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29节
使团出城,道路上并非空无一人,早有大批的民夫押送着粮草车队,一路向东进发。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李彻已经下定决心征辽东,虽然大军还未出动,但粮草却是要早早送到距离前线最近的地方。
秦旌跟在运粮队后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有些模糊了的朝阳城。
再次转过头来,眼中只剩下坚定。
此一去,对自己来说虽为死路,但也是一条明途!
使团行至一处山坳,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秦大人,您看!”身旁张氾突然惊讶出声。
秦旌顺着张氾的视线看去。
却见一队人马从风雪中疾驰而来,虽未打旗号,但队中骑士皆是身穿精锐重甲,神采奕奕。
为首之人身披狐裘,面色淡然,正是奉王李彻。
秦旌傻傻地看着李彻勒马停在自己面前,飞舞的雪花落在他的肩头,瞬间融化。
“秦卿,此去高丽路途遥远,本王特来相送。”
李彻的声音低沉而温暖,仿佛能驱散这冬日的寒意。
秦旌鼻子一酸,连忙下马躬身行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殿下亲自相送,臣惶恐不已。此去定不负殿下所托,必当竭尽全力,完成使命。”
李彻沉默良久,突然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你可知错了?”
秦旌面露悔意:“臣知错,不该以一己之私念,不顾百姓生死。”
李彻点了点头:“汝之家眷不必担心,本王今年入京后,自会将他们接到朝阳城,好生照顾。”
听到李彻的话,秦旌终于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臣,拜谢殿下大恩。”
待到秦旌再次起身,李彻已然翻身下马,来到他面前。
他伸出手,帮秦旌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
忽然一阵寒风袭来,吹得秦旌官袍猎猎作响。
李彻眉头微皱,目光落在秦旌略显单薄的官服上,随即将自己身上的狐裘解下。
秦旌见状,连忙摆手推辞:“殿下贵体要紧,臣不过区区犯臣,岂敢让殿下受寒?”
李彻却不由分说,直接将狐裘披在秦旌肩上,动作轻柔却不容拒绝。
狐裘披在肩上的瞬间,秦旌只觉得一股暖意从肩头蔓延至全身,仿佛连心底的寒意也被驱散。
他低头看着那狐裘,心中百感交集,眼眶微微发热。
李彻又缓缓说道:“机灵点,未必非要把命丢在那里。”
“高丽国王扣押奉国使臣,高丽国王辱骂奉王,高丽国王不服宗主国调和,这都是出兵理由,明白了吗?”
秦旌抬头,眼中闪过感动之色:“臣......明白。”
“嗯。”李彻拍了拍秦旌的肩膀。
随后,他从秋白手中接过一壶热酒,递给秦旌。
“天寒地冻,饮此一杯,暖暖身子。”
秦旌接过酒壶,仰头饮下一口,再抬起头时,李彻已经回到了马上。
“去吧,本王在朝阳城等你的消息。”
马蹄声渐渐远去。
秦旌披着白色的狐裘,站在雪地之中,久久没有起身。
“秦大人?”副使张氾来到秦旌身侧,小声唤道。
“哈哈哈哈!”秦旌大笑几声,将李彻赏赐的那壶热酒递到张氾手中,“去,把这酒分给将士们喝。”
说罢,他大步走向马车,肩头仿佛卸下了千担之重。
张氾诧异地看了看手中酒壶,又看向秦旌的背影。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此刻的秦旌似乎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
使团一路向东而行,路过辽阳城后,终于踏上了前往高丽的路。
离开了奉国的水泥路,使团的行进速度也开始放缓。
一路所见俱是冰天雪地的萧条之象,仿佛除了使团这一百余人外,方圆百里内再无半个有生命的生物。
然而秦旌却仍下令全速前进,让使团成员身心俱疲。
张氾不得不硬着头皮向秦旌商议:“秦大人,这一连走了四五天,一直都没歇息过,兄弟们有些吃不消啊。”
“不如今天下午找个地方扎营,让大家休息半日,也好养足精神?”
秦旌看了他一眼,笑道:“我赶着送死都没嫌累呢,你们去立功还嫌累了?”
张氾错愕道:“啊?什么送死?”
副使张氾不过是朝阳城一个小吏,原来是靠近高丽的边民,因为精通高丽语,才被秦旌选中。
名为副使,实际上就是翻译,自然是不清楚此次出使的真正目的。
“无事。”秦旌摇了摇头,反问道,“我听说你也曾随殿下北伐,当过军中小吏,可有胆气?”
张氾闻言顿时有些恼火:“秦大人怎么如此说?下官虽本领低微,但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早有为国尽忠之心。”
秦旌笑着道:“此行可不易啊,我们既要探出高丽内乱真相,还需探明高丽兵力虚实。”
“万一让高丽人有所察觉,没准还会有生命危险。”
“死则死矣。”张氾硬气道,“有何惧哉?”
“好!这才是我奉国使节该有的气节!”秦旌笑着回道,“我交给你一个任务,记下这一路的山川走势,等回去后,将你所见所闻全部告知殿下。”
张氾疑惑道:“您才是正使,为何不亲自告知殿下?”
“别管那么多,我就问你,能做到吗?”
张氾狠狠点了点头:“秦大人放心,下官必会竭尽全力。”
秦旌笑道:“行了,这一路颠簸的确辛苦了,去通知大家吧。”
“今日早些扎营休息,明天再全力赶路便是。”
经过半天的休息,使团的成员也恢复了过来。
秦旌不再停留,带着使团向着高丽的方向全速前进。
两天后,使团踏入高丽国境内。
第270章 朕!朕!朕!狗脚朕!
使团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金色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昭告着这支队伍的背后是大庆奉王。
发现了使团的守将不敢怠慢,一边派兵将使团迎入城中,一边派人去柳京禀报高丽国王。
高丽国王得知使团入境,心中更是惶恐不安。
有契丹的前车之鉴,加上高丽军年前被李彻率军大败,他深知奉国的强大。
这位奉王可是不好相与的主儿,行事霸道就算了,关键是人家真有实力。
更何况此时高丽国还有内乱,自己只指挥得动全国一半的兵马。
于是,他立即下令,派遣精锐的军队前往边境迎接,并全程护送使团前往国都。
高丽的军队整齐列队,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以秦旌的眼光看,这群高丽士兵也算是精兵了,勉强能达到刚从朝阳军出来的新兵水平。
显然,高丽国王为了讨好自己,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士兵都派来了。
他们分列两侧,为奉国使团开辟出一条宽敞的道路,以此展示高丽的礼仪与尊重。
可惜,这波操作纯纯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大人,打探差不多了。”身侧的张氾突然低声道,“一个月之前,高丽国的大将军朴盖文突然暴毙,其手中掌握着高丽国一半的兵权。”
“按理说朴盖文暴毙,应当由其子继承兵权。但高丽国王忌惮朴家势力,竟下令将兵权转交给了亲信将领金时庆。”
“朴家自是不愿意,朴盖文长子虽在柳京,但其余两子却在其他城池驻守,当即关闭城门,不再听从高丽朝廷的命令。”
“如今双方还在对峙,虽然并未开战,也是剑拔弩张。”
秦旌轻轻点头,询问道:“若是我奉国大军,这两方有没有可能放下争端,一致对外?”
张氾摇了摇头:“绝无可能,高丽国王可能愿意,但朴家绝对不会同意。”
“高丽国王忌惮朴家很久了,这份忌惮已经逐渐转为仇恨。我军打入高丽,朴家尚有一线生机,可若是他们向高丽国王交出兵权,必会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不错,我知道了。”秦旌脸上带笑,“把水搅浑就是了。”
使团在高丽军队的护送下,缓缓前行。
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他们不认识奉国的王旗,但看着使团成员华丽的装束打扮,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终于,在夕阳的余晖中,奉国使团抵达了高丽的国都。
柳京城,也就是未来的平壤。
此城的历史比高丽国还悠久。
商朝末期,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市为都城,建立了‘箕子朝鲜’。
后来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取代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
之后这片土地又一度被中原文明征服,经历了高句丽时代,最终在如今的高丽建国时,仍为国都。
如今的高丽王姓为‘李’,国王中年继位,已经是六十有七了。
高丽国王年纪毕竟大了,没有亲自出来迎接,但却让文武百官在城门外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也算是牌面拉满了。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