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玄鉴仙族

玄鉴仙族 第125节

  “这…”

  李渊修听了他的话微微一笑,摸摸他的脑袋,回答道:

  “莫想太多,这次不行还有下次,我等不过十多岁,没有什么好急的,你看清虹也不曾受箓,也照样开开心心,拿着她的枪咧着嘴下来了?”

  “她那是没心没肺!”

  李渊蛟想起李清虹的乐儿样子不由发出一阵笑声,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不曾想屁股上挨了一下,打得他一个踉跄,怒气冲冲地转过头去,便见李清虹撇着嘴看着她,手中握着一木枪,好看的嘴角勾起冷笑,脆声道:

  “远远就听见蛟哥在说我坏话!”

  “哼。”

  李清虹倍受家中长辈喜爱,李渊蛟生怕她告状,不同她计较,嘟嘟囔囔转回身子,便见李渊云憋着笑,乐不可支地望着他。

  “云弟!这有什么好笑的!”

  李渊修听了这气急败坏的话终于忍不住笑了一声,弯下腰抱起李渊云和李清虹,一手一个,温声道:

  “我也觉得好笑。”

  “兄长!”

  李渊蛟自己也被逗乐了,弯腰笑了一阵,忽然想起正色来,收起小儿姿态,正色道:

  “听闻吞服杂气要比纯净的天地灵气容易得多,恐怕要不了多少时间,兄长也要调动兵马,做好准备。”

  “这是自然。”

  李渊修点点头,笑道:

  “如今常备军有五千多人,只要我等一声令下,便可以拉出一万多兵马,若是从叔解决山越练气,不须三日,整个东山越便可以为我所控。”

  李渊云读了几年书,听了这话忍不住兴奋起来,有种见证历史的激动感,李渊蛟闻言点头,与李渊修在街道上走着,看着两侧纷纷退开的族兵,嘴角轻轻勾起。

  ————

  “唦摩里兄弟,东西我为你取来了。”

  李渊蛟手中握着玉简,敲了敲石门,过了片刻,石门轰然移动,唦摩里胡子邋遢地走出来,见了李渊蛟神色颇有些期盼,期期艾艾地道:

  “兄弟,伱…你可是求来了功法与天地灵气?”

  “不错。”

  李渊蛟见他一身修为又有精进,知道他这些天没有白费,点头应允,唦摩里大喜过望,从李渊蛟手中接过那玉简和玉瓶,口中不断道谢。

  拍了拍唦摩里的肩膀,李渊蛟从怀里取出两个玉瓶,轻声解释道:

  “我还为你求来了两枚丹药,一枚唤作蛇元丹,用以突破练气。”

  唦摩里接过李渊修递过来的玉瓶,灵识探入其中,果然发现一枚滚圆的淡白色丹药,李渊蛟继续道:

  “第二枚是我东人特有的丹药,唤作月华丹,你即刻服用了,突破到胎息六层。”

  李渊蛟拿来的自然是箓丹,只是怕唦摩里传出去惹了什么麻烦,不曾将真名告知,胡编了一个名字塞到他手里,唦摩里接过一看,便见一枚白盈盈满是花纹的丹药,感觉比那蛇元丹还要珍贵,忙不迭地道:

  “这…这也太贵重了!唦摩里怎么好意思…在东边事事要麻烦兄弟,又受了这么大的恩惠!”

  “行了,抓紧时间吧!”

  李渊蛟不同他废话,提醒了一句,教着唦摩里发下了玄景灵誓,不得泄漏与丹药和功法有关之事,这才一拱手,转头出了院子。

  唦摩里客客气气送走了他,心潮澎湃地回头,乐呵呵地进了密室,往地上一摊,小心翼翼的把玉简放在左手边,把玉瓶放在右手边,翻过身望着地上的两样东西发着呆。

  唦摩里顿了顿,心中激荡的喜悦骤然间消逝,转化为一种既愧疚又恐惧的惊骇,这种的变换来的太快,使他难受得头晕眼花。

  他很明白打开面前这个梦寐以求的玉简,吞服这道白得的天地灵气,不但能成就练气寿命二百载,他日思夜想二十余年王位也唾手可得。

  但唦摩里也明白,他将会带着异族的铁骑踏上故乡的泥土,几十万族人会在肉体和魂魄上为俾为奴,东山越从此只余下一个名号,整个国家从宫廷到百姓都仰东人鼻息,他唦摩里那个从小到大方方面面都胜他一筹的兄长会被杀死,让他这个平庸无能之辈来统治东山越。

  “值得么……那是父亲一辈子的心血…”

  唦摩里仿佛见到自己那个严肃的父亲冷冷地站在面前,一瞬间触手可及的王位和修为都不再诱人,唦摩里动摇了一瞬,旋即为自己的动摇害怕得瑟瑟发抖,唦摩里不敢想李家会怎么处置他,李家有练气后期修士,此时多半正在空中看着自己,纵使他成就练气后逃跑也根本逃不远……

  “父亲,我怕死啊……谁不怕死?孩儿这辈子最怕死了,否则早就在宫中引颈受戮,怎么还逃到东人这里来…孩儿是万万不想死的!”

  唦摩里缓缓闭上眼睛,回想起父亲木焦蛮如何在伽泥奚身亡的数月中整合地盘,用了多少卑鄙的手段,杀害了多少族人,又怎样软弱地向东人俯首称臣,他含泪嗤笑一声,为自己壮胆似得怒目圆睁,咬牙道:

  “怎么能说不是,这都是您教导我的,父亲…”

  将地面上的玉简拿起,唦摩里翻身坐起,一头仔细读着,心虚似地冷声道:

  “荠木不晓得东人野心之大,终究会将东山越葬送到东人手中,唯有我,唯有我!父亲,只有我能保住东山越……”

  他的眼神越发坚定,为自己寻找到了理由,一切负担和愧疚被抛掷脑后,唦摩里低头咬着牙抹着泪读了一阵手中的玉简,逐渐沉迷进去,心情也稳定下来。

  推个书~

  《长生壶中仙》

  主角是地仙,主线主要锁定在主角身上的器灵文~大家对器灵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简介:穿到神道治世的世界,神庭刚刚横扫世界没几百年。

  一心修仙,不想掺和神庭弯弯绕绕的林霄,只能把自己封炼进灵宝乾坤日月壶中。

  在壶中开洞天,炼日月,修不成天仙我修地仙,神合洞天化天地。

  时不时开个法会,办个蟠桃宴,随手散些机缘宝物。

  管你神庭威压多少万年,我自在壶中逍遥静看神庭兴盛起,又看神庭崩塌落。

第178章 徐公明

  “真他娘的冷啊。”

  寒冷的冬雪在湖上徘徊了几个月,天气微微回暖,春季却冷得像往年的冬季,插在地里的苗子厌厌地枯黄下去,没有一株能活下来。

  等到余寒消退,夏季仅仅暖和了几天,又重新坠回刺骨的秋,一整年的田地都没有收成,农户们只能咽了口水,放下锄头到山里头觅食。

  徐老爷子坐在门前,在寒风中瑟瑟地搓着手,估算着家中的余粮还够不够明年吃穿用度,他自父亲徐三过世后当了十几年的家,对此道也熟捻起来。

  徐氏也是镇中的几个大族之一,比起田氏柳氏却要埋汰得多,在几十年前李家崛起的时代不曾掌事一镇,自然也一年年颓败下去,人丁借着李家剥削山越和吸纳东逃人口的东风膨胀了许多,却一年又一年过得老样子,不曾有什么长进。

  起身在院子中四下逛了逛,徐老爷子数完了去年留的粮,院门便被笃笃地敲响了。

  “谁啊?”

  “大伯,是我,公明!”

  院门嘎吱一声被打开,走进来一个青年模样的男子,徐老爷子捻捻胡须,扯着嗓子道:

  “公明啊,进里头来坐。”

  徐公明进了院子,张口就道:

  “大伯,你可听闻了?主家要打山越,正在镇中征兵,锣鼓敲了许多天,公明欲要从军,父母只懂得务农拿不定主意,便叫我来问问您。”

  徐三一死,徐家即刻就分了家,各自去镇中发展,徐老爷子作为长子又读过几天书,自然是族中拿主意的,他望了望眼前的青年,一时间不曾开口说话。

  徐公明作为族中唯一的灵窍子,如今也有胎息二层修为,见状有些急了,低声道:

  “大伯!诸氏如今没有一个像我家如此落魄的了!柳氏自古就是泾阳的地主,又为老祖妻妾,田氏能人辈出,多数灵田都受管束,陈氏不声不响,却已经有了练气修士……如今我家想要有一去处,唯有军中了!”

  徐老爷子端起大盆,眯着眼数了数里头的米粮,慢悠悠地道:

  “军为镇民之器,几个千夫长哪个不姓李?莫要想得太容易了……”

  徐公明往破木椅子上一坐,听了这话有些颓唐,心中本来想的好好的计划被徐老爷子一句话打乱,急忙道:

  “那大伯倒是给个主意……这徐氏眼看要交到我手中,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徐老爷子点点头,灰白的胡须一颤一颤的,瞅见筐底翻出来几颗老鼠屎,顿时脸一垮,回答道:

  “你要从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路子,大伯没有什么军阵之道,也不懂什么修炼之事,却只能教你两个字。”

  “第一,是忠。”

  徐老爷子把筐一放,终于正色,满脸的皱纹舒缓许多,低声道:

  “我徐家曾为主家手刃仇人,在老祖和家主那里都有名字,伱入了军中便是背负了徐家的名号,上来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职位,这是前人的余荫…你要舍得负伤,关键时刻还要死,要铁面无私得罪人,要把这忠的记号死死的烙印在主家脑中!”

  徐老爷子这番话像大锤般敲击在徐公明心弦上,终于晓得父母为何直言叫他来寻大伯,将这话记下来了,复又开口道:

  “那第二个字是?”

  “其二,是稳。”

  徐老爷子坐在他身侧,伸出鸡爪似枯瘦手指比划,低声道:

  “当今修少爷对家中的动向一清二楚,你在军不求有功,只求无过,见了主家人不要多言,沉默稳重,在军中不与人结交,千万不要提拔族中的子弟,要秉公处理,如此行事二十年,千夫长可矣,若是运气好能突破练气,可为主家心腹,我徐家在诸镇也有一席之地了!”

  “二十年…”

  徐公明默默点点头,连忙开口道谢,一连说了许久,不曾说出什么见解来,只是问了问李渊修召见他时可能会问出的问题,老爷子拿起筐子无精打采地一一回答了,这才抖了抖手中的米筐,不耐烦地道:

  “滚滚滚,休要在这里多言,速速去准备你的东西去。”

  徐公明一时间被他噎得进退两难,晓得这位长辈性情怪异,连声道了谢,若有所思地低头出去了。

  徐老爷子在院子里坐了一阵,看了看手中的米筐,将其中几粒老鼠屎挑出来,抖一抖筐中的陈米,这才喃喃道:

  “却也勉强能用了。”

  ————

  “徐公明…”

  李渊修将送上来的小信拆开读了读,回忆了一下徐家的状况,低声道:

  “这徐家人是头一个来参军的胎息修士吧。”

  这些修士好不容易入了仙道,一个个自是惜命的很,家中发下的征兵命令,传递出了要攻打山越的消息,不曾特地去征召他们,皆是假装两耳不闻窗外事,平日里歌舞宴饮,四处郊游,这会儿倒是都安分守己的窝在院中种田,没有一个人出来鬼混了。

  “是。”

  下头的李平逸应了一声,便见李渊修思忖几息,将手上的小信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低声道:

  “徐氏也对我家有功,这几十年家中也给过机会,父亲也特地同我提过,只是徐氏儿孙不争气,没能把握住,一直过得不如意。”

  “徐公明已经到外头了。”

  李平逸提醒了一句,李渊修点头道:

  “叫他上来。”

首节 上一节 125/1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无限就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