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572节

  当然,他如今还是小囬囬。

  是啊?白德寿、马九桑等人一起看着力必失。力必失向来精明能干,为何想不到这一点?

  力必失苦笑一声,“小坊主,额岂能没想到?可是西安东城之外,因为经常运转漕粮入城,并非土路!而是撒了薄沙子的石板路!哪里有车痕?就算有点痕迹,人脚一踩,沙子一流动,也就看不起车辙了。别说还是晚上!”

  “额带五百兄弟往南追出去七八里,为何就折回了?因为七八里之后就是泥土路,额没有看见车辙痕迹!”

  马守应点头道:“原来如此。如此说来,秦王老狗竟然往北了?”

  力必失摇头道:“不知道。即便是往北去了,眼下过了这么久,他们最少也在三十里外,也可能藏在哪里了,大晚上的难以追的上了。”

  “达!”马守应看着自己的父亲,“给额三百骑马的好汉子,额往北去追秦王老狗!别说逃出三十里,就算逃出三百里,额也要追下去!”

  马九桑想了想,“好!给你三百骑马的好汉,你追追看!不要追太远,小心中了秦王的圈套!”

  囬部乱民过了一会儿,才凑齐了三百骑马的精壮,跟着马守应轰然追出。

  就在少年马守应率领三百骑兵追出西安东城后不久,城南一边噪杂,两千秦王护军和四千城防军终于星夜赶回。

  此时,囬部还来不及控制全城。

  眼见官军回来,囬部只能主动出击,趁着六千明军没有进城,击败明军。

  “来不及控制全城了!不要怕!额们起事的兄弟更多了,最少有一万多人!杀!”

  白德寿高呼道。

  马九桑也登高大吼道:“过了今夜,额们就有几万人!要想占了西安,先破城外明军!杀!”

  成千上万的囬部乱民汇集为洪流,轰然冲出城,主动出击。

  之前没有起事的囬部,此时也纷纷起事,手持兵器跟随。他们本来就有兵器。顷刻之间,城内外的囬部青壮几乎都动了,加起来有一万四五千人。

  整个西安城陷入混乱,汉家百姓人人紧闭门户,不敢出门。

  还有囬部冲入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镇守太监衙门…可惜这些官员早就逃出城了。

  好在,此时六千明军已到,城外一片火把,囬部乱民治只来得及出城打仗,无法在城中对百姓施暴。

  六千明军没想到,他们没有主动进攻,还没有来得及列阵,囬部乱民倒是主动出击了,顿时大为被动。

  眼见不知道有多少囬部乱兵潮水般冲来,这些疏于战阵、从未打过硬仗的明军一时懵了。

  很多士卒,忍不住腿肚子打颤。

  镇守太监等一群官员,此时正在军中,眼见这么多囬部乱民杀来,顿时也慌了。

  “轰”的一声,两军撞在一起,完全成了乱打。明军都来不及使用军阵,就已经被乱糟糟的囬部大队贴身怼脸开打了。

  很多士卒不敢应战,转身就跑。

  “这打的什么仗!?”镇守太监等官员都是风中凌乱。

  明军的反应让他们很是失望,安全感瞬间丧失。

  “不要乱!不要乱!”太监和文官、将领们大喊,可都没有人听见了。

  眼见明军就要崩溃,忽然不远处传来雷鸣般的轰响。

  “訇訇訇—”

  就连大地都在微微颤抖,双方愕然看去,只见一大片火把犹如星河而来,火把照耀下,是一队队铁甲生寒的骑兵。

  “骊山骠骑营!”镇守太监随即大喜,“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还以为最快明天上午!”

  紧接着,城中忽然传令盔甲铿锵声,随即一面大旗在城头出现,却是骁锐营到了。

  原来,他们从北城进门,穿过城池,直接攻击囬部叛兵的尾巴。

  “是骁锐营!”巡抚又惊又喜,“奇怪!来的好快!到底怎么回事!”

  几乎同时,苍凉的号角一起吹响,“呜呜呜——呜呜呜!”

  两支精兵的战鼓声也咚咚敲响。

  一万多气势正盛的囬部乱民,眼见突然出现的两支明军,顿时军心动摇。

  只听“轰”的一声,凶狠的骠骑营骑兵就冲入了囬部大队之中。

  马上的汉、党项、羌人骑士,凶狠的挥舞兵器策动战马冲击、所向披靡。数量占据优势的囬部,顿时如同一块破布,被狠狠的撕碎。

  “明军精锐到了!退!往西退!”马九桑和白德寿一起大喊。

  此时此刻,他们知道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只能尽量率领更多的人往西突围,过渭河!那里才是生路!

  …

  注:明朝仍有党项人称呼,奏章、谕旨、地方志、碑文等处,都多次提及“党项”、“党项人”。所以所谓党项称谓明朝已经消失的说法是错误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朝的党项人范围已经很小。特指固原、横山、党项寨等地的党项人后裔,这些党项人大多姓李、党,虽然早已汉化可仍会祭祀李继迁、李元昊。明朝党项人是明军最精锐的骑兵来源。作者书中的“党项”称谓并无问题。

  另,明朝的确曾经有过一支渭河水师。

第374章 义州大合围!

  西安城南原野上的噪杂惊天动地,成千上万的火把攒动不已,照亮了半边天,和城内还在燃烧的秦王府交相辉映,照耀着两万多人马。

  但听人喊马嘶,火器轰鸣,惨叫连天,场面宏大而惨烈。

  站在城头上的百姓清楚的看到,身穿白衣、头裹白头巾的囬部,被官军三面包围了。

  最醒目的是骊山骠骑营的骑兵,铁流一般席卷着乱民队伍,不知道多少乱民死于马蹄之下。

  很多人忍不住跺脚道:“好了!好了!王师到了!这下稳了!”

  此时,囬部已陷入灭顶之灾。而镇守太监徐贵、巡抚梅友松等人,也都如释重负。

  囬部人数占据优势,因为习惯佩刀都有兵器,也比汉人更好战尚武,还有一定的组织性,可是说到底还是一群未经战阵、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

  凭借人数优势和狂热战意,对付疏于战阵、战力拉胯的秦王护军和城防官兵很有胜算,可是面对明军精锐就毫无胜算了。

  在骊山骠骑营和延绥镇骁锐营的凶狠攻击下,一万五千人的囬部乱民顿时崩溃了。

  “轰”的一声,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囬部乱民,好像炸窝的蚂蚁,成群结队的四散而逃,轻而易举的被骠骑营和骁锐营联合剿杀。

  稳住阵脚的秦王护军和城防军,为了挽回脸面,也打鸡血一般反攻。

  “杀贼!平叛!”

  虽然囬部乱民仍然占据数量优势,可此时已经完全没有悬念了。他们被数量更少的明军包围,陷入了一边倒的绝境。

  “嗖嗖嗖—砰砰砰—”

  明军的弓箭和三眼火铳射击之中,囬部犹如庄稼一样被大片大片的收割,无时无刻不在承受残酷的屠戮。他们死伤惨重,却很难杀伤明军。

  “啊——”乱民濒死的惨叫响成一片,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宣泄着无尽的痛苦和惊惧。

  起兵之前,他们以为朝廷不过如此。可是此时此刻,上到大首领下到普通囬丁,才明白所谓造反只能想想而已,一旦真的造反,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对手。

  白德寿自己,也死于明军马蹄之下。

  临死之前,他忽然发现之前一直跟着自己的力必失,早就不知去向,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死了。

  马九桑率领数千人,拼命的逃出重围,往西逃遁。他不知道的是,他根本过不了渭河,因为渭河水师也到了。

  “囬部贼寇,居然敢造反作乱!”已经完全放心的徐贵恶狠狠的说道,“传俺的军令给李夏忠、贺世贤,尽斩囬寇!胆敢造反,统统该死!”

  徐贵他最讨厌造反,别说还是囬部造反了。好险啊,万一西安城落到囬寇的手中,他必死无疑。

  下完了军令,兀自迷惑不解的自言自语道:

  “李夏忠、贺世贤的兵马怎么来的这么快?俺不久前才派人去传讯啊,算起来明天上午才能赶到,这到底怎么回事?”

  虽然心中疑惑,可这个内臣也松了一口气。李夏忠、贺世贤救援及时,西安城没事,叛乱及时被镇压,就有机会洗脱罪责,轻松过关。可是破财打点也是万万免不得,大出血是肯定了。

  巡抚梅友松也暗道:“李夏忠、贺世贤怎能来的这么快?不管如何,也是不幸中之万幸了,西安城至关重要,万不可有失。只要保住西安平了囬乱,其他都还好说,不过就是将功折罪的法子。”

  官军杀红了眼,一个时辰之后,绝大多数乱民都被剿杀,遗尸一万多具。白德寿、马九桑等首领皆被斩杀,只有力必失等极少数人逃入终南山。

  力必失好像早就准备,见机最快。官军还没有合围之时,就带着数百人冲出战场成功逃脱。

  他还带走了囬部大首领白德寿的教牌和经匣,这两种东西代表大掌教的权威,对整个关中甚至西北的囬部都有一定影响力。

  官军大获全胜,西安化险为夷。

  直到此时,明军才进城救火。可是谁都知道,秦王府的大火是救不得了,只能做做样子,给皇帝一个交代。就是秦王的两千护军也明白王府已经焚毁,救无可救。他们此时关心的,只是大王一家的安危。

  当下,明军依次进城救火。镇守太监、巡抚、巡按等人则是勒马城下,督导官军进城救火、清理战场,却是谁也不愿意先进城去找秦王。

  镇守太监徐贵看见遍布原野的乱民尸体,大声说道:

  “大捷!难得的大捷啊!囬部阴谋造反,聚众十万作乱,焚烧秦王府,攻占西都,幸赖处理得当,调兵及时,终于一鼓荡平,天子鸿福!”

  “梅中丞,陈道长,二位先生和俺一起上奏报捷吧。”

  “报捷?”巡抚梅友松、巡按御史陈效等人都是摇头苦笑。

  果然,这些内臣面目之无耻、节操之不堪,当真令人不齿。

  就算是大捷,造反的囬部也就是一万多人,哪来的十万?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照着这个数目报捷,他们脸皮还没有这厚。

  梅友松骑在马上,目光忧虑的看着浓烟未散的西安城,干巴巴的说道:

  “徐公,秦王生死不明,王府被囬乱焚毁,这是失陷亲藩的罪过啊。报捷之事暂缓再议吧,先确定秦王安危要紧。”

  巡按御史陈效也点头道:“但愿秦王安然无恙。否则,我等就是失陷亲藩,罪过不小。”

  他们都讨厌秦王,内心当然巴不得秦王这种混蛋倒霉。可是秦王死了他们也脱不了干系,又希望秦王逢凶化吉。

  徐贵咯咯一笑,“梅中丞,陈道长,这大功就是大功,大过就是大过,这才能将功折罪呀。圣天子赏罚分明,岂能因为失陷亲藩之罪,就一笔抹煞我等的滔天之功?”

  梅友松、陈效等文臣听到“滔天之功”,不禁面红耳赤,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可是想到“将功折罪”四字,反驳之言又都默默咽了回去。

  徐贵想到自己要破财免灾,心中不禁发狠,咬牙切齿的说道:

  “囬寇作大死!竟敢丧心病狂的造反!大兵进城,将七寺十三坊的反贼家属全部杀了,他们都是反贼!”

  “来人,执俺钦差关防,毁七寺十三坊,焚烧囬庙,剿杀贼党!”

  巡按陈效皱眉说:“徐公,贼寇家眷都是老弱妇孺,并未直接参加造反,岂能一概斩杀?朝廷宽恕之道何在?下官请徐公三思。”

  “三思?”徐贵眼睛一瞪,“秦王殿下可能已经被弑,王府化为灰烬,关中差点都乱了,谈何宽恕之道?难道朝廷的宽恕之道,是为反贼而设?那天下有样学样,谁不敢造反!”

  正在发怒间,三个身穿盔甲的明军将领一起走来,咔的一声同时行礼。

  “末将骊山骠骑营,管营参将李夏忠,拜见徐公公!拜见巡抚相公、巡按相公!”

  “末将延绥骁锐营,管营游击将军贺世贤…”

首节 上一节 572/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