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111节
“不曾。”
李玄锋安葬了妻子,老老实实的上山闭关去了,也不再往外跑,修炼起来比以前积极得多,如今已经闭关了两年多了。
李通崖摸了摸胡子,对这孩子的改变还算欣慰,作为家中的长辈看东西总是要放长远些。
“若不是折了个娃子在郡里,这番教训倒还算得上好事……叫这孩子好好收收心,安心修炼。”
看了看拘谨的几个娃子,李通崖算了算时间,朝着李玄宣道:
“将渊修叫上山来吧……也到了时候了,再拖下去,恐怕耽误了孩子。”
两兄弟对视一眼,自然明白李通崖说的是什么事情,李玄宣点点头,即刻有族兵下山去唤李渊修,这孩子如今也十四岁了,在山下帮忙处理些事务。
李通崖在上首端着茶碗慢饮,盯着下面的几个孩子看,眼神在一身黑衣的李渊蛟身上停了停,暗忖道:
“几个孩子都算伶俐,岭儿下面就渊云一个男丁,倒是玄宣子嗣多……庶出的也有四五个了,可以择一过继到泾儿下面承嗣,最好是个灵窍子,那便非渊蛟莫属了。”
“不过此事重大,还是先看着孩子的天赋与性情。”
想了一阵,李渊修已经快步到了屋前,少年眉目还算是清秀,身上披着白色的雁羽篷,安静有礼,温和地笑着,手中提着一把青色的长剑,颇有一番气度。
“见过诸位长辈!”
李渊修的声音铿锵有力,李渊蛟几个孩子见了他皆站起身来,期待地望着他,恨不得冲上去抱抱。
李通崖微微点头,李玄宣更是咧开了嘴笑着,对这个四代的长兄满意得很,李渊修无论从气度还是仪表,处事还是天赋都算得上上佳,兄弟姐妹们也都爱戴,是个能抗起大梁的。
众人皆落座了,几个孩子站在庭院中间束手束脚,纷纷躲在李渊修身后,李玄宣瞧了身边的兄弟姐妹一眼,朝着下面的孩子们温声道:
“今天难得大家聚一聚,二伯也出了关,你们几个孩子不要拘谨,都上前来。”
李通崖瞧了一眼,看了李渊修腰间的长剑,温声道:
“剑诀修行得如何,《玄水剑诀》可曾读透?”
“回二叔公,渊修七岁始学剑,如今已经六年,《玄水剑诀》记在心间,已经学得剑芒了。”
“不错。”
李通崖点头,回答道:
“明日你便到眉尺山洞府里,我教你剑法。”
一旁李玄宣大喜过望,望月湖人人皆知李通崖剑法高超,能学得他的剑法自然是太好不过,李渊修连连点头,渊清辈皆羡慕地看过来,李通崖笑着看了看孩子们,解释道:
“你们也是一样的,谁在十五岁之前修炼出来剑芒,便到眉尺山洞府寻我。”
言罢向李玄宣点点头,起身出门去了,李景恬跟着告辞,李玄岭和李玄宣两兄弟对视一眼,李玄岭轻声道:
“这便带着孩子们去后院吧,渊修、渊蛟、渊云……至于清虹……”
“一并去。”
李玄宣思索了片刻,脑海之中突然冒出李景恬的脸来,想起当年问她要不要嫁给陈冬河之时那道迷茫无助的眼神,心中一紧,咬牙低低地道:
“都一并去!若是仲父问起来,我来解释。”
第159章 渊清授符
陆江仙坐在山脚下,眼前蹦蹦跳跳的月白石妖跑来跑去,这些被他点化的妖怪勤勉地在镜子之中干活,脑袋上的淡蓝色光晕照得地上的影子飘忽不定,镜中天地的大部分建筑物都已经修好,看上去顺眼了许多。
陆江仙在镜中的生活除了研究巫术就是观看外头李家的是是非非,不但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生活本就如此,在无奈和无聊之中反复横跳。
“如今巫术有了些进展,这几年也不算白过。”
他如今不但研究出了些诅咒之术,连带着研究出了祝福和追踪之术,只是对于一个蜗居镜子中的器灵而言并无太大用处。
不过陆江仙也越发感觉到山越的巫术同法鉴之间的联系,随着他对巫术理解的逐渐深入,许多原本需要繁杂的操作才能控制起来的法鉴越发的随心所欲起来,甚至能借助法鉴做出许多以前不能做出来的操作。
神识从鉴身之中飞出,石门轰隆隆地打开了,李玄宣与李玄岭牵着几个孩子入了内,沁人心脾的焚香气息弥漫开来,几个孩子却毫无反应,皆被法力封闭了五感,牵着长辈的手不敢说话。
李渊蛟眼前漆黑一片,听也听不见,张张嘴巴也发不出声音,不由紧了紧父亲李玄宣的手,感觉有人在自己的肩膀上拍了拍,连忙按照父亲之前嘱咐的跪在地上,只觉膝盖下面软乎乎的,似乎有个跪垫,柔软光滑。
李通崖早已经等在石室之中,幽幽地盯着石台上的法鉴一言不发,四个孩子皆跪下了,低眉看了看李清虹,不曾提什么异议,恭恭敬敬地开口道:
“黎泾李氏,虔具清酌庶馐、寒食牲仪,共有四子,恭请玄明妙法,司命安神,奉道修行,得之称幸,不得亦平,当以时言功,不负效信,随箓焚化,身谢太阴。”
陆江仙神识一动,无形无色的透明波纹一扫而过,各个孩子的头顶冒出白色接近透明的毫光。
最左边是长兄李渊修,身具灵窍,天赋也不错,虽然比不上上一代的李玄锋,却也比李玄宣要好,头顶上的白毫有六寸长。
白毫代表着此人与玄珠符种的契合度,白毫一尺者若是身无灵窍吞入符种即可宛若身具灵窍之人,若是本身身具灵窍,便可足足增长一倍的修炼速度,李渊修的白豪长约六寸,代表他吞入符种之后可以增加六成的修炼速度。
中间的是李渊蛟和李渊云,一个一身黑衣另一个一身白袍,李渊蛟身具灵窍,资质看起来比李渊修还要好些,白毫也有七寸,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李渊云倒是身无灵窍,白毫也有七寸,陆江仙微微叹了口气,将他排除在外。
最后一个李清虹倒是看得陆江仙眼前一亮,这孩子身具灵窍,天赋同李渊修相差无几,但头顶的白毫足足有九寸!闪闪发亮,仿佛一道淡淡的光柱。
“李渊修本来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从那大衍天玄箓为刘长迭推演的几十年后的景象来看,李家根本没有李渊修的影子…投资有风险,还需谨慎啊……”
思虑了片刻,陆江仙像一个春初播种时的老农,寻思着种下哪一种种子来年才会有最大的收获,鉴身从石台上悬浮而起,发出淡淡的白光。
“李通崖虽然想要渊字辈只授一枚符种,怕过上几年没有符种可用,却是不知我还有三枚符种藏在镜中,此事由不得他,李渊蛟和李清虹我皆要了!”
法鉴上的十二道篆文一一闪亮而起,看得李通崖与李玄宣眼皮微跳,总觉得镜面上会喷涌而出一道沸腾的白色月华,陆江仙凝聚法力,吐出两枚玄珠符种。
“兹有李氏子弟,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赐下玄明妙法,使之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赐下《太阴吐纳养轮经》一卷,寻踪术一道。”
两枚白丸从如水一般的镜面上一跃而起,圆坨坨光灼灼,白光闪烁,照的庭中白茫茫一片,几个孩子皆封闭了五感,不曾察觉,倒是李通崖看得微微呆了呆。
两枚玄珠符种一前一后地落在李渊蛟和李清虹的眉心升阳府,却因为两人不曾修行过接引法,没有顺着身体的脉络而下落在气海穴中,而是静静的停在升阳府隐匿起来,等到这两个孩子运行了接引法才会融入气海穴。
李渊蛟只觉得眉心一凉,仿佛有什么东西映照了进来,李清虹也是微微蹙眉,两人皆是眉心微微闪亮,显现出一道明亮的月亮纹路,闪烁了几下便消失了。
李玄宣也是呆了呆,不曾想法鉴不曾选择李渊修,而是选择了李渊蛟和李清虹,偏过头望了望李通崖,低声道:
“这…!”
“先把孩子带出去。”
李通崖摇了摇头,让李玄岭将李渊修四人带走,这才见李玄宣急忙道:
“这……这可如何解决……李渊修作为长兄,又身具灵窍,这家族始终是要交到他的手上的!这,这怎么能瞒得过他。”
“不必瞒…渊修大方温和,不会做那些嫉妒弟妹的事情。”
李通崖同李玄宣一齐出了石室,面上却依旧有忧虑,沉声道:
“我顾虑的不是渊修。”
“渊修是个大方的,今后的子孙就未必人人能和他一样,符种每代只有一两枚…得了符种之人难免得意,世间的事情,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长久之后,你我若是不能持家,恐怕会生动乱。”
李玄宣也沉默下去,两人在山头站了一阵,冷冰冰的朔风扑面而来,李通崖喃喃道:
“我家子弟,大宗嫡系身具灵窍或者受了符种,便让他知晓法鉴之事罢……今后一并发下玄景灵誓,防止消息走漏。”
“多一个人知晓便多一份暴露的危险…仲父也知道,玄景灵誓并非没有空子可钻。”
李玄宣恭声接了一句,李通崖摇摇头,回答道:
“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至少保证下一代不能留下分裂的隐患,制度须要代代来改进,没有一设下便万世无患的法子。”
————
黎夏郡。
镗金门的人早已经撤走,郡城中的血和尸体早已被啃食干净,只留下零零落落的一点点烟火和散落得满地都是的白色枯骨。
空荡荡的郡城在风中发出呜呜的啸声,仿佛在无声的哭泣着,满城的尸体臭了烂了又被野兽啃食干净,黎夏道上一年多没有行人,渐渐的有野草爬到了道路之上。
黎夏郡的上空万里无云,南边如流星一般飞过来一道身影。
那人腰间绑着五六个药囊,身后背着一把长剑,满脸沧桑,左脸上还有一道淡淡的刀痕,他望着脚下的空洞城池,哀声叹了口气,低低地道:
“二十年了,青池宗总算愿意放我回来了……看样子族叔也躲过了宗门的试探。”
“我萧家之业,已经到了举事之时。”
穿过空空荡荡的郡城,冠云峰已经浮现在眼前,他又喜又悲,喜的是逃离了青池宗的魔爪,回到了熟悉的家中,悲的是自己还要替师弟交还遗物,他摇了摇头,喃喃道:
“这下我该如何去见泾儿的家人……”
第160章 遗物(二合一)
李渊修在院里抱着剑站着,眼前的李渊蛟一身黑袍,抽剑舞动着,在冷风中发出几声破空声,双手握得发白,青锋沉重,李渊蛟的面上微微见汗。
“蛟儿,你这《玄水剑诀》读了多少时间了。”
李渊修伸手在李渊蛟的肩膀上拍了拍,扶正他的剑式,温声问着。
“两年出头。”
李渊蛟低声应了,李渊修将他的几个错误指正,便见门前走进来一个男孩,看上去比李渊修还要小些,朝着两人拱拱手,抬起头道:
“兄长,我父亲请您上山一趟。”
“嗯。”
李渊修朝着眼前的李渊云点点头,偏头道:
“你去东院说一声,眼下便不去处理事务了。”
身后的李平逸已经长得高大,身材要比他父亲李谢文魁梧几分,闻言点头出去,李渊修别过李渊蛟,跟着李渊云上了山。
李玄岭正在院子中坐着,看着杯中冲泡的茶叶沉浮,李通崖嘱咐他向李渊修几个透露法鉴之事,他心中却装满了忧愁与不安。
自己的孩子李渊云身无灵窍李玄岭早便知晓,前些日子还抱着些希冀的想法——万一能让法鉴选上了,身上的灵窍问题便有了解决方法。
在法鉴面前一跪,李玄岭还是接受了现实,心中苦辣,望着自己的孩子在山上跑来跑去,当真说不出的滋味。
“这孩子,这可怎么办……”
李玄岭小时就见三叔李项平尤为喜爱李景恬,这头到了自己身上算是尝到了滋味,何止是简单的爱……要说没有愧疚,没有悲哀,李玄岭是万分不信的。
门前的笃笃作响,李渊云已经领着李渊修进了房门,这孩子昨夜同李玄岭彻夜长谈,知道了自己身无灵窍,忍不住哭了两阵,现下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泪痕,反倒还有笑嘻嘻地来安慰李玄岭的意思。
“见过族叔!”
李渊修拱了拱手,小渊云已经自觉地退出房门,看得李玄岭眼帘一低,偏过头去,涩声道:
“今个叫你来,是因为伱已经成了玄景,家中一些事情也须知晓。”
李玄岭寻他来时早已深思熟虑过,将话好好整理了一遍,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