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鸾归巢 第87节
“你个死清辉!银元就在陆军司令部大楼的仓库里!”青藤六拉了拉上衣,刚刚跑的太急,大白兔都快跳出来了,“你看见了就看见了,说什么嘛!”
“什么!?真是陆军那帮不要脸的干的?”伊集院清辉没管青藤六后面的话。
“千真万确!而且上海来的陆战队的士兵们都返回了。不查了。听说大本营海军省也放弃追查了。”
“八嘎!!怎么能这样!”
伊集院清辉一声大吼,接着就是一阵咳嗽,后背的伤口崩裂了。
另一张床上的赵石羽全程没说话,本来听伊集院清辉和青藤六聊骚就烦,听到这,也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就这么算了?我这一枪白吃了?
青藤六喊来医生和护士,检查伤口,重新上药包扎,折腾老半天。
伊集院清辉双拳紧握,牙关紧咬,仇恨的眼神都藏不住。
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同乡玩伴,跟着长官从鹿儿岛到上海,又从上海到满洲,几乎天天在一起,这一眨眼,被陆军马鹿打死了五个!
只剩下自己,只剩下自己!海军省的一群白痴居然放弃追查!我要回去找父亲!我要给小伙伴们报仇!——
分界线-——
6月30日晚,军阀石友三在多方鼓动之下,于河北邢台驻地秘密宣誓就职广州国民政府任命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职务,活埋了张小六派驻在其军中的联络官张云贵,切断和张小六的联系。
石友三计划速战速决,一路推进,占领平津。
但张小六在上次和陈捷华密谈后就已经有了准备,兵力早已部署完毕,就等石友三进口袋了。
——
分界线-——
6月30日,红军电台截获蒋光头部署第三次“围剿”的秘密电报,确认果党调集了30万兵力,企图长驱直入,速战速决。
晚间,领袖带领部队紧急回师赣南。
——
分界线-——
1931年上半年最后一天的各种不平静,预示着下半年的不平凡。
第172章 杨登瀛的新岗位
7月1日晨,又一夜没睡好的陈捷华从半梦半醒的状态中醒来。
上午,伏见号返回上海,进港后,陆战队带队少佐回到驻地,至总司令办公室汇报工作,首先如实汇报了银元被劫事件的调查过程。
据少佐汇报,调查过程非常顺利的主要原因是柴山大佐的分析推理能力,柴山大佐根据上等兵近藤北的痕迹鉴定术,结合自己的推理能力,发现了敌人藏银元的地方。
好嘛,上等兵近藤北,这么牛逼的?等会回去叫他上来我看看,我要亲自询问。
少佐继续汇报,因为满洲那边死了六个伙伴,赵先生和另一个幸存的还没恢复,所以柴山大佐留下了包括松方少佐在内的八名成员。
“嗯,这个我批准了,海军在满洲地区的经济形势不能乱。”
“但是柴山君还是太谨慎了,他应该多留下一些人,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满洲不太平啊,以后所有店面以及银元押运队伍都要加强人手!”
算了,地主家也没余粮,请他自行联系大本营,向军令部要人。
少佐汇报完毕,回去向柴山昌生发报,转达司令的批复,顺便到军营通知近藤北,你要发达了,司令官亲自召见!赶紧整理下军装去司令官办公室,别让司令久等。
一刻钟后,刘峻泽近藤北到司令官办公室报到。
“青木,事件最终结果我听说了,是不是我引导的不够好?”
“老刘,别疑神疑鬼,没事,你做的很到位,你们都圆满完成任务,只是我算漏了日本国各派系的对立关系,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不巧。”
“好吧,我还以为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那边老赵状态怎么样,你看到了吗?”
“老赵应该没事,但是我没见到人,是看报告上写的。”
“上次让你关注杨登瀛和王学文,他们两人有什么特别的互动吗?”
“啊?当时从杨登瀛进学校,到我毕业也就十几天,他们没什么接触,后来毕业了就没回去了呀?”
晕了,真是哔了狗,忘了这茬,幸好老杨是自己的同志,王学文大概率是自己人,还有补救的机会。
“行吧,这事我疏忽了,不过问题应该不大。这次的东北引导算你小试牛刀,也给我机会提拔你上旗舰,上了旗舰,后面就看你自己了。”
“这个没问题,我和大家关系处的都不错。”
“你回去吧。”
完成与刘峻泽的沟通,青木司令发布人事调整命令:近藤北晋升海军少尉,上旗舰任职联络次官。
上了旗舰的近藤北时不时表现出对主炮的好奇,新任旗舰联络次官对主炮好奇,这还不简单,每次例行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给他放几炮玩玩。
近藤北为人随和,不打小报告,还帮着水手和炮兵隐瞒小错误,休息时间还时不时带大家一起上岸喝酒,很快和旗舰众水手炮兵打成一片。
——
分界线-——
七月初,陈捷华用司令部电话联系藤原美绪,询问同文书院特别班的情况,美绪告知第二期特别班已经毕业,人员按照第一期的规则,补充了海军陆战队以及情报网络的缺口,没有多余人员。
第三期刚进校,无法毕业。
好吧,我去学校看看去。
现在到处用人,本以为小组人够多了,一铺开才发现,还是缺人。
关键自己现有的人都带有自己的烙印,在土肥原贤二那边都有备案,比如刘峻泽、赵石羽、周永素、赵懿岳,没有备案的,又不是他的对手,比如朱慧吾。
给蒋光头下的钩子他又不咬,只能自己另想办法找人。杨登瀛这样的高级特工,一直放在同文书院就太浪费了。
在司令部找个司机开车把自己送到东亚同文书院,陈捷华就让司机回去了,告知事情办完和夫人一起回家。
事实证明,杨登瀛这样的人才,放在哪都会干的很出色,美绪说,“这个教育长还真是把学校当家,吃住都在学校,一年都没出去过!”
“把学校管理的井井有条,除了教育长,他还是大管家,啥脏活累活都愿意干,吃力不讨好都无所谓,调皮捣蛋思想有问题的学生都愿意听他的,你这把他抽走,美绪实在有点舍不得。”
“美绪,你要想,我把他放书院,当时也就是临时安置,适当时候肯定是要调走的。现在就是有更需要他的地方。”
说话间,接到通知的杨登瀛一路小跑从操场那边跑到校长室。
“青木君,让您久等了。”
“杨先生,咱们又见面了。在这里,一切可好?”
“感谢青木君给登瀛安排的容身之所,没有比这更安全的了。”
“哈哈哈,听美绪说,杨先生一年多都没跨出过校门,不会是真的怕死吧?”
“青木君别取笑登瀛,没有经历过那一刻,不知活着的难得,登瀛确实怕死。”
尼玛,你倒是够光棍,怕死都能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天都给他聊死了,没法接。
在陈捷华翻白眼愣神的当口,杨登瀛接着说,“但是登瀛知道,青木君亲自找到书院来,必然是有需要用到登瀛的地方。”
“青木君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登瀛无以为报,只有这一条命,任凭青木君安排。”
这人确实是牛逼克拉斯,转折衔接完美又漂亮,话全让他说了。你踏马还真是人才。
“好!杨先生爽快!美绪,我可是只能委屈你,夺你的爱将了。”
“好吧。那么如果杨先生必须离开书院,美绪想,杨先生对书院的老师比美绪熟悉,请杨先生给推荐一个新的教育长人选。”
“登瀛推荐王学文老师。”
“美绪,既然杨先生推荐了王学文老师,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你去找王老师聊聊,我这和杨先生交待些事情。”
等藤原美绪气鼓鼓的离开,陈捷华让杨登瀛坐下,“杨先生,现在我在华北的青木机关缺少一位强有力的人才主持,思来想去,青木认为杨先生最合适。”
“华北的青木机关?我主要需要做什么?”
“我只要你主持华北青木机关的一切事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土肥原机关作对!”
第173章 华北对弈土肥原
杨登瀛有点懵,心想,你是日本人,土肥原机关一听名字就知道,也是日本人的机关,让我一个中国人,主持你的日本机关和另一个日本机关对着干,关键你还说的这么明目张胆理直气壮!
“这是为何?土肥原机关,听名字也是日本人的工作机关啊?”
“对,是日本人的机关,土肥原还是青木名义上的师兄。但是他一直在和青木作对,总是在背后搞黑材料,青木再不应战,他都以为青木怕他了!”
“你要做的事就是在华北快速组建力量,我会让渡边渡给你足够的人手,书院第二期特别班毕业的学员你熟悉,我全部派给你,跟你去华北,资金足额供应。”
“我的要求只有一条,凡是土肥原机关做的事,你就捣乱,破坏,帮青木打败他!拜托了。”
——
分界线-——
七月里,从南到北,全国的局势已经急转直下,但是,蒋光头没想着第一时间解决南方广州临时政府的问题,而是依然固执的调兵“剿共”。
光头调动30万大军,包括10万中央军精锐,直冲江西,意图速战速决,解决“心腹大患”后再“顺势而下”解决广州的问题。
可惜,他想的太简单了。
——
分界线-——
北方,河北的石友三于7月中旬正式通电讨伐蒋光头和张小六,向北进兵。
石友三只有六万兵力,头脑发昏第一个叛变是受多方因素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日本方面传来的“言之凿凿”的,张小六“重病或有不治”的消息。
一个人身上生了一个脓头,检查后发现有发展成痈的趋势,中医可能会考虑从内因解决,把这个“脓头化痈”的风险用较长的时间慢慢解决。
但在西医上,陈捷华的想法是直接切开排脓,再用点消炎药处理掉。
石友三就是那个“脓头”,原本的历史在这里的记载和传播比较少,陈捷华没学到过,不清楚这个脓头是不是爆了。
所以陈捷华只能以自己的水平根据当下的局势去分析,这个脓头是个焦点,也是一个突破口。
假设留着他到九月份再爆,万一到时候光头被中央苏区根据地打败,当然,败是必然,就看败的程度了。
到时候广州临时政府又抓住机会出兵北上,山西阎锡山和山东的韩复榘再一联动,整个中国就是一锅粥,到九月份,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发动,就真的无法无天了。
所以陈捷华以师弟的名义给师姐阪西惠子发去一个电报,提醒她关注下张小六重病的消息,让她去鼓动石友三提前发动。
提前发动,阪西惠子就是那把切开脓头的刀,张小六准备好的口袋阵就是消炎药。
上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