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286节
宁采薇不禁有点不舍,“小老虎中举,家里刚有了起色,还没来得及孝敬,二老就要离开南京,孩儿实在…”
宁氏拉着她的手,“小老虎不是要去北京考试么?你也一起去,咱娘俩儿在北京也能再见。等到小老虎中了进士,你就陪额回关中看看。”
说完又将宁清尘揽过来,“清尘啊,和姑母去北京好不好?姑母真是舍不得你这个小不点,怪可怜的。”
宁清尘一脸奶萌,“额也舍不得姑母鸭。”
“哎呦!”宁氏一把抱起她,“小嘴儿真甜呐,额更舍不得你哩。”
她逗了宁清尘一会儿,忽然抬头对宁采薇正色道:
“采薇,有件事额要提醒你。小老虎如今是解元,又是大明神童,不知道多少人眼巴巴的盯着。很多人,都是家里有姑娘的。”
“你和他自小定亲,但毕竟没有成亲。这一日不成亲,缺了那三书六礼,就还不是真正的夫妻,终究夜长梦多。”
“虽说你们都还小,眼下也很难成亲,但能快就尽量快些,拖延太久对你没好处哩。”
宁采薇心中暗笑,神色乖巧的说道:“孩儿记住了,自然会看好他,不让他被钓了去。”
田义道:“稚虎那孩子,是个重情重义的,又聪明过人。采薇是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女子,他哪里会变心?夫人多虑了。”
宁氏笑道:“阿弥陀佛,但愿是额多想了,小老虎是个让人放心的。”
几人说了一会儿家常,再一起吃了午饭,宁采薇才带着妹妹离开守备府,又去乌衣巷的庄廷谏家拜谢。
庄廷谏对宁采薇很是客气,态度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多了几分感叹。
为女儿感到惋惜。
庄姝见了宁采薇,神色十分复杂。
“采薇,我想单独和你说句话。”庄姝花容清冷,朱颜微瘦。
宁采薇来到院中的葡萄藤下,淡淡说道:“四娘子有话就说吧。”
庄姝的神色有点凄凉,语气幽幽的说道:
“咱们也算相熟的朋友,你也知道我是个好强的。我之前的确属意小老虎,觉得你配不上他。”
“如今想来,都是命中注定好了的,不是我的我争不到,是你的也跑不了。不过你也不要顾虑,我已经定亲了,夫家是苏州人,名叫冯梦龙,这次落榜了。可我也不能反悔退婚,那有违妇道,我不屑为之。”
“冯梦龙?”宁采薇没有想到,庄姝居然和冯梦龙定亲了。
大文学家啊。
唐蓉又是和毛文龙定亲。
宁采薇感到命运和历史的诡异了。
“你认识冯梦龙?”庄姝不禁问道,感觉宁采薇的语气有异。
宁采薇摇头:“不认识,但听说过此人也是个神童,很有才华,家世也清贵。”
庄姝听到她夸冯梦龙,脸色好看了一些,神色落寞的说道:
“以后,我也不好再去见小老虎了。你既然是他的童养媳,那就好好照顾他。”
宁采薇呵呵一笑,“这就不需要四娘子提醒了吧?我自己的夫君,当然会照顾的好好的。倒是四娘子你,可要好好照顾冯梦龙,望夫成龙也不要逼的太紧。”
庄姝神色气苦,只能强颜笑道:“是么?那就当我多此一举吧。转告小老虎,官场险恶,让他千万小心。”
“谢了。”宁采薇笑容恬淡,眉梢眼角挂着一抹疏懒,“还有吗?”
庄姝见到宁采薇的样子,咬牙道:“没有了。你也保重吧。”
宁采薇点点头,“嗯,你也保重。走了。”
说完也懒得再和这个从来不是对手的失败者啰嗦,转身施施然离开。
庄姝看着宁采薇的背影,两只小粉拳捏紧。
宁大脚,你真以为自己是解元娘子?
你莫要得意。到时小老虎中进士,有权贵嫁女,你觉得小老虎会怎么选?
这才哪到哪?你高兴的太早了。
你一双大脚,终究是上不来台面的。到时候我希望你还能笑得出来。
………
三日之后,住在朱家的熊廷弼,终于忍不住主动找到朱寅。
“稚虎兄,”他对朱寅称兄,“在下自侥幸取中湖广武举解元,已历年余,有心报国,只恨没有门路。时至今日,连个九品巡检也没有谋到,实在愧对家人,无颜归见江东父老…”
朱寅嗔怪道:“飞白兄何不早说!你我倾盖之交,一见如故,何分彼此!”
“你若想谋取军职,我就是豁出去这张老…嫩脸,也要让飞白兄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他说这话真不是吹牛。如今他是解元,已经有能力抬举熊廷弼这种人物了。
熊廷弼见朱寅答应的如此痛快,惊喜之余又不禁心生知己之感,泪目道:
“大恩不言谢。如此,就拜托稚虎兄了。知己之情,抬举之恩,熊廷弼永世不忘。”
朱寅当即写信给徐小白,信中极力推荐熊廷弼,不吝赞美之词,并用自己的信誉担保,熊廷弼文武双全,是难得的将才。
熊廷弼看着朱寅在信中对自己的夸赞,心中更是感念。
稚虎先生虽然年幼,真大丈夫也!
是我熊廷弼的伯乐啊。
此事无论成不成,都要承稚虎先生的人情啊。
朱寅的面子很大。信送出去不到三天,南京兵部的敕命就到了。
大明朝的敕命,并非敕谕(圣旨)。而是朝廷任命六品以下低级官员的委任公文。
敕命曰:
“兹任命湖广武举解元江夏熊廷弼为圌山把总,驻防镇江。该员即刻赴部领取勘合印信,此令!”
圌山把总!熊廷弼看到把总这个词,顿时难禁激动之色。
正七品武官!比预想中的巡检,高了整整两品!
PS:今天不舒服,就到这了,晚安。蟹蟹…养书的可以自动订阅吗?唉…
第179章 何须十年!
熊廷弼是武举解元,按说他要是以武入仕,起步就应该是千总、备御,甚至副守备。
若是传统的卫所系统,怎么也该是百户起步。
授予他七品把总,似乎是委屈了。
可这个把总之职,却已经远远超出熊廷弼的预期。他之前的预期,只是个九品巡检。
因为他不是戚继光那样的世袭军官,又没有贵人相助,能授予一个九品实缺,已属不易。
更何况这个圌山把总,还是有独立汛地(防区)的派出营伍,权势不是一般把总可比。
圌山把总驻扎镇江,防守长江南岸的镇江段,麾下有兵额七百四十员,和三江口把总一南一北。
有独立防区,统兵七百多人的圌山把总,对于熊廷弼而言真是很好的起步了。
可怜大明朝重文轻武,很多精通武艺而无人抬举的武举人,只能从什长、将领家丁、管队起步,战死沙场都混不到一个品官。活下来的年老体衰混个巡检就是运气。
朱寅将敕书交到熊廷弼手里,笑吟吟的说道:
“飞白兄已经是圌山把总了,可喜可贺啊。你去南京兵部武选司领了勘合,就能走马上任了。”
一个兵权不小的实缺把总,轻飘飘的帮熊廷弼谋到手。
这是什么?权势!
朱寅如今是解元公,他虽然还没有做官,却已经拥有了影响别人前途的能力,这就是权势!
熊廷弼激动的接过委任文书,肃然拱手道:
“若非稚虎兄抬举推荐,某就是苦心钻营十年,也未必有用武之地。稚虎兄就是我的伯乐啊。”
朱寅暗道:你哪里会钻营十年?你弃武从文转学八股,反而又成了文解元,中了文进士。
口中笑道:“这也是因为飞白兄是武解元,精通武艺,的确是难得的将才,不然就算我极力推荐,朝廷也不会任用啊。”
“归根结底,还是飞白兄自己的本事。”
这也是实话。如果熊廷弼没有武举解元的功名在身,朱寅也很难帮他谋取这个职务。
武举这种功名,在没人抬举的情况下没甚用处。可要是有人抬举,那又很有用。
朱寅又道:“按照朝廷的规矩,飞白兄上任最多一年,只要不出错,忠显校尉的散官和武骑尉的勋职,也都能到手了。”
明朝武官有四个体系,分别是卫所军职、营兵实缺、武散官、武勋位。
以前最重要的是卫所军职,如今最重要的是营兵实缺。武散官是用来定俸禄等级,武勋位则是军衔。
有了把总以上(含把总)的营兵实缺,接下来武散官和武勋位是题中应有之义,肯定要授的。
熊廷弼对朱寅很是感激。他向来心高气傲,睥睨世人,没少得罪人。可他面对年幼的朱寅,又真是心悦诚服。
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是朱寅断了他的文官之路。
当然,他天分极高,从小也读书,经史和兵书早已熟悉。就算不学八股不当文官,也不影响他是文双全才。
熊廷弼说道:“稚虎兄,大恩不言谢,客气之言多说无益。我这就去兵部领取勘合上任,今日便告辞了。”
“飞白兄且慢。”朱寅说道,“军中上官,向来嫌贫爱富,这也是营伍陋习了。你要想为国家做事,起码表面上,非和光同尘不可。”
说完令康熙去寻宁采薇,去封一百两黄金。
宁采薇也很大方,立刻封了一百两金子,整整齐齐的二十个金馃子。除此之外还贴心了额外封了二十两碎银子。
还有两套崭新的衣服鞋子,都是体面的行头。
朱寅将金银交给熊廷弼,语气关情的说道: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便是大丈夫,无钱也是寸步难行。飞白兄满腔热忱,一颗雄心,岂可为钱所困?”
“这些金银你切莫推辞。该还债便还债,该养家便养家,该打点便打点。但教你一心带兵,这些金银又何足道哉?”
“这,稚虎兄…”熊廷弼热泪盈眶,不知所言,“小弟痴长十岁,委实,委实…”
“稚虎兄急公好义,已是二天之德,可这些财物实在不敢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