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148节
陈冬河第一次听说突破筑基的异象,满脸憧憬,他修炼的同样是《江河一气诀》,故而听得格外专注,叹道:
“人人皆说修成仙基才是有了真正神异之处,果然如此!”
李玄岭饮了口茶,看了看一旁一脸憧憬的李渊蛟,低声道:
“前夜,洞府之中悄然无声,地面的露水也不再凝结,至今已经两天没有动静了。”
“什么?”
陈冬河挑眉,微微惊骇,喃喃道:
“应是成功了…二伯他这般人物,绝不会失败的。”
李通崖从来谋定而后动,陈冬河自小便对他尤为崇敬,自李通崖闭关,陈冬河从来没有想过李通崖会有失败的可能,李家没有突破筑基的前例,如今听了不知好坏的消息,陈冬河心中一空,一时间难以说出话来。
恍然之间,陈冬河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种种,自己修行的《江河一气诀》,练习的《玄水剑法》,他日日夜夜的刻苦修炼。
那年,他还是个七岁的孩子之时,陈冬河跪倒在庭院中,秋风萧瑟,寒气逼人,上首的李通崖朝着李项平笑道:
“此子行事稳重,或可一用。”
那时小小一只的陈冬河抬起头来,对上上首李通崖那双平静又深遂的眸子,心中又慕又敬,暗暗想着:
“我也要做这样的人物。”
陈冬河猛然发现,他沉稳安静的态度,波澜不惊的风姿,三思后行的行事,全都是对这位叫无数人刮目相看、让湖上诸家敬畏不已的前辈的模仿,李项平如同他的父亲,而李通崖如同他的先生。
这个发现让陈冬河又是恍惚又是轻松,他轻轻拿起茶碗,饮下一口清茶,掩饰住心中升起的惊惧。
李通崖突破失败的可能在他脑海中盘旋了一阵,陈冬河笑道:
“绝不可能!”
第213章 筑成仙基
眉尺峰洞府。
李通崖闭关之前常想:
何为仙基?
《太阴吐纳养轮经》言称:“太阴之华,采自广寒,太阳之精,在于金禺,两气混元,修成仙基。”李通崖自觉是隐秘透露太阴月华和太阳日精的采气之法,所谓的仙基是一种特殊神通的代称。
后来李通崖又得了《江河一气诀》,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江河气浑然,沉浮太渊,天地气清明,上下游离,以天地气化江海,求一道基,唤作『浩瀚海』。”
如今服下这枚满是浅灰色纹路的遂元丹,六轮从气海和识海中浮现而出,在满是雾气的气海上一齐兵解,化为六道明亮亮的流光,李通崖只觉身体一阵虚弱,知道自己若是不能将其化为仙基,便会就此身死道消。
按着《江河一气诀》上的法子,李通崖六轮化作的流光在气海上盘旋,卷起一阵阵气浪,气海中的真元跳动而起,纷纷注入这流光之中。
李通崖的气海大得惊人,那流光的吸收速度极快,盘旋了不知多久,气海才将将下降了一半,却冒出一阵阵灰光,腾出一道符箓来。
『重海长鲸箓』
那箓气在气海上盘旋了一阵,与那六道流光交相辉映,在上方静静悬浮着。
李通崖不知是好是坏,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按着功法修炼,磨了一阵,气海终于见了底,透出一点点辉光来。
“嗯?”
李通崖微微一愣,不曾想气海之底冒出几束光,跳出一白丸来,亮盈盈光坨坨,大放异彩。
“符种…”
白丸跃入六道流光之中,李通崖顾不得太多,催动功法,凝结仙基。
“这…!”
六道流光一道道吞得饱满,只在空中一撞,凝结成一片片流淌的清水,垂落在气海之上,李通崖的虚弱感越来越强烈,气血不断翻涌,终于明白为何总是说要在六十岁之前修成筑基。
克制着这种虚弱感,李通崖体内的六道流光转动得越来越快,传出一阵阵河川流淌声。
不知过了多久,一点银光湛湛的光垂落下来,李通崖睁开双目,咳嗽一声,吐出一束白气,在面前的石壁上冲击出一个小坑,暗室之中猛然亮起,有惊涛拍岸之声大作。
李通崖在原地坐了几息,忍不住轻声一笑,笑道:
“整整六十二载,终于筑成了仙基……”
他笑了两声,抹去眼角一滴晶莹的泪水,缓缓起身,心中却犹自不解。
“未免…有些简单了。”
李通崖突破的过程水到渠成,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甚至有些轻松的意思。
“三宗七门世代积累的诸多秘法,能提高突破筑基的概率……我家到底是个世家,连突破筑基的把握都推算不出来不说,甚至连突破了筑基都不懂得在哪里得了便宜。”
李通崖缓缓起身,筑基初期的修为喷薄欲出,体内的仙基『浩瀚海』种种神异浮现在脑海中。
“『浩瀚海』自江河而起,兼有练气时雄厚异常的特点,在江河之中实力更胜一筹,犹善水术,练成仙基便精通控水之法。”
“善算水脉走向知未来旱涝,入水不惊蟹虾、不扰鱼鳖,服气不饥、入水火不伤、可点化符水,疗伤医民……”
李通崖思忖了几息,对『浩瀚海』这道仙基的许多表现有些不明所以,心中疑窦丛生,暗自道:
“入水则强、善水术、点化符水倒还能理解,可是这不惊鱼鳖,入水火不伤和算水脉,实在是鸡肋了些。”
点化符水只能对练气胎息巅峰修士有用,毕竟只要消耗些法力,还是有些用处的,如此便罢了,这入水火不伤指的是普通的水火,哪怕是胎息修士用一个法术也能轻易抵挡普通的水火,更别说算水脉和不惊鱼鳖了……
“这紫府金丹一道,究竟是何等修行之法。”
李通崖叹了口气,哪怕月华元府的消息至今都暗昧不清,更别说这仙道的起源了,如今他不过是个筑基修士,放在望月湖上还算得上个人物,换成越国更不值得提,当下只能放下疑惑,轻轻推开石门,如风一般出了暗室。
外头的大堂空荡荡,石桌和石椅都被洗得干干净净,沾满了不知从何而来的清水,地面上也是水洼一片,灵气的浓度由于李通崖停止修炼而恢复了许多。
洞府大门虚掩着,李通崖有心测试筑基修士的实力,掐了个幻术穿行而过,门外闭目修行的李玄锋忽然睁眼,抬眉看了看四周,有些疑惑地低下头,见一地的露珠不曾变化,终于闭目修炼起来。
“锋儿也练气六层了,想必此次闭关在三五年左右。”
李通崖迈步走出洞府,耀眼夺目灿烂晨曦正从远处的群山间升起,淡金色的阳光至山峦中流淌而出,他心神皆旷,微微一笑,腾身向镇中落去。
————
黎泾镇。
黎泾镇已经有些年头了,不少石板路上被踏出了裂痕,人们或驾车驾马或徒步而行,从路上穿梭而过,黎泾镇的梨园四周的石路裂痕尤为深重,日日被各式各样的轮子碾过,显得伤痕累累。
白色的墙身,染得乌黑的墙头,梨园是黎泾镇为数不多的大宗族和百姓齐声叫好、一同垂下泪来的地方,咿咿呀呀的戏腔从园中飘荡而出,墙外靠了一圈半大的孩子,将耳朵抵在墙上仔细的听着。
“噫呜…黄金台上登上我伽泥奚…头顶兽冠结双鬓,又披上我铁衣!”
台上登上个一身黑甲黑旗,带着兽牙玉石装饰的戏子,面上画得威风凛凛,下头的一众人顿时骚动起来,有人义愤填膺,有人扼腕叹息,还有人落泪不语。
黑甲黑旗,带着兽牙玉石装饰的戏子一抖袍子,喝道:
“木焦蛮!”
“臣在——”
台后顿时窜上来一人,身材微胖,披着金色的铠甲,戏子面相周正,脸上却画着两条鼠须,显得猥琐起来,此人一出现,下方顿时嘘声一片。
下首的人群中站着一老人,正连连摇头叹气,两手负在身后,不曾想身后响起一个温厚的声音。
“老人家,这演的是什么?”
老人两鬓斑白,正眯着眼看着,呵呵一笑,答道:
“伽泥奚命陨大厥庭。”
第214章 狼突苍瞳(二合一)
“山越本应四分解,逞什么强统一?上府魔君云端立…要叫他…叫他无葬身地。”
打着锣鼓的旁白扯着嗓子嚎起来,那扮演伽泥奚的小将一身黑袍威风凛凛,一抖裙袍,叫道:
“呵!爷爷做这件事,是非你知我知,天地亦知,呀,便死做鬼魂灵,一心无愧。”
下首的观众齐齐伸着头长吁气,甚至有人起身叫好,伽泥奚在山越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东迁的山越人不乏大厥庭出来的难民,带来了伽泥奚死前的故事,山越人的崇敬同黎泾镇原住民对伽泥奚的畏惧之心混合在一起,诞生了台上这个亦正亦邪的君王。
老汉依旧叹着气,身后那道温厚的声音传来,在众多喧哗声中依旧清晰可辨。
“老人家,叹什么气那。”
老汉晃了晃脑袋,眼中满是感慨之色,低声道:
“那年我方才三十岁,随着项平公从军去过山越之地,眼见过许多东西,伽泥奚…是个英雄人物。”
他回过头望了望身后之人,却是中年模样,肩膀宽厚,眉毛缓且长,气度雄远,负手站着,望上去就不是一般人,态度顿时恭敬了许多。
台上的旁白咿咿呀呀地唱起来,敲着锣鼓道:
“你你伱——莫要害了治下百姓!”
“呸!黎民作我的车架,军马作我的刀槊,呀,你又能如何?!”
黑袍小将高声喝着,下面的一众人又将头缩了回去,皆沉默不语,中年人听得微微点头,低声道:
“此话应是伽泥奚那等人物会说出来的话,倒也有一番气势。”
“害!”
老汉一拍大腿,笑道:
“下一出唤作《项平公魂归故里,木焦蛮大旱夺位》,那才叫人尽长叹,愤声怒骂,有一出好景象看嘞!”
“大旱……”
李通崖喃喃了一声,低声道:
“当年确有一场大旱。”
“老爷当时才多大,竟能记得,倒也厉害。”
老汉夸了一句,越看李通崖越觉得面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试探地问了句:
“老爷…可是姓李?”
李通崖轻轻摇头,不去应他,只笑道:
“这黑袍小将哪里都好,唯独瞳色不同,伽泥奚乃是鸱张褐目。”
“老爷,鸱张褐目是鸱枭之相,可不好寻呐!”
老汉笑盈盈地应了一句,见李通崖看上去斯文客气,一副好说话的模样,话里话外也尊重他,于是凑上前去,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