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49节
对面的明军也纷纷中箭。蒙古步弓的羽箭射程惊人,力道也很强。尤其是重箭,轻甲都很难挡住。
从战果看,蒙古人的弓箭威力,一点也不比明军的火器差。因为此时的明军火器,比洋人的差了一大截。质量、威力,都不太靠谱。
有的火炮,发射了几炮就炸了。
火铳也是。
至于火箭,有的还没有发射出去,就在明军阵地中炸开的。
可即便如此,密集的火器发射,还是让蒙古中军死伤累累。
“啊—”五六百蒙古战士被打死打死,伤者哀嚎不已。
时不时有一架架楯车,被砲弹轰碎,木屑横飞,血肉模糊。
被轰的肚破肠流的战马,徒劳的在地上蹬着腿,散放着浓郁的血腥气。
明军之中,也不时有人捂着脸,或者哼都不哼的倒地,或者长声惨嚎。
更有很多明军士卒,拔出挂在盔甲上的羽箭,继续战斗。
“明军骑兵不行了!”博硕克图大喊,“坚持住!不能退!等到明军骑兵崩溃,就是出击之时!”
而明军火枪兵之后,也传来一阵阵明军将领的怒喝:
“不许退!顶住!”
“后退者斩!”
“火铳炸了就拿刀!起来!”
一时间,双方咬住了厮杀,相互收割着人命。战况很快就惨烈无比。
如果此时有人站在高山俯视,就会发现,明军空有四万人,但阵型非常死板,很难发挥兵力优势。
很多明军步兵,只能在大阵中间闲置,无法和敌军接战。
和蒙古军接战的,只有两翼六千骑兵,以及骑兵之后的弓箭手、火器兵,加起来也就一万几千人,不到总兵力的一半。
而蒙古骑兵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却十分灵活,打的又狠又快。
这个局面,明眼人立刻能看出,关键就在双方两翼的骑兵的对决。
蒙古两翼的骑兵如果锁定胜局,蒙古军就能以少胜多。
如果明军两翼骑兵崩溃,那么明军步兵大阵就可能崩溃。
战场上,兵力多的一方从来都没有必胜把握。
蒙古兵多次以少胜多,打败两倍以上的明军。
然而奇怪的是,明军的仗打成这样,戚继光和朱寅却一点也不着急。
就是李如松、秦良玉、熊廷弼等将领,也都十分冷静。
如果蒙古军中有厉害人物,此时就能看出,明军骑兵的蹩脚表现和退缩,似乎有点问题。
但是,郝运来和郑国望却是着急了。
“这打的什么仗!”郑国望又气又恨,忽然纵马向前,带着亲兵拉弓射箭,一箭射中一个靠的最近的蒙古骑兵。
郝运来两股战战,他不敢上前,只能靠向朱寅的高车。
他想回家!
然而正在这时,忽然号车之上,传来一阵悠长的号角声:“呜呜呜——”
与此同时,高车上的戚继光,挥起一面红色的令旗。
紧接着,明军骑兵两翼因为不断收缩而空出来的地方,冲出来大队的骑兵!
这两队骑兵从后面冲出,马速很高,足有九千骑!
统帅左翼的是李如松,统帅右翼的是大同总兵马林!
“轰——”
已经奋战很久,马速大降的两翼蒙古骑兵,顿时和这两支后翼绕出的、生力军般的明军铁骑,狠狠撞在一起!
第218章 “河套蒙古,将不复存在!”
蒙古骑兵没有想到,明军两翼骑兵故意不支的收缩,是为了给后翼的骑兵出击腾出空间!
这是明军奸计!
他们之前被明军骑兵蹩脚的表现迷惑,还以为明军骑兵真是战力差,加上对汉人的骑射本来就瞧不上,骄傲之下也就没有料到,这是戚继光的骄敌示弱之计。
之前李如柏、陈琳统帅的两翼骑兵,任务主要就是吸引蒙古骑兵的攻击,示弱收缩的黏住蒙古骑兵,一边消耗蒙古骑兵的力量,一边为李如松、马林的铁骑腾出攻击通道。
等到蒙古骑兵的马速和体力消耗了,李如松和马林的骑兵就从后翼出击重拳出击,咬住失去马速的蒙古骑兵,打马上白刃战!
争取和蒙古骑兵打马上白刃战的机会,才是明军骑兵击败蒙古骑兵的关键。
蒙古骑兵的骑术的确比明军强,如果拼骑射,明军骑兵哪里比得上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
就算蒙古骑兵败了,也能从容撤离,明军也很难追得上,打败容易歼灭难。
可如果是打马上白刃战,明军精锐骑兵一点也不比蒙古骑兵差,起码不输。
而且明军精锐骑兵的马枪和盔甲,比蒙古骑兵更加精良。
高车之中,眼看李如松、马林统帅的九千铁骑顺利出击,和蒙古骑兵咬在一起,戚继光这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朱寅也露出笑容,忍不住说道:“爹这杀手锏一出,我军大胜已定。”
戚继光的神色仍然有点凝重,“不急。能吃掉多少,还要看步兵的本事。”
如果仅仅为了击败这一万多蒙古骑兵,戚继光根本不需要这么费事,只要堂堂正正的打,他就能轻易击败这支蒙古骑兵。
可是光击败有什么用?
蒙古人败了,逃了,下次可以再来!
明军还能一直在草原上和他们耗着?
所以,戚继光才布置了这种陷阱战术,不是为了简单的破敌,而是要歼灭之!
此时此刻,博硕克图等蒙古贵族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硝烟之中铁蹄如雷,万马奔腾,杀声震天。
可由于战场太大,火器的硝烟又遮掩了视线,他们一时之间也看不真切,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不知道,两翼原本越发骄横的蒙古铁骑,此时被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和马林的大同铁骑咬住,被迫打起了白刃战!
蒙古军以骑射为长,一旦和明军骑兵白刃混战,就失去了那种优势,加上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碰上养精蓄锐的辽东、大同铁骑,顿时吃了大亏!
仅仅一个照面,蒙古两翼就被李如松和马林凿穿,将蒙古两翼切割为四,反过来包抄起蒙古骑兵。
这九千骑兵,是辽东和大同的精锐骑兵,打起白刃战来十分剽悍,杀的蒙古骑兵七零八落。
片刻之间,蒙古骑兵就死伤数百,损失惨重。可是此时他们被明军骑兵咬住,想拉开距离都难。
四支骑兵纠缠在一起,在巨大的战场上厮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杀的难分难解。
李如松率领一群家丁亲自冲锋,手持一柄马槊所向披靡,犹如杀神一般,杀的蒙古骑兵心惊胆战。
“出击!”之前收缩到步兵大阵的李如柏、陈琳两支骑兵,此时也不装了。
演戏结束,该动真格的!
两支骑兵再次轰然出击,封住了蒙古骑兵的两翼。
如此一来,蒙古骑兵已经被明军骑兵合围,又失去了马速,很难突围出去。
直到此时,戚家军才出击!
“杀!”三千戚家军分为两队,一左一右的杀入失去马速的蒙古骑兵之中,以鸳鸯阵为单位,合围、剿杀蒙古骑兵。
一个个蒙古骑兵为鸳鸯阵围杀,插翅难逃,陷入了灭顶之灾。
与此同时,戚继光的令旗却再次挥动!
原本静止不动的明军战车,忽然全速前进。
火器轰击的同时,后面的白杆兵也跟着冲上。而且白杆军一边往前,一边分为两队,空出中间的位置。
而明军的中军却层层打开,露出一队人马俱披重铠的骑射,足有五百!
这些骑士都是身材强壮,多是河北健儿,其中还有三成是女真人、蒙古人。
这就是戚继光两千家丁中的五百具装重骑兵!
他们全身只露出一双眼睛,外面披鱼鳞甲,里面披锁子甲,最里面绵甲。身上三层甲的重量,就超过七十斤!
戚继光这几年重掌蓟镇帅印,多次出关威慑蒙古和女真,还俘虏了不少蒙古、女真马贼。于是在朱寅和商阳的劝说下,戚继光也学李成梁,从这些异族俘虏中挑选可用的健儿,编入家丁中的重骑兵。
如今的明军将领人人都有家丁,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可是家丁中有具装重骑兵的,只有李成梁和戚继光。
一个面貌酷似戚继光的将领大声喊道:“扶重骑上马!”
但见士卒们快速上前,将一个个身穿沉重铁甲的骑士,托举着扶上马背,然后递上沉重的长兵器。
有重型骑枪,有狼牙棒,长斧,长刀…
战马也挑选的是高大的西域马,身披马铠,只露出马腿和马眼,不是明军的那种半具状重骑兵,而是真正的具装重器。
光是打造这五百重骑兵,宁采薇这三年就花了不下十万两银子。
统帅这支重骑兵的,正是戚继光的儿子,戚祚国。
他的侄子戚金,则是统帅伯父家丁中的五百重步兵。当然,也是宁采薇花钱。
大明虽然瞧不起武将,可武将有一桩好处:可以养家丁,自由装备,朝廷也不问你的钱怎么来的。但是必须为朝廷所用。
要是没有这个自由,戚继光也不敢拿宁采薇的钱养家丁。
“上马!”
“列锥形阵,出击!”
戚祚国一声令下,剩下的一千家丁发一声喊,一起推着具装重骑的马屁股。
沉重的具装铁骑,在其他家丁的推动下,立刻加速奔跑,犹如一股铁流轰然开动。
五百具装重骑沿着白杆军和戚家军分开的通道,跟着车营之后,冲向正对面的蒙古中军!
“轰轰轰—”靠近发射的车营发射最后一轮火器,打的对面的蒙古中军人仰马翻,阵型凌乱,更多的楯车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