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356节

  英雄,谁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你这个青天子吗?

  心中没有黎民百姓,没有仁义慈悲的英雄是什么?就是历史的垃圾。英雄,你配么你?青天子,你配么你?

  “抚军。”李如松的话打断朱寅的思绪,“抚军广闻博知,敢问这是谁的坟墓?”

  他能看出,朱寅知道这高大坟墓的主人。

  “李元昊。不,应该是囊霄。他放弃了李元昊这个名字,就不配再用了。”朱寅淡淡说道。

  “原来是他。”李如松目光微冷,“要不要挖了他的坟墓,夷为平地?”

  朱寅摇头:“罢了。一个死了几百年的狂人,何必和他计较?此人害人害己,也是该当。”

  很快,众人都知道这最高的陵墓是李元昊的坟墓。军中故事一讲起来,很多人又都知道,李元昊是被自己的儿子割了鼻子痛死的。

  夜里,贺兰山中苍狼嗥叫的声音传来,夜色更加苍凉,就连月亮也变得阴森起来。

  朱寅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一个没有鼻子的可怖王者,血流满面,愤怒的看着自己,口中疯狂的诅咒。

  这王者说着早就消亡的西夏语,可是朱寅偏偏听懂了话中的意思。

  梦中的王者诅咒他的兵马在贺兰山全军覆没,诅咒他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偌大的贺兰山中绝望的哭泣,最后被山中的厉鬼吞噬魂魄,永世不得超生。

  朱寅半夜惊醒,猛然坐起来,已经满头冷汗。

  魇着了。

  小黑立刻警觉,赶紧摇着尾巴靠上来。朱寅摸着小黑的狗毛,看着帐篷外面的护卫,这才松了口气。

  他出了帐篷,看到周围的大片营帐,军中悬挂的灯笼,以及打着响鼻的战马,听着将士的夜语,心中安定了很多。

  大军,还在。

  朱寅看着西边神秘无比的大山,目光幽邃。

  贺兰山之名,来源于鲜卑贺兰部。贺兰山连绵数百里,山势雄伟如万马奔腾,向东俯瞰宁夏和河套,向西阻挡腾格里沙漠。

  贺兰山也被称为鬼山。

  此山地形复杂,峰峦险峻,峡谷崎岖,石窟密布,而且气候多变。加上自古以来战争极多,埋骨无数,还是游牧民族的祭祀之所,充满了神秘诡异的色彩,所以被称为鬼山。

  贺兰山还被西夏称为龙脉,南北五百里,古林幽深,即便几千兵马进入也会迷路。西夏曾经在贺兰山驻扎五万大军,仍嫌兵力稀薄。

  自己若是率军入山追击啺荩嬉髦稚鳌�

  “虎叔。”身穿红甲的丁红缨走过来,“虎叔出来巡营么?虎叔放心歇息去吧,我等自会照应。”

  丁红缨的眼睛在融融月光下璀璨生辉,整个人都洋溢着活力。

  她已经十九岁了。武力早就超过了十人敌。这几年,她一直忠心耿耿的护卫朱寅和宁采薇。

  “红缨。”朱寅语气温和,“我问过你好几次,今日再问一次,你就不想嫁人么?你都十九了,该留意了。”

  “咱们是一家人,我不能让你受委屈。”

  丁红缨嫣然笑道:“嫁人自然要嫁的。不然我爹那里俺也不好交代,只是暂时还没相中合适的人。”

  朱寅笑道:“等你有相中的人,就给叔说一声,嫁妆肯定和亲女儿一样,亏待不了你。”

  丁红缨撩撩秀发,眼睛弯弯,“那俺就不谢了。俺就等着虎叔和宁姨给我置办丰厚嫁妆。”

  她说到这里,忽然正色道:

  “虎神,依俺看,你不要亲自去追叛军。听说这贺兰山中十分凶险,万一虎叔有个闪失…”

  朱寅叹息一声,“你不懂。庆王在啺菔掷铮冶匦肭鬃越糇凡簧帷2蝗唬褪谴笞铩!�

  丁红缨靠近朱寅,低声说道:“管它大罪小罪,以俺说,咱们如今有兵马有钱粮,何必做皇帝的官儿受皇帝的气?干脆虎叔自己当皇帝。”

  朱寅低声道:“哪有那么容易?我们那点兵马,死一个少一个,哪里能争天下?就算能争,内战一起,又要死多少百姓?国家大乱,再要收拾就难了,占便宜的反而是外族。”

  丁红缨低声道:“虎叔,你不要嫌俺晦气。俺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没有鼻子的男人吓唬我,说咱们的大军会覆没在贺兰山。俺很少做噩梦,今夜却被吓醒…”

  朱寅闻言,不禁眉头微皱。

  红缨也做了噩梦?

第223章 “寡人无颜面对太祖了!”

  丁红缨刚说完这句话,一边的康熙也说道:“刚才巡夜时,还有其他人也做梦了,说是梦见贺兰山中的凶险…”

  朱寅闻言更是神色凝重,将士们因为迷信,已经有了畏惧之心。军心可是大事,不能马虎。

  否则进山之后出现突发事件,精神紧张的明军可能会发生营啸和溃散。

  这是一个及时的预警。

  对穿越者而言,这其实是很好解释的现象,并无诡异。

  梦境,不仅仅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简单。

  后世学者研究出,梦境的产生和情景,是由人的心理因素,以及客观环境的景物、气味、声音、温度、颜色等因素决定。

  比如说陈腐的气味,古旧的家具,巨大的阴影,就很容易令人梦魇。

  研究表明,相近的心理以及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会做相似的梦。

  这就是日常中的“共梦现象”,弗洛伊德称之为“梦境感应”。

  同一个房间的同学、家人、战友,有时候会做相似的梦,惊讶的说我也梦见了。

  之前军中谈论李元昊,知道李元昊被自己的儿子割掉鼻子而死。还有宁夏籍的士卒说这里有鬼怪诅咒。

  这种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对大家的心理暗示很强。

  而且大家都是追击叛军的明军,利益趋向性很统一,也就使得心理意识上更加相近。

  加上扎营在西夏的王陵,坟墓密布,古迹极多,又笼罩在贺兰山的巨大阴影下…

  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在特定环境下,产生了‘共梦现象’,也就是“梦境感应”。

  但这个梦起码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潜意识都担忧在贺兰山的军事行动,士气受到了影响。

  因为担心,所以会梦见不好的事情。

  这也不怪大家。贺兰山被称为鬼山,这凶名不是白给的。

  自古以来,贺兰山阵亡无数将士,而且山中迷雾很多,有些地方还会无故起火,夜里看去有的地方隐隐发红,犹如地狱之焰。

  还有的山谷,人和野兽会诡异的突然死去,没有伤口。

  传闻当年明军在贺兰山深处的城堡,一夜之间守军全部暴毙。发生几次之后,只好撤出深山,只在山口驻扎。

  还有穿越贺兰山去阿拉善的商队,连人带骆驼的诡异死在山中。

  还有蒙古人讲述的故事。说是嘉靖年间,俺答汗率军穿越河套,进入贺兰山出塞,结果出山之后,发现少了一千多骑。

  派人回去寻找,结果一去不回。俺答汗也大病一场,差点死去,有吐蕃的高僧做法,说他冲撞了贺兰山中的古老亡灵。

  最近的传说是隆庆时期。说隆庆时期,吐鲁番汗国遣使入贡,走的就是贺兰山。结果数百人的使团,出山时只剩下一个女子。那西域女子去了北京,被隆庆爷宠幸,结果隆庆爷很快就驾崩了。

  而派出使团朝贡的吐鲁番汗国,也突然灭亡了。

  传说是使团触犯了山中的亡灵。那个去北京的西域女子早就不是人,是她害死了先帝。而吐鲁番汗国的突然灭亡,也是因为亡灵的诅咒。

  这些传说有鼻子有眼,听起来很是邪乎,在如今的宁夏家喻户晓。

  可在朱寅看来,根本没有什么灵异事件。

  贺兰山中总是诡异死人,当然是有原因的。

  他知道贺兰山下面有大量燃点低的太西煤,煤层在自燃。人和动物突然死亡,是因为地下煤层自燃溢出的各种毒气,凝聚在山谷中,造成毒气中毒。

  以至于有的飞鸟飞过,突然就一头栽下来。

  贺兰山太西煤的自燃现象,应该已经持续百年了。和后世不同,此时的自燃还是小范围的间歇性发生。但即便如此,溢出的高浓度毒气也足以产生各种灵异事件。

  可古人不知道啊。

  士卒们对贺兰山的畏惧之心足以引起重视,免得影响士气。

  自己不迷信,奈何众人绝大多数都迷信。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未必怕死,但多半畏惧鬼神。

  “大侄女不要胡思乱想。”朱寅毫不在意的笑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点也不神怪。”

  丁红缨当然也不怕,“进了贺兰山,俺一定会护着虎叔,就算真有鬼怪作祟,俺也要砍下它的鬼头鬼脑!”

  商阳披着一件大氅,左顾右看的走过来,轻轻说道:“主公,今夜将士们夜谈贺兰山中凶险不祥,还说什么鬼怪作祟,阴兵杀人。军中这些流言,于军心不利啊。”

  “进山之前,最好给将士们打打气,训训话,或者祭祀一下山神,消除他们的畏惧之心。”

  朱寅刚要说话,忽然听到李如松的呵斥声从不远处传来:

  “尔等是被梦魇了!不要疑神疑鬼!哪有什么鬼怪!贺兰山里死人多,可我们有六千大军,就是有什么厉鬼阴兵,也要绕道而行!谁再散播流言,军法处置!”

  “天下人都知道抚军是文曲星君转世!就算山中真有鬼怪,有文曲星君坐镇,你们怕个甚!”

  商阳闻言笑道:“主公,如松将军说的对。主公应该拿出星君转世的名头,给将士们打气。”

  ……

  石嘴山,星湖海。

  朱寅率军夜宿西夏王陵,百里之外的叛军却驻扎在此。

  叛军一人一马的情况下,不到两天的工夫奔驰两百多里,他们的战马已经到了极限,必须要好好歇息,不能再跑了。

  微波荡漾的星湖海边,到处都是喂马的叛军。

  他们一边喂马,一边大声嚷嚷,发泄心中的郁闷。

  “我们蒙古人给大明汗当了这么多年的兵,混得只有一人一马了吗?传到草原上,都让人笑话。”

  “其实汉人还是不错的,很好相处,就是那些官人坏,杀的好!

  “离开草原好些年了,眼下又要回去,怕是都不想再放牧了啊。”

  “不放牧怎么成?没了大明汗的军饷,那颜也养不起我们,我们当然要放牧了。”

  “这次一离开,就再也回不来啦。我都习惯了宁夏的烧饼,去了草原就吃不到了。”

  “哼,就算回到草原,也要摆脱大明汗的追兵再说!谁知道我们能不能逃出贺兰山。你们忘了当年,几千瓦剌骑兵曾经死在贺兰山里吗?”

  叛军士卒们议论纷纷,都是神色疲倦,目光忧虑。

首节 上一节 356/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