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514节
这一生,他经历了很多苦难和挫折,他的心已经强大无比,哪怕是可怕的失败,也无法动摇他的意志。
可丰臣秀吉毕竟是个聪明一世的枭雄,他真的很难接受,朱寅能欺骗自己,能欺骗整个日本。
此人先是骗取自己和茶茶的信任,得到自己的许可去京都朝廷,又勾结海盗,实施这一连串的阴谋诡计。
神国自古以来未有之惨祸,发生于当今天下。即便是当年的元寇入侵,也没有今日之耻辱。
“狐の魂胆!蛇の目伞!邪佞之智!邪恶之花!”
“朱稚虎,余必杀你!”
秀吉是玩弄权谋的绝世高手。一直都是他算计敌人、欺骗敌人,玩弄敌人于股掌之上。可是这纵横一生的天下人,居然栽在一个青葱少年手里。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嚯嚯嚯!”秀吉忽然大笑起来,笑容却分外狰狞,“河童反被河水冲走!天狗爬树反坠地!”
狂笑几声,忽然头晕目眩,身子一软就倒了下来。
“上様!”
“殿下!”
周围的姬妾和侍从一起抢上急救,一个个惊慌的如同失去父母的孩子。
秀吉很快就又醒转,他看着金光灿烂的黄金茶室,目光慢慢沉静下来。
“邪恶之花,亦能点缀华美舞台!”
“朱稚虎,从今日起,你是我丰臣秀吉…余生之敌!”
这日本最有权势的男人,狂怒之下仍然清醒无比。顷刻之间,他就分析了眼下的不利局面。
京都朝廷被朱寅劫走,皇室旁支都被屠戮殆尽,号令日本的大义名分、天照大神的神裔,已经不在日本了。
聚乐第被抢劫,大阪城城破,茶茶和宁宁都落在敌人手里,伊势神宫被毁灭…
天皇绝不可能借明国使团发动政变,这只是欺骗日本愚民的把戏,天皇当然是被迫的。
可即便如此,京都人都亲眼所见,是天皇颁布了几道诏书。
诏书斥责自己为国贼,罢免了自己太政大臣、秀次关白之职,还封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封毛利辉元为关白,岛津义弘为九州探题,伊达政宗为奥咒探题…
这是要重新分裂日本,日本要大乱了啊。
可是眼下不是生气的时候,是要尽快拿出对策。
秀吉立刻知道什么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了。
“传令!封锁名护屋城!不许任何人出城!”
“传令!召集军议!让德川家康、毛利辉元、伊达政宗立刻来见!”
“哈依!”侍从立刻领命而去。
秀吉下了命令,自己却兀自不放心,赶紧出了黄金茶室,来到天守阁瞭望。
他隐隐有个不好的预感,眼皮子跳的更厉害了。
心悸之下,他只能让人再次点了一杆福寿膏。这东西他抽了快一个月,已经离不开了。
虽然朱寅是个可恶的敌人,可既然朱寅自己都抽,那么这福寿膏肯定是好东西,一码归一码。
朱寅之前还送了珠宝呢,难道珠宝也不是好东西吗?不能因人废物。
抽了几口大烟,情绪果然好了很多,可就在这时,让他惊怒的消息再次传来。
前野长政一脸惊惶:“殿下,德川家康、毛利辉元、伊达政宗三人,昨夜就以观海听潮为名出城,眼下不知去向。他们的阵屋之中,空无一人。”
“纳尼?!”秀吉瞪圆眼睛,“昨夜就已经出城?你们为何不一直监视他们?”
大冬天的,浅野长政满头冷汗,“这么久了,他们一直很恭顺,从没有不辞而别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异常。所以…”
秀吉脸色铁青,“所以为了不引起他们的反感,你的监视就放松了是么?”
“殿下…”浅野长政伏地不起,“是臣下的大意,请殿下降罪吧。”
秀吉目光冷厉,双拳握紧,“家康,难道你抢先一步得到消息,这才逃回关东了是么?”
“你是不是也知道,天皇封你为征夷大将军,让你开幕江户了?”
“殿下!”浅野长政吓了一跳,“臣下这就去追击家康!一定不能让他回到江户!还有毛利辉元和伊达政宗…”
秀吉神色漠然的摆摆手,“来不及了。他们昨夜悄悄离开,害怕被追击肯定是拼命赶路,不可能追的上了。”
“大阪城各家大名的人质,也都落在了海盗的手里。某些大名还会听话么?”
“看来,余重新统一的日本,终究又要面临分裂危局啊。”
石田三成一脸痛惜之色,“太阁殿下,日本真的会重新分裂吗?太阁征战多年,好不容易一统日本,眼见就要开启神国布武天下、八纮一宇的大业,怎么能够再次分裂啊。”
秀吉反而平静了很多。事到如今,他反而出奇的冷静下来。
“天皇和朝廷在明国使团手里,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失去了朝廷大义的名分。”
秀吉的声音有点沙哑。
“天皇对日本太重要了。没有天皇的日本,还是原来的日本么?敌人还烧了伊势神宫,将伊势神宫夷为平地,屠杀宫司以下千余神官。没了天皇、朝廷、伊势神宫,日本会变成什么模样?”
“日本再次陷入分裂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
秀吉的声音苍老干枯,犹如寒风奏响一截枯骨,“最可怕的是…日本失去了灵魂!”
他浑浊的眼眸带着迷惘,“分裂了还可以再次统一,可若是失去了魂魄…”
“殿下!”石田三成低声说道,“若是无法夺回朝廷和天皇,能不能再立一个新的天皇?就说是皇室之子。”
丰臣秀吉苦笑一声,“可是整个京都人都看见,有继位资格的皇室全部被带走,旁支也以谋反之名屠戮殆尽。别说皇子,就连皇女也没有了。”
“此事,很快就会传遍天下。根本无法隐瞒。余就算找人假冒皇子再立天皇,那天下人也知道是假的。”
“余能立假天皇,家康也能,甚至就连毛利辉元、伊达政宗,都能立假的天皇,又有什么意义?”
“再说,就连传承千年的伊势神宫,都被夷为平地了啊,天照大神的神位被毁灭,日本人的信念受到这种打击…”
石田三成等人听着秀吉的话,只觉毛骨悚然。
是啊。天皇陛下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天皇乃天照大神后裔,万世一系,无可取代,是神灵的化身,是日本的魂魄。
天皇陛下不掌握世俗大权,却仍是至高无上的现世神明。
伊势神宫作为日本至高神社,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栖之所。
明国使团的罪恶行径,等于是打破了日本作为神国的神圣。就像是一个精美的茶碗,一旦打破了就算努力粘起来,那也不是原来的茶碗了。
秀吉忽然站起来,狐眼之中满是坚定之色,矮小的身躯又仿佛充满了强大的力量。
他的语气,再次变得铿锵有力:
“为今之计,一是尽量团结各方大名,维护日本的一统,共同对外。一方面是在战场上再次获取大胜!”
“要用战场上的胜利,来洗刷神国的耻辱!”
“也唯有不断地大胜,才能逼迫明国交还天皇和朝廷!”
秀吉立刻坐下来,第一时间就下达给对马海峡的军令,抽调两万人的水师回防濑户内海,对付侵略本州的海盗舰队。
第二道军令是给朝鲜的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岛津义弘等将帅,让朝鲜十几万大军再败明军,占领辽东,破关征明!
又下令给朝鲜诸将,让他们利用朝鲜傀儡,征发朝鲜百姓屯田、捕鱼、储备粮草,组织朝鲜工匠炼铁、制造兵器、生产火药。
同时编练十万朝鲜仆从军,协助日军作战。
这是要以朝鲜为基地,利用朝鲜的资源和人口,做长期作战的准备。
只要控制、消化了朝鲜,就算海上失去了制海权,十几万日军也能继续作战,仍有机会攻占北京,征服明国!
第四道命令,是以逼迫明国交还天皇为名义,趁着目前还掌控着制海权,调遣留守九州岛的非嫡系日军,支援朝鲜!
眼下九州岛有十五万预备队,大半兵马不是他的嫡系,而是来自各家大名。
他从中抽调了六万人,又拨付二十万石粮草,再征调九州地区和中国地区的所有船只运力,包括民船和渔船,一次性的运往朝鲜!
如此一来,朝鲜的日军兵力就能突破二十万,粮草也能坚持到明年夏天。就有更大的胜算征服明国。
其次,九州岛的非嫡系兵马,一下子少了六万人,他的嫡系兵马就在九州岛成为多数,就能更加牢固的掌控九州。
九州牢牢在手,很多事情就好办的多。
这是一箭双雕!
第五道命令,就是下令让各地农民伐木建屋,再拆掉老屋,利用老屋的木材,建造新的战船!
第六道命令,下令在要地海岸建造石垒,抵挡海盗舰队的再次攻击。
第七,派人去找海盗舰队,和对方谈判,让对方抛弃明国,和日本合作。
第八,征召强壮青年十万人,以各地闲散、流浪武士为骨干,赐予他们军职俸禄,再派出心腹家臣统率,编为“太阁新军”。
…
很短的时间内,秀吉连下十余道命令,每道命令都很及时、必要,善后手段无可挑剔,可谓雷厉风行。
布置完了这些,秀吉又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给家康等人写信!
他在信中告诉家康等人,值此关键时刻,日本应该保持团结,不能因为个人私利影响统一大局,而是要在八百万神灵的号召下,戮力同心一致对外,征服明国夺回天皇和朝廷。
只要家康等人继续臣服,他不会追究他们不辞而别的失礼之举。还郑重许诺,征服明国之后,将山东封给德川家,辽东封给毛利家,山西封给伊达家。
他表示,会效法中国的周公,辅佐天皇分封明国,各家大名在明国皆有封国!
虽然这些信写的很认真,可是秀吉自己也知道,作用肯定有限。
毛利辉元和伊达政宗倒还好说,德川家康这个貌似忠厚的家伙,却很难再听话了。
…
正当秀吉在黄金茶室大发雷霆之际,德川家康早就在距离名护屋城百余里的船上了。
直到确定秀吉再也难以追上自己,德川家康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可是他站在船头,回望再也看不见的九州岛,兀自心有余悸。
花了这么大的决心,总算是大着胆子冒险逃出秀吉的掌控。可是对于自己和德川家的莫测前途,他也感到很是迷惘。
从今日起,应该就和太阁翻脸了。
以后,就是敌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