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320节

  若真的因此考中,也算是阴差阳错的拜朱寅所赐吧。

  郑国瑞道:“四…弟,你先在慈云寺静卧修养,千万不要伤了根基。朱寅之事,自有二兄处置。”

  他听说,朝臣中有人建议,让朱寅当朱常洛的老师之一,教朱常洛读书写字。理由是朱寅乃神童,又和常洛差不了几岁,如此就能亦师亦友,常洛有他教授,还有他陪伴,岂不两全?

  很明显,朝臣们不但铁了心要打神童牌,还要将神童牌打到极致。

  除非皇帝公开承认:皇子愚钝,不如朱寅。

  否则无法再以长子年幼为借口,拒绝长子出阁读书。

  问题是皇帝能这么说么?当然不能。哪怕皇帝不喜欢长子,皇长子也必须聪明过人啊。

  郑国望喘息道:“朱寅若真的落榜也就罢了。万一考中,那就软刀子杀他。让姐姐劝皇上,让他和荣昌公主定亲,圣旨赐婚。成了驸马,他这张神童牌也就废了,朝臣们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事么?更别说让他当朱常洛的先生了。”

  说完这段话,她已经一身冷汗。

  “什么?”郑国瑞瞪大眼睛,“这也行?荣昌公主才八岁啊。”

  “八岁勉强可以定亲了。”郑国望阴柔一笑,“咳咳,朱寅也才十二嘛,也就大四岁。夫婿大四,幸福一世。”

  “咳咳!”郑国望咳得满脸通红,她想大笑,却虚弱的笑不起来,娇喘吁吁。

  郑国瑞摇头道:“公主姓朱,朱寅也姓朱,自古同姓不婚啊。皇上能同意么?”

  郑国望读书多,解释道:“周秦两汉、隋唐两宋同姓而婚都要治罪,就是蒙古人的元律也要判离。大明律,同姓为婚也各杖六十,判离。”

  “但国朝所谓同姓不婚,如今指的却是同宗,哪有秦汉唐宋那么严厉死板?公主是皇族,朱寅又非宗室,如何不能为婚?只要姐姐力劝,皇上肯定会同意,皇上也希望找个神童女婿嘛,咯咯。”

  说到这里,再也无力说话,只是喘息不已。

  郑国瑞知道兄弟几人就是老四最聪明,当下点头道:

  “好,我试试看,让姐姐劝劝皇上。四弟,你好好歇着罢。”

  ………

  会试结束,数千举子陡然松懈下来,北京城的花街柳巷,勾栏曲院,赌坊酒楼,生意更加火爆。

  可是朱寅却仍然病卧云祥楼,闭门谢客,只是找医师、巫师、道士上门,连日问药、驱邪、打醮。

  如此一来,很多人都为此惋惜。因为朱寅这个状态,在考场中肯定难以发挥,九成会名落孙山。

  病的真不是时候。

  这种坚持虽然令人敬佩,终究无缘登第啊。

  只能等三年后了。

  不少朝臣都感到遗憾。本来朱寅登第,就一起打这张神童牌,制造祥瑞舆论,力谏皇帝让皇长子出阁读书,最好让朱寅当老师兼伴读。

  可是朱寅落榜,神童牌就很难打了。举人和进士,终究大不同。

  和乡试一样,结束长达九天的考试之后,等到考后有时间揣摩主考官的脾性、文章,就能大概判断自己是不是能考中。

  大多心中有数了。

  所以不用等到月底放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少年轻举人成为京师权贵青睐的女婿人选。

  就算已经娶妻的举人,只要年轻,也是香饽饽。

  所以每到大比之年,都有年轻登第的新科进士停妻再娶,在利益的诱惑下,抛弃发妻再娶新人,或者贬妻为妾。

  按照律法,是不能无故休妻的。可判不判离还不是地方官说了算?官官相护之下,找个休妻的借口轻而易举。没有也可以编造。

  如今已经是风气了,见怪不怪,也不成为人格污点,不影响大人君子的“三不朽”。

  就是病倒的朱寅,也有很多家族觊觎,想以神童为婿。

  于是这些天,总有人在云祥客栈外徘徊,打听神童解元的病情。

  更有甚者,还有人准备朱寅如果病死,就和自己夭折的女儿结为阴婚的。

  总之都惦记着神童,无论生死。

  可是朱寅谢绝见客,他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也只能干着急。

  这几天,出了考场的郝运来意气风发。他又找到了去年乡试结束后的那种感觉。

  今科多半会中!

  可能还是二甲!

  郝运来的得意,立刻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于是在出考场的第三天,就有人前来接洽了。

  郝运来才二十出头,十分年轻不说,长相也很是体面。打听之后,虽然已经娶妻,可其妻却出身寒微,听说还是残疾。

  那就好办了。

  来人对郝运来说道:“郝老爷,我家主人是吏部郎中孙维清,有女年十六,尚未许聘。说来也巧,我家老爷也是应天府人,乃是同籍。若是郝老爷今科得意,愿结秦晋之好…”

  郝运来色变道:“在下已有妻室,足下无须多言。”

  来人“好心”提醒道:“我家老爷是…吏部郎中,而且交游广阔。”

  威胁!

  吏部郎中这四个字,大锤一般击在郝运来心头,让他的脑子嗡嗡作响。

  他能得罪吏部郎中么?

  吏部郎中是正五品的京官,更要命的是有吏部实权。

  吏部郎中若是外放平调,起步就是大府知府,甚至按察副使,参政。

  若是外放升迁,一般就是按察使、右布政使,甚至直接左布政使。

  若是京中升迁,也是大司的少卿。

  可是想到瞎了一只眼睛的发妻,郝运来还是摇头,深吸一口气道:“在下已有妻室,只能谢绝贵府厚爱。”

  他现在才明白,那些停妻再娶的新科进士、举人,未必真是绝情寡义,可能多半是不敢得罪权贵,不得已而为之,或许不是出自本心意愿。

  来人神色尴尬,干巴巴的说道:“却也无妨,那就是在下多事,本也只是在下的主意,我家老爷并不知道此事。再说,就算郝先生愿意,也要等到登第再说。如此,在下就告辞了。”

  说完木着脸站起来就走,茶都不喝一口。

  “慢走。”郝运来强打精神送人出门,回来时两腿发软。

  若是孙郎中不够大度,自己就算是二甲进士,前程也会受到影响。

  堂堂吏部郎中,想要没有背景的新科进士坐冷板凳,那还不容易么?

  打发到一个难以治理的偏远县域当知县,一干七八年,都是权限之中的事。

  “姐夫。”两个小舅子很是惭愧,“咱们得罪了这么大的官儿…”

  郝运来颓然坐下,端起一杯冷茶,咕咚咕咚的一口气喝干。

  明明是茶,他喝了却满脸通红,浑身发热,犹如醉酒一般。

  “原以为要是中了进士,就能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可是如今看来,若是没有靠山,又得罪了权贵,怕是仕途坎坷,宦海艰难啊。”

  他低头想了一会儿,“做官要有靠山。同样中进士,有没有靠山天差地别。可我没有靠山啊。”

  郝运来忽然觉得有点悲哀。

  慢慢的,一个念头浮上心头。

  听说朝臣们和郑氏外戚针锋相对,争夺国本。自己若是中进士,投靠郑氏外戚的话,郑氏外戚一定会欢迎。

  毕竟郑氏一党的文臣很少,他们很需要文臣加入。

  郑氏!

  郝运来的眼睛亮了。

  若是投靠郑氏外戚,就算得罪了吏部郎中又如何?

  都说皇上偏爱郑贵妃之子朱常洵,焉知朱常洵当不了太子?

  若是朱常洵被立为太子,那自己作为郑氏阵营少有的文臣,仕途还用说吗?将来尚书侍郎也不难。

  听说朝臣们喜欢朱寅这个神童,他偏偏要反着来,投靠郑氏!

  至于文臣的节操,郝运来从来没有当回事,他从来不认为,文臣应该和外戚保持距离。

  狗屁节操!权势才是真的。

  不投靠郑氏,孙郎中若是坏自己仕途,自己难道逆来顺受?

  郝运来豁然站起,“我持举人名帖,去郑家拜会!”

  ……

  郝运来回到客栈时,已经喝的醉醺醺的。

  酒不醉人人自醉。

  果不其然,郑家很欢迎他登门拜访。哪怕他现在只是举人。因为郑氏一党之中,举人都很少。

  郑家老二说,只要自己这次考中进士,如果是三甲,观政之后,就帮自己谋取六部主事。

  若是二甲,观政后就帮自己谋取监察御史,给事中!甚至运作庶吉士!

  绝不会让自己外放当知县。

  ……

  时间过得很快,十天时间转眼而过。

  二月二十八,贡院放榜!

  这天一大早,贡院前就人山人海。

  整个北京城,上至皇帝首辅,下到贩夫走卒,都在盯着贡院放榜!

  PS:郝运来,郑国望是本书的重要配角之一,所以花了些笔墨。不喜勿喷,只是人物如此。蟹蟹,晚安。

第201章 连中三元

  “出贡了!出贡了!”

  礼部贡院前的人群欢呼声中,贡院门口的牌楼之上,终于贴出了贡士榜单。

首节 上一节 320/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