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100节
吐出一口气,李玄宣缓缓起身,目光游离不定,轻声道:
“山上还有要事处理,我先离去了。”
言罢起身离开,留下李渊蛟与李渊修两兄弟在院里嬉闹,木芽鹿望着他离开的身影,坐在角落一言不发。
第141章 雄鹿
李玄宣忧心忡忡地回到山上,院中却站着一中年男子,身上简单穿着一袭干练的灰袍,手中提着剑,望着天空出神。
“仲父出关了!”
李玄宣顿时有了喜色,李通崖微微点头,轻声道:
“此番突破倒还顺利,也积蓄修炼了四年,突破练气六层水到渠成。”
算算年头,李通崖今年四十六岁,借了重海长鲸箓的光已经到了练气六层,在六十岁之前有望达到练气巅峰,便是筑基有望,若是少了这重海长鲸箓,在六十岁之前还真难以达到练气巅峰,筑基的把握便更少了几分。
毕竟他们这些家族修士不比那些大宗弟子可以在宗门之内安分修炼,总是要与人拼杀搏斗的,年岁越大,身体越发劳损,多有血气滞瘀或是锐气邪气入体,又没有什么宝药灵丹愈辽,这修行的速度便越发缓慢了。
“家中可有什么事情?这郁家的坊市局势如何?”
李玄宣连忙将事情一一讲述了,连带李通崖刚闭关时郁慕剑之事讲罢,李通崖点头笑道:
“这郁慕剑多半在郁家各个弟子中天赋最好,年年在家中修炼,专情于剑,倒是一身纯性,生在这样的大家族也是幸运。”
李玄宣点点头附和,话锋一转,带着些笑意道:
“郁家的坊市开了月余,人手都到了坊市这一边,便听闻有人攻击郁家密林郡的本家的阵法,郁家只好派人回援。”
李通崖眉头一挑,果然不出他所料,接过话茬道:
“简单又实用的阳谋,恐怕这边前脚一走,后脚就有人来袭击了吧。”
“仲父说得是!”
李玄宣说起这事也是兴致勃勃,笑道:
“郁家这边的人手刚走,坊市就来了两个筑基修士,直接动手攻击阵法,虽然郁家早有准备,留下了郁萧贵,还祭出了两道筑基级别的符箓,挡住了这些强盗的攻击,却还是闹得人心惶惶,逃了一大半的客户,更有诸多生乱偷盗、趁火打劫之辈,留下好大一笔烂账,弄得他们焦头烂额。”
李通崖微微点头,思忖了几息,解释道:
“恐怕这些趁火打劫之辈一大半都是诸家安排在内的,算准了时间,就要让郁家吃一大亏。”
李玄宣觉得李通崖这话颇有道理,顿了顿才继续道:
“郁家虽是愤怒却也毫无办法,只能闷声吃下了这亏,后来几月后的坊市人流少了大半,至今也未曾恢复过来。”
“我家弟子可曾参与其中?”
李通崖有些不放心地问了一句,见李玄宣点头道:
“孩儿谨记仲父的嘱咐,勒令家中弟子不得外出,更别说去那坊市跟着生事了。”
“不错。”
李通崖赞了一声,拍了拍李玄宣的肩膀,嘱咐道:
“冬天也快到了,我去山间寻上几只练气妖物准备祭祀,给你们几个也求一道箓气来。”
“是!”
李玄宣闻言大喜过望,连声应是,看着李通崖驾风飞起,嘴唇动了动,藏在心头的猜疑终究不曾说出来。
“罢了罢了。”
李玄宣低头苦笑一阵,往院子里走了几步,喃喃道:
“倒是要同景恬聊一聊这事,看一看她是如何记的,若是族史中不曾写自是最好,若是写上了最好能求她不记上,渊蛟这孩子能好过一些,这一脉今后也能少些非议诋欺……”
————
李通崖这头飞离了黎泾山,大黎山的秋叶已经落尽,遍地是金黄与棕红,顺着山间脉络走向寻了一阵,记忆中山崖已经青绿尽退,暴露出褐色的地表。
只有那棵叶子发白的大榕树依旧矗立在山坡上,那狐狸推着一个破破烂烂的木质二轮车,歪头歪脑的地走来走去,上头放满了狐狸幼崽,白灰红粉各色皆有,叽叽喳喳的嘤嘤嘤个没完。
“道友真是好生养。”
李通崖落在树下,低低地笑了一声,狐狸垂头丧气,吱声道:
“没有的事……这冬天来了,食物不多,山间死了许多狐狸,这些幼狐多半要冻饿死,就带回来养一养。”
抬头看了看李通崖,狐狸叫道:
“东去三百八十里,有只成了练气的鹿王,在大槐树下,符合你的要求,冬天鹿群多半要迁移,要是去晚了,估计还要扑个空。”
李通崖点点头,见它忙得不可开交,将灵稻袋子往地上一丢,拱了拱手告辞,驾风往东飞去。
寻了一个时辰,李通崖总算是发现了那颗大槐树,下面围了一群野鹿,他这才落下,一群野鹿便四散而逃。
看着地上骨头都啃食得的干干净净不知名野兽,李通崖驾起风去追,暗暗道:
“这鹿倒是凶残,成了妖便懂得开始吃血食,也颇为警惕。”
驾风追了几十里,李通崖锁定剩下一只高大雄壮一身妖气的雄鹿,那妖鹿如珊瑚般的鹿角上尚且还挂着一道道血腥的痕迹。
这鹿不过练气二层,又怎么能跑得过天上飞着的无视地形阻碍的李通崖,不多时便被追上。
李通崖欲要活捉这只妖物,剑不出鞘地往它的脑袋上狠狠一拍,这鹿顿时身形一斜,依旧坚持着奔跑,李通崖再往它腰背上一砸,这鹿歪歪扭扭地倾斜过去,回过头来凶狠地反咬。
李通崖拔剑而起,白光直径将这只妖鹿的角齐齐斩下,这鹿悲鸣一声,顿时跪地不起,翻滚出去砸得地上一片血迹。
“不过是野路子的妖物,连道法术都不会,倒也轻松得很。”
李通崖用法力将其摄起,封住雄鹿头顶的血洞,回黎泾山去了。
————
昏暗一片的镜中天地里,层层的灰暗雾霭浮现在高空中,底下是千疮百孔的大地和无数颓败的灰白色建筑物废墟,倾倒着一片又一片月牙白色的碎石,陆江仙独身站在其中,手中捏着一道白光湛湛的术法。
他在这镜中的天地独自研究了几年,从山越巫术中拆解得到了许多灵感,终于有了些成果,有些虚幻的身影微微一动,手掌轻抬,那道白光湛湛的术法如雨般落下,撒落在面前的月牙白色的碎石上。
“咔嚓咔嚓.”
月牙白色的碎石顿时战栗着跳动起来,笼罩上一层淡白色的光晕,在陆江仙脚下旋转盘旋,堆砌成一堆人形状的,有手有脚的小人出来。
这些月牙石小人顶着一个个白色的碎石形状的脑袋,呆呆傻傻地站在原地看着他,陆江仙伸手一掐,捏出几道纯白色的太阴月华,往这几个小人头顶一点,碎石形状的脑袋顿时亮了起来。
一瞬间这些月牙石小人顶着亮晶晶的脑袋全都动了起来,掘土的掘土,搬砖的搬砖,配合默契,开始修复这破损的灰白色建筑物废墟。
“这法术”
陆江仙也读过不少李家的法诀,只觉得这法术同一般的法诀完全不同,李家的这些法诀只要掐诀施法,唤出来的法术规规矩矩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他这术法倒随心所欲,没有固定的施法结果,全凭他心念来把控。
心念一动,陆江仙出现在山峰之顶,光滑的平台正中种着一颗巨大的白色叶子的大树,盘根错节,其下石桌石椅,古香古色。
侧耳倾听,陆江仙听见鉴身之外传来一阵嗡嗡的喃喃声,语气恭谦地道:
“兹有黎泾李氏,虔具清酌庶馐、寒食牲仪,年年香火不绝,据于黎山北脉………除害均田,三元六节,无有不敬,祭时飨日,祀不断绝……以煙燎祀,以血祭俸,事神致福。”
“原来是求箓来了。”
感谢打赏和票票~
阳了正在发烧^头疼
第142章 求箓
“原来是求箓来了!”
陆江仙微微一顿,神识飞跃而出,笼罩在整个李家之上,如今他的神识范围已经大大增加,就连周边的山越和卢家也看得清清楚楚。
祭祀对四镇的人们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李家不曾崛起时四镇就有祭祀的传统,只是时间各异,李家统治时更是统一时间,将祭祀抬到了最高的地位,就连路边的娃娃也懂得念叨两句——“诸事之重,在祀与戎”
诸镇的镇人们各自取来了瓜果,在院子里立上木杆,悬挂起纸糊的天灯,等待祭祀的时辰,如今四镇的居民生活富裕起来了,寻常镇民都能用糖瓜糖饼摆了几碟,再将这几年吃过的药,丢在门外一齐焚烧,叫作“丢百病”,寓意美好。
黎泾山下则人潮汹涌,镇民皆伸着脖子来看,那只练气级别的大鹿被铁链绑的严严实实,跪在青石打造的圆台上,身上血迹斑斑,颇为可怕。
“这就是那鹿妖了!”
“好生骇人!”
嘴上这样说着,四镇的居民却不太害怕,大黎山灵脉恢复也快四十年了,闯进镇里的胎息妖物数不胜数,多少都见过几次,诸镇民见惯了妖物被镇压,倒也不怕。
圆台被打磨的光可鉴人,周边刻满了细小的花纹,斩下来的巨大珊瑚一般的鹿角被卡在大鹿脖子上,李通崖一只手按着它,使之动弹不得。
上首是几座象征性的木偶泥胎,李通崖身后是李家玄景辈的弟子,李玄宣落后李通崖一步,李玄锋与李玄岭则在圆台的下一阶。
“以血祭俸,事神致福。”
将祭祀的祷词念罢,周围的镇民顿时跪倒了一片,街道上与石桥上皆是伏拜在地的人群,每个人都虔诚的闭目,整个小镇安静得可怕。
“这便是李家的祭祀了……”
万天仇不止见过一次祭祀,却每一次都能感慨万千,恭敬地在台下躬着身,浓厚的香火气在鼻端涌动不止,肃穆的气氛将他震得四肢僵硬,在心中暗忖道:
“这哪里像一个崛起不过四十年的修仙家族,倒像一个传承了四百多年的修仙世家!”
万天仇当年在万家时也是有参加族中传承下来的一些仪式,却和李家这种庄严肃穆的样子没法比,再看看李家对族中弟子严苛的管理,万天仇低低一叹,暗自道:
“李家四十年来崛起之速,并非毫无道理……”
台上李玄宣手中的祀刀已经直直地贯入圆台中心的大鹿脑中,这妖物悲鸣一声,却被李通崖死死按在圆台上动弹不得,即刻便死去。
在陆江仙神识的引导下,大鹿身上一道道精气汇聚而起,同那飘散的鹿形魂魄凝聚而出,顺着祀刀划出的伤口喷涌而出,如同一道元气汇就的狼烟,一道道寻常人察觉不见淡金色的淡雾从下首每一个人的身上流淌而出,从每个院子的天灯上蜂拥而至,如同燕子归巢般纷纷汇入那狼烟里,将那烟火染上了淡淡的金色。
烟气升腾了几息,散落为无数肉眼难见的灰色光点,向黎泾山上流淌而去。
镜面上顿时神光烁烁,一道无形无相的光圈扩散而来,下首的众人身体一轻,陆江仙捏出一道灰箓,扫视几眼,往李玄锋身上投去。
灰箓盘旋了一圈,往他升阳府中飞去,陆江仙眼前顿时一花,浮现出几行大字。
最上首是深红色的笔锋勾勒,看上去一股凶煞之气扑面而来。
“力贯千钧。”
这道箓气同李项平当年相同,可以将受箓者的身体素质拔高到一种极高的地步,血气如烟,力贯千钧,与妖物相近。
第二行则是淡蓝色的笔锋,透露出一抹轻灵之气。
“追云逐月。”
这道箓气则是给受箓者驾云乘风的天赋,能以数倍之速驾风而起,也颇为实用。
最后一道“延年长命”便是给受箓者带来四十年寿命,陆江仙最先舍弃,毕竟修仙一途凶险,李玄锋都未必能用完自己的寿命,若是活都活不下来,延年长命便没了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