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怪:从狐妖拜师开始修仙 第295节
希云道长感慨道。
“这也算风水宝地?”
真如和尚侧目望去,有几分惊讶。
“为何不算呢?”
希云道长反问一句。
“有如此多食人妖鬼,甚至还有此方鬼镇,菜人而食,这甚至还不如普通的人间村落。”
“便是前几日出门还看到有人与妖发生争执,斗法时却双双惨死在路上,无人救治甚至无人收敛尸体。”
真如和尚微微摇头,念诵一声佛号,眼中闪过些许不忍。
希云道长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抚恤大笑。
“道友着相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佛家也言,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则谓众生平等。”
“此地对于人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好地方,可对天地来说,确实钟灵毓秀的很。”
“人、鬼、妖、都有适合修行的地方,不可谓不好。”
说罢看向真如和尚猛然拔高声音。
“那日幽谛雀所说难道不曾记得?世间哪有只许人杀妖,不许妖吃人的道理?”
“人、妖、鬼,的区分,只是我们出身不同才有区分,可在天地之间并无区别。”
“道友啊,你修佛理却不走天下,莫要误了歧途!”
“还不清醒过来!”
希云道长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如洪钟齐鸣,却只在院内回荡。
陈戟从他开始流转法力便注意到这边,可看白姑娘没有动作,反倒是饶有兴趣便没有打断。
如今听到这里,倒是想起来这是什么术法。
儒家谓之醒世箴言。
佛家谓之当头棒喝。
道家谓之明心令咒。
通常是用在惊醒中幻术的人身上,也能用来让人回归心神。
只是没有想到如今是希云道长用在真如和尚身上。
希云道长说完后骤然收声。
院内一片安静,只有微风吹拂过衣角的响动。
忽然间,便听到一声极其细微且清脆的声音。
“咔嚓!”
陈戟下意识望向真如和尚。
眼神一顿,有几分不可思议。
明明肉眼看去,真如和尚身上没有丝毫变化。
可在感知中,他身上好似有什么东西碎开,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
抬头时面色安详平静了许多,望向四周也没有那么悲悯的视线。
在望气术下,整个人身上更是仿佛镀上一层琉璃光华。
“恭喜道友破境啊!”
陈戟还在疑惑时,希云道长已经笑着开口。
连白姑娘也微微颔首道一声恭喜。
“破境?”
陈戟愣了下。
原来这就是佛家修行者破境的时候么?
“确实不一样啊。”
陈戟想着抱节君破境时候的表现,微微感慨道。
只是此刻不好多想,连忙拱手祝贺真如。
“恭喜道友了!”
“阿弥陀佛。”
真如和尚叹一口气,念诵佛号,望向希云道长,深深行礼。
“多谢道友提醒,若非道友帮助,只怕还要在此处困住不知道多久,说不得还会有心魔,日后无法修行。”
“道友言重了,也是道友机缘与修为都到了,若非如此,也无法有这般感悟。”
“只是……”
希云道长话说一半又有些迟疑。
“道友直言便是,无需顾忌什么。”
“还是方才那个问题,道友修行佛法,佛理都如此精深了,如何还不了解这些?”
“这……”
真如和尚摇摇头,一脸惭愧。
“正是因为先前只在山中研究佛法,不曾在山下行走,连法事这些都是旁的师兄们去做的,我才如此……”
“若是按人间说法,我也算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识人间疾苦的那种和尚了。”
“只是先前还没有意识到,如今下山见识过,才知晓原来是这样。”
“还是要多谢道友们,若非你们相助,贫僧恐怕一辈子都会困在此处着相。”
“如今已经有琉璃身的迹象,倒是已经有机会证得罗汉果位。”
真如和尚缓缓行礼,庄重且认真。
话已至此,陈戟他们便不再推辞,受了这一礼,才询问真如和尚破境后有什么区别。
“倒是没有旁的感受,只觉得对佛法理解更精深了,先前没有想通的,如今全明白了。”
“还有一些术法,似乎全部进了脑袋,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学习。”
“那便极好,可喜可贺了!”
希云道长依旧是抚须大笑。
陈戟倒是诧异真如和尚竟然已经是琉璃身境界。
佛家修行更注重佛理参悟,琉璃身已经进入中境,在一些大寺中都不常见,倒是没有想到还能有如此收获。
如此悟性,如此悲悯。
倒是正好契合佛家修行真谛,想来日后真的能够证罗汉果位了。
“贫僧也不求能够证罗汉,只想着能够做好眼下事情,不留遗憾便是。”
说罢笑着看向希云道长。
“方才道友劝我的理由确实不错,不过我想了想,还是更喜欢陈道友之前说的话。”
“哪句?”
“人生在世,莫过于通透二字。”
“我虽然是佛修,可也是个人,自然看不得同类受到屠戮,先前还想着规矩和佛法约束,总不敢去做,如今得了道友点拨,终于想明白陈道友那番话才是对的。”
“我修行便是求个心安,罗汉怒目亦镇龙虎,我如何不能镇杀妖鬼?”
“今日之后,便不再想旁的事情,但求人间妖鬼不敢害人便是!”
“……”
陈戟在一旁听着挑起眉头。
自己当时同白姑娘说这话的时候,有这个意思么?
好像都有些记不清了。
不过真如和尚既然这么说了,应当是有他的道理的,便不再提醒,只是看他抬步出门便询问他现在要做什么去。
“敛尸,顺便找杀人的妖鬼问个清楚。”
“道友且慢!”
陈戟叫住他。
真如和尚摇摇头。
“我心意已决,道友无需劝我。”
“不是劝,我是让你等等我,吃过朝食后同去!”
“……”
真如和尚一愣,希云道长与白姑娘也起身,颔首答话。
“对,同去看看!”
“过午不食,可不能浪费粮食。”
“好,那便一起过去看看。”
真如和尚坐回座位,认真吃完碗中米粥,又夹了小菜缓慢咀嚼,全部吃干净后才起身招呼弟子们一同出发。
这下陈戟他们倒有些意外。
百寿寺内的小和尚们大部分都是十多岁的年纪,去看这种事情,恐怕太早了些。
“无妨。”
真如和尚摇头。
“如今贫僧已经有实力能护佑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