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53节
出了朝阳城之后,不断有归降李彻的靺鞨部族率部加入大军。
这些部族之前被李彻靠军演拿捏了一番,虽不是真心归降,但对奉军的畏惧是真的。
而靺鞨人和契丹人早有冲突,在关外南方这一片地界,契丹人势力大,靺鞨人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在靺鞨人眼里,大家都他娘的是关外蛮族,凭什么你们契丹人的日子过得比我们好。
所以当李彻向众靺鞨族长表示,要带着他们去打契丹人时,众人皆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自此一万多靺鞨骑手加入北伐大军,李彻手下可用之兵提升到四万之众!
李彻第一次指挥这么多兵马,说不紧张是假的。
古代将领的指挥能力往往会和兵团人数成反比,不是每个人都是韩信,多多益善。
尤其是此次的对手契丹人,可不像靺鞨人那么好欺负。
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强盛的‘辽’政权,巅峰时期的疆域东北到库页岛,北至蒙古草原,西到阿尔泰山,南到雁门关一线。
“升帐!!!”
随着传令官的一声高喝,众将并肩走进中军大帐。
陈平之看着舆图,开口说道:“末将以为应当先打襄平,那里是契丹重镇,若能打下此城,则契丹满盘皆溃。”
没错契丹人虽是游牧民族,但他们也是有城池的。
只不过这些城池大多是辽国时期修建的,那时的辽国已经不能说是一个纯游牧民族了,筑城、耕种、修书无一不通,和中原王朝没什么区别。
襄平曾是辽国五京之一,其位置在后世辽阳市,距离辽宁省省会沈阳已经很接近了。
襄平的建城历史非常早,几乎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城市,在古代绝对是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
而霍端孝显然和他有着不同的看法:
“襄平距大军有六百里的路途,我们还要绕过契丹多个部族和城镇,补给一旦被断,大军粮草断绝,后果不堪设想。”
“臣以为,我们当先下广宁府,以此城为跳板,再攻打其他重镇。”
广宁不太出名,是后世的北镇市。不过北镇市的上属城市就很出名了,那就是锦州。
没错,就是那个‘全国烧烤看东北,东北烧烤看锦州’的锦州。
李彻端坐在主位上,看着霍端孝和陈平之二人据理力争。
帐下其他武将也分为两帮,分别支持攻打‘襄平’和‘广宁’,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
而以得耳布为首的蛮族将领,则一脸懵逼地看着他们吵来吵去。
靺鞨人看不懂这些战略,打仗不就是带着人一股脑杀过去,见人就砍吗?
李彻没有加入争执,而是借此更深入地观察两人的带兵风格。
陈平之看似温文尔雅,是个风度翩翩的儒将,但其用兵爱好用险,主打一个高风险高收益。
而霍端孝用兵四平八稳,不讲究出奇制胜,而是偏于保守,稳扎稳打。
感觉两伙人争吵得差不多了,李彻心中有了决断。
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口说话,其他人依然沉浸式吵架中,根本没人理他。
李彻无奈,只得一脚踢在身前东北虎的屁股上。
“嗷呜——吼!”
大松一声虎啸,惊得在场之人齐齐心里一颤,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李彻满意地点了点头,这虎真好用,比老师手里的教鞭好使多了。
当年要是送那个当幼师的前女友一只同款东北虎,也不至于分手了。
“诸位所说,本王都清楚了。”李彻面无表情地看向众人,不怒自威。
“无论是攻襄平,还是攻广宁皆是上策,既然如此,不如两者皆攻!”
众将皆是心头一惊,不可置信地看向李彻。
陈平之瞪大了眼睛。
本以为自己已经算是喜欢用险了,没想到殿下更是天马行空。
一口气打两座重镇,这能对吗?
“殿下,不可啊!”他连忙开口劝说道,“我军只有四万之众,若是再分兵,如何攻城拔寨?”
李彻摇了摇头:“谁说本王要同时攻城了?”
“左军直取襄平,要闹出声势来,以作佯攻。那契丹大汗心中恐惧,必然命令其他部族来救,如此广宁城必将空虚!”
“中军和右军趁此机会,将全部兵力压上,一口作气拿下广宁!随后再与左军一起,围剿救援襄平的契丹援军!”
第192章 手雷的初次登场
辽阔的原野上,泛起一片淡淡的绿色,嫩草探出头来,迎接和煦的春风。奉军左路军浩浩荡荡地在平原上行进,与之随行的还有靺鞨各部族。
旌旗猎猎作响,上面的‘奉’字在风中显得威武而庄严。
战马踏过松软的土地,蹄声铿锵有力,不时溅起黑色的泥土,将一只刚刚回归的大雁惊起。
它在半空盘旋几圈后,又振翅飞向远方。
嗖——
突然,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正在空中盘旋的大雁腹部。
那雁扑腾几下,随即无力地坠落于地,惊起一片尘土。
“好箭法,今日有口福了!”解安微微侧首,看向身旁的杨璇。
杨璇面色不改,神情如常,只是微微颔首以示回应。
最前方的陈平之看着士兵们纵马取回大雁,表情带着些许忧虑。
解安见状,驱马来到陈平之身旁:“襄平城守将是耶律和吧?倒是个老对手了。”
陈平之点了点头。
杨忠嗣在时,桓国军和契丹人交手过太多次,所以护国军上下将领对契丹高层都很熟悉。
这耶律和是契丹数得着的名将,而且还是契丹皇族,颇有威望。
不过面对杨忠嗣带领的桓国军,耶律和还是赢少输多。
“你为何不求少帅,让我们挂出桓国军的大旗?”解安突然问道,“若是能借桓国军名声,那耶律和必然胆战心惊,向广宁求援。”
“有些事情是原则,万万不可触动。”陈平之淡淡回道,“莫要再提桓国军了,现在我们是护国军。”
解安没有说话,只是开口道:“不动用桓国军名号,就凭我们这些人,要想让耶律和因惧怕而求救,怕是不简单啊。”
“这就要看少帅交给我们的火器,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
陈平之将视线移到身旁队伍中,士兵们鼓鼓囊囊的腰间,每个人都揣着两三颗手雷。
火药司准备这么长时间,手雷已经可以量产了,此次大规模配备军中。
虽然没解决插销的问题,依然要使用引线,但这种简易手雷已经是划时代的武器了。
陈平之大张旗鼓,根本没做掩饰,两万人浩浩荡荡地向襄平城杀去。
。。。。。。
襄平城守将耶律和也不是废物,自然已经得到了奉军大举来攻的消息。
此刻的他正骑在马上,立在距离襄平城南边三四里处的山坡上。
他的身后,是两万契丹骑兵。
在耶律和得知奉军来攻的那一刻,就没准备据城而守。
不是他小看奉军,李彻和高丽打的那一战已经传到契丹人耳中了,大部分契丹人都知道南边来了个骁勇善战的大庆藩王。
之所以率军出城迎战,是因为他手下勇士都是骑兵,在平原开战才能发挥出他们的优势。
趁着奉军未到来之际,耶律和迅速从周围部族抽调了几千壮丁,加上城中守军,凑出了两万骑兵,在城外列阵。
他觉得奉军远道而来,哪怕他们战斗力真的如同传闻中那么强,在还未经过修整的情况下,也绝对发挥不出来。
不如先下手为强,在对方还未准备好之时,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忽然之间,耶律和的瞳孔一缩。
他看到远处的平原尽头,出现一杆杆军旗在风中猎猎,奉军的先头部队已经隐约可见。
耶律和的眼神很好,他看到奉军队伍中虽然有半数骑兵,但另一半依然是步兵。
随后缓缓松了口气。
别管这个奉王多么能打,步兵也没有骑兵的战力高。
双方都是两万人,我这边都是骑兵,你奉王凭什么和我打?
此战,优势在我!
当即拔出腰间佩刀,怒喝道:“契丹的勇士们,庆人嚣张,犯我疆土,罪不可恕。“
“列阵,随本将杀过去!”
“哇哦哦哦哦!”
契丹骑兵嘴里发出一阵阵怪叫,猛夹马腹,全力向远处疾驰而去。
马蹄掀起滚滚尘土,宛如汹涌的洪流在大地上奔腾不息。
而此时,陈平之已经看到远处如浪潮拍打而来的契丹骑兵。
他看向身后,一众靺鞨族长神色紧张,反倒是护国军将领个个面色潮红,跃跃欲试。
陈平之当即放弃了让靺鞨骑手打头阵的想法。
这群靺鞨人被契丹人打怕了,战斗意志远远没有契丹人强。
所以他们只能被称为骑手,而契丹骑兵能被称为狼骑。
若是硬要他们迎战,怕是接战的瞬间就会崩溃,甚至掉头反冲己方阵线。
“护国军!”陈平之拔出腰间佩剑,“迎敌!”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