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105节
说完就取出几种药物。
海瑞和那王姓官员,仅仅看着药物模样,就不禁咦了一声。
“这药丸…怎么如此精美?”
海瑞活了七十多岁,可谓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过这种药物。
仅仅看到这种药物的卖相,他就觉得很不简单。
或许,这道士的药物,真有神效?
海瑞也不犹豫,当即在朱寅的伺候下,依次服下几种药物。
每一种药物,也就吃一到两片。
古人没有抗药性,需要的药量很小。药物的疗效,比起现代人,可谓立竿见影。
退烧药吃下不久,海瑞的烧就开始消退!
病人一退烧,身体的状态就会好转。
海瑞感到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精气神也恢复了一些。
海瑞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快就身体就舒泰了很多。
半个时辰之后。海瑞忽然坐了起来。
“怎么有点饿了?倒是有些胃口了。”
宁采薇嫣然笑道:“饿了就好!孩儿去给老爹熬粥!”
朱寅也很是高兴,“老爹,你已经退烧,必然没事了。那道长的宝药果然厉害。”
王姓官员看着气色好了很多的海瑞,不禁又惊又喜。
“海公,此药果有神效啊!”
海瑞目光幽邃的一闪,笑道:“宝药虽好,可惜是最后一份,用了就没了。”
朱寅也是呵呵一笑。
宁清尘也很高兴,却只能干瞪眼。
我是医生!
又抢我功劳鸭!
等我长大了,药被都你们用完了,我成庸医了?
难绷!
忽然姐姐宁采薇的声音惶然传来:
“老爹,你家的米缸都空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孩儿怎么熬粥?”
“嗳,老爹你堂堂二品大员,家里米缸空了,这不是笑话嘛!”
“哈哈哈!”海瑞忍不住大笑起来,“是老夫的错!”
PS:出了一点意外,
第88章 苦行士
海瑞能看出,朱寅是个人小鬼大的孩子。这个宜喜宜嗔的女娃儿,也是个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真讨人喜欢啊。
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生养出这两个孩子,好生令人羡慕。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布衣荆钗的中年女子,带着两个葛衣麻鞋的老仆进来。
“这是…”这女子看到朱寅等人,不禁好奇的举灯打量。
随即,她就看到了坐起来的海瑞。
“老爷,你身子好了?”她露出惊讶的神色,长相普通的脸上洋溢着喜色。
她下午去城里买米,当时老爷还卧床不起,气色灰败,怎么也就两个时辰,老爷就能坐起来,气色也好看了?
莫不是回光返照?
想到这里,她的喜色消散一空,脸上发白。
海瑞察言观色,人老成精,哪里不知道妾室的担忧?
他摇头道:“这两个孩子,给老夫用了道士赠送的一味秘药,眼下烧也退了,想必已无大碍。”
“邱氏,你不用担心,先去做饭吧,给老夫熬点粥。”
朱寅和宁采薇眼见女子要做饭,也不好再留。
“老爹静养吧,后日孩儿再进府看望老爹。”朱寅说道。
后天再来,当然是来复诊,再用一次药,尽量除根。
海瑞心中有数,有点不舍的点头道:
“好孩子,今日多谢你们了。老夫令老仆送你们回去…”
一边说一边吩咐老仆,取出一块牙牌。
“这是老夫的副牌,你们擎了去,可持此牌进入都察院。不过都察院是朝廷重地,你们只可来我这,其他地方不可去。”
“是。”朱寅接过沉甸甸的檀木牙牌,“后日下午,我们再来看望老爹。老爹放心,贵体好转之事,我们会守口如瓶。”
海瑞眼眶比较深邃,目光就更是深邃。
他略有审视的目光看着朱寅,叹息一声,“朱寅啊朱寅,你这孩子真是…但愿你不会慧极必伤。”
这孩子如此冰雪聪明,他担心这孩子遭了忌讳,不能长久。
接着,老仆就送三个孩子出去。
等到朱寅等人离开,王姓官员挑亮了油灯,说道:
“海公,这对儿女必非寻常人家,海公方才,为何不问问底细?”
海瑞重新躺下来,“不必如此。他们来为老夫治病,只是因为老夫这些薄名。老夫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来历,只需要知道他们的心性。”
“明受,这几日你负责察院之事,着实辛苦。江防兵马战备,你还要多多费心。”
那官员站起来行礼道:“海公但安心养病,用汲定会处置妥当。”
原来,这王姓官员正是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
既是海瑞的下属,也是海瑞少有的友人。
王用汲又道:“海公,南京官场新近传闻,说陛下有意调海公入京,担任吏部右侍郎。”
“原本海公病重,用汲也未提及。如今海公转危为安,这消息不管实不实,晚生都要禀报。”
“属实。”海瑞神色平淡的说道,“陛下早就想调吾入京,整顿吏部,参与主持京察。”
“老夫若是痊愈,在这南京也待不了太久。”
“老夫病情好转之事,你先不要声张。南京城里那些人,不想老夫再站起来。还有,传出话去,就说老夫不再见客。”
“就算老夫入京,也要给南直百姓留点什么。明受啊,你要是真不怕赴汤蹈火,有些东西就需要准备了。”
王用汲心领神会的说道:“是,晚生告退。”
王用汲走出海瑞冷清的官邸,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万历十五年的南京秋冬,不会平静了。
早就不该…如此平静!
…
第三天下午,朱寅和宁采薇带着宁清尘来到海瑞官邸时,发现海瑞已经下床了。
海瑞身披葛袍,手持书卷,银白的头发就这么胡乱披散,斜坐在窗前,神色冷峻的凝视窗外,目光深邃。
婴儿宁清尘看到这一幕,忽然觉得此时的海瑞老爹,像煞了她最熟悉的哲学家,柏拉图的雕像。
看到两个孩子进来,海瑞顿时露出笑容,像个慈祥的老爷爷。
“孩儿见过老爹!老爹今日大好,也是因为阖城百姓为老爹祈福所致啊。”
“孩儿就说,千千万万百姓舍不得老爹,感动天地,老爹必然无恙。”
朱寅巧舌如簧的说道,把自己送药的功劳恩惠,抹煞的干干净净。
海瑞呵呵一笑,“你这稚子,有一颗玲珑剔透心,还有一张花言巧语嘴。”
“坐下说话。”
宁采薇很是乖巧,第一时间给海瑞吃了一次药,就主动给海瑞梳头绾发。
朱寅眼见海瑞气色大好,心情也不错,看看四壁萧然的屋子,以及简陋陈旧的家具,趁机说道:
“都说老爹清寒穷苦,高风亮节。孩儿如何不信?可是孩儿愚钝,实在不懂…何以至此。”
这是让后世都看不明白的事情。
为何海瑞那么穷。
他就算再清廉,也不会贫穷到那种地步,连普通百姓家都不如。
这不符合常理。
海瑞缓缓说道:“也罢。老夫老矣,时日无多。就和你们说道说道,也算知吾…心之所往。”
“很多人以为,老夫是太穷了,才寒素至此。”
“还有人说,老夫数次纳妾生子,这才贫困至此。”
“对此,老夫从未有过澄清。世人知我恨我、誉我谤我,老夫从未在意丝毫。”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继续说道:
“吾官居二品,俸禄哪怕折色,也足够轻松养活一大家子人。吾虽不贪不占,却也不养幕僚,不慕奢华,又如何会贫寒至此?”
“即便吾曾罢官多年,没有俸禄,可吾在老家琼崖,也自有祖产祭田,也足可安然度日,又岂能真的缺吃少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