒心劫】

  【任务达成条件:1、典韦随效忠者进入宛城,因张绣设宴设计醉酒失却双铁戟,仅能以短刀步战护主突围。典韦护送效忠者杀出重围,但却因陷入虚弱状态而自愿留下来断后。

  2、你需要当众喊出:“典君,某从未视你为罪人……放下枷锁,为吾执盾而非赴死!”

  3、任务完成之前,随身护卫不得超过三人,否则视为失败。】

  【任务完成奖励:紫色词条*1(随机),随机兵器图纸*1(随机)】

  【任务失败:词条固定为“不可替换”状态。】

  曹彦翻出了典韦的任务,看着这些任务条件,心中不由得叹道:“这任务,分明是逼我踏入宛城啊!”

  但他随即又转念一想,嘴角微微翘起:“随身护卫可以带三个人,可任务中没说不能带谁啊!”

  “要是把赵云带上,说不定还能同时完成他的词条升级任务(2、赵云单人独骑面对敌军上万军队时,完成一次“七进七出”的壮举。)?!”

  而且,曹彦现在可不是曹操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

  如今有了典韦,再加上赵云,若是能把许褚也借调过来,到时候再为老曹小心谋划一番,此次宛城也不是去不得。

  为了任务奖励,曹彦咬了咬牙,在心中暗道:“富贵险中求,干了!”

  此时,众人皆垂手而立,等待着曹操发出指令,大厅之中安静得落针可闻。

  曹操扫视了一眼麾下文武,随后缓缓开口说道:“西凉余孽贼心不死,竟敢占据宛城,对许昌虎视眈眈,威胁天子安危!”

  曹操一开口,便给张绣扣上了一顶大帽子。

  张绣之前曾随叔叔张济参与过劫持天子的行动,如今又屯兵宛城。

  宛城距离许昌极近,天子刚刚迁都许昌,张绣便在这附近屯兵,其意图难免引人猜疑。

  曹操这话说得有理有据,不管张绣如何辩解,在曹操的舆论主导下,他无疑就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事实上,张绣军队驻扎在宛城,对曹操来说是真的如鲠在喉,不除不能安心。

  随着曹操的话语落下,原本安静的大厅,此刻变得更加寂静无声。

  曹操继续慷慨陈词,历数张绣的种种恶劣行径,言辞之间,满是对张绣的愤怒与不满。

  最后,曹操背负双手,神色凝重,嗓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张绣罪不容诛,故本司徒决定亲率五万大军,前往宛城讨伐张绣!”

  曹操的这一决定,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

  大家原本以为曹操会派遣一员得力将领作为主将出征,却没想到曹操竟然要亲自挂帅。

  这一下,主将的位置就没有了。

  不过,主将之位虽然没了,但先锋、偏将等位置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夏侯惇、夏侯渊等大佬,身份地位摆在那里,自然拉不下脸去争夺先锋、偏将这样相对较低的职位。

  这对于许多新人以及曹家的后辈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司徒,纯愿充作先锋,为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曹纯率先站了出来,声音洪亮,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曹纯乃是曹操的堂弟,曹仁的亲弟弟。

  这些年来,他一直独自率领一票骑兵,为曹操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战功。

  但他手下的骑兵始终不超过两千人,几乎也都是以副将的身份随曹仁、夏侯惇等人出战,从未独自领兵,独当一面。

  看着曹彦、曹仁等曹家兄弟们,都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威名远扬的将军,曹纯心中也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出师征战,独当一面。

  眼见曹纯拔得头筹,曹休和曹昂心中虽焦急万分,却因辈分较低,不敢贸然站出来与曹纯争抢。

  而张辽、徐晃等新人,更是不敢与曹操的堂弟争夺这先锋的重要位置。毕竟他们初来乍到,在曹操阵营中根基尚浅,自然要更加谨慎行事。

  曹操看着主动请缨的曹纯,心中颇为欣慰。

  曹纯的能力,曹操自然清楚,智勇双全、指挥能力突出。

  曹操微微点头,说道:“好!子和智勇兼备,乃我曹家子弟之楷模,此次便由你来担任先锋!”

  “末将谢过司徒!”曹纯陡然得到曹操的应允,脸上浮现出了略显激动的笑容。

  曹操接着又说道:“曹休,李典,你们充作先锋将军的副将,协助曹纯。战场上情况复杂多变,你们务必要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懈怠。”

  曹操怕曹纯经验不足,于是特意派遣了已经立过不少功劳,且老成持重的李典去辅佐他。

  同时也让初上战场的曹休,去见见世面。

  李典在之前的战事中,表现出色,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沉稳的性格。

首节 上一节 156/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下一篇: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