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末太平道

汉末太平道 第42节

  张承负早有准备,一直死死盯着这中年文士。这一箭骤然袭来,他立刻往马背上一伏,让弩矢射了个空。而后,他神情一变,厉声大喝。

  “程仲德!朝廷已经下旨,捉你入洛阳!你等兼并土地、逼死小户、收纳亡命,罪证确凿!还不停下认罪,伏法投降,求朝廷宽大处置?!”

  “该死!果然是段氏的走狗!这胡乱咬人的疯狗段氏!!…”

  听到这一句话,中年文士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狠狠的回头望了一眼!接着,他咬着牙,对周围的亲信喝道。

  “马力快尽,不能这样下去了!”

  “延儿、武儿,你们分头逃,不要停!”

  “其他人,取出兵刃!随我一起,把这群段氏的追兵杀尽!”

  说着,中年文士调转马头,丢了手中的骑弩,拔出一柄八面汉剑。紧接着,剩下的十一骑,也同样拔出了环首刀来,开始转向。

  而那马背上的两个程氏嫡子,都红着眼睛,回头看去。尤其是那马上少年,对着那中年文士,忍不住喊了一声。

  “阿父!”

  “快走!”

  这一声“阿父”,中年文士浑身一颤,坐实了程立的身份。张承负顿时了然,心中大定。他收起弓箭,取出马背上的长铁杖,喝道。

  “取杖!准备冲锋!”

  一声令下,太平道众骑也齐齐取下长杖。这长杖夹握在腰间,就像夹着长枪,等着迎面冲锋的一击!

  “踏踏踏!”

  马蹄飞快,程氏的十二骑终于调转了马头。隔着二三十步,他们举起刀剑,奋起最后的马力,向太平道众骑冲来。

  “杀了他们!”

  “杀!!”

  太平道众骑也发出一声喊,举杖向前。他们以更快的马速,更长的兵刃,凶猛的冲击而去!

第51章 程某愿入太平道!适才相戏耳

  “砰!砰!砰!!”

  骑兵对冲,生死交手,只在一瞬之间。高道奴马速最快,猛然挥出长铁杖,正中一名程氏亲随的脖颈!

  “死!”

  铁杖借着马速,重击而下!那亲随瞬间瞪大了眼睛,脖颈一拧,手中的精铁刀跌落,就此斜着坠马!

  “冲!”

  张承负大喝一声,砸出铁杖,打向程立的胸口。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却展现出了出乎意料的武力!他敏捷地斜斩出八面汉剑,与铁杖撞在了一起!

  “铛!”

  一记兵刃交接,刺耳的金铁之声后,就是错马分开。而两侧的太平道徒们已经呐喊着,与程氏骑兵冲锋对撞!

  渠帅卜巳长杖一探,把一骑砸下马背,惨叫声立刻从马下响起。渠帅范朔直直刺中,刺倒对手的同时,也被迫松手弃杖。而彭鲿与桑平都刺了个空,和程氏亲随擦肩而过。

  另一侧,姜氏三兄弟武艺精熟,也刺中了两人,把对手击落马背。至于其他的太平道徒,就没有足够的马术与武艺,只能和程氏亲随以命换命,互相击中坠马!

  “哗!”

  利剑划过,鲜红飞洒,血腥扑鼻而来,雪上绽开梅花。只是这一轮骑兵对冲,十二名程氏亲随,就直接坠马八人,或生或死!而太平道徒也被砍中了三人,流血翻落马下,就此生死不知。

  在没有双边马镫的情况下,骑兵们只要近战肉搏,就会成片坠马,飞快分出生死!

  “呃!…”

  “家主!嗬…”

  两队骑兵互相冲过,分开四十步,这才重新集结,互相换了个方位。双方的人数,已经从十五比十二,变成十二比四。胜负不言而喻,战场再无悬念!

  “贼!段氏狗贼!”

  看清了厮杀的形势后,程立咬破了嘴,啐出一口血痰。他深深看了眼远处逃走的两个嫡子,接着一夹马腹,居然毫不停顿,就往来时的西边跑。

  “走!往回走!”

  “嗯?!”

  张承负怔了怔,也飞快反应过来。

  “姜乾、姜坤、姜离!”

  “在!”

  “你们兵分两路,去把那两个程氏嫡子捉回来!”

  “唯!”

  “彭鲿!你带两个人补刀,救治我们的人!”

  “诺!”

  “其他人,跟我追!”

  十二骑迅速分开。三骑向东,追捕程氏兄弟。三骑下马,拔出环首刀来,击杀落马的程氏亲随。而张承负亲自带着六骑,去追程立!

  “哒哒哒!”

  “踏踏踏!”

  长途跋涉再加上冲锋,双方的马力都已经到了极限,马速也陡然下降。就像两支互相冲撞的老鹰,变成了一前一后追逐的黄牛。这样的马速下,张承负终于能够取下弓来,瞄准前面的中年文士,连射了三箭!

  “嗖!…嗖!…嗖!”

  四十步内,第一箭擦马而过!三十步内,第二箭擦着皮帽。二十步内,凌厉的第三箭,终于射中了小腿!

  “啊!”

  程立惨叫一声,再也夹不住马背,翻身落马!而剩下的三骑见状,都红着眼大吼着,转身提刀砍来!

  “贼人!死!”

  “砰!咚!咔!”

  高道奴长杖一砸,巨力敲裂了一人的脑壳,砸起飞溅的黄红。渠帅卜巳与范朔哈哈笑着,与门徒配合挥砍,各自杀了一人!

  等众人杀完,骑马赶来,就见到张承负已经跳下了马。这少年丢了弓,单手提着长杖,走向跌坐在雪地上、提着八面汉剑的程立。

  “铛!”

  张承负一探一挑,就把那柄精贵的汉剑打飞。程立披头散发,又抽出一把短匕,然后再次被一杖击飞!

  “…”

  这中年文士默了默,不再反抗,拢起散开的头发,显出一张清峻的脸。他用如钩的目光,望向身前的少年,仔细打量了几眼,脸上竟然露出了笑。

  “这位少年郎君!段氏出多少钱,买我等的命?”

  “且报个钱数来,我程氏三倍给你!只要你放我一条性命…”

  张承负沉默不语,只是细细看着这中年文士,看着对方的从容,和从容下克制的紧张。好一会后,他才点点头,问道。

  “程君,程仲德?”

  “.正是程某。郎君是何人?”

  张承负环顾左右,看着皑皑白雪,听着不远处短促的惨叫,也看着那逐渐染出的血花。他温和一笑,对程立道。

  “我是太平道门徒,姓张,名承负!”

  “太平道徒?!”

  闻言,程立瞳孔一缩。他脸上的笑容先是一滞,然后却又更加和蔼起来。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承天而行;负者,负地而生…”

  “原来,郎君是太平道的高徒!不知是哪位大医的弟子?我程氏与太平道友善,大贤良师当年在兖州传道,也是捐过几斛米粮的…”

  “程某平日里,也读过流传的《太平经》篇章,信奉黄天。对大贤良师的说法深以为然。这汉室的苍天,确实是死了啊!…”

  张承负平静倾听,脸上也渐渐露出笑容。他温和笑着,看着这位当世最顶级的谋士,问道。

  “程君竟然也知晓我太平道,看《太平经》?”

  “太平道跨州连郡,信众百万!这兖州之地,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那程君觉得,我太平道如何?”

  “自然是好极!程某每每思之,都恨不得能投入大贤良师门下,日日听讲玄妙!”

  “哈哈!既然如此,不如让我斗胆,代替师长,邀请程君入太平道?”

  “啊!入太平道?”

  “怎么?程君不愿?”

  “哪里!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闻言,程立的脸上,扬起真诚和善的笑容。他坐着行了一揖,视周围死去的程氏亲随于无物,恭敬笑道。

  “程某愿入太平道,为大贤良师,为三位大医效劳!”

  “好极!好极!能得程君,真是我太平道的幸事啊!”

  张承负满意点头,低头还了一揖,脸上也扬起了笑。两人就这样真诚的笑着,对视着,不提半句刚才的厮杀。而后,张承负突然面露苦恼,问道。

  “程君大才,张某钦佩多时!我太平道有一难题困扰许久,不知如何解决…若程君能够解惑,我一定帮程君遮掩下来,躲过段氏的追杀!”

  “嗯?请讲!”

  “是这样!我太平道在冀州信徒众多。可今年冀州先是大疫,又是大旱,多出数十万流民来!我等欲救百姓,却没足够的粮食,这该如何是好?”

  听到这样的问题,程立眼神闪动,笑着问道。

  “太平道善信众多,大可向富户筹粮!大贤良师名声卓著,连段氏都尊崇的很,赠送数十万钱为礼…这数十万流民,救下来想必不是问题?”

  “不,程君。你没去过冀州。今年的冀州,粮价已经翻了十倍。哪怕是二十万钱,也不够万人数月所用啊!…”

  张承负摇了摇头,正色道。

  “大贤良师宅心仁厚,为筹不到粮而苦恼。可我这等当弟子的,却不能不替师父解决问题…这次被段氏雇来,袭击程氏,也正是为了段氏答应的粮食。”

  “筹粮之事,我本毫无头绪。但今天听了傩戏,那十二兽食疫鬼的唱词,却突然给了我一份启发!”

  “程君,你说,若是以丁壮为十二兽,以老弱为疫鬼,又是否可行呢?”

首节 上一节 4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哈哈哈,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