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131节
“已经成了一丹,送到了我手中,待到突破金丹之时为我助力。”
迟尉淡淡地应了一声,迟炙云闻言松了口气,迟尉这才道:
“三宗七门的功法大都源自月华元府,而那《月湖映秋诀》源于月华元府的《月华纪要秘旨》,修成的仙基『湖月秋』有总领诸法之能,这道仙基对我突破金丹大有裨益。”
迟尉道了些密辛,叫迟炙云听得入迷,神色大为振奋,迟尉瞧见他的模样,继续道:
“只可惜那李尺泾晚生了五十年,他成练气之时我已经兼有四道神通一道仙基,若是早上五十年,夺了他这『湖月秋』来,就不必去选那差得多的『余养性』,金丹还能多半分把握。”
迟炙云也是遗憾地摇摇头,紫府之术高明,三言两语之间便到了大黎山,轻飘飘地越过黎泾镇和东山越,叫山上的陆江仙死死地龟缩在法鉴中,如同死物般平躺在石台上。
好在迟尉飞得高,不曾去探查脚下的情况,直径越过东山越,在白玉砌成阶的巫山边上停住,迎面撞上一人,同样驾着云,一身法袍金光闪闪,须发皆白,面容却还是一副中年样子,一身气势也是紫府修为,见了迟尉两人一拱手,笑道:
“迟尉大哥,许久不见呐!”
“七十三年了。”
迟尉朗声应了一句,回答道:
“张兄一如既往啊。”
那中年人微微一笑,迟炙云抬眉望了一眼,见这张姓老祖身后同样站着一人,筑基前期修为,相貌平平,身后背着把长刀,挑眉望着迟炙云,眼神中多有挑衅之意,迟炙云冷笑一声,心中颇为不爽,暗忖道:
“张…多半是金羽宗了,这人不过筑基前期,却如此狂妄,当真以为人人都是李尺泾,都能来踩着我成名不成?”
两个紫府修士闲聊了两句,巫山上的大阵洞开,飞出一个披着黑袍的中年人,在空中顿了顿,见三宗七门和诸散修甚至邻国的紫府都到齐了,这才冷冷地道:
“鄙人端木奎,今日突破金丹,按着四国修炼界三百年来的约定,请来诸位,还请诸位避开些,休要傻傻地撞上来。”
云端之中的众人顿了顿,有人出声道:
“这些规矩我等还是懂的,端木老前辈是诸紫府中最年长者,我等最为敬佩,都到齐来观礼了。”
端木奎冷笑一声,低眉望了望脚下的巫山,众弟子皆忐忑地看着自己,端木奎怎么不知道这些弟子早就同三宗七门勾结好了,只要自己一失败,这些人即刻会散去,端木奎心中却浑然不在意,他建立巫山纯粹是为了找些人来跑腿,这些弟子在他心中毫无地位。
迟尉静静地看着,神色中多有感慨,朝着身边的迟炙云道:
“端木奎是唯一从月华元府显世的时代活过来的人,我还年幼之时便听闻他的传说,他在古代黎城中的一棵桑树下得了仙人赐法,从一个乞丐到如今的紫府仙修,一生波澜壮阔。”
迟炙云迟疑了一下,询问道:
“这位前辈…突破金丹的机会,有多少?”
迟尉顿了顿,低声道
“比我等都大。”
端木奎踏空而起,凝望着冉冉的太阳升起,天地中清气上浮,浊气下沉,日精月华混为一仪,正是突破的好时机,端木奎身上升腾起神通的彩光,神色有些复杂。
端木奎天赋不高,却凭借着仙人赐下的术法横压一世,整整活了六百四十七岁,用尽了仙人赐得那本《答桑下乞儿问》中的十六种延寿方法,终于修成了五道神通。
“他说……我能成金丹。”
端木奎那年二十二岁,倒在桑树下快要饿死,那仙人给了他一碗粉面,端木奎说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仙人说:
“慢点吃。”
端木奎流浪了十一年,听了这话嚎啕大哭,仙人将那本《答桑下乞儿问》塞进他怀里,轻声说:
“修成金丹,五百年后我来寻你。”
天地间日精月华已经到达巅峰,端木奎灵识一动,一道幽光从升阳府处飞出,命神通『槐荫鬼』催动,眼中的天地上下一清,云端中多了两道模糊的身影,端木奎一拱手,沉声道:
“请两位前辈稍待。”
此言一出,一众紫府皆惊惧退开,端木奎侧耳倾听,见着一又尖又细的声音道:
“道友若是突破失败,自此灰飞烟灭,若是功成,我等还要唤你为上仙。”
端木奎微微一笑,另外四道神通从体内飞出,勾动天地灵气,在一旁盘桓而起。
“『勿查我』『地巫祝』『愚赶山』『饮民血』。”
端木奎一一唤出,轻轻低叹,脸上升起一丝恨意,若不是少了那一味『应帝王』,自己如今也不用如此狼狈,眼神在越国道门处凶狠地扫过,端木奎定了定心神,『槐荫鬼』那道幽光率先升起,在空中升腾,引动一阵阵无形之火。
第188章 槐荫鬼
迟炙云见端木奎朝着云端拱手,神情颇为恭敬,却不见云端有人,心中惊疑,迟疑了一阵,向着迟尉道:
“老祖,这是……?莫不是有他国的金丹修士前来?”
“非也。”
迟尉摇摇头,催动神通,望了望云端那身形模糊的两道身影,眼神轻轻扫过,不敢多停留,扭头解释道:
“紫府突破金丹,关键在于煅出那一点不坏的金性,再以那金性催化神通,证得金丹,端木奎善巫术,纵使不能成金丹也能煅成金性,那两位是司阴之人,防着端木奎突破失败魂魄走脱之后,那点金性凝聚成什么怪物。”
迟炙云在宗内读过经典,自然知道这金丹的『金性』非是五行之金,而是取金之不朽的意思,心中大疑,奇道:
“还有这种好人?”
“迫不得已罢了。”
迟尉叹了口气,低声道:
“你等年纪轻,不晓得古时候的仙魔之争打断了多少名山灵脉,死了不知道多少金丹乃至金丹之上的大能,这些人都证了金性,化为各类邪怪……荼毒生灵倒还是其次,这些邪怪平白占着一点金性…自然有人眼馋。”
“于是就有仙人创立了一上宗,将诸怪捉了去,专司这事…如今是为数不多不曾避世的上宗,向来神秘。”
迟尉这头说着,端木奎的五道神通在已经空中汇成一道彩光,喷涌出一阵阵无形之火,一众紫府见状皆忌惮,退开几步,端木奎则催动神通,在那无形之火中反复锤炼着。
“端木奎这是水火相济的路子,如今倒是少见了,他得过仙人赐法,用这些古法更有把握些。”
迟炙云看不大懂,却痴痴地盯着那神通的彩光看,迟尉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凝神看着。
吴越之地已经几百年无人证得金丹,流传的几种证金丹的法子都不知道修死了多少紫府,以至于众紫府定了约,突破之时请后辈来观礼,互利互惠,以至于寻出那一道突破的法子。
众人皆神情专注地看着,云端上那两道身影却有一人摇摇头,尖细着声音低道:
“命神通为『槐荫鬼』,却不应是修行『愚赶山』,应是『应帝王』才对。”
“是极,这端木奎多半没有希望了,准备出手罢。”
两人在上头交谈着,却无一人听闻,空中的无形之火已经越烧越旺,以那神通为柴火,隐隐约约凝聚出一点亮堂堂的光点,众紫府皆瞪大眼睛,羡慕地望这那灵光,端木奎一推掌,日精月华纷涌而来,往那灵光上撞去。
灵光上空慢慢涌现出一点虚幻的露珠,亮盈盈水灵灵,往下滴了几滴,那灵光越发明亮,露珠却戛然而止,动也不动了,过了一柱香时间,五道神通已经被燃尽,再也没有一滴露滴垂落下来。
“哎……”
迟炙云不明所以地看着,迟尉却已经失望地低头,一众紫府面面相觑,胆战心惊地望着端木奎。
只见端木奎一呆,突然作鲸吸状,一口将那点灵光吞入腹中,神色复杂,哈哈一笑,声音突兀地变得尖细,语气中尽是快意和欣慰。
“我成了!”
迟炙云举目望去,端木奎面上隐隐有纹路浮现,宛若一个破碎的瓷娃娃,颇为骇人,在原地哈哈大笑着,迟尉见状神情大骇,拉着迟炙云退开数里。
“走!”
一众紫府连个招呼也不打,心照不宣头也不回地远遁而去,天空中的那两道身影浮现而出,其中一人声音尖细阴森,喝道:
“端木奎!”
端木奎浑然不觉,往自己面上揉搓着,面皮零零散散地脱落下来,颇为惊悚,身上的术法灵光不再,化为一道道升腾着的幽光。
“端木奎!”
那人连着喝了三声,这才与伙伴对视一眼,低声一叹,叫道:
“你乃何人?!”
端木奎这才抬起头,脸上的面皮已经被他撕得细碎,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他嘿嘿笑着,尖啸叫道:
“我乃——”
“『槐荫鬼』!”
————
李通崖端坐在冰冷的密室之中,手中握着一枚温润的玉石,他这几日坐镇木鹿城,等着整顿完便归家,灵识时不时从几个地点上略过,提防着有人闹事。
李家搜刮整个东山越得到了三个练气级别的宝物,其中之一就是他手中的玉石,有镇气凝神,加速修炼的功效,对练气修士也有效果,故而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李通崖手中。
另外两件分别是一把练气级别的长刀和小盾,李通崖分别给了李玄宣和李玄锋,让李玄宣也有练气级别的法器可用。
“东山越的灵田与人力不说,这灵物和法器一年年累积下来倒也不少,让家中的晚辈好生惊喜。”
李通崖灵识沉入气海,练气九层的修为在他的气海穴中汇聚成如烟如雾的白气,其下是一面平静的大湖,皆是真元凝聚而成,在『重海长鲸箓』和《江河一气诀》的加持之下浩瀚无比,宛若江海。
李通崖还未有凝聚仙基的兆头,《江河一气诀》已经翻来覆去读了十几遍,其中关窍尽在心中,估摸着还要个十年左右,正凝神修炼着,耳边却突然有声音炸响。
“我乃——『槐荫鬼』!”
李通崖正专心修炼着,耳边炸响的一声尖啸硬生生将他震得脱离了内视之境,脸色一阵青白,吐出一口郁气,心中大骇,暗道:
“这是何人?!”
微微调息,李通崖推动石门,腾空而起,便见李家几个练气晚辈皆是脸色难看地驾风而起,陈冬河李玄锋等人一并在上空站着,望着西边一言不发。
李通崖举目望去,西边已经是阴云密布,雷霆大作,浩瀚明亮的法力光辉不断闪烁,轰隆地炸响着,李通崖心中咯噔一下,低声道:
“来得倒快,恐怕是那山越紫府突破金丹,也不知道这异象是成了还是不成……”
李玄锋驾风到了他身边,神色凝重,身后的金庚长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向着李通崖拱了拱手,轻声道:
“算算日子,恐怕是山越紫府要突破金丹,只是不知为何,看这幅模样是有人在那上空打斗…”
“是了,巫山将散,山越之地皆入青池宗之手。”
李通崖顿了顿,低声道:
“至于为何有打斗,或是山越紫府有什么仇家寻上门来,这一类的事情本不稀奇,紫府高高在上,轮不到我们操心,倒是这消息要通知一番萧家…”
“冬河,你且驾风往郡中去,告知萧家。”
“是。”
陈冬河轻轻点头,驾风而起,顺着古黎道往东而去,李玄宣则落在一旁,闻言点点头,神色中有些担忧,回答道:
“据萧家的消息,这山越之地会被投靠青池宗的诸山越筑基瓜分,只是不知与我家为邻的山越筑基是哪一位,湖上的局势又要有变化…”
第189章 吠罗牙
李家几人在空中观望了一阵,便见几道遁光自北而来,先后停在东山越的地界上,李通崖与李玄锋对视一眼,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