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开发日记 第442节
“得到703部长批准后,我就采取了另一种实验方式,就是不将它看做是一种机械装置,而是一种特殊生物。”
“蟊谷虫都可以通过培育变得更强,成为甲蟊这种更高级的形态。我想,浮游生物虽然是一种简单生命,但能使用死光,本身更强,应该也能做到。”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陈骥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之旅。
他最早投喂的依旧是油和糖,这两种被确认为优质的浮游生物口粮。
后来陈骥想着,既然人能吃的,浮游生物都能吃,那不如多换点种类试试。
于是他自己吃什么,就喂给浮游生物什么。
饼、面条、鱼、红薯、花生、萝卜,白菜、酸甜果……都被他投喂到了浮游心脏的腔体里,然后被那些看不见的微小生命吞噬一空。
“差不多两个月,都没有任何变化。于是我就去找到了另外一名朋友求助。”
说到这里,陈骥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朋友叫黑手菇102,不过现在它已经是白烟菇,正式名字也改做了白十二,是孙重来先生的科研助理。它在生物领域很有天赋和见解,理论知识扎实,也参与了很多生物实验。”
周异记得这一号人物。
蘑菇林小学还在内部试运营阶段,有三个学生得到钻石和孙重来的高度评价,分别是黑手菇102、陈骥和贝塔。
后两个周异都见过,就是黑手菇102倒是一次都没见过面。
陈骥继续说着:“白十二告诉我,如果我准备从生物学角度入手,那么最好参考光纳种的培养。”
“公司对骨鱼快递员的培养最容易复刻。另一边的湛江湾虽然很厉害,但内部机制复杂,不适合效仿。”
“白十二把我推荐给了孙重来老师,让我去找孙老师请求帮助和资源。”
少年讲道:“孙老师对我给予了肯定,手把手教我。最终通过对照实验发现,光纳种蘑菇和浮游生物相似度很高。”
“蘑菇培养需要土壤、肥料、菌种以达到适宜生长的环境。”
“我们继而发现,浮游生物对光照很敏感,喜欢充足的日照。我们请电猫打造了人造太阳灯,对浮游生物所在的心脏进行长期照射,光照强度达到5000lux以上时,它们变得非常活跃。”
“另外,它们最喜欢的温度是15-25°C,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它们陷入惰性。”
“使用气泵或搅拌器保持里面气流体流动能,防止沉淀和缺氧,这也是模仿死海的气体流动环境。”
“定期补充含有磷和钾的营养盐和饵料,也被证明是有效的补给手段。”
“经过前后五个月的测试,我们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让这些浮游生物,能够以比野外更快的速度成长,并且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一口气讲完,陈骥稍微放松了下来:“我们筛选和找到了最重要的几个影响要素,分别是光照、温度、流动、养分。只要将这几个指标达到,通过投喂糖油混合物,就能让浮游生物们以较快的速度能够进一步生长,单体从E级突破到D级,从而让整个浮游心脏突破到C级。”
周异仔细地听完。
他问出自己最关心的几个点:“按照你们目前的技术,将一枚浮游心脏提升到D级需要多长时间?成本如何?有没有其他环境影响?”
“董事长,浮游心脏较快地从E进化到D,大约需要1到2个月,但更进一步就会很缓慢了。成本大约是170万菇,也就是1.7光种。当然如果自然进化,也不需要这些消耗,就是时间会长很多。”
“其他倒是没有什么环境影响,只要有一个专门的培养房,用制冷箱和火焰杯确保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通风透气即可。”
陈骥想了想:“还有一点是,食物投喂可以多样化一点。”
“这一点和进化暂时缺乏数据支撑。不过我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当我投喂不同类型的食物,会激发里面不同的浮游生物。”
“比如A类浮游生物对红薯很兴奋,B类对富含水分的水果蔬菜最为活跃,C类喜欢肉类……糖和油算是它们的共同食谱。”
“浮游生物毕竟只是我们对一大群生活在死海的微观生命的统称,内部分类还没有搞清楚。里面不同的类别,对食物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多样投喂,能够激活里面不同类别。”
“只是这是一项长期观察工作,短时间里还无法得出有效的数据结论,或许要一两年甚至好几年,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周异听得露出笑容:“这个想法很好,你要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深挖下去。”
“浮游心脏是新能源和电猫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浮游生物是心脏的基础单位。做好基础理论和实验,对于这一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是,董事长!”
得到认可,少年一脸喜色。
周异想了想:“关于浮游心脏的升级培养,这价值极高,不过因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易操之过急。”
“陈骥,废土发明奖的一等奖,你是该拿的。”
周异当场向他颁发了100光种奖励,让这位少年终于绷不住,笑得直咧嘴。他不停用手摩挲着光纳匣,总算是恢复了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直白简单。
这位最新得奖者,也被在整个公司进行了通告。
陈骥是第一个拿奖的学生,货真价实是公司独立培养出的第一个高级人才。
虽然依旧处于小学生阶段……不过英雄不问几年级。
废土开发公司的小学,那就是学以致用,边学边搞研发和实验,这才是废土时代小学生应有的自我标准!
周异又说:“浮游生物的研究还要继续,这个项目你要继续去推动,需要人可以找各部门帮忙协调。科研经费方面,我先拨给你1000光种。不过要记得一点,学业也是要完成的,不能挂科,得好好毕业,你现在几年级?”
“董事长,算上之前内测试点,我现在是三年级。”
“三年级,还有三年才毕业,学业不能落下,掌握好必须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将你头脑那些想法变成现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陈骥站直了:“是,董事长!”
周异用【全景读取】看了一眼两个浮游心脏。
都是一样的评价。
【原始的生物工具。】
对光核体之下的东西,岩核族的评价很低。
……
拿到奖励的小学生陈骥,高高兴兴带着浮游心脏离开。
留下的老工程师陈瑞祥这时却收起笑容:“董事长,这次来还有一件事。”
“我们现在已经确认。”
“法理阵线那边的机电城市群,已经造出了浮游心脏。它们前后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从学习、研发、测试到量产,十分惊人。”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它们造出的样本,虽然达不到第一代完全体的状态,但其效能已经达到了0.8【浮】。”
“这款被命名为D-1级【改式浮游心脏】,已经于多个机电城市批量生产,正在陆续给城市里的机电生命安装……”
周异心说还真快。
法理阵线那边沉寂这么久,看来在集中力量在进行技术攻坚和复刻。
现在它们获取了新能源技术,后续行动想来也已经开始了。
第406章 土地公入伙
对于机电城市的仿造心脏,陈瑞祥的了解都仅限于技术层面。
更多的连带反应,老工程师就说不上来了。
周异叫来703询问。
机器狗说:“董事长,这件事我们还在观察中,目前尚不确定它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害。”
“D-1级【改式浮游心脏】的材料成本不低于6光种,加上技术费用分摊,以及较为昂贵的人工成本。林林总总加起来就更多。”
“最终定价上,大型城市经济强,有专项补贴,能达到12光种/枚。小城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足够补贴,价格最低也是15光种/枚。”
周异不解:“为什么它们成本要高那么多?我记得我们的成本不到1光种。”
“董事长,原因在于浮游生物。”
“它们收集浮游生物的成本很高,都是采用传统实验室用的浮游生物网、浮游箱。机电城市通过集中化生产,将这一工具成本极大摊薄,但一枚心脏需要20亿个浮游生物,同样需要大量重复劳动,收集完毕后还需专门的箱体保存。”
703说:“但我方是依靠亚龙湾的洞库进行采集,大量浮游生物会自然朝这里靠拢,收集流程简单,成本低廉。这一技术外界是不具备的。”
周异恍然。
异形劳动力这方面,机电城市的确是空白。
这也是废土公司的优势之一。
“它们卖得比我们还贵,机电城市的居民们会买?”
周异问:“现在1代浮游心脏已经大规模铺开,也不存在什么购买难的问题了才对。”
他看过最新的财报。
【四合牌】1代心脏的销售已覆盖了超过200座城市。即使某个城市的心脏库存不足,也能从其他城市迅速调货。从客户预定到拿货使用,时间不会超过三天。
“您说的,也是我们在重点观察的一点。”
机器狗蹲坐在地,电子眼微微发光:“不同城市,法理给出的决策也有差异。”
“中小型城市还是在大量采购我们产出的1代心脏。因为我们打造的商品价格更便宜,技术更成熟,能减少不必要的城市公共开支。”
“但部分大城市,以及一些强经济的中型城市,两种心脏都用。”
“只有镜城在城市内完全采用自主研发的心脏,并禁止居民携带我们的心脏工作,理由是为了保障城市安全。”
大城市不差钱,搞自主研发路线很正常。
周异问:“那圣山是什么情况?”
“圣山就比较特别,只用我们的四合牌心脏。”
703说:“这件事我们反复确认过。圣山是世界医学中心,那边法理判定,必须维持医疗和医学研究的稳定。”
“我们的心脏经过了检验,被认为是稳定可用,已经在那边由医院和医生们大量装配。机电城市自主研发的改式心脏,本身临床试验较少,加上本来就是新东西,所以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最早心脏刚推出的时候也这样。”
“所以圣山只用我们产出的心脏。”
周异一脸古怪。
万万没想到,有天公司居然能在技术上压机电城市一头,让圣山最终也不得不用脚投票。
机器狗继续介绍道:“董事长,从结果来看,法理的确优于过去的通用协议。它的具体参数虽然不会没对外公布,但逻辑上是维护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推进城市既有发展以将红利反馈给每一个居民。”
“经过这几个月的大规模改革,法理阵线已经有了一个小幅度居民回流,并清偿了两座小型机电城市的所有外部债务。”
“生产领域上,法理阵线也收获了改革后第一批农作物,以油菜、大豆、花生加工的植物油料油脂大量进入市场,让市场油价变得更加平稳。”
“为了轮作,它们也种植了其他类的农作物,比如产糖的甜菜和甘蔗,以及白菜、玉米等作物。”
周异提出自己的疑问:“产糖产油的农作物种植很好理解,不过其他非经济农作物,为什么法理阵线要种植?它们的农业成本那么高。”
上一篇:崩坏:致郁系模拟,流萤被刀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