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红鸾归巢

谍战:红鸾归巢 第75节

  但至少自己在张作霖事件中通过刘峻泽释放了善意,后来老刘也把那次营救满洲省委同志紧急情况的经过说了,张小六一直保持着对没露面的刘峻泽背后的人的好奇,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在那次营救事件上,张小六虽然不便与日本人撕破脸,但至少是帮老刘把人调到了东北军监狱,后来对老刘的进一步营救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对方善意的信号传递,有基础就能谈。

  考虑到会谈的走向问题以及自己的计划,陈捷华决定电报联系刘峻泽,问问东北军中能够信任、为人正直的有哪些,总不能真的打都不打就认怂。

  刘峻泽回复:东北军炮兵师师长关玉衡是我的老长官,人很正派,值得信任;少帅侍卫官高曙光为人正派,疾恶如仇,尤其讨厌日本人。

  有两个名字也够了。还有自己知道的抗联领袖杨靖宇,马占山,就算改变不了历史,自己总能尽点力吧?

  ——

  分界线-——

  6月6日早晨,陈捷华起床换上便装,回到对面房间,朱慧吾同志已经把昨天新买的旗袍和首饰穿戴整齐,两人出门叫黄包车前往大佛寺东街增盛魁吃早点。

  八点左右,2号桌客人吃完离开后,果真被小二放上了“留座”的标牌,这个点的增盛魁生意很好,但貌似老食客都知道2号桌是留给谁的,各人就算排队等座也没什么意见。

  轮到自己,陈捷华和朱慧吾等到靠墙的3号桌客人离开后,坐了下来。

  很快,跑堂小二把陈捷华点的豆腐脑、牛肉包子以及双套糖油饼端了上来,两人边吃边等。

  等到两人都快吃完的时候,店外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冲店里面喊,“老板,我们家司令今天身体抱恙,不来吃早点了,牌子撤了吧。”

  “好嘞!二号桌撤号上客喽!”

  陈捷华和朱慧吾相互看一眼,点点头,快速吃完后结账出门。

  刚从金陵回来就身体抱恙?陈捷华联系到最近的晋鲁异动,判断少帅是在使计谋,别人生病都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你倒好,找个军官去大声宣布,这套路有点低级啊。

  “下一步怎么办?”

  “直接去顺承郡王府拜访吧,我能留在华北的时间不多。”

  陈捷华带着朱慧吾叫黄包车拉到顺承郡王府门口,不出意外,两人都是便装,又没有手令和预约函,门口的卫兵不让进。

  陈捷华拿出一瓶原始版的青霉素,递给卫兵,“麻烦这位小兄弟把这个给你们少帅看一眼,看完之后还不愿意见,我就离开,不再打扰两位小兄弟。”

  卫兵接过青霉素,上下左右看看,还摇了摇,嗯,不像有危险的样子,和另外一个打招呼,“你在这看着他们,我进去汇报下。”

  卫兵肯定不可能直接找少帅汇报,他汇报的目标是侍卫长,也幸好侍卫长是那次刘峻泽事件中房间里的人之一,认识这个瓶子!

  侍卫长看到瓶子都没去找张小六,连忙先卫兵一步冲到门口,将门口的陈捷华和朱慧吾迎到会客厅,沏茶倒水,“两位稍等,我去请我们少帅。”

  很快,张小六带着赵四小姐来到会客厅,侍卫长谭海跟在后面,活泼的赵四小姐趁两个男人互相打量的时候,先开口打破尴尬,“这次老谭的眼光终于准了一回,还真是一个漂亮有气质的姐姐。”

  “小妹,你先带这位朱姐姐去外面逛逛,不要来打扰我们,我和这位先生要好好聊聊。”

  “请!”张小六等赵四小姐和朱慧吾出门,看着陈捷华,伸出手,指向会客厅的侧门,谭海上前打开侧门,进到内室,又打开内室的密室,张小六领着陈捷华一起进了密室。

  “老谭你安排下,今天不见任何外客。他们来的事尽量保密。”

  从会客厅起身到跟着进内室,又进密室,陈捷华一句话没说,但内心还是有点震惊意外,本以为自己做的很隐蔽,但貌似张小六对自己的身份并不是一无所知。

  刚他和赵四小姐说的“带这位朱姐姐到外面逛逛”,不管是故意说的还是顺口说漏嘴,至少说明一点,他知道朱慧吾的明面身份。

  看来今天的沟通,要么会很顺利,要么会非常不顺利。

  “来,请!”张小六亲自沏茶,斟茶。

  陈捷华很坦然的端起茶杯,闻一闻,吹一吹,小喝一口,再一口饮尽,放下茶杯。

  “我该怎么称呼您,青木少将?青木司令?还是您背后另有其他身份?”

  “少帅,咱们年龄相仿,平辈相交,不需要敬语,至于称呼,只是一个代号,称呼什么都行,少帅先就称呼叶先生吧,叶飞。”

  “敬语是对三年前那件事的感恩。如果是叶先生,咱们确实能平辈相交,促膝谈心。”

  “如果是以青木司令的身份呢?”

  “这一杯茶喝完,送客!”

  “哈哈哈~,少帅果真是性情中人!敞亮!”

  “好,既然是平辈相交,我不称您,叶先生也别称少帅了,学良字汉卿,家中排行第六,姨娘们称小六子,先生可以称汉卿,小六子。”

  “好,爽快,汉卿兄。”

  “叶飞兄。”

第152章 陈捷华初会少帅(中)

  “昨日正是家父的三周年忌日,叶飞兄踩着这个时间点上门,是有什么讲究吗?”

  “讲究倒是没什么讲究,只是以叶飞目前明面的身份,每一步都在有心人的眼里,去哪都不方便。本次到北平也是因缘际会,不过上门找汉卿的目的,倒是确实和三年前的事情有那么一点点关联。”

  “三年前的那件事,汉卿也做了很多调查,背后关系牵扯的很多,但有一个关键人物在事件发生后很快失踪了,故汉卿的调查到这就没有了明确结果,不知叶飞兄能否给一个准确的答案?”

  陈捷华端起茶杯喝一口茶,“令尊的事情,我很遗憾,但在那个时候,叶飞还只是一个小人物,刚到东北不久,当时再三思量,想阻止事件的发生,完全无能为力,唯一能保住东北军的编制和东北局面的,就是先保住你。”

  “这事刘峻泽已经和汉卿坦白过,他的为人我了解,所以我相信他的话,所以当年帮他也是还一个因果。”

  “事情的起因飞不太清楚,背后的牵扯可能很多,但整个事件一直是当时的关东军第1课科长河本大作在策划和推动。”

  “民国17年6月21日那天夜里,飞亲手杀了河本。”

  “6月21日?发布通告那天?”

  “对,因为策划方案泄露,大本营问责,关东军司令部震动,当天中午就开始内部甄别,飞行事不密,被河本发现线索,故杀他灭口。尸体沉入了旅顺湾。”

  陈捷华的答案,正好补全了张小六调查记录的最后一块拼图。

  陈捷华说完,没有继续向下说,再次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等张小六思考完。

  此时,张小六的脑海里,完整的拼图完成后,事情的真相也就出来了,日本人和苏联人对老爹的行为已经很不满,趁自己还在关内的时候,策划了那次炸弹刺杀。

  对方的意图是造成东北军群龙无首的局面,引发东北军内讧分裂,甚至想掌控东北军,当时潜伏在关东军司令部的叶先生看到了这个计划,分析后判定老爹没法救,但又不能给日本人得逞,所以最终派遣刘峻泽回到自己身边,保自己一路秘密回到家里,粉碎了日本人和苏联人的阴谋!

  关键事后他们自己擦屁股,杀河本,说起来轻描淡写,但杀了一个大佐,血迹处理,尸体运输,哪是那么容易的?人家没要任何帮忙,也没要任何好处,都是为了民族大义!

  这个恩情大了唉。

  “叶飞兄刚说本次上门,和上次的事件有点关联?”想明白的张小六主动开口,难道这是到了还人情的时候了?

  “汉卿兄能调查到事情的全部真相,又能调查到飞的明面身份,想来东北军的情报网也是很有能耐的。”

  “那么,关外日本人的异动,汉卿兄的情报网有汇报吗?”

  “日本人狼子野心,一直在搞什么参谋旅行,科学调查,实际上就是在探测地形,绘制地图。东北军和关东军终有一战。”

  “好,汉卿,你根据目前的情报判断,这一战会在什么时候?”

  “汉卿认为短则两年,长则五年。目前来说,关东军在东北只有一万多常规部队,而且没有调动的迹象,日本本土的部队也没有向东北调动的迹象。”

  “东北军目前在关内有多少部队?汉卿能如实相告吗?”

  “对别人不能,对叶飞兄没有隐瞒的必要,目前东北军在关外还有45万常规部队。”

  原来如此,这数字和自己的情报基本一致,怪不得他会做错选择题,就算“九一八”事变初起,我可能也会认为只是局部冲突,日本人不敢大动干戈吧?毕竟几十万部队呢!

  谁会想到,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们的胆子那么大?

  “这也就是汉卿准备从关外调12万部队入关的原因之一吧?调12万进关,防备和应付石友三,关外还有33万。”

  “叶飞兄以青木司令的身份到金陵夜会委员长,是为广粤说项?”张小六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这个问题。

  “飞就知道,夜间密会的事压根藏不住,也没想当秘密隐藏,金陵国民政府的情报网就像个筛子。”

  “汉卿兄,我要说夜会你们的委员长只是适逢其会,和广粤完全无关你信吗?”

  “汉卿相信。叶飞兄行事向来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哈哈哈~,汉卿兄说笑了。飞亲至金陵,本为寻助手。”

  “刘峻泽和周永素都是青木青玄在陆军士官学校的同期同学,赵懿岳更是同班同学,外界的传言,多是叶飞兄的刻意营造吧?”

  “也不全是刻意营造。中日终有一战,以我现在的身份,现在用用中国人没什么大问题,等到开战后,再用他们就很不方便,猜疑是必然的,特别是在东北的土肥原贤二,不好对付。所以飞只能提前安排,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身份,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用人理由。”

  “世人并不蠢,汉卿认为,众人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日本人自然也能看出来,叶飞兄营造的这么刻意,是有别的深意吧?”

  “哈哈哈~,这个要对汉卿兄保密了,等开战后再揭晓。”

  “哈哈哈~,汉卿拭目以待。当时我就说,以恩公的布局能力,不可能做一个这么浅显的局。”

  “叶飞兄多次提到中日必有一战,是有什么内部消息吗?”

  “内部消息,算是吧。”

  “目前民国内部动荡,广粤国民政府与金陵国民政府对立局面已经形成,西南势力与北方派频繁联络,石友三蠢蠢欲动,阎锡山意图也很明显,而韩复榘立场不明,汉卿兄,你这肩上担子也不轻啊。”

  “这种局势,对处于东北的关东军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当西南势力正式对金陵国民政府宣战,出兵北上,而你这边和晋鲁势力在一起混战的时候,就是关东军动手的最好时机。”

第153章 陈捷华初会少帅(下)

  别人说这话,张小六可能会嗤之以鼻,我在关外30万正规军,关东军两万不到,他们想动手?找死吧?

  但这话是从叶飞口里说出来的。他是日本陆军少将,海军少将,舰队司令,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内部消息支持,不然不会这么说。

  这就要慎重了。

  “那以叶飞兄的判断,汉卿该如何做?”

  “汉卿真愿意听我的?”

  “请兄教汉卿。”

  “好,那我就给你分析下。目前北方势力,石友三跳的最欢,但实际上他有勇无谋,不足为虑;阎老西实力最强,但他是墙头草,两边倒,只要你的委员长压足筹码,让他按兵不动并不难;韩复榘又精又鬼胆子小,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肯定不会随意转换阵营,你完全不用担心他,或者请你们的委员长一样的金钱开道,摁住他也很容易。”

  “所以,你只要目前在关内的部队就能搞定石友三。你已经下令进关的那12万部队也可以不回去,做个威慑也可以,稳定北方局势的关键还是靠政治博弈。”

  “你东北军的重点还是要防备关东军。”

  “但是,你们的委员长大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很暧昧,他肯定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与关东军硬碰硬,哪怕是你的东北军,就算他看不上,想让东北军当炮灰,也舍不得用于和关东军碰撞。”

  “叶飞兄的意思,如果关东军发动,委员长会下令让我的东北军撤回关内?”

  “对,汉卿的东北军五十几万,你们的委员长是既喜欢又忌惮。但离开了东北的东北军,充其量也就是一支普通部队,我想汉卿你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对你们委员长来说,东北军撤回关内,避开日本关东军,时机成熟再调你们去打红党,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所以,飞有一个备用计划,需要汉卿给我两个人。”

  “叶飞兄看上我东北军的谁了?”

  “你的侍卫高曙光。”

首节 上一节 75/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