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6节
经过今晚之事,朱寅哪里还不知道兰察的可靠?
小男人也学着努尔哈赤的样子,摸着兰察的头,用女真语说道:
“我的兰察啊,你的勇武就像山中的猛虎,你的信义就像栅栏里的鸽子,你的忠诚就像我的黑犬啊。”
“倘若我拒绝接纳你,那么就算狍子也会嗤笑我的愚蠢。撮哈占爷会为此愤怒,佛朵妈妈也会因此伤神啊。”
“起来吧兰察,今后你就是我的戈什哈了。”
兰察闻言大喜,“主人!我就是晴天的影子,时刻在主人身边。只有主人需要我消失时,我才是阴天的影子!”
努尔哈赤也趁机教导部下道:
“汉人书中有句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兰察就是这样的人呐。”
部下一起摘下头盔说道:“贝勒说的有理,就像萨满太太的神启,我们都记在心里。”
……
朱寅再次回到小毡房,已经是后半夜了。
宁清尘没心没肺的睡得很香。宁采薇却忐忑不安的一直等待。
“没事了?”她看到朱寅,顿时如释重负,一颗心这才放进肚子里。
朱寅摇头道:“今晚也真是险,计划出了一点问题,援兵回来的晚了。”
“要不是我临时喊来兰察参战,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寅将今晚的战斗说了一遍。
宁采薇都有点后怕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宁采薇道,“你黄昏时才发现异常,这个时候去送信调兵,时间上的确很仓促。”
“怪我。我白天在家练习骑射,居然没有发现异常,还需要等你打猎回来才发现。”
朱寅却是一笑,“这可不能怪你。我敢说,要不是我的职业习惯,谁也不会注意到这些变化,就是注意到,也不会入心。”
“你没有发现,不是你粗心大意,而是你没有间谍特工的思维习惯。”
“额,我收下了兰察。这是个靠谱的人。”
宁采薇道:“那就有四个人跟着我们了,一下子多了四张嘴。不过,人力也是很重要的资源。”
她看着朱寅神色疲惫,有点心疼了。
“你累了一夜,快睡吧。我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太累。”
“我来给你脱鞋。”
破天荒的,居然要给朱寅脱鞋了。
……
第二天大早,舒尔哈齐就率兵回来了。
龙实等人的命运,不问可知。
一夜之间,觉尔察氏内部的敌对势力,就被野猪皮兄弟一扫而空。
努尔哈赤比历史上提前了大半年,统一了家族内部,解决了后顾之忧。
一大早,努尔哈赤就宣布,兼任觉尔察氏的穆昆达之职,在西堂子里让萨满请神,祭祀索罗杆子。
宝实等人的部众、库藏、阿哈、产业,全部被努尔哈赤掌控。
舒尔哈齐还带回来两百多个汉人奴隶,带到努尔哈赤面前。
努尔哈赤怒道:“我早告诫他们,尽快交出汉人奴隶送回去,让李太师知道我们的忠心。”
“可是他们交了一部分,却还是私自留了一部分,这不是招灾惹祸么?真是该死!”
又对朱寅道:“小老虎弟弟,这可不是我干的。我立刻将他们送回去给李太师。”
朱寅暗道:“你现在不会,晚年却会屠杀汉人。”
口中说道:“当然不关野猪皮哥哥的事情,只要送回去就没事了。我们汉人也是讲道理的。”
两人正商讨间,忽然人群中一个汉人少年道:
“我不想回去!小公子,我不想回去!”
朱寅一看,只见这少年十四五岁,生的唇红齿白,细皮嫩肉。
就是奴隶的简陋衣服,也难以掩饰他的那种富家公子的气质。
这少年刚才一直在静静观察朱寅,发现朱寅虽然年幼,却是个早慧之人,而且很受虏酋的看重。
朱寅忍不住问道:“为何?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排众而出,拱手行礼道:
“回小公子的话,小人姓徐,徐小白。”
PS:求追读、票票、评论、彩蛋。下周有没有更好的推荐,就靠大家啦,蟹蟹。
第32章 熊宴
“徐小白?”朱寅眼睛微眯,这个名字很现代啊。古人很少用这种名字,除了公子小白。
可看这少年眼神,显然也不像是穿越者。
徐小白道:“小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朱寅见他是个汉人,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他点点头,“你过来。”
徐小白跟他来到旁边的照壁前,低声说道:
“小公子,在下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了。若要小公子帮我,在下须有诚意才是。”
他的神色很是严肃,满满写着:我要吐露秘密了。
朱寅仰着小脸,也是一板正经,“嗯?你说。”
徐小白沉吟着说道:“在下看小公子气度,当是大明…大家子弟。以小公子身份,必然知道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朱寅一怔,神色有点意外,“你是中山王后代?”
他没想到,此人提起开国功臣徐达。
徐小白对南方拱手,“中山王正是在下祖上。在下乃中山王第十代孙。当今魏国公,正是在下祖父。”
“哦?”朱寅似笑非笑,老气横秋的说道:“原来你还是魏公之孙,难怪仪表不凡。”
徐小白听朱寅如此语气,更不敢轻他年幼,
他看了一眼附近的女真人,说道:
“在下身上,原本有能证明身份的玉佩,出自大内的宫样。”
“只是流落到关外之后,被女真人搜走了。小公子若要证明在下身份,可向他们索要玉佩就能证明…”
朱寅拜拜小手,“不用,我暂且相信你的身份便是。你是如何流落至此,又为何不愿回去?”
“还有,你既是国公之孙,为何你的名字…不合体例?”
徐小白道:“好教小公子知晓。在下本在南雍(南京国子监)读书。”
“南雍是有海外学生的。在下就认识朝鲜、日本的学生。”
“去年春天,有日本学生提议去通州看海景。我们十几个同窗瞒着师长离开南雍,上船后入海只有数里,就遇到了一艘朱印船,被挟制到了船上。”
“那朱印船上的倭寇,对我们拷打审讯,逼问南直隶的官员、将领情况,还有驻军兵数,南京城防等机密。”
朱寅听到这里眉毛一皱。
倒不是不信徐小白的话,对方不像撒谎。
他意外的是,都万历十五年了,沿海倭寇还没有彻底肃清。
竟敢到通州近海来窥探。通州水师干什么吃的?
不过也难说的很。就在三十年前,七十个倭寇还攻打南京,杀伤数千人,最后全身而退。
或者说,这不是纯粹的倭寇,而是专门刺探内地情报的倭人奸细?
为侵朝征明做情报准备?
是九州大名派来的,还是那位“天下人”派来的?
徐小白继续说道:“我们这群被骗上船的同窗,都是勋贵高官子弟,知道的机密不少。”
“倭寇拷问出不少机密,哈哈大笑,说大明不过如此。就开始杀人灭口了。”
“我被砍了一刀,踹进大海,居然没死。”
他撕开自己的衣服,果然胸口有一道长长的刀疤,但不深。
“说来也巧,我因为身体瘦弱如女子,怕人耻笑,平时就在里面穿了一件厚厚的棉罩,显示壮实。”
“就是这件厚棉罩子,救了我一命。”
“倭寇杀人抛尸,朱印船就离开了。我是抓着两具同窗的浮尸,才没有沉下去。”
朱寅点头。这很合理。
被刀杀死的人,因为血液被放光,身体密度变小,会浮在海面上。
徐小白抓住两具同窗的尸体,的确能暂时活命。
徐小白说到这里,脸色有点惨白,“也是我运气好,不久之后就遇到了一艘船,把我救了上来。”
“谁知这艘船,居然是贩卖走私人口的黑船。我上了这船,还能有个好?”
“我就这样被贩卖到了关外,成为女真权贵的奴隶。”
朱寅很是无语。明朝的禁海政策十分沙雕。但又有何用?
谢杰《虔台倭纂》说:“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敝江而来;寸货不许下番,子女玉帛反满载而去。”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罢了。
比如,沿海贩卖人口的黑船,就从未禁绝过。各种走私,越发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