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开发日记 第175节
周异继续这一步骤。
投喂了总计20枚光种后,章鱼哥比奇忽然说:“董事长,请等一下。”
周异也注意到。
健将这时体表的光炱砂正在剥落。
原本骨鱼身上的骨头大多是大小不一错乱的,有一种废品回收般的拼凑感。但此刻健将身上的骨头却在改变形态,全身骨结构都在微调和重塑。
它抖落了一地的黑色沙砾与碎屑。
健将的骨骼出现了巨大变化,形态和之前不太一样。
比奇看得挥舞八爪:“这个方向是对的,是对的!它们果然根本就是处于基本的生存线,所以无法完成原始积累,开启全面强化,走入进化之路!”
周异也脸色古怪。
眼前的骨鱼快递员整体变成了水滴形,长出形如甲板的平整背脊,形如舰桥的骨鳍,尾部甚至还有螺旋桨结构……活脱脱是缩小版的海神号。
周异由此想起了武器大师。
武士蟹模仿自己,进化出了武器大师。
骨鱼快递员则是以海神号为标杆,把自身改造出了潜艇形态。
不过这种形态并非是一沉不变,健将底部还有支撑的骨鳍,在陆地上依旧能移动。
周异尝试意识同频,依旧无法与骨鱼沟通。
也不知道它们天赋就没点在智力上,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连光吸怪都是可以说上两句话。
骨鱼却不行。
比奇戴上一副护目镜,对骨鱼全身做了一番检查,然后说:“董事长,健将的骨骼密度提升显著。您给出的光种,让它有足够的能量强化身体。”
“这还不是它的极限,因为它的局部骨头还没有完全连接,还需要更多的能量。”
于是周异继续投喂光种。
又吃下32枚光种后,健将骨头之间的缝隙几乎看不见,体表也光滑了起来,骨密度肉眼可见提升。
周异持续投喂。
他喂,骨鱼就吃,完全是来者不拒。
直到又吞下241枚光种,健将又发生了一轮剧变。
形如潜艇的骨鱼全身骨头再一次大规模重组,变成伫立在地近两米高的锥形体,就像是白骨拼装而成的三棱塔。
比奇双眼呆滞,它支起八爪绕着三棱塔走了好几圈:“这是什么进化分支?不对,不对啊,骨鱼应该进化成骨鲎,或者是骨蜇才对。”
“难道失败了?变成了异化种?”
红隼扫描后也说:“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异化方向,递归市数据库里没有任何相似的描述。”
周异忽然看到,三棱塔的每一层骨结构都开始缓缓自转。
旋转不断加快,伴随着咔哒咔哒的声音,就像是解开了一把又一把锁。
突然之间,三棱塔喷出一股光柱冲上云霄,转瞬消失空中。
周异和比奇都看得呆在原地。
一秒钟后。
周异和章鱼哥狠狠击掌!
骨鱼富养法,大成功!
第176章 火箭骨鱼
“我就说,我就说,这样可行的!只要光种经费足够!底层光纳种最会改变,因为它们无法影响环境,所以需要改造自己适应环境。”
“只要有光种,它们就会发生质变!”
“骨头不会说谎!”
章鱼哥兴奋地八爪狂舞。
周异关注着手中遥控器屏幕。
红隼已经追上了高空飞行的健将。
“它还在加速,目前已经突破了75千米/小时。”
“它在高空盘旋。”
“它回落了。”
飞行近半小时后,健将斜着降落到骨头实验室的空地上。
落地时三棱塔结构却变成了球状,撞击地面后卸力滚动散开,又很快恢复成了三棱塔的稳定结构。
周异看向比奇:“它这是模仿的猎脊者?”
三棱塔形态与三棱镜极度相似,降落时的球形更是和猎海的防御姿态一模一样。
“毫无疑问。”
章鱼哥热情地用触手摸了摸骨鱼三棱塔:“也可以说,它们本来就能够变化成这种形态。猎脊者虽然是B级高等生物,但也是骨鱼的一个高等进化路线。”
“在死海中,它们模糊意识到,潜艇系机电生命形态足够强大,所以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在空中,它们又变成猎脊者的形态,以此威慑敌人,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生命保护机制。”
“生存领域上,骨鱼是敏锐的。”
周异不解:“那为什么它们几乎难以交流?”
比奇光溜溜的大脑门上,双眼又恢复了严肃:“交流能力是一种很特殊的生理机制。不是所有生命都会交流,也不是所有生命都有进化这个方向。”
“骨鱼数量虽然多,但它们其实不是社会性动物。即使有大量骨鱼聚集在一起,它们也仅仅是众多集合在一起的单个个体。”
章鱼哥比划着触手:“它们没有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也不存在明确的阶级。有时候为了躲避猎食者,它们会群体躲避和迁徙,看起来很有秩序,但其实是一种对大型年长骨鱼的模仿行为。”
“骨鱼是天然的活化石。它们由众多不同生命的骨头组成,生理结构决定了基础的意识形态,摄食就是它们唯一的进化之路。吸收死光能量作为改造强化自身的基石,收集更多骨头,以提升自己物质上的可变化性。”
“这一实验说明,如果给予骨鱼充裕的光种,它们的确能快速完成自我改造,将全身来源不同的骨头结构彻底统一。”
“从现在开始,骨鱼才真正脱离了混乱的本能摄食阶段,进入了生理稳定期,开始用骨头稳定积累记忆和经验。就和骨人一样。”
骨鱼需要大量积累和运气,才能步入骨人与生俱来的智慧阶段。
两者方向不同。
骨鱼更近乎于兽形态的骨人,生理结构和意识混乱,生存能力比骨人更强。
“从骨密度来看,健将已经达到了D级生物的程度。”
比奇用镭射灯检查着白骨三棱塔。
“至于智力方面的提升,就需要它们自发持续积累,以量变达到质变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周异忽然想到。
这和武士蟹的进化路线很像。
武器大师们是专精于大脑领域的成长路线,不过它们要更进一步却并不容易,或者说生命形态越是往上越是缓慢和困难。
已经不能依靠光种数量搞大力出奇迹了。
“它的飞行持续时间有限。”比奇又说:“我再测试一下。”
章鱼哥取出了一块骨头,拍了拍骨鱼,又指向空中,然后做出了一个骨头往空中飞的行动,然后再比划了一圈。
于是三棱塔形态的骨鱼缓缓转动,再次腾飞。
这次红隼早有准备,紧跟在后拍摄。
遥控器画面上,骨鱼的飞行显得些僵硬,只会直来直去,转弯和盘旋的控制力较差,绕了一个很大的圈才辗转返回。
健将持续加速,画面也变得模糊和拉远,空中收音带来的气流声也格外嘈杂。
红隼说:“为安全考虑,我只能远距离观测。”
“另外,我的电子眼是新设备,但遥控器已经是很老的型号,所以清晰度较低。”
周异问:“能不能换一个新的大屏遥控器?”
“可以。”
红隼说:“更换一个大屏幕手动终端设备,大约需要600到1500光种。”
周异立即表示:“买最好的高配,回头你就去买。”
这种长期使用的生产力工具,不能省成本。
“周,还有专门针对机体定制版的手动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分机操作模式。它有紧急避险功能,还有匹配各城市页面的高清投屏功能,附带保修一年,大约要3000光种,这应该是市面上最好的。这个可以吗?”
“……”
周异咬牙说:“买,就买定制版的!”
红隼倒是一如既往,申请经费时都是追求拉满顶配。
接下来,无人机对骨鱼健将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评估。
“飞行模式下,极限速度为142千米/小时。”
“续航时间是2小时11分钟。”
“飞行高度为2000-4000米。”
“转向灵敏度不足,更擅长直线飞行。”
“海底航行模式,极限速度为54千米/小时。”
“起飞时会进入三棱塔形态,降落时会切换为球形态,进入死海又会恢复为潜艇形,三个形态均能自如切换。”
“三个形态中,静止的三棱塔形态几乎没有消耗,能在陆地上长期保持和吸收死光。飞行形态能量消耗最大,2小时就会耗尽。潜艇形态消耗较少,能够长期保持运转。”
骨鱼的确能飞。
可惜续航就2个小时,速度也不如猎脊者。
但周异还是非常满意了。
上一篇:崩坏:致郁系模拟,流萤被刀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