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1377节

  唉,当时你想勤奋种地都不成了。

  粪水污坟,已成事实;消息传出,也是事实。

  由不得你不入套。”

  韩信问道:“婆婆可知是谁在害我?”

  小羽道:“以你的聪明才智,此时得到了老身提醒,还想不到?”

  韩信眼神冷冽,“莫非是大秦钦天监?他们最喜欢挖神州龙脉,消除一切对赢氏朝廷的威胁。”

  小羽微微颔首,道:“存在这个可能,但大秦除了掘龙脉,更在意铲除潜龙。

  尤其是你这种无家无业的‘独龙’。

  弄死你,不需要掘龙脉,为自己添加恶业。

  没了你,大青龙自己就会消亡,不会将气运转移到另一个韩家人身上。

  你最近可有被谁刺杀过?”

  韩信又想了想,迟疑道:“小子莫不是被其他‘潜龙’盯上了?可他们为何不直接杀我?”

  小羽道:“你愿意投效大秦朝廷吗?”

  韩信连连摇头,“大秦必亡,投朝廷有什么前途?况且我连县城胥吏都没当上,即便有心投靠,也没有门路。

  难不成我要主动投军?

  先前我投入南昌亭长门下当食客,也有借他庇护,免除徭役、兵役的原因。”

  小羽道:“没错,你连胥吏都没混上,却养出龙脉,此生注定反秦。

  既然反秦,自然能被反秦力量接纳、利用。

  如今大秦虽失去天命,可军侯数百、铁骑百万。

  有心争霸的潜龙,面对如此强盛的军势,哪个心里不犯怵?

  大秦未亡,先内讧,非智者所为。

  可欲要争霸天下,又不得不考虑灭秦之后的事。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若非我提醒,你将一直被蒙在鼓里,迷迷糊糊,浑浑噩噩,还以为自己大意,掘了自家龙脉。

  在这件事上,你不会对任何潜龙有怀疑与敌意。

  须知,所有潜龙,皆有天命。

  强杀天命之人,必有无穷恶业缠身。

  而算计你,让你自断龙脉者,必定不是潜龙自己,而是扶龙庭的炼气士。

  那种人最为惜命。

  或者说,扶龙庭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洗孽业。

  强杀你,你有天命守护,他不一定能成,还因果缠身,被‘老天爷’憎恶,这不是事与愿违吗?

  不如留着你,让你为潜龙服务.很有可能,第一个向你递出橄榄枝的潜龙,就是你的大敌!”

  韩信悚然,继而怒火冲天,咬牙道:“断我龙脉,还要收我为臣子,奉他为主公?”

  小羽道:“与斩尽杀绝比,这一结果还算仁慈,且皆大欢喜。”

  韩信强下压怒啸的冲动,恨声道:“可我现在已经明白了缘由。”

  小羽叹道:“或许,老身今天就不该来见你。反正你家龙脉断了,结局已定。”

  “不,小子多谢婆婆告知真相,让小子不至于懵懵懂懂,被贼人利用。”韩信赶忙恭敬下拜,连拜三下。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道:“老身盯着你看了许久,有几个问题一直弄不明白。韩信,你可愿为老身解惑?”

  “婆婆请问,小子一定知无不言。”韩信道。

  “你手中这卷兵书,平平无奇,为何看得如此入迷?”小羽问道。

  兵书名字就叫《兵法略述》,非常平庸。

  作者“佚名”,却不是什么绝世秘本。

  虽然街头书店无法购买兵书,可有底蕴的人家,都有藏书阁,收藏了兵书与仙武秘籍。

  而韩信手中的《兵法略述》,内容比较简略,真的只是略述。

  只讲述基础的排兵布阵之法,以及简单的《三十六计》运用。

  在去咸阳前,小羽也教过徒弟奚涓兵法。

  哪怕她当时对兵法没怎么研究,有《白起兵书》、蒙毅李信兵道理论为指导,她自身的水平,也远超一部《兵法略述》。

  就靠这种烂大街的兵书,韩信能成为“兵仙”?

  韩信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竹简书,道:“此书看似平平无奇,却包含兵法之大略。小子每日看,每日都有收获。”

  小羽又问:“老身看你除了读书,还常常对着天空、河面发呆,当时在想什么?只是放空大脑?”

  韩信有些尴尬,摇头道:“非是发呆,小子观天地有感,在顿悟兵道之法。”

  小羽一脸不可思议。

  韩信把剑挂在腰间,打开竹简书,指着其中一句话,道:“婆婆请看这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可固守陈规,当随敌之变而变’。”

  这句话像是《孙子兵法》中的内容,却不是原话。

  在《兵法略述》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

  都是作者读了各家兵法名著,有所感悟,就将各种理论杂糅在一起。

  如同一本“初学者笔记”。

  看似包含众多经典名句,却缺乏代表思想灵魂的“总纲”——“兵圣”的兵道理论。

  比如,《尉缭子》开篇便阐述了国尉寮的主体思想,“诛暴乱、禁不义”。

  国尉寮认为,战争当为“正义”服务,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凡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是盗,而非“兵”。

  当然,国尉寮这个“暴秦”太尉所认为的“正义”,并不是儒家的仁义。

  他的“正义”,仅仅是能让将士树立战斗信念的理由。

  士兵为信念而战,而非为了掠夺钱财与女人。

  能让士兵建立信念的理由,可以是一统六国、称霸神州,也可以是镇压不服、效忠嬴政。

  尉缭子对“兵”的定义,是整篇兵书的灵魂思想。

  这一思想之下,兵书中的谋略与技巧,才能统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韩信的《兵法略述》,没有思想,全是各种“小技巧”,还东拼西凑,一盘散沙。

  活像个兵法中的“弗兰肯斯坦”。

  小羽颇为瞧不上,也疑惑读这种垃圾的韩信,怎么能成为“兵仙”?

  “单单读兵书,小子感悟不深。可眼前的淮水,在不停向小子展示,何为水无常形。”

  韩信指着河水,颇为得意,道:“淮水为吾之师,我非发呆,而是在感悟水之势。

  水势即兵势,河水在小子眼里,就是千军万马在相互厮杀。

  小子看得入了迷,故而外人看来,显得有些呆。”

  若是换个人说这话,小羽一定以为他在装逼。

  可兵仙韩信不需要装逼。

  他的牛逼,只缺时间和机遇来证明。

  小羽沉吟道:“你应该明白,你所读的兵书,很不成体系。

  如今神州并不缺名将,如蒙恬蒙毅、白起王翦。

  即便找不到他们的兵书,也可以打探他们经历过的战事细节。

  分析他们的用兵之道,不比在河边悟道更实在?”

  韩信点头道:“小子的确研究过他们的战事,几乎复盘了每一场战役。

  可小子无法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真要说有所得,也只是引以为戒,千万别成为他们。”

  小羽奇道:“你瞧不上这些盖世名将?”

  韩信犹豫了一下,道:“小子钦佩他们,却觉得大秦的将领,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是以兵势压人,没有技巧,缺乏灵性,非常呆笨。

  就比如王翦灭楚,硬要六十万精锐。

  还没灭楚呢,就差点把当时的秦国先耗死了。

  无论是白起打赢的长平之战,还是王翦的灭楚之战,又或者后来李信灭燕、代、齐等国,都是几十万大军,举国之力供应粮草,浩浩荡荡,仿佛洪流碾压过去。

  不求技巧,不要速胜。

  只用关中万里沃土、大秦更健全的体制,耗尽别国的粮草与耐心。

  这不是统帅间的兵法之争,纯粹是国力之争。

  大秦国力强盛,拉着对方一起流血,对方坚持不住,先死了,大秦便赢了。”

  小羽道:“利用自己的优势,攻击敌人的破绽,这有什么问题?”

  “我承认,他们都是当世名将。可他们不是吾等学习的榜样。

  谁能保证自己所统之兵,一直拥有最强国力支持?

  或者说,如果处于不利局势,难道就不能打胜仗了?

  他们不行,我行!”韩信面有傲然道。

  小羽道:“听你的意思,他们打仗没技术含量,很容易被取代?

  将其他将领,换在他们的位置上,也很容易做到以势压人,以国力耗死敌人?”

首节 上一节 1377/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黑神话西游:模拟成仙!

下一篇:练到纯阳无极,才发现是诡异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