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24节
照常授官,那么就是致陛下食言,君无戏言啊。朝廷应该赏罚严明,岂能儿戏?何况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小声万历道:“爷爷,朱寅立过功,吏部考功司有记录。按照陛下旨意,朱寅加一级授官,该授予正六品。”
说到这里,田义有点紧张。他担心皇帝厌恶朱寅,故意授予一般的六品官职,不授翰林官。
田义和朱寅关系很密切,但皇帝并不知道。
虽然是加一级,可怎么加就大有讲究了。正六品的六部主事,比翰林院修撰高一级,可前途远不如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海瑞则是一言不发。但是他决定,如果皇帝授予一般的六品官,不授翰林官,他一定会力谏。
好在万历此时开始喜欢朱寅了,起码暂时喜欢朱寅,于是金口玉言的说道:
“朱寅有功,应加一级授官。那就从翰林院修撰,加授为翰林院侍讲。”
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一般翰林院修撰在积累三年资历后,才可能升为侍讲。
可是朱寅直接就被授予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顿时,不知道多少新科进士羡慕嫉妒恨。
不但连中三元,还加一级授官!
郑国望和郝运来心中更是郁闷了。
人比人,气死人!
沈一贯立刻道:“领旨!”
很快,早就填写好的授官诏书上,就填好了朱寅的名字和翰林侍讲的官名!
然后,榜眼和探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和朱寅差了整整一品。
三人授予官职之后,当即授予官服。其余进士也全部赐予官服,这就算是释褐了。
授官结束,礼部和鸿胪寺再次宣旨,明日举办琼林宴。以内阁首辅大臣申时行主持琼林宴。
然后,又开始给新科进士们簪花。朱寅作为状元,不仅簪花,还要戴上雉羽,十分拉风。
至此传胪大典才算结束,众人跪拜之后依次出宫。
可是朱寅却走御道从正门出宫。其他人只能走左右掖门出宫。
御道只有皇帝皇后可以走,其次就是状元可以走一次。
状元的荣耀再次展现。
朱寅出宫之后,顺天府的官员早就在等候了。顺天府准备了伞盖、仪仗,簇拥着朱寅,骑着大红马离开午门。
这个待遇,也只有状元有!
随即宫中黄榜送出,张贴在长安左门,张贴三天,让百姓观看。
不到晚上,朱寅的名字再次震撼了整个北京。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飞往全国各地!
第203章 状元不能当驸马?
却说朱寅披红挂彩的跨马游街,一路上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真是好不风光。
城中百姓无不见之雀跃、如逢天人。都说这位文曲爷老爷是格外不同的,乃是带着运数下凡,不然为何如此年幼就能连中三元呢?
见了这神童状元的风采,不知多少人心神迷醉,为之倾倒。那些落榜书生,更是失魂落魄,望尘莫及。
金榜题名、单开族谱,就是他们科举读书的最大荣耀,至于连中三元,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今夕何夕,他们居然恰逢其会,遇见了连中三元的在世魁星,还是个年仅十二的神童!
很多店铺自发的燃放鞭炮庆祝,说是借神童状元的光,沾沾福气、文气、运气、贵气。
还有很多人主动点了香火,甚至下跪匍匐,如拜神灵。朱寅见了也不得不拱手作揖的还礼。一路上鞭炮喧天,香烟弥漫。
路上行人自发的避到道左,让状元郎先走。
当真是:一路燃炉香,满街瞻朱郎。神童点状元,紫气动八方。
到了崇文门大街,观看朱寅的人已是人山人海。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的兵不得不出动巡街,维护秩序。
附近街巷人满为患,欢声雷动,都想一睹大明神童、国家祥瑞的风采。
朱寅端坐马背,在仪仗队的簇拥下缓辔而行,看到围观的人群,脸上容光焕发,心中豪气万丈。
即便是穿越者,这种荣耀也令他有点头晕目眩,难以淡定啊。
这种万众瞩目,一路崇拜的感觉,真是爽爆了。
来到明朝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连中三元,官居六品,名扬天下。
而采薇那边,已经赚了几十万的身家。
真是富贵了啊。
朱寅来到万福赌坊时,不由心中更是高兴。
他当然知道,宁采薇之前在万福赌坊下了重注,这次又赢了三万多两银子。
这女人简直就是钱耙子,每次出手都是赚大钱,发横财。
状元游街的队伍刚来到万福赌坊,就见一个二十出头的高大青年,被赌坊执事轰了出来。
其中一人喝道:“魏四!你已经欠了六十八两赌债!把你卖了也还不起!快去找银子!半个月内还不上,拿你妻女抵债!快滚!”
那青年怒道:“赢了就不让我走,怂恿我一直赌!结果我才又反过来输了!你们店大欺客!当我魏进忠好欺么!”
“你们把我逼急了,我就进宫当中官,等我发迹,你们就不后悔么?得饶人处且饶人,通融一下如何?”
“当中官,发迹?”赌坊执事冷笑一声,“就你?你把自己阉了,都未必能进宫,进了宫也只能当个火者,还想发迹当太监?撒泡尿照照!”
那魏四怒道:“看!状元公到了!你们赌坊还当街辱骂客人,这是对状元不敬!”
赌坊执事冷笑:“好个魏四,还真会胡说八道!”
马上的朱寅听到“魏四”、“魏进忠”这些字眼,顿时心中一动。
这不是魏忠贤的本名么?年纪对的上,也是河北口音,也是欠了赌债被逼的进宫。
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千岁了。
朱寅正想到这里,却见那极可能就是“九千岁”的青年,猛然扑过来,在被拦住之前,噗通一声跪在马前,叩头说道:
“小人魏进忠,拜见状元公!小人受神灵指点,静候驾前,为状元公坠蹬牵马!”
一边说一边砰砰磕头,“文曲星君在上,进忠叩首百拜,不知所言!”
他大字不识几个,可是爱看戏,这一番话都是跟着戏文学的。
朱寅没想到,“九千岁”居然走投无路之下,主动跪在马前,请求坠蹬牵马。
此人反应机敏,胆子很大,敢于冒险,也很会借势,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不愧是大明九千岁啊。
以小见大,是个狠人。
“大胆狂徒!敢冲撞状元公!”顺天府的公差立刻上前,一起按住魏四,喝道:
“你想做甚!谁指使你的!”
“搜他有无暗藏兵刃!”
这可不是小事啊。倘若新科状元被暴徒当街杀害,那朝廷和皇帝的脸面、威严都要受损,很多人都会被连累。
朱寅没有管,眼睁睁的看着魏进忠被带走。
规矩就是规矩。即便他想给这个九千岁一个机会,也不能当众宽宥此人,反而要给个教训。
否则,企图侥幸进用之徒,就会层出不穷的效法此人,都想坠蹬牵马?
在古代,想给权贵为奴的人比比皆是,不是你想当就当!
按照律法,未来的九千岁要被拿到衙门,打三十大板或五十大板。总之没有好果子吃。
魏进忠没有反抗,只是高声喊道:“小人一片赤诚,贵人明察秋毫,必知小人之心!”
朱寅回头看了一眼,正对上魏进忠那双溺水者看救星的眼神。
朱寅不着痕迹的对他点点头,神色微妙的给了他一个眼神。
这个举动需要所谓的九千岁自己领会。倘若他真的是个聪明人,在衙门挨打之后,就会再来拜见自己。
倘若他不够聪明,那就不敢再来了。
魏进忠看到朱寅这个表情,立刻就明白了。
他呵呵一笑,整个人顿时神采飞扬,“小人莽撞,这就去衙门领罚,心甘情愿!”
朱寅低声对一个公差道:“拿到衙门稍作惩戒即可,不要打重了。”
那公差低声道:“谨遵相公台旨。相公真是仁义。”
朱寅是状元,六品翰林侍讲,他的命令就能称“台旨”。
这说明朱寅已经拥有了官员的权势,一句话就能决定普通百姓的荣辱。
朱寅立刻警醒自己:别为权势迷惑了心窍,谨防被官场同化,不能坠入那吞噬真善的大染缸。
权势在手,岂可不慎?
一定要卑以自牧,初心不改,切不可狂妄自大。
好为之,好为之!
……
喜报早早报到云祥客栈,商阳、韩尚、毛文龙等人都是欣喜如狂。
朱寅是他们的主公,朱寅如今连中三元,他们不但与有荣焉,前途也更有保障了。
云祥客栈的东家也荣幸至极,亲自布置酒宴,迎接朱寅回来。东家甚至专门腾挪出一个小院,请朱寅入住。
如今的朱寅身份彻底不同了。他已经是连中三元的翰林侍讲,那是储相!以朱寅的年纪,可能会成为大明最年轻的阁老。
“恭喜主公!”商阳、毛文龙等人一起贺喜,人人兴高采烈的簇拥着朱寅进入客栈小院。
虽然朱寅带的人多,地方拥挤了些,却是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