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70节

  曹彦伸出手指,沾了点老曹碗里的酒,然后在桌上边画边说:“若敌军进入阵中,会被这些阵法扰乱视觉、精神,难辨方向,被困于阵中。

  而且,我方还能在阵中藏兵,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伤敌方士卒。

  我也只是略知大概,详情还得问孔明。”

  曹操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孔明真不愧是天纵奇才,小小年纪便能布出此阵。

  若我军能掌握此阵,日后不管是征战还是防守,都必添一大助力。

  只是百姓误入其中,确是个麻烦。”

  曹彦应道:“确实。我已与孔明去信,要他在阵外设置明显标识,警示百姓勿近。”

  曹操满意地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说道:“今日简雍前来,称刘备恳请我出兵助他夺回徐州。那徐州如今被吕布占了,刘备失了根基,甚是可怜。”

  曹彦听闻,神色凝重的说道:“兄长,刘备此人素有大志,绝非久居人下之辈。”

  “哦?”曹操还是第一次见曹彦如此凝重,问道:“这刘备,很厉害么?”

  曹彦凝视着曹操的双眼,而后缓缓说了一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曹操震惊了。

  如果是其他人说出这句话,曹操肯定会嘲笑他不知好歹。

  可说这话的人是曹彦,是识人用人精准到近乎妖孽的存在!

  他说出这样的话,由不得老曹不重视。

  曹彦继续说道:“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断不可轻易交给刘备。若让刘备站稳脚跟,日后必成大患。”

  曹操微微皱眉,问道:“那依你之见,刘备又该如何应对?”

  曹彦目光坚定,说道:“徐州自然要为我军掌控。

  我们可先假意答应助他夺回徐州,稳住刘备。

  待我军准备妥当,一举拿下徐州。

  到那时,可将刘备安置在许昌,以天子之名,将其留在身边,看似尊崇,实则监控,让他无法再兴风作浪。”

  曹操心中暗自赞同,面上却不动声色,问道:“若直接出兵攻打徐州,会不会引起天下人议论?毕竟刘备是朝廷册封的官员,又响应号召讨伐过袁术。”

  曹彦冷笑一声:“兄长不必担忧。如今徐州已经被吕布占据,其本是反复无常之人,背叛刘备,不得人心。

  我军以正义之师,讨伐吕布,名正言顺。

  况且,我军掌控着朝廷,天子诏书在我等手中,一切皆可按我等之意行事。”

  曹操哈哈一笑,随后说道:“此次征讨徐州,我将亲自挂帅出征。到时候你来当先锋,让那群见不得光的老鼠看看,咱兄弟二人的力量!”

  曹彦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想着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衣带诏”的事件。

  ……

  简雍得了曹操的允诺,欢天喜地的返回了小沛。

  此时的刘备,还正与麾下文武讨论他们还能支撑多久。

  忽然听到简雍归来,刘备立刻起身前往大营外迎接。

  简雍与两名仆从各骑一马,三人风尘仆仆,面容疲惫憔悴。

  见刘备等人在大营门外迎接自己,简雍连忙翻身下马,大步向前,一揖到底,说道:“主公!雍幸不辱命,已请得曹操发兵助我等讨伐袁术和吕布!”

  刘备骤然听闻曹操已答应出兵,脸上却并未显露出明显的喜悦之色。

  他大步走到简雍身前,拉着简雍的手臂将其扶起。

  看着明显瘦了一圈的简雍,刘备语气略显沉重地说道:“这一路,辛苦宪和了!”

  简雍想起这一路风餐露宿,每天睡眠不足两个时辰,顿时语气中带着些许哽咽,回道:“不辛苦,只要主公能重夺徐州,一切都值得!”

  刘备微微点头,未再多言。

  他亲自搀扶简雍进入中军大帐,将其安置在自己身旁坐下,这才问道:“曹操准备何时发兵?”

  简雍回忆片刻,答道:“应该在我回来的途中便已发兵了!”

  “如此之快?他曹操无需准备吗?”关羽心中疑惑,问道。

  “回二将军,在我离开许昌之时,我在城外二十里处偶然看到了一票军马。”简雍神色严肃的回道,“那支军队兵甲精良,军容鼎盛,光是骑兵就有上万人之多,想来曹操早就做好了发兵的准备!”

  “他曹操这哪里是帮我们,是想趁机灭了我们所有人吧!!”张飞瞪大了双眼,嚷嚷道。

  张飞的话,让议事厅中陷入了沉默。

第202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听了张飞的话,糜竺忍不住苦笑道:“如今之计,若请曹操出兵,我等尚有一线希望夺回徐州;若不请,恐怕便连半分希望都没有了。”

  孙乾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公乃朝廷亲封的徐州刺史,曹操即便有心吞并徐州,但顾及朝廷名分,也不敢轻易加害主公。

  若谋划周详,我们或许仍有机会重新拿回徐州。

  在此期间,主公只需韬光养晦,暗中积聚实力,待天下局势生变,我等便可顺势而起,成就大业!”

  “天下有变……”刘备低声呢喃,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向孙乾拱手,言辞恳切的问道:“烦请公祐不吝赐教,为备指明方向!”

  “不敢当!”孙乾谦逊地回了一礼,稍作斟酌,方才继续说道:“近日,某从往来商贾处听闻一则消息,北方公孙将军已被袁绍围困于易京楼中,败局已定,覆灭只是旦夕之间。”

  人听闻,皆忍不住轻轻叹息。

  想当初,公孙瓒对于刘备也是非常仗义了,要人给人,要地盘给地盘。

  不过刘备也曾数次在公孙瓒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倾力相助,也算是报答了这份恩情。

  只是后来公孙瓒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刘备劝诫,致使落得如今这般下场,实在令人感慨,但也是咎由自取。

  刘备心中叹息,

  公孙瓒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对自己这位老同学是真的感到无比痛惜和痛心。

  但刘备如今自身都难保了,也确实也没法去援助公孙瓒。

  孙乾见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自己,这才接着说道:“公孙瓒一旦败亡,袁绍便能一统北方。届时,兖州的曹操便会成为袁绍席卷天下的阻碍!”

  刘备恍然大悟,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芒,问道:“如此一来,曹操自顾不暇,便无暇顾及我等,那时便是我们重新夺回徐州的机会?”

  “主公英明!”孙乾微笑着拱手恭维道。

  困扰众人许久的困局,终于有了应对之策,未来的方向也逐渐明晰。

  不仅是刘备长舒了一口气,在场的其余文武,也总算是放松下来。

  ……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郡吏。

  因其曾毁坏郡里送往州里的奏章,因而被州里长官记恨,无奈之下,只得远走辽东避难。

  在辽东躲避了两年之后,太史慈终于回到家中。

  从母亲手中,他看到了曹彦当初留下的书信。

  太史慈原本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逃犯,却没想远在千里之外竟有人知晓自己的存在。

  促使太史慈决定前往陈留的,主要便是信中的两句话。

  其中农耕一句是:“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英雄埋于荒野,何其痛哉?”

  另一句则是:“曹某如今正在四处寻找神医华佗,若能寻到华神医,子义母亲的病便有治愈的希望了。”

  这两句话无疑戳中太史慈的软肋,也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太史慈都觉得自己有必要前往陈留走上一趟。

  反正他孤身一人前去,

  即便那曹彦心怀不轨,诓骗于他,

  届时只需一刀将其斩杀,再逃去江东投靠刘繇便是。

  怀着这般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太史慈终于下定决心,踏上了前往陈留的路途。

  曹彦终于处理完了要务,带着典韦、赵云、夏侯兰回到了陈留。

  刚走进前院,曹彦听到一阵兵器碰撞的声音,期间还夹杂着阵阵呼喝与欢呼。

  曹彦等人来到后院校场,

  果然看到曹昂、曹休两人,正在旁边呐喊助威。

  场中央,陈到正与一个体格魁梧,面容刚毅英气的年轻人在单挑。

  不过看那架势,陈到估计撑不了十个回合,就要落败了。

  曹彦向着太史慈扔了一个【洞察】,

  【姓名:太史慈(字子义)

  性别:男

  爱好:射猎、读书

  好感度:39%

  词条:神射贯日(金),戟王(金),忠孝(蓝),重名(白),轻进致危(灰)】

  【神射贯日(金)】:

  被动:用弓箭进行攻击时,无视敌方30%防御,首箭必中且暴击率提升50%。

  射出三箭后,第四箭必定触发“贯日”,使当前弓箭射程翻倍,对目标造成武力值×3的真实伤害。冷却时间:半个时辰。

  太史慈的金色词条只能说中规中矩,比起赵云、典韦等人的确实还是稍逊一筹。

  曹彦走到曹昂等人身边,他们二人正要行礼,却被曹彦抬手阻止,“且先看看结果。”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身形矫健,面庞刚毅,双目炯炯有神,虽只身着一袭朴素布衫,却难掩周身英气。

  没让曹彦等太久,太史慈便击败了陈到。

  这时候,陈到和太史慈才发现,曹彦等人不知何时站在了校场边缘观战。

首节 上一节 170/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下一篇: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