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93节

  你们还去犯罪,还去偷抢,不是骨子里就是坏是什么?

  如果说赦免其他犯人是给小去病积福,那么赦免这些真正的恶人不仅不能积福,反而损了德行。

  大赦持续了整整三天,至少有数万人走出乞活洞,重获自由。

  朝阳城安排不下这么多人,他们将前往其他城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开始新的生活。

  俘虏们脱下破旧的囚服,从士兵手中接过分发的物资,沿着街道出城。

  李彻站在天上人间楼顶,看着下方的街道,嘴角微微上扬。

  这就对了嘛,虽说他们不是大庆人,但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邻居,打生打死做什么?

  不如一致对外,先揍倭人,再打洋人,这才来得痛快!

  “殿下。”

  李彻回过头,见到秋白拱手询问:“王永年到了。”

  李彻微微颔首,看向从门口进来的那身影。

  王永年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官袍,那副陪伴了他七百多个日夜的木枷,依旧套在脖颈和手腕上。

  他低着头,不敢直视王座上的李彻,心中忐忑不安。

  “王永年。”李彻的声音平静无波。

  “罪......罪臣在。”王永年惶恐地应了一声。

  李彻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对侍立一旁的秋白扬了扬下巴。

  秋白会意,捧着一个托盘走上前来。

  王永年定睛一看,那托盘上没有任何文书,只有一把小巧的黄铜钥匙。

  看到那把钥匙,王永年瞳孔猛地一缩,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秋白走到他身后,轻轻将钥匙插入枷锁的锁孔,只听得‘咔哒’一声轻响格外清晰。

  紧接着,那副束缚了王永年两年之久的沉重木枷,被秋白轻轻取下,放在了托盘上面。

  感到脖颈和手腕上骤然一轻,久违的身无束缚之感如同电流般瞬间传遍全身。

  王永年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又难以置信地活动了一下手腕。

  他怔怔地看着那副枷锁,仿佛不认识这个曾经日夜相伴的‘老伙计’。

  对他而言,这副枷锁既是沉重的耻辱柱,也是救命稻草。

  两年来,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任何违反朝仪的行为都毫不留情地指出并记录。

  他深知自己命悬一线,稍有懈怠或再犯,等待他的就是万丈深渊。

  这份在巨大压力下的恪尽职守,连最挑剔的御史也挑不出错处。

  他默默用自己的行动,艰难地洗刷着曾经的污名。

  王永年也曾听闻大赦,却不敢奢望自己能在其中,未曾想到......

  想到这里,两年来积压的恐惧和悔恨,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爆发!

  “臣......臣......”

  王永年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喉咙里发出压抑不住的呜咽,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掉下,瞬间模糊了视线。

  他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光滑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殿下!殿下隆恩!罪臣......罪臣王永年,叩谢殿下再造之恩!!”

  “罪臣这条命,是殿下给的!罪臣此生,愿为殿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王永年哭喊着,额头一下下地磕着地面,不多时便渗出了鲜血,仿佛要将这两年的所有情绪都宣泄出来。

  李彻看着痛哭流涕的王永年,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没有立刻阻止,直到王永年的情绪稍稍平复,才声音温和地缓缓开口:“起来吧。”

  “罪臣不敢!”王永年哽咽着。

  “枷锁已去,何来罪臣?”李彻开口道,“你这两年来恪尽职守,纠察朝仪也算兢兢业业,奉国朝堂肃然有序,有你一份功劳。”

  “本王虽未曾明言你之功劳,但都看在眼里。”

  王永年闻言,身体又是一震。

  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李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彻的这番肯定,却是比卸去枷锁,更让他心潮澎湃。

  李彻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暖意:

  “本王还听闻,你那儿子王羲,在农事司做得极好。”

  “他改良的几种堆肥之法颇有成效,还有对番薯、玉米、棉花育苗的照料,皆是他一力促成。”

  “本王看过他的条陈,可谓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是个踏实肯干的好苗子,本王很看好他。”

  提到儿子,王永年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殿下用人之道当真是大气,自己身戴重枷,尚能有用武之地。自己的儿子不仅没受牵连,还能在新政下崭露头角。

  殊不知李彻的用人之道,乃是集历史诸多明君之精髓于一体。

  曹老板有‘唯才是举’之论调,刘大耳有‘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之美誉,二者已经颇为不俗,但对李彻来说还不够。

  李彻用人,有德用德,有才用才,天下之人,无不可用者!

  便是城西头瘫了一半身子的老王头,也能编个草席不是?

  王永年再次重重叩首:“犬子愚钝,能得殿下垂青,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殿下恩德,我王家父子,永世不忘!”

  李彻微微颔首:“枷锁已去,望你父子二人日后同心戮力,为国效力,莫要辜负本王今日之期许。”

  “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报效奉国!”王永年斩钉截铁地应道。

  王永年缓缓起身,看着给予他新生和希望的年轻藩王,忽然想起了那个将自己推入深渊的身影。

  强烈的感激和愧疚交织在一起,最终冲垮了他最后的犹豫。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还带着泪光:

  “殿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此事......此事关乎重大,埋藏于臣心中多年,如鲠在喉,日夜煎熬,臣不敢再欺瞒殿下!”

  李彻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神掠过一丝锐芒:“哦?王卿但说无妨。”

  王永年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句道:

  “当年,王家在关内各地暗中操持的那桩奴隶生意,其背后真正的主使者,并非臣一人!”

  “臣......臣只是摆在台前的傀儡,真正掌控全局、攫取最大利益的......是......是......”

  他声音颤抖得厉害,恐惧地看了看四周,仿佛害怕隔墙有耳。

  最终,那个名字还是被他带着恐惧吐了出来:

  “是......是曾经的蜀王,当今的......太子殿下!蜀王李焕!”

第608章 庆帝赐名

  王永年吐出‘李焕’两个字,如同在平静的书房投下一块巨石。

  李彻瞳孔骤然一缩,锐利的目光牢牢锁住王永年:

  “此言当真?那时候的蜀王可还只是个孩童!”

  话刚出口,李彻便知道自己欠考虑了。

  莫说两年前了,现在的蜀王不也只是个半大孩子吗?

  皇家的子嗣根本不能以常理去看待,都是皇宫中勾心斗角长大的,能有几个是傻白甜?

  “千真万确!”王永年回道。

  李彻皱眉问道:“背后只有他一人?”

  王永年感受到那目光的压迫,不敢有丝毫隐瞒,急切地摇头:“不,殿下,远不止蜀王一人!”

  “根据臣所知,蜀王背后是一整个盘根错节的集团,由几个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暗中联合而成,王家在其中只能算是小卒,蜀王也只是他们在皇子中选中的棋子!”

  “千年世家?”李彻眉头紧锁。

  虽然知道所谓的千年世家是虚指,大多数世家其实也就几百年的传承,但这方世界也有太多世家了,简直是杀不绝灭不完。

  他们的势力根深蒂固,扎根在大庆各个阶层和衙门。

  饶是手段狠辣如庆帝,对他们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就是再往后几千年,类似‘县城婆罗门’这样的存在还少了?

  李彻收起心思,又问道:“他们为何选中蜀王?”

  王永年语速很快,但吐字依然清晰:“因为在众多皇子中,蜀王与这些世家勾连最深!”

  “前太子身居东宫,就在陛下身边,他们难以渗透。”

  “秦王、燕王、楚王三位殿下......请殿下恕臣直言,在那些世家眼中,这几位殿下行事作风过于刚直,难以共谋‘大事’。”

  “晋王殿下在晋地根基深厚,自有晋商和当地大族支持,世家也难以插足。”

  “唯有蜀王,他看似年少庸碌,实则心机深沉,且对世家多有依赖,是他们扶持操控的最佳人选!”

  李彻眼神更冷,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

  “前几日,蜀王派人行刺的皇兄,此事背后,可有这些世家的影子?”

  王永年却是第一次听到这番秘闻,不由得心中一惊。

  随后毫不犹豫地点头,语气斩钉截铁道:“有,必然有!”

  “殿下,这些世家行事之大胆,远超常人想象!为了攫取权势,维系他们千年不倒的地位,他们什么不敢做?”

  “莫说谋害皇子......”王永年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惊惧,“他们......他们甚至曾密谋过对陛下......下手!”

  饶是李彻心志坚毅,听到‘对陛下下手’这几个字,呼吸也为之一窒。

  “你可知具体是哪几家?主使之人又是谁?”

首节 上一节 493/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