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1141节
36754、36939、37024、37040、37733、37904、37984、38075
月票金主必得:德理凯忒、月离sama、书友20240505202354471
请大家核对一下自己的月票编号,中奖的请加活动群589672576,找管理私聊验证填地址。
如果一直没有通过入群申请,可能是被屏蔽了,那就请联系管理QQ3756934341(玉石)验证。
4月16日下午8:00前未曾联系,我们视同放弃资格。
※此为主站起点的抽奖活动,其他渠道并无参与
第1113章 天养
庭州。
恢宏大殿之中,气氛森森,底下的修士跪了一地,高处的绛衣男子负手踱步,听着底下人汇报,良久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场大战紫府大获全胜,并无伤亡,可西岸的情形很是惨烈,李绛宗已经连续七日在这位置上忙碌,一刻不能停歇。
“家主…蒲家的少家主蒲心琊也回来了…”
李绛宗微微一顿,问道:
“可有什么话说?”
底下的人摇了摇头,道:
“收了抚恤,换了白衣,到山上去了。”
蒲氏这些年来算勤勉,好不容易出了个筑基的家主,又死在了大战中,蒲心琊虽然被外派坊市,可本来的目的就是磨砺,他天赋绝佳,是李遂宁的好友,李绛宗自然多多关照着,只道:
“这事情也要知会遂宁,让他开口最好…”
转头一问,却见下面的人上来禀报,道:
“宁公子仍在山上,洞府紧闭,并无任何信令。”
李遂宁在族里算极为用功的,又突破筑基,为族里中流砥柱,按理这个时候他常常会出来帮忙,还是头一次闭关这样久,李绛宗略有讶异地摇了摇头,便道:
“那且搁置着…你…”
他还未多说,竟然见着层层禀报,从殿外进来一少年。
这少年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生得当真是天人之表,金瞳灿灿,看着勇武异常,行了一礼,正色道:
“见过族叔!”
李绛宗眼底立刻浮出笑来,快步从台阶上下去,把这公子扶起来,道:
“自家人…何必客气!”
此人乃是魏王长孙,李绛垄之子——李遂还!
作为李氏新一代的天才,李遂还修行速度极为恐怖,如今不过二十八,已经筑基,修为甚至隐隐与台上的李绛宗平齐,筑基速度不但是诸脉第一,甚至超过了几位叔伯,只在他大父李周巍之下而已!
这固然是明阳血裔的加持,却也足见这位魏王长孙天赋之惊人!
李绛宗看得是满眼赞叹,却见李遂还微微一笑,取出袖中的玉简,送到这位长辈面前,答道:
“西岸诸事平定,田契重分,各司其职,业已安定!”
李绛宗赞叹了一声,把所有人都挥退了,领他到了后堂落座,仔仔细细把这东西读了,良久才叹出一口气来,道:
“厉害!”
这位二十八岁的长孙七天内已经将整个西岸的混乱与狼藉平定,重新修缮宫阙,矿脉恢复开采,仙山也安排好驻守——实在不像个终日闭关修炼的王孙。
这让李绛宗沉默地想起自己那个关押在青杜的长子,气得他心肝都跟着颤起来,咬牙切齿,叹道:
“那孽畜…哪怕有你一分的本事,我也不必这样关着他!”
李遂还回了一礼,却很郑重地答道:
“晴哥儿…跋扈在性情而已。”
李绛宗只当他说些好听话,摇了摇头,倒也不在意了。
自从李遂晴犯下那样的滔天大错,李绛宗已经对他死了心,最后保住他的一条命,另一头重新纳了妾,勤于房事,只有父亲李周昉还记挂着,偶尔去看看孙子。
他舍了这话题,却见李遂还面上始终有喜色,便笑道:
“你这是什么好消息?”
李遂还笑了一声,答道:
“得了一份父亲的家书!不知大父可回来了?”
他一边笑着,一边将袖子里的信取出来,送到李绛宗手里,李绛宗略有些惊诧,拿着信又不敢读,见了李遂还点头,这才将信拆出来,扫了一眼,李遂还笑道:
“父亲随军的妾室诞了一女!”
“哦?!”
李绛宗顿时大喜,道:
“难得!”
遂语辈天才并不少,除去王孙不说,李遂宁、李遂宽兄弟就足够撑起一辈,天赋稍好的天才更多,唯一遗憾的就是阳盛阴衰,女子极少。
他满是笑意地看了,心中却不止有喜,做了这么多年的家主,他敏锐的嗅觉让他第一时间问起来:
“不知是哪位夫人?”
李遂还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道:
“母亲这些年来一直留在都城,家中一起过去的几个夫人自然也不会随军,在军中的是杨大人赏赐的,没什么出身,也不姓杨,姓黄。”
“听闻也是越国的小族修士,其父有迹可循,封在了东离一带,一个小官…这次事情过后,也要叫他飞黄腾达了。”
李绛宗听清楚了前后渊源,略略松了口气,心中倒是满意了很多,道:
“这样是最好的。”
李遂还已经颇为振奋地站起身,道:
“妹妹生在江淮,正辞旧岁,父亲早想好了,为她取一个岁字,正送信回来,给大父报喜!”
李绛宗连连点头,如获至宝地把信捧起来,笑道:
“走!先去见老大人!”
……
天光灿烂。
李曦明从山间站起身来,在白玉般的地面上踱了两步,如同鸟雀一般的离火在他身上盘旋了一下,停在他肩膀上,这真人满面沉思,良久道:
“我倒是…想不到宋帝,竟然对阴司这般看法。”
李周巍负手立着,道:
“他心头的不满,比晚辈想得还要多,毕竟再怎么样,阴司有一定要成全他的心思,可看他的态度,竟然浑然不喜。”
李曦明眉头紧锁,好一阵才抬起头来,问道:
“你看他的模样,话语有几分真假?”
魏王微微一顿,摇头道:
“不似作伪,也不应作伪,杨浞和阴司应是有隐隐的分歧的。”
李曦明欲言又止,见李周巍若有所思地道:
“除非…杨浞对自己将来的成道并不满意,或者说——强横如阴司,在掌握天武真君金性的情况下,以推动整个天下为棋局换来的真炁,杨浞并不满意…”
“这是杨浞与阴司的不和,还是天武与阴司的不和?杨浞本人与天武金性…又到底是何等关系?”
李曦明思量了好一阵,倒是有些耳目一新,答道:
“你的意思是…他强调帝君不能屈居人下,又强调天武自诩真君而非帝君,是暗示他与阴司的矛盾并非在此处…而是…有别的问题?揠苗助长…还是…身为天武的旧时恩怨?”
他琢磨了一阵,试探道:
“阴司…在兜玄一道的宁楚二国灭亡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李周巍静静地道:
“魏亦是兜玄。”
这下让李曦明沉默了,他后知后觉地抬眉道:
“魏楚并列为南北朝,如若同样是兜玄出身,岂不是…人间在此一玄?倒也是极厉害的。”
李周巍踌躇了一阵,答道:
“这些事情还为之过早,我看杨浞是有野心的,迟早会看出端倪,晚辈反倒考虑一事。”
“你说这阴司、落霞,要托举一位真君,有多少把握?要控制一位真君,有多困难?要叫一位真君陨落,又有多少手段?”
他按着杯,思虑道:
“同样是成道,赵帝为何会骤然陨落?已故真君、仙人的金性重新成道,与后来人登位…又会有怎样的区别?”
“换句话说,当年玉真成道,全身而退,是因为有能力、有资格全身而退,还是因为……天上的大人们需要一个人占据玉真?”
李周巍踱了两步,若有所思地道:
“这些泯灭进历史里的答案,除了几个鼎鼎有名的大势力,也只有那些豪族明白,除了拓跋、是楼,还有陶、卫、戚…等打进洛下,修为又高了,应有收获。”
李曦明点点头,沉吟道:
“不过这么看来,怎么也算得上好事…只要宋帝能站在你一边,不必提防背后,征北能安宁许多,你也能好好寻求机会。”
两人整理了收获,李周巍便从袖中取出那灵宝【天养瓮】来,笑着放在李曦明面前,道:
“不过…出手倒是慷慨!”
此物是为宋帝所赐,自然是无主之物,归来的短短时间内便炼化了,同样是那棕色的小瓮,却浮现出一缕缕淡金色、竖直如同木质般的纹路,内里的暗色稻谷随着晃动微微滚动,却呈现出宝石一般的质感。
李曦明从他手里接过,神妙转移,立刻有股心血相连的触感从掌间传来,微微倾倒,听见内里宝石般的稻谷叮叮咚咚的碰撞声,却如何也倾洒不出来,便发现瓮底写着一排字:
【我神在隰】。
宋帝口中道统泯灭的【天养瓮】,却足足有四道神妙!
最主要的神通就是【蓄合】,称为【民收民纳,自我而始,民采民携,无我不至】,瓮口一动,便有万千收束之光,除去雷火金煞不能收,其余之物纷纷而来,莫可抵御,尤其是水德,奔波而入,有去而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