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68节
整个会议室如同炸了锅一般,甚至比之前会议刚开始的时候还要热闹。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凯瑟琳·莫瑞森想要通过这种说辞,把责任推到具体的执行层面去。
但看她脸上浮现出的凝重表情,却又不太像是在准备甩锅。
而且,刚才那句话里面首先提到了具体的人物和时间,最后才是核心论点,也不符合凭空罗织罪名的一般特征。
“是格里芬局长本人的报告?”
毕竟涉及到另一个重要部门的前任一把手,即便是盖茨本人,也不得不郑重对待。
“这……”
莫瑞森犹豫了一下:
“那段时间我正在布鲁塞尔参加一场北约会议,所以没看过这份报告的原文,只是在回来之后偶然间通过NASA那边的协调员才知道,但后来也有不止一个人跟我提起来过,所以应该是确有此事……”
虽然整个“全域异常情况处理办公室”在五角大楼里都算是无足轻重的边缘机构,但因为特殊的职能和历史原因,他们却是平常跟NASA往来最为密切的部门。
甚至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成员,本来就同时挂着NASA和国防部的两套身份。
因此在这种事情上,莫瑞森的话还是很有权威性的。
但很快,就又有人从中发现了漏洞。
“三年前……”
部长助理谢赫·布兰登打开自己电脑上的万年历,大概回忆了一下2006-2007年附近的几个关键节点:
“那个时候,X51A项目应该已经被重新收归空军负责开发,而HTV2甚至还处在概念论证阶段,连拨款都还没批,怎么会是时任NASA主席提出这种假设?”
一时间,盖茨只觉得头大如斗。
莫瑞森的表态不像是凭空捏造,而布兰登提出的质疑也很有道理。
他平素历来行事谨慎,但有些时候,谨慎的另一面也可以是优柔寡断。
“各位,我们先暂时休会……”
他抬手看了看表:
“我去给白宫打个电话,如果真有这么一份报告,那只要花点时间,肯定是能找出来的……”
说完,便丢下一众部下,带着副手谢赫·布兰登迅速离开了会议室。
当然,说是休会,但现在这种场面之下,哪有人能真正休的下来。
领导的暂时离开,只是让现场变得更加混乱而已。
“这完全不合理。”
国家安全局(NSA)局长亚历山大·基斯克率先拍了桌子:
“华夏方面的情报力量在北美地区活跃度很低,而且基本都在的我们掌握之下……从过去的情况判断,只能完成一些开源情报分析,或者利用外交身份对敏感地区实行勘测之类的擦边球行动……就算这里面一些疏漏,也不可能涉及到什么关键的核心部门!”
也不能怪他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作为一个军事情报部门,虽然NSA的主要任务是对外情报收集,但总归也有对内保卫的职能。
单纯找个理由推卸责任当然无所谓,但要是军方项目内部真出现了一个长期稳定活动的间谍网络,那基斯克作为负责人,是绝对免不了要背锅的。
而面对这样一个强力的实权派,莫瑞森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基斯克将军也别这么急着下定论嘛。”
反而是卡尔·米勒率先接上话茬,而且语气中还带着些阴阳怪气:
“我记得年初在参议院,还有人拿出过一份报告,论证我们面临的情报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并要求给US-984XN项目增加经费……”
听到这个代号,基斯克的表情微微变了变。
US-984XN,一项由NSA主导、FBI参与的秘密监控项目。
它还有另外一个代号“PRISM(棱镜)”。
尽管计划本身早在2007年就已经启动,但真正受到白宫重视并将规模扩大到几乎不受限制,却是最近半年左右的事情。
“那是在国会层面……”
脸色阴晴不定了许久之后,基斯克还是决定不跟对方正面针锋相对:
“在媒体和国会上,外国间谍的威胁属于隔三差五就要被拿出来吹一下的狗哨,但那只不过是对于普通民众的说辞而已……实际自打冷战结束之后,我们就很少再面临成规模、有组织的情报安全威胁了。”
他在讲话时的眼神不断闪烁,与其说是在向其他人解释,倒不如说是在自我开脱: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真有这么个情报网络存在,那就像刚才布兰登说得一样,华夏人的东风17是一种火箭助推的滑翔式高超,而且最早在去年年中就已经进行过试射,那个时候我们的HTV2猎鹰项目才刚刚启动,就算对华夏人单向透明,也没办法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根本解释不了对方突然领先我们的理由……”
这一番话,倒是把众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了正题上面——
对于当前的五角大楼来说,优先级最高的事情并非抓什么间谍,而是给出一个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突然落后于华夏的合理原因。
刚刚还吵吵嚷嚷如同路边商场一样的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但卡尔·米勒却并不想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往常甩锅还需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利益交换,毕竟大家都在同一个锅里面吃饭,要想人家心甘情愿背锅,总得给出足够的好处才行。
而眼前这个间谍事件如果为真,那简直是送到嘴边的理由,甚至还能趁机平掉很多其它方面的烂账。
因此,他很快想到了另外一种解释。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米勒清了清嗓子,让几十道目光重新汇聚到自己身上:
“这个内鬼的作用不是让华夏人的进度加快,而是在有意破坏我们的高超音速研发计划?”
包括莫瑞森在内,不少人瞬间露出了醍醐灌顶的表情。
眼见着同事们的态度有所松动,米勒赶紧继续加码:
“我这可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非常认真的分析……先不谈HTV-2的情况,光是X51A就已经连续经历了两次发射失败,其中第一次好歹还启动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只是在工作过程中突然解体,第二次更是连启动都没能成功,在火箭助推器结束工作之后就掉到了海里,说明根本没解决问题,反而比之前更糟糕了……”
“……”
一通头头是道的分析下来,就连基斯克都有点接受了这个说法。
只不过,他还不太愿意就这么轻易地被说服。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出现一些情报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大多源自于工作疏忽,或者是某些单一环节内的个人行为……这种独狼式的活动,无论是简单的想要拿钱还是有什么泄愤报复之类的其它理由,所能够造成的影响规模和范围都相当有限,根本到不了影响整个高超音速武器开发进度的程度。”
基斯克本来是试图找补一下,然而说到这里,他自己反而怔住了一瞬间:
“除非……”
他深吸一口气,隐藏在衣领下方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除非这个“个人”的级别非常之高,能凭借一己之力控制项目开发进度……”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离开的盖茨和布兰登恰好重新推门而入。
前者神情严肃地回到会议桌前,但却没有马上坐下,而是扯起了桌上的话筒:
“各位,白宫方面向我们确认,三年前确实有这样一份报告被递交上去,原因是格里芬局长认为,有可能是空军航天司令部,或者与空军航天司令部有关的战略武器承包商泄露了0396/2006-037CQ太空碎片的活动轨迹,从而让华夏方面能够更早做出准备,赶在我们之前对该碎片完成捕获。”
“出于回避原则,此事最初被交由FBI负责调查,但因为没有任何具体证据,涉及到的范围也实在太大,所以最终没了下文……”
第1456章 中道崩殂
所有人,无论刚才在争论中抱有何种态度,此时都不得不严肃起来。
考虑到在场有不少人都是最近两年才就任国防部职位,旁边的谢赫·布兰登又紧接着补充道:
“这个0396/2006-037CQ太空碎片,就是之前我们用海基标准3导弹进行反卫星拦截测试过程中命中的那颗,这项任务在当时被标记为完全成功,但因为命中位置恰好处在结构的一个薄弱点上,导致卫星并没有按照预计被整体带入大气层,反而分裂出了一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巨大碎块,并被抛到一条距离国际空间站只有几千米高度差的近圆形轨道上面……”
“实际按照计算,虽然这块碎片的高度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但在2-3年内都不至于真正威胁到国际空间站,但华夏方面从某种渠道提前获取了当年的太阳活动情况和碎片轨道预测数据,抓住了太阳风暴最高点时碎片轨道陡然下降的时间窗口,让全世界误以为是他们的及时处置拯救了空间站的安全,甚至莫斯科方面还故意发表了一封感谢信,更加坐实了这种观点,让我们根本无从反击……”
“在那次事件之后,华夏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声望陡增,并迅速跟多个国家签署了太空探索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与沙乌地合作开发和建设新的组合式空间站,让我们此前制订的封锁和限制条款彻底成为废纸……”
“……”
这件事情在当年闹得颇为沸沸扬扬,大部分美国人都有所耳闻,甚至是看过华夏方面处理太空垃圾整个过程的直播。
但其中的细节和后续影响,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知道的了。
因此,听过布兰登的介绍之后,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问道:
“所以……这听上去只是当时的NASA和五角大楼反应太慢,所以才被华夏方面抢了先……为什么格里芬局长会怀疑到情报泄露上面去?”
“理论上,这件事情还处在调查阶段,所以报告的具体内容我们暂时无法查阅。”
盖茨解开西装上的纽扣,一屁股坐回到座位上:
“不过想来是因为华夏人直到去年才发射了第一组太阳活动观察卫星,所以他们当年并没有精准预测太阳风暴的能力,并且那块太空碎片的轨道实际只是擦过华夏领土上空而已,所以NASA方面认为,对方不应该在那样短的时间里精确获取到碎片轨道的变化情况……”
“另外,即便不考虑这些信息的问题,要想在区区3-4个月的时间里制订出一整套捕获方案,并把软硬件全都准备好,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对方也很有可能是提前获知了我们的卫星拦截计划并做出了相关预案,最后碰巧就用上了……”
亚历山大·基斯克毕竟是情报部门出身,这会儿已经开始分析起具体情况:
“海基标准3拦截卫星,整个过程涉及到的环节确实太多,任何一块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确实无从查起……但如果我们刚才的假设成立,那么就可以把范围限定到,既参与……或者说能够接触到海基反导计划,又能够深度影响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开发项目的人,这样一来,目标所在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面前的本子上写写画画,迅速找出了几个限定集合中的共同部分:
“如果排除华盛顿高级别官员被收买的可能性,那么嫌疑最大的地方还剩下两个,一是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中层工作人员,这一点无需多说,二是波音公司,或者其二级承包商中参与X51A项目研发的相关人员,因为轨道拦截计划也是由波音主导研发,因此他们在工作人有可能同时接触到上述两个项目……”
看着眼前一副跃跃欲试模样的同事们,最先提出这种可能的凯瑟琳·莫瑞森反而有点心慌。
她本来只是随便一说,万万没想到事态竟然迅速滑坡到了这种程度:
“可是这个范围仍然很大,至少有上百人都符合要求……而且我们手头还是没有任何像样的证据?”
但事已至此,后面的剧情就完全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几百人而已,算不上什么,至于证据……”
基斯克把刚刚那张画满了符号的纸撕下来,然后重重拍在会议桌上:
“那就查!”
……
几天之后。
位于芝加哥的波音公司总部。
X51A各个子系统的研发人员正聚集在一起,分析此前第二次试射中获取到的遥测数据。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