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鸾归巢 第102节
第三步,就是去找真崎甚三郎,我不找小矶国昭,不找荒木贞夫,一定要找真崎,关系亲近啊。
有这几个基础,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最好的结果,后续不了了之,救下尹奉吉,换个名字为我效力,秘密派回朝鲜和东北,和土肥原作对。
最差的结果,自己最多给骂几句胡闹,尹奉吉由其他人重新审讯,然后处决,这也差不多就是他原本的轨迹,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而且陈捷华还安排了后招,后招能不能用上,完全看血盟团那边会不会真的发动政变。
刘峻泽使用的狙击枪的选择上,陈捷华也留了钩子,美式枪械和子弹,这个钩子暂时用不上就先留着。
反复思考完,陈捷华判定应该没有什么疏漏,安心的入睡。
——
分界线-——
那边陈捷华刚入睡,同一时间,在金陵的赵石羽看着坐在对面的藤原美绪,陷入两难。
藤原美绪到了上海,先去医院探望了一下重光葵,接着没去东亚同文书院,而是直接去了金陵,直接找到赵石羽,单刀直入,“果党军中是不是有一个台湾人,宜兰县的,我想见他。”
“不准联系青玄,带我去找他。”
“美绪小姐,你这样说,我就更要联系青木了。你这一路风风火火的找过来,向日本驻华公使馆报备了吗?”
“没有报备,驻华公使重光葵还在医院,大本营还没有派遣其他公使过来。我去了医院,探望了公使重光葵,和他说了下,我要来金陵,去金陵女校看看。”
“那你这去过女校了吗?”
“还没有,下车直接奔你这了。”
“那我建议你先去女校转转,在女校正常找你的熟人老师同事聊聊,就说回来散散心。”
“剩下的,等我联系了青木,我要听他意见看看怎么安排。现在是非常时期,以你这身份,突然来金陵,会引起各方关注和猜疑。”
“还有,你知道他的名字吗?我不可能带你去果党一个个问吧?”
“他的名字叫陈岚峰,我在陆士毕业学员名单上找到的这个名字。”
“美绪小姐,你瞒着青木,一个人突然来金陵,找陈岚峰,是什么原因?能说吗?”
“我无法确定,所以现在不能说。”
“行吧,我先安排你住下来。”
“老赵,要不你联络青玄吧,听听他的意见,你这么一提醒,美绪知道错了,趁还没发生事情,问问青玄怎么补救。”
藤原美绪冷静下来,再加上赵石羽的提醒,终于明白,自己草率了,太急了。
陈捷华刚睡着,又被电报信号引发的提醒振动吵醒,赶紧收电报。
握草!美绪你也太急了,我只是预感,又不肯定,你怎么知道他名字的?我明明没告诉你名字!关键她还跑去金陵,很明显,这几天美绪一直在查这个事。
草率了,忽略了美绪的心理。
第199章 想到一个好主意
陈捷华睡不着了。
根据时间推算,藤原美绪到了上海后应该是先去探望了重光葵,接着就直接去了金陵,后面有没有尾巴都搞不清。
她直接找到赵石羽,这问题倒是不大,虽然现在果党的党务调查处不一定会盯她,但复兴社已经出来了。
美绪一个明面上的日本人,在虹口公园爆炸事件和上海停战协定刚签订后就孤身急匆匆的赶到金陵,就算你找的是赵石羽和青藤六,这也经不起推敲。
什么样的生意问题需要你一个日本顶尖贵族大小姐,少将夫人,亲自孤身深入金陵?
这条线,可以说找任何理由都没用,得想其他办法。
现在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还在医院,但正常情况下,他应该会知道美绪的行踪,地下的手段也不能用。
美绪啊,你真会给我出难题。
想来想去。陈捷华最终决定,“让她去金陵女校申请入校继续当教师,不允许有任何其他动作,如果有人问,理由就是和青木吵架了,想回来清净下。”
陈捷华和藤原公爵“如实交待”,和美绪吵架了,美绪希望我和她一起去上海探望葵叔,我青木乔怕死啊,不想去,美绪生气了,自己一个人又跑去了金陵女校。
——
分界线-——
1931年(昭和六年)5月15日,以海军中尉三上卓为首的海军下级士官、陆军候补生以及右翼分子等发动政变。
政变参与者袭击并杀死首相犬养毅,因政变参与者较少以及计划提前泄露,原本的政变计划未能全部实施,政变很快失败。
陈捷华在政变的前一天晚上提前获得详细计划及参与人数消息,判定政变无法成功,临时通知尾崎及其手下成员停止行动。
目前尹奉吉是安全的,通过这种方式营救,风险太高,性价比太低。
——
分界线-——
5月底,三个不好的消息同时牵动陈捷华的神经。
第一个,犬养毅首相被杀,海军条约派斎藤实被指定为首相,奉命组阁。日本军方控制内阁的时代正式到来,但青木乔和斎藤实有旧怨。
目前来说,斎藤实临时组阁,千头万绪,又要处理民生事务,又要协调海军和陆军的关系,还没时间想到青木乔,但是陈捷华还是考虑,准备两条路。
第一条路,暂避锋芒,想办法外调,出去做点事,在东京实在是缩手缩脚。
第二条路,老斎藤要是真不省事,就干掉他,虽然杀人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但又是最有效的。
第二个不好的消息,哈尔滨全部沦陷,而且关玉衡部驻地被关东军发现,双方出现交战,关玉衡带队边打边退,已经撤退到朝鲜边境。
艰苦的环境以及战损,使部队又损失一部分成员。
自己向张小六要了关玉衡部,不能合理使用,又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实在是很尴尬。
第三个不好的消息,来自上海刘峻泽,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后,光头要求第十九路军剩余部队南下到福建,参与围剿江西苏区。
蔡廷锴将军在部队开拔前和炮神老刘联系,希望能够与其背后的组织沟通,谋求出路。
光头强制调十九路军去福建参与围剿江西苏区,蔡将军是非常反感的,但是这支残部又像无根的浮萍,上海进不去,苏州不给待,广东也回不去,只能先按照命令去福建落脚。
但落脚后怎么办?
刘峻泽背后的那个势力或许是自己的出路。
陈捷华陷入两难。
但是,十九路军的问题暂时还真没啥好办法,只能延后处理,让老刘先安抚蔡廷锴将军,到福建后可以考虑征用渔船,部队分散潜入台湾,到台湾后联合台湾的抵抗军一起搞破坏,杀日本人。
——
分界线-——
海军军令部六月例会上,伏见宫博恭王和加藤宽治为裁军犯愁。首先英美联盟一直盯着,这协议都签了两年了,你们拖着不裁军?
以前一直是在糊弄,现在斎藤实上台,海军糊弄不过去了,老斎藤是坚定的条约派,限定海军三个月内必须裁军。
从《伦敦海军条约》签订到现在,海军已经两年没有进过新编,下级军官也没有晋升,这才导致了十几个海军下级士官做出以下犯上,杀死首相犬养毅的事。
这次不裁军是不行了。但裁谁留谁?裁哪只舰队?都是头疼的问题。
陈捷华突然就来了灵感,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亲王殿下,加藤祖父,青木有一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哦?青木是我们海军的大脑,你说说看呢?”
“我想这样,我们海军舰队也不要纠结裁谁留谁,我们干脆都裁!”
“都裁?这是何解?”
“我们根据裁军的限定,现在要裁掉两万人和十几艘舰船,对不对?我们可以把这个额度按照比例分到各舰队,让各舰队内部把伤残的、年老的、刺头的士兵及军官裁出来。”
“把伤残年老的都裁掉,太伤人了,绝对不可以,那些都是跟着我们打过日俄战争的老部下。”
“加藤祖父您听我说完唉。”
“这些裁出来的海军刺头军官以及老兵,凑两万五千人,或者三万人,再和各舰队的老旧以及即将淘汰的舰船合并,成立一个新舰队。”
“你这成立新舰队,还是帝国的舰队啊,有什么说法呢?”
“不,他们不是帝国的舰队,他们是满洲国的舰队。青木愿意带着满洲国舰队,在朝鲜江陵、元山、清津至罗津一带驻防巡逻,随时听候调遣。”
“但是,这名义上已经是满洲国的舰队,不是帝国的舰队。帝国就可以向英美交待了。”
“而且,空出来的名额,各舰队还能继续招募帝国海军大学的学生,补充新兵。”
“各位长辈,你们家里的候补生,待业族人,是不是都可以安排了?”
“哈哈哈~好!青木小子不愧是海军的大脑,这个称号一点都没错,此方案真是太完美了!”
伏见宫博恭王很快想明白了,
第200章 又支棱一个队伍
其他人都愣住了,不是没想通,而是幸福来的太突然,没想到,困扰自己的多个问题,一并解决了!
上面的压力没有了,家里的混小子们都能进来了,而且还能清除自己舰队里面的各种刺头。
“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主意啊!”
各人思考过后,开始激烈讨论,分配名额啊,或者说是认领名额,我那可以裁出来三千,我那有两艘炮舰有点旧……
一小时后。
“青木小子,你为什么会愿意带着这一支残破舰队去满洲国呢?”
“唉,祖父,青玄害怕啊!”
“害怕?”
“祖父您忘了?那天老斎藤也给青玄气的差点喷血。也就是那天,是您把愣头青不怕死的青玄给救了出来,还带去亲王大人家喝酒。”
“哈哈哈~~”
“原来你小子也有害怕的时候。”
“吆西!青玄小子,你这个方案非常好,就这么办,诸位老伙计,你们自己商议,尽快分配,回去把老旧舰给青玄带过来,让他赶紧去满洲国避难吧。”
“哈哈哈~~~”
“亲王殿下,祖父,青玄还有个小请求,能不能帮忙,把在陆军监狱里的那个朝鲜人给弄出来?”
上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