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221节
李渊蛟闻言大喜,急切地看向李通崖,他却轻轻摇头,继续道:
“经此一役,湖上重归安宁,费桐玉兄弟远不如费望白,承此大恩,心向我家…”
“郁慕高虽然阴鸷善猜,却天赋平平,如今威望大损,行事又刻薄无度,没了郁萧贵镇压,有得他头疼。”
他的黑发在空中披散,显得格外恣意:
“郁家后继无人,伱与清虹具在,筑基有望,不出一甲子,我家便是湖上霸主了。”
李渊蛟见李通崖突然这样多话,心中隐约不详,只见李通崖轻轻摆手,拉着他在阶前坐下,温声道:
“费望白虽死,费家练气却依旧有九位,远胜我家,云拢天南大阵又强横,只恐我死后难以压制,倒逼到郁家那一头去,便留了人情,可以为盟。”
“湖上局势非是一时强弱可定,乃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若是要大举北进,定要顺着局势,否则不但事有不谐,还要得罪人。”
李渊蛟对此中之事也有了解,曾经与李通崖细细的谈过,当即点头,答道:
“蛟儿晓得!”
李通崖顿了顿,继续道:
“北岸费家,东岸郁家,西岸却还有一位筑基散修,姓贺,筑基中期,虽然一心求道向来不入世,却要小心注意。”
“是!”
见李渊蛟点头应下,李通崖怀抱青锋,缓步走上台阶,温声道:
“我此番闭关,须将洞府之门紧闭,五年勿动。”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洞府的阵法自动运转,满是青苔的石门缓缓合闭。
“嘎吱──”
李渊蛟抬起头来,看着他走进洞府之中,石门自行关闭,发出嘎吱嘎吱的摩擦声,李通崖温润的声音却轻飘飘地传递下来:
“毋忘家仇族恨。”
李渊蛟一甩衣袖,猛然跪下,额触地而拜,足足三拜,直到那石门轰然关闭,李渊蛟才慢慢直起身,神色肃穆,两眼微红,沉声道:
“蛟,不敢忘……”
门后的李通崖微微驻足,听着李渊蛟切声答了,看着整洁干净的洞府,在上首落座,研墨执笔,往石桌上提了数行字,这才回至塌前,盘膝而坐。
“倒白费了狐狸一番心思,这一剑太过决然,已然叫我仙基散乱,生机断绝。”
李通崖抬头望向北方,俊朗的面容上流露出笑容,仿佛有一瞬间这六十年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他温声道:
“崖生则治宗族、除外患、定山越,七十馀年尽人事,死则衣冠平整,安然自若,平生大慰,已无冀望。”
他以手撑颌,轻声吐气,黑发披散下来,如朗星般的双目慢慢黯淡下去,怀中的青尺剑低鸣了一声,洞府中罡气翻涌,呜咽阵阵。
足足过了三息,他的身前浮现出一枚白光灿灿的白丸来,在洞府之中游走一息,遁入虚空不见。
他的面容依旧俊朗,维持着十六岁那年的模样,白衣平整得没有一丝皱褶,闭目微笑,仿佛只在沉思。
“轰隆!”
隐隐有轰然的江河碰撞声从虚空之中传来,洞府的地面沁出一滴滴露水,发出一阵阵叮咚的泉水声,朔风的呜咽之声越来越大,却被死死地封在洞府之中。
“呜…”
黎泾山顶被浩瀚海的气息引动,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一瞬乌云密布,雷鸣不止,沙沙的小雨散落在大地上。
“下雨了。”
细密的秋雨覆盖了整个黎泾镇,挥汗如雨的农户们抬起头来,小贩们撑起来车伞,朱门大户的马车缓缓驶上街道。
山下小巷中的青石板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滑,黄犬低吠,孩童嬉笑,新妇捏着手里的铜板,考虑要不要裁上一尺布做衣裳。
他悄无声息地坐化在洞府之中,仙基崩碎,气绝而亡,人们却浑然不觉,只觉得天气冷清,小雨细细密密,舒适宜人。
好难得一阵秋雨。
卷终
第二卷长鲸月落结尾。
李通崖身死这个情节我写了好几遍,怎么写都觉得不满意,可能是笔力终究不够,最后还是把第一遍放上来。
一路上磕磕绊绊,总算是把这四个少年的故事讲完了,他们各有特色,有各自的人生,各自的遗憾,这四个少年是我最初的构想,不知道能不能让大家留下深一点的印象。
我以前跟别人讨论群像文,说是死一个角色掉一批粉,说是吃力不讨好,其实很有道理的,我的回答是:
只要有一个角色能让大家留下印象,都是值得的。
无论说掉不掉粉,大家能看到这里,把李通崖的故事看完,已经让我觉得满足了!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一路上真的特别难,每一个人设都要尽量不同,偏偏聪明人都会趋于一个模样,真的是很大的挑战。
开始的定位就是练笔之作,后来人多了,想着也要为大家负责,也就添加了一些爽点。(这点我真的很不会,谢谢大家支持!)
应该说,每个作者都有擅长描写的人设,这些擅长的东西写完了,接下来就会越来越难,怎样让角色的形象不重叠又讨喜,是我接下来要克服的很大的难题。
接下来是渊清辈的故事,我努力写完,希望能不辜负大家,也不辜负我自己!
谢谢订阅打赏和票票,再度感谢~
第322章 湖上供奉
“却说那郁慕高欸,好一副恣睢模样~着飘飘黑衣,手里持着神兵宝器,说的是———梧桐驻凤凰~小修可愿降?!”
酒馆之中热闹非凡,一众看客仰着头,瞪着眼听,里三圈外三圈地围满了人,正中的灰衣男子续着山羊胡,正色道:
“那安景明乃是一等一的仙才,自然冷笑抬头,叫道:”
“我一身仙骨欸,乃是上天所钟,你小小蜈蚣,称什么梧桐~”
这灰衣男子话才说完,一众的看客顿时连声叫好,喝彩不断,这说腔也美滋滋地捏着胡须,颇为得意。
下首的人群边缘却站着一个十一二岁模样的少年,飒然站着,拥着毛裘,雪白的毛发环在袖口,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偏偏周围一群人视而不见,却神差鬼使地为他留了一圈空地,这少年左手还牵着一个五六岁模样的男孩,看上去也机灵,相貌颇为肖像。
“曦治哥,这安景明好高的名气。”
那男孩稚声稚气地念叨了一句,便见那华贵模样的少年挥了挥袖,笑道:
“安景明生前多行善举,又是卓绝天资,凄惨下场,人们自然记得深些。”
男孩不明觉厉地点点头,他个子小,本就看不清人群中的景色,一众人又喝彩,连声音也听不太清,只好急忙道:
“然后呢?”
“然后?”
李曦治抱手立着,漫不经心地答道:
“戏里说他以一敌多,一口气杀了出去,自此遨游天地之间,再也无羁绊了。”
“戏里说?”
李曦明歪了歪脑袋,忍不住问道:
“那实际上呢?”
“自然是被郁家杀了,连人头都被硝制好,如今应该摆在郁家的宝库里。”
李曦治神色萧瑟,少年总是有个三年练气十年筑基的美梦,故而对安景明有种惋叹的心情,当下将李曦明抱起,温声道:
“少看些戏本,多看族史,才明白这几镇太平之外的血腥千里。”
李曦明靠在他怀里,嗯嗯地应了,面前却突然冒出一人来,腰间配剑,神色肃穆,只是语气有些无奈,低声道:
“两位公子…倒叫我一顿好找。”
李曦治瞥了他一眼,答道:
“恭喜公明叔了,成就练气就是不同,寻得比玉庭卫还要快。”
“哪里哪里。”
徐公明刚刚突破炼气出关,心中正是欢喜不已,被李曦治这么一夸,顿时流露出一丝笑容,答道:
“公子客气了!”
李家这五年安然无恙,李通崖一人逼退郁家的消息传来,更是坐实了他剑斩摩诃的名头,月阙剑叫得越发响亮,乃至吴徐都有传闻了。
而李家厚积薄发,这五年则有多人突破练气,先是窦夫人采用小清灵气成就练气,让窦氏风光了一阵。
后是萧归鸾采用萧家的清夕元气成就练气,也是三品的功法,擅长化厄解毒,以柔制敌,实力比窦夫人这些寻常练气要强出一筹。
算上刚刚出关的徐公明,和远在坊市的李玄宣,李家有五位修了正法的练气初期修士,看家是绰绰有余了。
“不知又有何事?”
李曦治如今也有胎息三层修为,抱着李曦明问了一句,徐公明低声答道:
“二老爷从乌涂峰回来了,正在镇中与家主详谈,等着两位公子过去。”
一听自己的父亲竟然从乌涂峰回来了,李曦治神色有些凝重,正色道:
“我晓得了,多谢公明叔!”
言罢施了神行术,急冲冲往山脚下赶去。
————
李渊平如今已经将近二十岁,多年的持家经历使他目光停顿时带着一种压迫感,尽管面色依旧苍白,修为也不过胎息三层,却叫人无法小视。
李渊蛟则穿着一贯的黑衣,坐在侧旁的位置上,一身修为刚刚突破练气六层,手中捏着一枚浅紫色的玉简,沉声道:
“曦治又带着明儿出去了?”
“欸。”
李渊平笑了一声,答道:
“兄长,毕竟时日将近,眼看着没有多少呆在家里的日子了,让他们俩兄弟俩亲近一下也好。”
李渊蛟默默点头,年前青穗峰袁湍已经破关而出,筑基成功,修成仙基『青宣岳』,接替青穗峰峰主之位,开峰收徒。
袁湍出关便给李家回了信,信中的话说得热切,先是告知与哀悼了李尺泾一事,言称接了任务,过上几月便前来望月湖,看一看李曦治的根骨。
虽然李家没有三宗七门那些积累下来的检测根骨与天赋法门秘诀,但从李曦治修炼速度便可见一斑了,六年成就胎息三层,进入青池宗也是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