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537节

  就在倭国舰队遭受两轮毁灭性炮击,而陷入混乱的这段时间内。

  第一舰队高速逼近,侧翼的第四舰队也急速驶来,完成了最后的收拢包围!

  一艘艘飞剪船原本只是海平线上的黑点,此刻已经清晰可见。

  锐利如刀的船艏,劈开浑浊的血浪。

  高耸的桅杆之上,一面面血红色的旗帜,在硝烟弥漫的海风中猎猎狂舞。

  旗帜中央那个用黑线绣成的‘奉’字,如同燃烧的烙铁一般,狠狠灼烧着每一个幸存倭兵的眼睛。

  放眼望去,整个海面上,四面八方皆飘扬着一面又一面的血色王旗!

  血旗组成了一个不断缩紧的死亡之环,将残存的倭国舰队牢牢锁死在中心。

  “啊!!!”

  极致的恐惧,瞬间冲垮了海部义久最后的理智。

  他举起那柄还在滴血的太刀,用尽全身残存的所有力气,发出了一声不似人声的嘶吼:

  “不许撤,冲上去!!!”

  “给我接舷,我大和武士天下无敌,必能杀光他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昨日将李纯臣逼得发狂的海部义久,今天发出了一模一样的嘶吼。

  仿佛对他们而言,接舷战是杀手锏,冲过去就能反败为胜似的。

  殊不知,时代早就变了。

  接舷?

  李彻的确会和他们接舷,但派过去不是士兵,而是一枚又一枚的霰弹!

  海部义久看到,对面的飞剪船硝烟弥漫,一排又一排黑洞洞的炮口齐齐一颤。

  随后,便是连绵不绝的尖锐呼啸声。

  一颗又一颗葡萄弹如烟花般绽放,铁片、铁砂夹杂着钢珠化作钢铁弹幕,落在倭国船队的甲板上。

  这时候,被直接打死反而成了幸运之事。

  一名被打穿肺部的将领倒在海部义久旁边,血液倒灌进气管,肺泡从嘴里生生挤了出来。

  甲板被霰弹打得千疮百孔,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死亡气息。

  海部义久同样被霰弹击中,下半身已经成了一滩烂泥,手中太刀无力地掉到一旁。

  他躺在甲板上,身体逐渐从阵阵剧痛,变得轻飘飘的。

  恍惚之中,他看见一只纯白色的海东青盘旋于海天之上,目光睥睨地俯视着自己。

  “呵......”海部义久轻笑一声,嘴中溢出血水,“原来......这才是奉军啊。”

第655章 占领对马岛

  李彻在亲卫的簇拥下,踏上了对马岛的码头。

  脸上带着好奇之色,打量着眼前这片刚刚易主的土地。

  “啧。”

  李彻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叹,目光扫过码头附近的建筑。

  “倭国的房子,倒是真有些中华遗风。”

  他指着不远处一座飞檐翘角的仓库,对身旁众将说道:

  “瞧那斗拱,瞧那挑檐,这规制如今在大庆,怕也难寻几栋保存如此完好的了。”

  “倭国工匠手艺不错,房子搞得挺漂亮,若是能找到此人可饶他一命。”

  一旁的霍端孝开口道:“几百年前倭国和我中华交流频繁,应该是他们的工匠那时候学去的,如今大庆已经不时兴这种风格了。”

  李彻微微颔首,不屑道:“和高丽一样,都是个学人精。”

  他信步向前,边走边看,像是来游玩的贵公子多过征服者。

  只是走着走着,他的眉头就微微蹙了起来,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就是这些房子,怎么都这么矮?”

  李彻停下脚步,比划了一下眼前一座明显是官署建筑的门楣,又挺了挺腰杆:“本王这身高,进去怕不是得一直躬着?”

  “等将士们进去驻防,岂不是个个都得当缩头乌龟?”

  “不成不成,这拿来就用怕是不方便,回头得让工兵营好好拾掇拾掇,该加高的加高,该拓宽的拓宽。”

  “堂堂奉国王师,在自己地盘上猫着腰走路,像什么话?”

  他这带着点嫌弃的抱怨,引得身边几个亲信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自家王爷这关注点还真是清奇。

  不过倭人的房子的确矮小,远远看去还以为是土地庙呢。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传来。

  黎晟一身白色海军帅服,大步流星地走到李彻面前抱拳行礼:

  “启禀殿下,末将黎晟复命!”

  李彻转过身,脸上的轻松之色稍敛,带上了几分郑重:“辛苦了,情况如何?”

  “回殿下!”黎晟挺直腰板,声音满是兴奋,“倭国海军主力,已被我舰队全歼于此役,经各舰反复清点,确认无任何一艘敌舰逃脱!”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此战生擒倭寇残兵,共计三百一十七人,大多为落水后被捞起,皆已押送看管。”

  “至于其余倭寇,据末将估计,十之八九已随其舰船沉入这东海之底,喂了鱼虾。”

  “哦?俘虏才三百出头?”李彻挑了挑眉,似乎对这个数字有点意外,随即又了然地点点头,“也罢,省得浪费粮食看押。”

  此战奉国海军拢共就放了三轮炮击。

  一轮打散了倭寇魂,二轮打断了倭寇骨,三轮连骨灰都给扬得干干净净。

  等到舰队开过去后,海面上已经没有完好的倭国战船了。

  倒是有运气好的小型战船,既没被炮轰到,也没被海浪掀翻,看见奉军来了还想逃跑。

  飞剪船上的火枪队几轮齐射,便不吱声了。

  能侥幸活下来的就有福了,接下来的人生都可以去西伯利亚种土豆。

  李彻又问道:“那海部义久呢,可有擒获?”

  黎晟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沉声道:

  “末将派人重点搜查了倭寇旗舰残骸,登船搜寻的将士们回报......海部义久,已然不成人形,尸身更是宛如一滩烂泥,面目全非,仅凭衣甲残片和随侍尸身位置才能勉强确认身份。”

  李彻闻言,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淡淡‘嗯’了一声。

  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日子将领罢了,死了就死了。

  若非他是倭国扛把子海部宗贞的弟弟,李彻都不会记住他的名字。

  黎晟接着一挥手,身后一名亲兵立刻捧着一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东西上前。

  黎晟顺手接过,解开油布,露出一柄造型奇特的带鞘长刀。

  刀鞘为鲛鱼皮包裹,刀柄缠绕着丝线,护手呈圆形。

  “此乃从海部义久尸身旁寻得的佩刀,据俘虏指认,确为其随身太刀。”

  黎晟双手将刀呈上,恭敬道。

  李彻来了兴致,伸手接过。

  那刀入手颇轻,刀鞘冰凉,和记忆中传统的武士刀不同,此刀更弯曲一些。

  他握住刀柄,拇指轻推,只听‘噌’的一声轻吟,一抹雪亮冰冷的寒光瞬间出鞘半尺。

  刃口在阳光下流动着水波般的纹路,靠近刀柄处隐约可见锻打留下的云纹。

  “倒是一把好刀。”李彻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他虽不喜倭刀,但作为上位者,对兵器的优劣还是能一眼看出的。

  这柄太刀,无论是材质还是那股子内敛的杀气都非凡品,显然是名家之作,海部义久身份的象征。

  手腕一翻,李彻娴熟地将刀收回鞘中。

  然后,转头看向一旁的燕王李霖。

  “兄长。”李彻将太刀递向李霖,笑眯眯地说,“这刀是个好物件,送给你使使,挂在府里充个门面也好。”

  李霖闻言,只在那太刀上随意地扫了一眼,便立刻嫌弃地撇开了目光。

  “得了吧,这玩意弯不弯直不直的,奇形怪状,拿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呢!”

  “不要不要,你自己留着玩儿吧!”

  李彻非但不恼,反而微微一笑,喜滋滋地将那柄太刀递给一旁的秋白,让他收好。

  这刀倒也勉强能加入自己的收藏,虽然称不上宝贵,但也有一份纪念意义。

  李霖看着他一副捡到宝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

  海风拂过码头,吹动兄弟二人的衣袍。

  在他们身后,是忙碌着接管港口的奉国士兵。

  远处海面上,则是无数面迎着海风猎猎招展的奉字王旗。

  李霖开口问道:“今日过后,倭国应当没有战船了吧,我们可以登陆了?”

  李彻点了点头:“海部宗贞那边应该还有一些海军,但不成什么规模,掀不起风浪了。”

  “速战速决吧。”李霖提醒道,“朝堂有风声传来,已经有朝臣对你所为不满,弹劾你好战必亡了。”

  李彻嗤笑一声:“一群坐井观天之人,他们懂个屁?

  “战争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首节 上一节 537/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