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279节
李渊蛟将他手上的详细规制读完,此中自然不止李渊平嘴上的几句,还有大量的纠察制约,各类的修为限制,用以限制贪渎与反叛。
“若是如此,族正院在监察上的人手就要翻上数番,各类权位也要发放族俸养廉…”
李渊蛟皱眉看了一阵,李渊平这个法子确实可以宠络大部分修士,但也叫李家的统治成本大大提高,心中估摸不定收益与损失哪个更高,迟迟不语。
李渊平却自信地笑道:
“修仙求道,本就是天下最贪婪之事,我家马上就能产出丹药,只要与这些权位相绑定,不知道有多少人趋之若鹜!更何况权欲乃是九劫之一,双管齐下,哪有几个人能抵挡?”
他低低地道:
“只要外姓与旁支一心攀爬权位,就能为我所用,不必代代都出一个能压制住他们、能驱使他们的英杰,就是平庸之辈也够用了。”
“甚至平常的日子里,按着族正院递上来的名单随意拔擢,就连修行之余也能治家了。”
李渊蛟也渐渐有了意动之色,接过他的话茬:
“如此一来,我家也不用时时刻刻注意着外姓,只要及时看住几个出色之辈,以族女妻之,玄鉴镇压,便可稳坐仙山…”
“不错。”
李渊平道:
“纵然是多发放些族俸又如何,兄长即将突破筑基,到时家中定然大有不同。”
李渊蛟终究是点头应允,答道:
“可终究是我们这些后辈不肖,难以集权一身,放权放利,以求稳定,不知…不知该以何面目见长辈。”
李渊平也是默默点头,劝慰道:
“最得利未必最稳定,今后家中渐渐扩张,迟早要分权的,总不可能是集于一人…我家输不起。”
李渊蛟与他聊了几句,心中沉沉,自己往乌涂山而去,准备着修炼一段时日稳固修为,便闭关突破筑基。
………
玉庭山。
玉庭山上的雪依旧洁白亮眼,李曦峻双目一睁,吐出口白气来,撞在手中的长剑上,凝结出一层薄薄的霜。
“《寒松露雪诀》好歹是三品功法,身披露雪,足踏寒风。”
他的白衣飘飘,修为已至练气一层,稳固了修为,真元洁白如霜,在他身侧流转不定,再配合着手中青锋,出尘不染。
短短两年多,曦月辈三位接连突破,为李家增加了三位嫡系练气。
李渊蛟与李清虹则前后闭关,家中的嫡系与外姓都有长足的进步,渊清辈的小宗并不多,李家到了曦月辈小宗修士才多起来,以伯仲两脉为主,渐渐开始执掌灵田了。
按着李家的宗法,当年李木田的庶出兄弟们的后裔大多都因为灵窍的稀少而渐渐从小宗化为支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由于李家玄景辈两位大宗,李玄岭、李玄锋的节制子嗣,李家的四脉小宗到了第三代才蓬勃起来,以李玄宣的庶出子形成的小宗与李渊云的庶出子的小宗为主,接过了上一代的权柄。
当然,这事在李曦峻看来太好不过了,不至于头顶上冒出来几百个与自己父亲同一辈的凡人长辈,权力中心疏远的宗法关系近了一层,许多矛盾都可以扫清。
“公子。”
安思明佩着剑上来,向着他拱了拱手,恭声问了一句。
李曦峻闭关一年半载,突然觉得安思明的精气神都不同了,好像是生活有了奔头,显得格外殷勤,顿时笑道:
“可是娶了妻了?”
安思明愣了愣,连连摆手,继续道:
“公子说笑,曦峸公子已经在山下等着了。”
李曦峻飘飘驾风落到山脚下,兄长李曦峸已经等候多时,身披轻甲,二十六七岁的模样,越发成熟。
李曦峸同样是练气修为,修行的是《江河一气诀》,娶了田氏的女子,妾室多从安氏择,故而膝下子嗣众多,大多二三岁。
李曦峸既为人父,便蓄起须来,穿甲束发,颇有威仪,笑盈盈地迎上来,开口道:
“许久不见弟弟了。”
李曦峻微微点头,落在他身边,一旁的重挲马打了个响鼻,警惕地看着他。
李曦峻灵识一扫,两侧站满了修士,以自己的庶出兄弟们和寒门出身的外姓为主,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
李曦峸少年时最爱护兄族,结交修士,昔日他们受了李曦峸的恩情,如今一窝蜂地围在他身边。
李曦峸挥了挥宽厚的大手,一众人纷纷退下,两人踱步在青石路上,李曦峸声音温厚,笑道:
“这年伱和曦明闭关修炼,家中之事大有变动,家主改革了宗制,如今已非从前。”
于是将这一年半载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李曦峻皱眉,听着他将前后讲罢,李曦峸道:
“如今这事轻而易举便成了,几个仙山都改了制,大兴宫宇,一众修士都配合得很…自己出钱出力…”
“他们自然配合!”
李曦峻只是心里过了一个来回,便晓得清清楚楚,脸色不是很好看,冷声道:
“族中给了权位,给了俸禄,这一个个不是傻蛋,自然是开心得很!”
李曦峻嘴上说着,这头心中暗忖:
‘难怪玉庭山的灵气降低不少,原来是有修士入了山!家中应该着手修建聚灵阵了…不至于耽搁了嫡系的修行。’
李曦峸连忙笑了笑,打圆场道:
“去也不是让他们白白拿,族中布了各类庶务,平日里他们也是在外头跑,如今还能让家中赚些补贴,不至于让…”
李曦峻见他还不明白,眼看四下无人,径直叹道:
“兄长,长辈这是无奈分了手中权了,做后辈的应觉得羞愧才对……”
李家在扩张的过程中慢慢转换政体,也会埋下隐患和爆发隐患。
第372章 豫馥事
李曦峸顿时凝噎,无奈地摇摇头,从怀里取出拿那份记录宗制的玉简,递到了李曦峻手中,轻声道:
“新制初成,大部分职位还空缺着,不过是平叔还能操持家事,先吊着下面的人,迟早要分下去的,你且看看。”
李曦峻听了他的话,有些意外地看了兄长一眼,顺手接过,仔细一读:
“宗族二元……”
后头的镇峰相制李曦峻看了看名目便明白了,还是回头来仔仔细细看了看这前头的宗族二元,沉默良久,低声道:
“族叔…族叔…打散四脉,浑于一峰,建立府政,这…这还是家族么!”
李曦峸被他这大逆不道的话吓得一个激灵,沉声道:
“这是什么话!”
李曦峻面色阴沉,答道:
“依着这法子是黎泾宗!不是黎泾李家!家族之和在于代际相承,散入诸峰,哪里还有家族!”
李曦峸默然看了他一眼,低声道:
“你欲如何?”
“稍作修改便可。”
李曦峻将手中玉简又看了一遍,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答道:
“这份只有宗制,没有族制,外姓与支脉可以打散入诸峰,大小宗却不能。”
他一甩袖袍,驾风而起,往中殿去了。
黎泾山。
李渊平辛苦了一年多,总算把诸多制度设定好,眼看事务慢慢放松下来,渐渐有了成效,心中也轻松许多。
“兄长已经闭关,也不晓得多久能突破,有几层把握。”
正想着,中殿前却一阵喧哗,一身白衣的李曦峻眉宇紧皱,急匆匆地进了大殿,俯身便拜,沉声道:
“小侄见过家主!”
‘来了!’
李渊平已经等他多时了,要说他如今在家中的权势,哪里有人能对新法说三道四,唯有这几个小辈敢说话,于是笑盈盈地道:
“峻儿有何见解?”
李曦峻明亮的眸子与族叔一对视,不须多言,他自然不会让大大咧咧地指出来让李渊平尴尬,只答道:
“小侄有一事相求!”
“说。”
李渊平最喜欢与自己这个侄子说话,李曦峻总能语气委婉,不叫人难堪地提出自己的异议,当下只做侧耳倾听状。
“小侄请求重修湖上蛇妖洞府,填湖为洲,设立一部,将家中嫡系与天赋高的小宗迁入修行,作为李家本部。”
他低声道:
“峻儿明白族叔的想法,小侄的意思是:宗族二元,不应化族为宗。”
“湖上李家,湖岸峰府……”
李渊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李曦峻上前一步,按着地图,轻声道:
“湖岸不过是治理与内耗外姓、保护凡人的地界,湖中则四脉嫡系修士和天赋小宗同居……”
“有朝一日,统一望月,便再迁上那湖中最精华的大洲【湖中洲坊市遗址】,从此就是湖上仙族,湖周为郡……”
李曦峻的野心竟然还要大,他目光坚毅,李渊平听得异彩涟涟,李曦峻低声道:
“小侄去探查过,那溶洞虽然不能种稻,却颇为宽广,灵气浓郁,正正是修行的好地方!”
“那溶洞中没有阵法庇护,自家的人手自老祖身死便慢慢撤回来了,如今能用上,岂不是正好?”
李曦峻说完这话,低眉道:
“晚辈拙见……”
李渊平却摇摇头,笑道:
“什么拙见!我父亲早已经启程去了东边的山稽郡,请那玄岳门的修士回来搬山造洲,只是提防他人埋伏,不曾透露消息罢了!”
李曦峻着实一愣,喜道: