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开发日记 第238节
那影子形如一个没有五官和手臂的泥塑,下半身都笼罩在云雾里。
夜神介绍道:“这就是「陆地」。”
周异向其微微颔首:“你好,我是周异。”
“嗯。”
对方的声音浑厚低沉,通过脚下地面传导到身体里。
“那么你们慢慢聊。”夜神挥手说:“我先去处理信徒的事去了。”
周异脑子里响起一个声音。
“陆地虽然不像我这么关注表世界,不过它的倾向也是秩序侧,只是不像我这样去经营信徒。它性格比较内向和怕被关注,只对原型的陆地在意,所以虽然偶尔也会出现在这一侧,却很少有人知道它。”
“希望你们能达成合作。”
夜神给出了一点小提示。
它离去后,这里就剩下周异和陆地。
对方就如描述的那样沉默。
周异只能自己找话头:“老实说,我们这边正在做填海造陆。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很好。”
陆地依旧是惜字如金。
周异有点头疼。
这情况别说合作,光聊天都够呛。
周异又说:“因为我们沙港地区面积有限,这个世界大多被死海淹没,陆地是非常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想要填海造陆。”
“好。”
对方回应了一个字。
也不知道是赞许,还是表示明白。
周异硬起头皮继续讲道:“我想请教一下,如果死海底部的淤泥打捞上来,用于种植农作物可不可行?”
“可行。”
陆地还是问一句答一句。
周异心里腹诽。
难怪陆地的影响力和传播度几乎为零。它这样的被动型概念生命,挤牙膏似的,毫无拉扯,怎么吸引人相信它?
它和夜神倒是属于两个极端。一个完全入世经营,一个彻底出世隐居。
可这回好歹花了2万光种,不能就这么浪费。
周异只能耐心争取多挖一点情报出来:“你所源自的概念原型,指的是这个世界的所有陆地表层?”
“只有死海未覆盖的部分。”
也就是狭义上的陆地。
按照夜神的描述,原型强弱和概念生命本身也会挂钩。即是说,只要扩大陆地,这位陆地也会变强。
周异试着询问确认。
“是的。”
脚踩云团的泥人答道:“陆地越大,我越强。”
周异好奇:“现在各方都有在填海造岛,你是否也在背后推动?”
“不是。”
陆地说:“我很久没有与表世界对话了。”
“再见。”
它告辞离去。
忽然,泥人缓缓转向东面。
“那是……空中陆地?”它疑惑道。
周异也看了过去。
那是东边填海造陆试点区,如今在电梯楼支撑岛上空,被铺开了一层宽阔稳固的土层。
远远看来,就像是一颗有着巨型扁平菌盖的大蘑菇。
周异也有点懵。
这是什么情况?
“有趣。”
原本沉静如水的概念生命,这时候终于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难怪夜神请我过来,这里的确不寻常。”
第231章 就叫你土地公吧
周异一路来到人造陆地区。
之前,伍一沿海岸打造出一条100米的海上泥板路,终点是搬迁过来的电梯楼。
现在以电梯楼的楼顶作为平面中心,朝四面八方延展出了一块方形地块。
那地块上已经填充了泥土,还种上了一些绿植,在下雪天很醒目。
这方形飞地上,骨人伍一和农业部长郑陶在讨论着什么。
周异沿楼梯一路往上走。
这时他才注意到,原来红隼也在这,只是它在这悬空地块的底下一侧盘旋检查。
周异找到骨人伍一:“这边是怎么回事?”
这位土地部长嘿嘿一笑:“董事长,我把土地层搬上来了。”
“扩建下面的那块泥板地时,我看到芜湖高架桥的结构,就想着,能不能将这里打造成桥的模样。”
“然后我就找到了尼莫。它专门做隧道和管道,对土层结构最清楚。”
骨人指了指肩上。
机电鼠原来也在。
“尼莫就说,只要有足够支撑,路面不会塌陷。后来我和它商量了一下,就在路面下制造出了支撑柱和桥墩结构。这样即使大重量的车辆行驶,也不会造成不稳定的情况。”
“我们测试过,与翡翠大道的承重差别不大。”
“然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道路终究是要连接不同区域的东西,这里只会通往死海,派不上用场。过去我曾生活的浮岛给了我的灵感——浮岛我们会修修补补,它一样很轻,但不仅能承重,还能种植各种树木。”
骨人用手指了指周围:“我找到孙重来,它出了一个主意。”
“它说,蘑菇林过去想把翡翠城当做一个移动家园,在里面种蘑菇,能节约土地层,因为每一层都能铺上土壤种植。于是我就想,就是这个,人造陆地的作用就是这个!”
伍一双臂张开,十指划动:“以支撑岛为核心,扩展出悬空土层。”
“陆地有限,但如果能往高空新增全新的地层,就能解决陆地面积不足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终确定没有问题。”
“我先制造出许多的基础泥板,大约是长宽2米、厚10厘米这样规格,然后让它们在死海中浸泡自然光膜覆盖。这个过程很快。”
“接着我将它们逐一搬出,在楼顶拼接,用控沙将它们连接为一体。然后我修复连接光膜,就拼出了一块小型悬空层。”
它踩了踩脚下的悬空层:“董事长,它结构很稳定。光膜赋予了一层很强的死光支撑保护,与死海连接,可以持续扩展。”
“红隼帮我测试了一下,最终计算出了一个悬空层的安全规格,那就是长宽300米左右,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换算下来,这样一块悬空层就是10亩。”
“在泥板层上铺上适宜土壤,就能进行种植。我们利用了死海海底的淤泥,它们只要经过晾晒就是优质土壤。”
“目前我们种的刺草和蒲草都长势良好,生长速度比地面上还快。以后我们可以往上搭建悬空层,来种植更多的农作物。”
“如果遇到旱季,可以通过雇佣机电城市进行定点人工降雨,或者购入专门的洒水设备。土层肥力问题,农机兄弟说它们能搞定。”
骨人用愉悦的语气讲述了这边的发展经过。
周异听得大喜过望。
这等于是打印陆地,然后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连接。
你天生就是干这个的!
说起来,过去伍一在浮岛老家就是搞修补的,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董事长,现在我们主要在商量一个问题。”
骨人又说:“到底要怎么打造悬空层,目前我们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继续这样独立扩容,通过搬运海底建筑打造支撑岛,每一个支撑岛可以扩容10亩土地。这种方法最稳妥。”
“第二个方案是联动,也就是将不同悬空层连接起来,这样就变成了一整片高海拔的浅层陆地。”
“不过因为在持续扩大面积,所以后期需要更多的支撑维护,有一定风险。好处就是位于同一层面上,上下方便,便于农夫或工人们作业。”
周异瞬间做出决断:“选方案一,后续可以做连接尝试。现在这一工程才开头,我们安全为重。还有悬空层的边界,得造一圈围墙,避免工作人员掉落下去。”
骨人点头:“明白。还有一点,董事长,就是上下两层泥板路的结构连接,我准备制造出一个螺旋式的桥进入悬空层。”
“这样公司的车辆能开到上层来,装载这边收获的农作物。下层也可以改造为光炱大坝,支撑绝对没问题。”
“这主意好。”
周异赞了一句。
上面搞农业,下面搞矿业采集。车辆可以从上面通过,运输粮食和光炱砂两不误,集中化生产,效率也高。
周异和骨人、郑陶、尼莫以及红隼讨论了很多相关细节问题。
他最关注的还是安全和稳定。
形如巨大细杆蘑菇的悬空层,视觉上有一种脆弱感。
红隼对此给出了技术支持:“我将这一建造模型,通过递归市的数据库进行了计算模拟,300米*300米的面积非常安全。”
“光膜的强度和韧性非常高,足够给予悬空层稳定支撑。只是距离死海标准面越高,光膜强度会下降,当前我们会控制在海面上30米高度以内,有着足够的光膜支撑。”
上一篇:崩坏:致郁系模拟,流萤被刀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